脸谱下的大明(校对)第7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71/801

  若不能使东南税银恢复,那么钱渊本人的根基,以及随园一党的地位都会动摇。
  简而言之一句话,钱渊等待的是结果,实际上等待的是东南利益集团提出的条件。
  虽然对这位神兵天降解东南危局的钱龙泉有着满腔的感激,但他们不会因此而束手,这是商人对利益无止境追求的必然结果。
  已近黄昏,钱渊缓缓将茶盏放在一旁的案上,似笑非笑的看向站在最前面的三个人。
  杭州府周家周一博,其子周诗是嘉靖三十五年进士,是随园士子,去年从城固知县调回京中任职。
  宁波府张家张羽,其叔父张时彻是前南京兵部尚书,虽曾为徐阶党羽,但嘉靖三十五年即致仕,与钱渊多有来往。
  苏州府翔通商号掌柜刘侗,此人虽是商贾,但姻亲中有五个举人,三个进士,其中有随园士子陆一鹏。
  这三家能够站在这儿,是被顶上来的,还是自告奋勇呢……钱渊在心里盘算,视线落在人群的后方,剩下的几人都是明面上身份不显,但在商界威名赫赫的人物。
  关键是,这几人都是行业之主,能控制大量茶叶、丝绸、棉布等货物的流向、价格。
  换句话说,他们才是有资格谈条件的那些人……不过在这个时代,他们站不到台面上,才会将那几个和钱渊关系匪浅的家族顶在前面。
  “王子民?”
  “奏折已抵京城,十日之内,必押其回京受审。”
  “若你们不放心,先行筹备海贸诸事,等王子民定罪伏法之后,再扬帆出海就是。”
  钱渊随口应付,这点他也能理解,纵然自己说的天花乱坠,但想让东南相信朝廷绝无再行海禁之意,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王本固定罪。
  当年沥港被攻破后,王忬调回京中,因功升任兵部侍郎,之后的继任者绝无招抚之心,而海商也因此断定朝廷不会开放海禁,倭寇的规模才越来越大,上岸侵袭的频率越来越高。
  随口点出陛下、谭七指、税银、内承运库几个关键,对面的人也没什么话说了,王本固这次不可能逃得掉,要不要弃市,还要徐阶肯不肯拉一把……钱渊对此不太抱指望。
  “正式开海禁?”
  “不正式开放海禁,大家都难以安心。”周一博苦笑道:“说不定哪一日言官上书弹劾海贸违背祖制……”
  钱渊点点头,“若无意外,一年之内,本官担保,陛下亲下旨意,开放海禁。”
  看对面几人面色犹疑,钱渊笑道:“若你们能提着猪头找到高新郑、徐华亭门下,本官也无所谓。”
  “说笑了,说笑了。”张羽慌忙摆手,“绝无可能。”
  东南官场谁不知道高新郑、徐华亭、钱龙泉三人两两为敌,但在东南,事实证明了,前两位联手都未必是钱渊的对手。
  后面有渺不可闻的咳嗽声响起,周一博脸色有点发苦,上前一步勉强笑着说:“今日才听闻张琏此僚欲谋东南,若此人上岸成了气候,只怕要祸乱东南,多年之后,两浙再受龙泉公大恩。”
  “叔父客气了。”钱渊笑吟吟的起身扶住周一博,“钱某不敢当叔父如此大礼,日后回京,嘉旭兄还不给我脸色看?”
  周诗和钱渊交情匪浅,他最早外放四川一地任知县,但钱渊在嘉靖三十八年回京之前,筹谋将其转为城固知县,之后在曾铣雪冤翻案一事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周一博神情略略放松,笑道:“如今张琏被生擒,但残部仍流窜去南洋航线,再出海……就怕身遭不测啊。”
  “周兄说的是。”刘侗苦笑弯腰,“龙泉公,今岁出海往南洋的商船,多遭海盗侵袭,今日方知,连谭七指都……”
  刘侗的侄女是陆一鹏的弟妹,而陆一鹏是随园中坚,如今在厦门执掌通商事。
  钱渊沉重的点点头,“的确如此,的确如此……”
  对面这些人个个眼巴巴的盯着钱渊,这时候,远远看着的梁生突然大步走过来,附耳说了几句话。
  钱渊脸上露出惊喜的神色,“今日群贤毕至议海贸事,不料又有捷报传来。”
  早就准备好的汪直、卢斌、葛浩三人前后走来,最前面的汪直手持一盒,笑道:“适才清点,才发现缴获张琏此僚私刻金印一方。”
  “金印?”钱渊有些意外,暂不理会,回头朗声道:“八日前,生擒张琏之后,本官从两浙水师、吴淞水师中调选精锐,以靖海伯麾下为首,奔袭张琏老巢。”
  “一战而定,斩首八百,溺死者不计其数,俘海船三十四艘,青壮过千。”汪直将盒子放在桌上,“另各式货物、银财、珍宝,已然登记在册。”
  “靖海伯此次大功,本官必上禀天子。”钱渊作揖以谢,“卢总兵、葛游击甘冒大险,出海奇袭,朝廷必有封赏。”
  “真是好消息,想什么就来什么!”
  钱渊转头大笑道:“张琏残部一扫而空,诸位再无后顾之忧!”
  众人面面相觑都说不出话来,有人斜眼打量汪直,这位纵横海上十多年的五峰船主束手站在钱渊身侧,神色平静,恭恭敬敬。
第1069章
抵一千六十七章
条件(下)
  钱渊封锁舟山诸事多日,但纸包不住火,再加上昨日起舟山不禁出入,很多消息都传了出来,至少,徐碧溪、王一枝、刘蛟多位实权头目都已身亡已经不是秘密。
  往南洋太危险,这是事实,但出海经商,本就是风险极大的买卖,以此讨价还价,实在不是个正当理由……汪直实力大减,被其垄断了十年之久的倭国航线才是他们的目的。
  周一博和刘侗、张羽对视一眼,眼神中都有沮丧之意,谁能想得到钱龙泉居然遣派精锐南去,扫清张琏残部呢。
  不过,周一博和钱渊来往颇多,心中存疑,哪里有这么巧的事,自己这边刚露了个口风,还没正式说出口,就被钱渊合情合理的堵了回来。
  “对对对,往南洋贩货,的确风险大,即使张琏残部全军覆没,也难免海盗出没。”
  “海船满载货物,在舟山汇集,三四十艘一同南下,纵有海盗窥探,也未必敢动手。”
  “实在不行,本官令两浙水师出海护送,当然了,不能太远。”
  “诸位往南洋一趟,获利颇丰,想必不会吝啬些许银钱犒赏两浙水师吧?”
  “一次多少……这个你们和葛游击商议,本官就不掺和了,省的日后又有不要脸的言官弹劾钱某贪渎!”
  “周世叔有所不知,那帮言官,个个就会耍嘴皮子!”
  “还有什么疑问,可一一详叙。”
  “没了?”
  “真没有了?”
  站在一旁的汪直不自觉的微微叹了口气,自己都答应将往倭国的航线交出来了,但钱渊还不满足,什么时候交都要听他的。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汪直能轻易的判断出,钱渊这厮后面还有动作。
  理由很简单,先给好处,后面再收钱,未必能得逞,别说利息,说不定本钱都收不回来。
  但如果反过来,钱渊先推出让这些海商不满的某些事,再以开放倭国航线为补偿,不仅事成,十有八九还能得到对方的感激。
  “朝中用度不足,陛下遣钱某南下重建海贸通商,还需诸位鼎力相助。”
  “诸位大都是老相识了,嗯,刘掌柜以前倒是没碰过面,不过也听子直兄提过。”
  “此番重建海贸通商,胡克柔主持杭州海市,本官亲自坐镇镇海。”
  “都应该知晓本官的脾气吧。”
  “此番重开通商,若有走私出海者……”
  钱渊脸上的笑容依旧温和,称呼从“钱某”转为“本官”,言语随和,却带着丝丝寒气。
  当年侯涛山一战,千余首级堆成的京观令多少海商胆战心惊,十三覆灭的海商每一家都被抄家,或流放边塞,或苦役赎罪,抄出的珍宝田地均没于官府……而且是省、府、县三级官府分润,仅仅这一点,就让多少人畏惧。
  几年过去了,虽有唐顺之、孙文和,但每况日下,很多海商未必是想避开那一成的税银,而是很难弄到通商文书,这导致东南走私渐渐起势。
  “前车之鉴不远,本官实在不想日后再言……何苦由来。”
  钱渊转头看了眼葛浩,“两浙水师护卫浙东海疆,并护送商船南下,若擒获走私商船,均为两浙水师的缴获。”
  周一博打了个寒颤,这和当年是不同的。
  当年初设市通商,虽有戚继美、杨文、卢斌等将领陆续驻守,又组建两浙水师……但总的来说,官府控制的主要是镇海这一关,其余区域比较松,准确来说,很多区域都在汪直的控制下。
  而这一次,在汪直实力大损之后,侯继高驻守舟山,张一山驻守象山,以及两浙水师、吴淞水师划分海域,能看得出来,钱渊已经正式登上了主导者的宝座。
  目送这些海贸利益集团的代言人离去,钱渊摇头苦笑,“当年侯涛山京观,使两年少有走私,不知此次能维系多久……”
  并没有人回答他,钱渊叹了口气,“慢慢来吧……对了,葛浩,卢斌,南洋诸事不得外泄。”
  卢斌、葛浩均躬身应是,此次突袭,虽大败张琏残部,但实际上大部分贼船均得以逃窜,没办法,官军不通地势,而张琏残部分布在几个岛上,很难一举歼灭。
  而且官军水师还和西洋舰队交手,虽然没爆发大战,只是小小交锋,双方都没吃什么亏……这是小事,但引发了钱渊的担忧。
  或许倭国航线需要重新考虑交易的模式……这也是钱渊下令南洋战事密不外泄的原因。
  等卢斌、葛浩都离开,忙了一天的钱渊终于能歇口气了,一屁股坐下来将凉茶一饮而尽,看梁生站的远远的,转头低声问:“已经回来了?”
  “嗯,亲自送进家门。”汪直咳嗽两声,“当年没察觉,你入京后才觉得不对劲……正好前后两条街,背对背……今日去看了,开了道暗门。”
  “当年若你能察觉,难道敢撕破脸?”钱渊无所谓的说:“其实真希望你能发现……父兄没了退路,我才能将他们带走。”
  “如若没有意外,我暂时留在镇海一段时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71/8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