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下的大明(校对)第7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69/801

  二十艘大船,比以前规模还要大,隆庆帝喜不自禁,“去年护卫有功,朕要加赏,展才还不愿……彭峰,赏锦衣卫千户衔,统率船队。”
  彭峰愣了下,跪下谢恩,才说:“少爷还请陛下遣人南下接手船队。”
  “这个……”
  隆庆帝还在迟疑,那边徐渭插嘴道:“此非陛下心腹不可为之,司礼监陈洪,必能担此重任!”
  一旁的陈洪咽了口唾沫,心里暗骂,都说咱太监记仇,你徐文长比太监更狠,都等不到转身就要报复回来。
  看徐渭一脸无所谓的表情,隆庆帝咳嗽两声,有点头痛,这货比钱渊还要睚眦必报。
  出了西苑,回了随园,徐渭抓着彭峰问了个清清楚楚,大致弄清了东南局势。
  “奏折中未提及王本固,私下密信也没提及王本固……”徐渭喃喃道:“展才真是转了性子,要做善人了?”
  彭峰并未上岛,不知内情,只摇头示意不太清楚。
  将彭峰打发走,徐渭皱眉苦思,“上次放了王本固一马,结果被反咬一口……不长记性吗?”
  “应该不会……”
  徐渭差不多能肯定,钱渊是留了个后手,这也符合这货的行事风格。
  这时候孙鑨、陈有年、诸大绶、吴兑联袂而至,一进门陈有年就高声问:“听君泽兄说,东南有捷报,真的开战了?”
  “汪直麾下内乱,张琏趁火打劫。”徐渭笑着回答道:“展才率护卫进击,生擒张琏,汪直未死,必使东南不乱。”
  几个人都松了口气,他们都是绍兴府人氏,一旦东南起战事,绍兴府就在宁波府边上,必首当其冲。
  诸大绶赞道:“展才三次南下,或力挽狂澜,或抵定东南,实是国之干才。”
  徐渭略略瞎扯了几句,他刚才已经细细问过彭峰了,此次钱渊南下,动作频频,虽有节制诸军之权,但先孤身入营降服卢斌,调戚继美潜行镇海,太嫌跋扈,关键是京中还有个对钱渊手掌兵权很警惕的高拱。
  “展才暂时不回京。”徐渭低声道:“重开通商,组建皇家船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完结的。”
  孙鑨点头道:“不打紧,此次京察不涉随园。”
  “嗯?”
  “张叔大、陆与绳都已经找过朝阳了。”孙鑨笑道:“如今高新郑、徐华亭均磨刀霍霍,谁都不想再将随园牵扯进来。”
  徐渭沉默片刻摇头道:“他们不想……但随园未必不会涉入京察。”
  “若高新郑得胜,此人虽敌视随园,但终究心忧社稷,推行新政……”
  “但如若华亭胜出,要知道他不敌视随园,而是仇视随园,若高新郑败,下一个肯定是随园。”
  徐渭越来越感觉到,钱渊南下之前对京察局势的判断很可能成为事实……没办法,这是穿越者的金手指,虽然历史已经发生偏移,但在某些时候,历史会展现它的惯性。
  后院门口处,向来冷静的彭峰正一脸委屈的向着年轻妇人说着什么。
  “就一句口信,就想调用那么多银子?!”
  “谁知道你会不会带着银子远走高飞!”
  “嫂子,真是少爷吩咐的。”彭峰硬挤出一张笑脸,“反正有口信,让少夫人做主就是。”
  晴雯哼了声扭头就走,后面彭峰只能眼巴巴的等着,晴雯是少夫人的侍女,又是周泽的妻子,而彭峰当年入护卫队就是周泽手把手教出来的。
  晴雯进了后院侧屋,突然脚步加快,从小七手边抢过西瓜,“小姐,这瓜冰镇过的,你现在有身子呢,不能吃!”
  小七可怜兮兮的伸出手,“都切开了,再不吃要坏了……”
  “送给老夫人……实在不行,我帮小姐吃嘛。”晴雯笑嘻嘻的三两口啃完西瓜,扶着小七坐下,“彭峰回京了,带了个口信,要从账上调大笔银子南下,事太大……要不要去问问老夫人?”
  “什么口信?”
  “架非……架非猫……有这种猫吗?”
  “加菲猫啊。”小七歪着脑袋笑个不停,“行行行,让他调银子吧,不打紧。”
  这次的南下是一次意外,更让钱渊意外的是汪直遭部下叛乱,实力大损。
  钱渊临时将计划提前,现在他需要将自己的影响力或者说手伸的更远,埋的更深。
  想达到目的,一是人,二是钱。
  为此,他将大部分的护卫送了出去,将这些年积累下来的银两调拨南下。
第1066章
拜祭
  长达一个月的黄梅季节即将远去,持续了好些天的淅淅沥沥小雨已经不见踪影,隐隐带着海腥味的风儿刮来,将独自站在半山腰的那人的衣衫吹的一片凌乱。
  山脚处,有持刀盾的精悍武卒,有恭恭敬敬的诸多官员、吏员和管事,还有那些听闻消息凑过来的东南大户。
  “这要等到什么时候?”一位中年官员有些不耐烦了。
  “闭嘴!”
  低低而严厉的呵斥声在两个方向同时响起,一位是宁波推官海瑞,另一位是镇海知县孙铤。
  虽然这位是高拱的姻亲,但这两位完全不畏惧,一位背后有随园,另一位是著名的头铁。
  “郭知府稍安勿躁。”侯汝谅头也不回的轻声说了句。
  郭中,高拱姻亲,去年就任绍兴知府,虽然无甚才能,但也秉承高拱的意愿,并没有在今年连续发生的通商乱事中做什么手脚。
  郭中只是不忿,自己是科场前辈,和高拱都是平辈论交,却要在这儿等着山上那个小辈。
  还想说些什么,却瞥见不远处手摁刀柄的武将斜眼看来,目露凶光,郭中想起适才路上看到那座京观,登时打了个寒颤闭上了嘴巴,
  又是一阵沉默后,面带哀意的郑若曾轻声道:“嘉靖三十三年,展才在崇德县内与荆川公初识,再至台州、宁波,虽无甚私交,却肝胆相照……”
  遥想当年旧事,茅坤也不禁伤感,转头看向海瑞,“还请刚峰上山一劝。”
  今日拜祭唐顺之,虽然有浙江巡抚侯汝谅在场,但主祭者是宁波推官海瑞。
  在场的人都知道,唐顺之年初就是病逝在钱塘县衙后院,也是唐顺之遗书举荐海瑞出任宁波推官。
  海瑞眼中隐隐可见泪花,却沉默不语,适才隆重的拜祭仪式之后,诸人下山,唯有钱渊一人久久驻足墓前。
  “没想到,你会用海瑞,这可未必是个好选择。”
  钱渊双手负于身后,眯着眼直视墓碑,“此人确不同凡响,为科道能肃风气,守牧一方能政通人和。”
  “但,他拦不住我。”
  “谁也拦不住我。”
  “顺势而动,如泰山压顶,你要如何拦?”
  钱渊踱了几步,感慨道:“随园中多有人知晓,东南亦多有人知晓,但他们只知道我想做什么,但却不知道我为什么要做,也不知道这条路会通向哪儿……”
  “只有你隐隐察觉到了什么……呵呵,当年南下台州,我可不是为了谭子理、戚元敬,而是为了你。”
  第一批参与到通商事中的官员有很多,其中相当一部分在之前和钱渊是没有太多交集的,但就因为通商事,他们就算不被视为随园一党,在朝官的眼中,也是带了随园背景的。
  前者如宁波同知宋继祖、镇海知县孙丕扬,后者如台州知府宋仪望、绍兴知府梅守德。
  这么多官员中,只有一个人始终和随园在政治上保持着距离,他就是宁波知府唐顺之。
  这位可能是这个时代明朝最为卓越的士子在接手通商事后,心中隐隐升腾一股带着恐惧的战栗感。
  “我还是要感谢你的。”钱渊突然笑了,“这个感谢是为了你之前的呕心沥血,也是为了你没有将事情闹大,虽然你将海瑞塞来了镇海,更是为了你的死。”
  如果你不死,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太难说了。
  虽然王本固未必有胆子祸乱东南,但我的计划也会向后推延而不可能提前。
  更别说在复杂的局势中,巧妙而运气的让胡应嘉出任宁波知府。
  钱渊个人对唐顺之有着极高的敬意,但也不得不庆幸唐顺之死的是时候。
  唐顺之虽然不能超越这个时代看清身前的迷雾,但他却察觉到变化可能带来的危险。
  所以,唐顺之选择让无数人诧异的没有归葬乡梓,而是躺在侯涛山上,静静的看着山下的甬江、码头、县城以及可眺望的出海口。
  “你问我,忠耶奸耶……”
  钱渊的眼神复杂难言,三分尊敬,五分无奈,以及两分坚定。
  都说历朝历代得国之正莫过于明,但也正是明朝在西方迅速发展的时候掉了链子,最终在种种因素下将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拖下深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69/8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