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下的大明(校对)第6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1/801

  不说其他的,红薯、洋芋、黄金棒、葵花籽等等西洋来物都是从钱家酒楼传出来的,各种做法,各种菜肴,已经成了镇海一景。
  第一次来镇海县的人,往往会慕名而来,点几道小菜,温一壶黄酒。
  来这儿的有来往客商,有腰缠万贯的富豪,有满嘴之乎者也的士子,倒是少见官军,即使有,也大都是将官一级,毕竟镇海县周边,多少将官都出身钱家护卫或钱渊旧部。
  但今天,酒楼上下大都是军汉,毫无疑问,自然是那群如今在镇海县内跋扈到没人敢管的边军。
  “有点奇怪。”刘洪站在角落处微微摇头,“居然跑到这儿来撒野……”
  “他们连食园都敢攻打!”郭远哼了声。
  今日四通商号已经正式成立,刘洪、郭远是受老友相邀赴宴,钱家酒楼的掌柜也是护卫队出身,山阴大捷时负伤,后来跟着钱渊来了镇海。
  “不对劲。”刘洪再次摇头,“董一元在食园撒野,洪厚率护卫队相援,前日边军祸乱码头,杨文立即率军进剿,险些火拼。”
  郭远立即明白了,“他们不可能不知道钱家酒楼是谁的产业,却来这儿撒野,必然有因!”
  刘洪点点头,心里琢磨到底是什么原因。
  还没等刘洪琢磨出味儿,边军已经开始闹事了。
  “没雅间,信不信老子一把火把这儿烧了!”
  敢这么嚣张跋扈的,除了董一奎那位小舅子还能有谁,不过这厮是趴在软轿上屁股向上……前日被送去镇海县衙,整整四十棍。
  郭远冷冷的瞥了眼,转身就走,前日他特地求到县衙,求到孙铤面前……可惜孙铤怕郭远坏了事没答应,不然这位小舅子现在应该入土了。
  “往上,往上,去四楼!”小舅子左顾右盼,指着朝南的雅间,“就这间了。”
  两个军汉推门进去,呵斥道:“滚蛋!”
  雅间里是一位正在饮酒的中年文士,惊愕的转头看来,“尔等……”
  眨眼间,中年文士已经辨认出对方的来历,勉强堆积起一个笑容,拱了拱手,什么都没说立即离去。
  反正没等到人,钱锐心里也不气,最重要的是,没等到人,已经证明了他的猜测应该没有偏离真相。
  三日前,钱锐通过隐秘渠道送出信号,随后三日内每日黄昏,均在这个雅间等候,但唯一知道自己身份的张三始终没有出现。
  张三如今是浙江都司游击将军,麾下千余士卒,若聚集乡勇近两千人,身边大军环绕,不太可能出事。
  但张三一直没有应邀而来,钱锐隐隐感觉得到,从戚继美、侯继高、张三陆续南下,从唐顺之突然撒手致仕,再到今日张三未有回应……应该是儿子挖的坑吧?
  全天下,能够得到钱渊毫无保留信任的人……一个都没有,能得到钱渊最大信任的人,就是钱锐。
  在镇海相处的这两年,钱锐对儿子的秉性、性格、手段有着足够多的了解,甚至他通过儿子几次并不提防的言语中猜得到,严世蕃到底是死于何人之手。
  当年设市通商之初,通商事遭朝中弹劾,又有海商对钱渊本人虎视眈眈,
  最终呢?
  钱锐曾经从头到尾仔细揣测过,也和儿子细细讨论过,从引得朝中科道言官疯狂的弹劾,到引得海商聚集千余盗匪攻入侯涛山……最终全都调进了坑里。
  三百根巨木以势不可挡的姿态让科道言官乖乖闭嘴,率三百甲士藏于金鸡山内的戚继美在海上的背后露出獠牙……
  取道下楼,钱锐眯着眼打量着这些边军,老老实实坐在那喝酒吃菜的寥寥无几,几个伙计正被边军打骂,甚至那位见过很多次面的掌柜被踩在脚底。
  钱锐更确定自己的猜测没有错。
  儿子是什么性子?
  睚眦必报,而且绝不是什么君子……三年?隔了一天都嫌晚呢!
  儿子身边的那些护卫都一个德行,不惹事,但从不怕事,讲究“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一尺,我必然还人一丈!”
  没办法,这是钱家护卫队的传统,从钱渊第一次入京当日痛揍徐璠后训斥张三后留下的传统。
  钱锐知道那位酒楼掌柜,是儿子在崇德大捷时收归门下,是个心有傲气的人物,今日却逆来顺受……如果没有人事先嘱咐过,能忍得下这口气?
  走出酒楼,找了个角落看了会儿,一直看到洪厚带着几十个护卫急匆匆赶来,钱锐才转身离去。
  已近黄昏,天色转暗,钱锐睁大眼睛仔细看着正在入城的那群人,不认识,但前呼后拥,看样子不是普通人。
  过江回了招宝村,钱锐径直去了汪直大宅。
  “还是没消息?”
  “嗯。”
  默契于心的简单对答让一旁的徐碧溪、王一枝满脸茫然,汪直知道方军师和钱渊之间必然有来往,钱锐也知道汪直已经看出来了,只是没有戳穿而已。
  自从唐顺之离开之后,镇海县衙理论上是没有太多实权的,孙铤又刻意不揽事上身,导致如今的通商事一团乱麻,董家那边放出话来加税银一成才能拿到通关文书,王本固也没正式否认。
  江上的大批商船一时进退不得,真的多缴纳一成税银?
  如果真的缴纳,以后很可能就会成为定制,即使王本固滚蛋,换了个宁波知府只怕也不会改。
  大量的海商都将视线投向了汪直,您老和龙泉公投契,又得封靖海伯,五峰旗号依旧威名赫赫,你肯多出这笔银子,那我们就出。
  汪直当然不肯出,一直僵持在这儿,每日询问钱锐……试图从这儿寻找到突破口。
  一连三日都没什么消息,汪直在心里琢磨,钱锐这边到底行不行?
  而钱锐倒没什么沮丧的神色,他很确定,这次不是冲着汪直来的,而是冲着钱渊来的。
  既然没有通知自己,那么,自己就不要多管闲事,省的横生枝节。
  就在这时候,最近天天在城内闲逛打听消息的毛海峰冲了进来,“义父,浙江巡抚侯汝谅刚刚入城。”
第931章
虚言
  当侯汝谅在宁波府衙后院见到胸有成竹的王本固的时候,前者脸上带着无可挑剔的赞誉笑容,心里却充斥着鄙夷。
  王本固只是在入仕之初做过地方官,三年考满后就被提拔入都察院,从那之后再也没有离开过都察院,理政上不能说一点都不懂,但这方面的确非其所长。
  而侯汝谅不同,在就任辽东巡按之前,在地方上磨砺了十多年,比王本固强的太多了。
  一进镇海,侯汝谅第一时间发现江面上船只混乱,通商事一塌糊涂,短时间这不算大事,只需要理顺就能安抚。
  但进入府衙后,侯汝谅无语的发现,王本固正在仔细的研究通商事的流程,而且将海商、大户、世家分门别类。
  侯汝谅也是醉了,该做事的时候你非要做官,该做官的时候你却非要做事!
  现在是忙这些的时候吗?
  “确凿无疑?”
  “千真万确。”侯汝谅叹了口气,“当年在京中诗文唱和,人人称道,不意未过花甲之年,将将离世。”
  王本固的嘴巴都张大了,他一直以为这是某些人为了不可告的目的放出来的流言,没想到唐顺之真的快死了……感情那日唐顺之不是在虚张声势?
  王本固的心立即定了下来,唐顺之真的病危,这意味着其让权之举应该出自真心。
  “听说鹿门公也去了?”
  “嗯,就是茅鹿门派人请了湖州名医陆岳,但病入膏肓,药石无用,长不过一月。”侯汝谅瞥了眼王本固的神色,补充道:“杭州也有五六位名医登门,连药方都不敢开。”
  王本固来回踱了几步,“那日荆川公说去年末呕血数升,精血尽丧,只是回光返照……”
  看王本固脸上露出的喜色,侯汝谅不悦的咳嗽一声,“荆川公品行高洁,子民还需慎言。”
  王本固愣了下,突然反应过来,连连点头应是。
  唐顺之交权之后立即启程离开镇海,到了杭州才病倒,如果是病倒甚至死在镇海……王本固能想象得到随园会将多少脏水泼到自己身上。
  抢班夺权逼死当世大儒唐荆川,王本固绝对会以他绝不希望的方式留名史册,更别说士林以及科道言官会如何疯狂的斥骂……简单的说,一句话,如果唐荆川死在镇海,王本固能安全的滚蛋致仕都算是幸运的了。
  侯汝谅换了个话题,询问起镇海诸事。
  “大抵都理顺了,随园那边……”王本固低声说:“适才边军在钱家酒楼闹事,洪厚率护卫赶至,两边正闹得欢……”
  “随园必然不会冷眼旁观。”侯汝谅提醒了句。
  “那是当然,此番荆川公致仕,随园不说满盘皆输,也必然手忙脚乱。”王本固笑道:“三日前送别荆川公,孙文和都没露面。”
  侯汝谅不想掺和随园的事,转而问道:“接手通商事,可有定计?”
  “正需中丞襄助。”王本固哈哈笑道:“当日王某许诺萧规曹随,自然不会毁诺,这几日细细查看,荆川公分权分责,条理明晰,只需照做即可。”
  侯汝谅沉默片刻后道:“远在杭州,亦听闻董家狂言索贿。”
  “不过虚言而已。”王本固脸上的笑容更盛了。
  侯汝谅略一思索就懂了,税银之外再加一成才发放通关文书,从海商到东南大户都会非常不满,但如果这等流言蜚语满天飞之后,王本固才跳出来批驳,坚持税银不变……如果实施的顺利,王本固立即能稳固的掌控住镇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1/8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