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下的大明(校对)第6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55/801

  就是火力有点小,钱渊无聊的等着,门口却传来脚步声,徐渭突然摸上门来了。
  “哎呦,你鼻子倒是灵,刚煮熟你就来了。”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徐渭嘿嘿一笑,操起筷子,出手如电,戳中一个在汤锅里漂浮的虾丸。
  一个人吃饭总不如两个人吃的香,钱渊动作也快了起来,甚至犯了规拿个勺子把虾丸全都捞到碗里,惹得徐渭瞠目大骂。
  又拨了些菜下去,看梁生出了门,徐渭才懒洋洋的靠在椅背上,“王子民?胡克柔?”
  “王本固。”钱渊嘀咕道:“海鲜酱油到底是怎么调的,味儿总不对……”
  “巡按一职早年非常设,当年是事发而设,如今已成惯例,权责之内往往沿袭上任。”徐渭拿了根牙签剔着牙,“去年的庞少南得张叔大嘱托,即使巡视宁绍台三府,也不过敷衍了事,但王子民此人……”
  “剔牙到一边剔去。”钱渊嫌弃的将徐渭赶到窗边,才说:“要的就是他能闹事。”
  徐渭先是一怔,随即醒悟过来,迟疑道:“不好控制,还不如让胡克柔去。”
  钱渊摇摇头,却没解释什么。
  “别闹得太大。”徐渭冷笑着提醒道:“如若荆川公得知内情……”
  这是很容易被猜出来的,至少对于徐渭这种对钱渊心机手段都很熟悉的人来说,一眼就能看穿。
  高拱、徐阶陆续将手伸入东南,欲夺走通商之权,钱渊如果到了最后时刻,很可能会在东南闹出点动静来……以其在东南的根基,并不难。
  说白了,这和养寇自重没什么区别。
  也不知道唐顺之能不能看得出来……不过这老头对钱渊的手段也熟悉的很,而且对其品行始终保持着怀疑。
  “小杖则受,大杖则走。”钱渊恬不知耻的笑道:“再说了,如果是侯汝谅、董一奎、方逢时、郭中、王本固……那和我有什么干系?”
  徐渭也是无语,胡应嘉密通随园,这种事在如今是密事,但等徐阶致仕甚至过世,有可能大白于天下,到那时候……难怪钱渊吩咐胡应嘉入六部,避开了巡按浙江。
  不过,钱渊可不仅仅只考虑到胡应嘉的身份。
  在知道可能巡按浙江的人选时候,钱渊就选中了王本固。
  原因很简单,历史上的王本固搜捕汪直,一力斩杀,引出了新倭之乱,有胡宗宪不敢相争的缘故,也有朝中舆论的缘故,但王本固本人的性格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主导作用。
  嘉靖三十五年,张居正带着王本固拜访随园,一席长谈之后,察觉到王本固对通商事态度的钱渊才会出手抢走了浙江巡按一职。
  被胡应嘉告知如果不是他,就是王本固之后,钱渊选择了让胡应嘉避让,让王本固南下。
  如今高拱、徐阶联手,虽然钱铮、徐渭、孙鑨等人都有些惶恐不安,但钱渊本人却相对比较镇定,因为他了解高拱。
  高拱此人,身负豪气,勇于任事,也不缺乏政治斗争的能力,但太过倨傲,性情急躁,面对即使联盟的徐阶……只怕也忍不了太久。
  但在接下来的一段时日中,高拱、徐阶的联手对东南却造成了极强的威胁,而王本固的存在……有可能让钱渊有机可乘。
  钱渊不知道这一招能不能起到作用,但总归多埋下一颗棋子……总是好事。
  很多时候,多一道后手,是能救命的,比如这一次让胡应嘉入六部。
  胡应嘉入六部可能是员外郎,也可能是郎中,一旦外放就任知府,而胡应嘉曾南下入浙查验红薯事,在镇海待了两个月,对通商事的环节也了解的很深……一旦日后浙江沿海知府出缺,胡应嘉就能顶上去。
  最关键的是,胡应嘉是徐阶的门生,成功的可能性很高。
  最妙的是,胡应嘉是南直隶淮安府人,并不是浙江人。
  随园是以松江、绍兴两府士子为核心的,绍兴士子除了孙铤寄籍顺天府外,都不能在浙江为官,而松江出身的士子……杨铨是吏部考功司郎中,陆一鹏主持厦门通商事,陆树德太过年轻。
  而潘允端……算了,这位历史上豫园的修建者就不提了,天天无所事事,就属他来随园搓麻找人搓麻次数最多。
  吃完夜宵,徐渭也懒得回家,就在随园睡下,虽然家就在隔壁,但在随园还是有专门的起居室和书房的……钱渊还指望这位多留点墨宝呢。
  钱渊回了后院,先去看了眼儿子,小多这几天夜里睡得不太安稳,还好今天没怎么折腾。
  依旧没有睡意,钱渊在院子里石凳上坐下,看见不远处地上一团黑影,走过去踢了脚才发现是那只小鹿。
  如今这两只小鹿已经取代小黑成了家中镇宅之宝了,小多还小,但八两和钱铮的女儿天天骑在小鹿背上……
  钱渊皱着眉头在琢磨,也不知道味道怎么样,据说鹿长的大了,肉就不嫩了……
  从宋仪望、梅守德被调离宁绍台至今已经大半个月了,如今距离过年还有不到十天,期间还有郭中、方逢时调任,这两日还有王本固巡按浙江……也该去西苑一趟了。
  正好用鹿肉为借口,钱渊决定明日一早去小厨房看看,几个月前就让他们调制烤鹿肉专用的酱料。
第891章
觐见
  湖边的凉亭中,隆庆帝无语的看着钱渊在面前折腾,好好的桌子被挖了个洞,正好嵌进去一块铁板,下面是冒着火苗的碳炉。
  钱渊猜测的没错,至少这个时候的隆庆帝,心里是懵懂的。
  朝局的变化,徐阶、高拱两个始作俑者自然不用说,李默、随园也能看得清楚,即使是吴山、吕本等人也多多少少猜得出一点,但年轻的隆庆帝……
  也不能怪他,困居王府这么多年,从来不涉朝政,裕王府内的人脉关系都混乱的很,这导致了隆庆帝的眼光……真的不怎么样。
  虽然登基之初也展示了些手段,但总的来说,心思太浅,手段显得也有点稚嫩……到现在还没看出徐阶和高拱的联盟关系。
  当然了,从表面上来看,高拱收获颇丰,除了亲家郭中调任绍兴知府,几个门生也得到了提拔,甚至另一个姻亲妹夫刘巡从德州知府升任湖广按察副使。
  而徐阶这边,除了廷推的左都御史张永明之外,只有王本固赴任浙江巡按御史……但前任御史庞尚鹏名义上也是徐阶门下。
  隆庆帝如今担心的是,面前大大咧咧和陈洪商量怎么吃肉的钱渊心灰意冷……毕竟自己曾经隐隐许诺过,东南通商事初创期间暂时由随园主管。
  和嘉靖帝比起来,隆庆帝只会死板的行使权力制衡的原则,而不会与时俱进的调整。
  刚刚登基的时候,隆庆帝选择留下徐阶,以李默制衡,希望高拱能迅速聚拢势力入阁执掌大权。
  于是高拱选择和李默联手,根本原因在于徐阶欲借清算严党而稳固地位。
  但可惜之后的清算严党的功劳……被隆庆帝自己抢走了,高拱没捞到多少好处。
  之后高拱才会选择和徐阶联手,尽快聚拢党羽……而这样的变化,隆庆帝并没有看到。
  他只看到,高师傅不停的提拔门生党羽,这对隆庆帝本人来说,是愿意看到的。
  没办法,这位今年才二十三岁,放在前世,刚刚大学毕业一年,让他跟从亿万人中通过种种残酷手段挑选出来的精英人物过招……太难为他了,又不是穿越者。
  “陛下?”钱渊提醒了句在发呆的隆庆帝,“差不多了。”
  隆庆帝回过神来,“肉呢?”
  “君子远庖厨嘛,让陈公公弄好了再端上来。”钱渊从边上的小箱子里取出盒子,里面是枣红色的酱料,“可惜北直隶……花银子都不太收得到鹿,得再北边一点。”
  “所以就来西苑打秋风?”隆庆帝笑骂道:“别以为朕不知道,你带走的那两只小鹿还在后院养着呢!”
  “文长兄那个碎嘴!”钱渊嘿嘿笑道:“其实他自己也馋呢。”
  隆庆帝凑上去闻了闻盒子里的酱料,随口道:“展才,东南……”
  恰巧陈洪端着盘子过来,“陛下,肉来了。”
  “正好锅热了。”钱渊亲自动手,将切得薄薄的鹿肉铺在铁板上,用夹子不停的来回翻动。
  陈洪上前两步,“龙泉……”
  “懂懂懂……陛下用膳需先行试吃。”钱渊拿起筷子夹着肉,在酱料里打了个滚,“呃,鲜嫩无比,更甚小牛肉……可惜了,应该先用大料、老酒、姜蒜腌制一下……”
  隆庆帝忍不住笑得身子都在发颤,“此道,展才可称大家了。”
  “谢陛下隆恩。”钱渊咂咂嘴,指点陈洪继续烤肉,又说:“可惜京城除了西苑,没地儿寻鹿,倒是北边有……回头让护卫去问问。”
  “只看着北边,南边不管了?”隆庆帝有意无意的插了句,拾起筷子吃了片鹿肉,沉思片刻后吩咐,“陈伴,万岁山颇为空旷。”
  一旁的陈洪两眼茫然,钱渊忍笑提醒道:“陛下言万岁山空旷,陈公公或可等开春后使人送些小鹿入西苑?”
  “噢噢……”陈洪嘴角动了动,想了会儿脚步往后移,一直退到亭外。
  钱渊瞥了眼陈洪,接过木夹子继续烤肉,随口道:“陛下勿忧,他人主动请缨,这是好事……臣倒是愿意继续在詹事府混迹。”
  “文长前些日子提到过,用展才自己的话说就是,睡觉睡到自然醒?”隆庆帝笑骂道:“神仙日子啊!”
  钱渊继续打岔,笑着说:“回头臣去问问工部,三大殿何时完工……”
  “嗯?”
  “赶在那之前外放,或者去南京也行。”钱渊将一片鹿肉夹到对面的盘子里,眨眼笑道:“臣可受不了半夜三更起床,顶着星星月亮上早朝。”
  隆庆帝脾气再好也翻了个白眼,心里有种说不出的舒坦感,自从高师傅搞事之后,钱渊就没进过西苑,但今日觐见,一如往昔。
  “若是陛下有命,臣自然责无旁贷。”钱渊诚恳的说:“开海禁通商,乃本朝未有之举,臣亲身犯险,战战兢兢,中玄公豪气干云,愿一力担之,其实臣……感激不尽。”
  “感激不尽?”隆庆帝的嘴巴都张大了,至少能塞个鹅蛋进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55/8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