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下的大明(校对)第6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8/801

  话说到这个地步了,隆庆帝自然听懂了,徐阶举荐的都是废材,一个个都不顶用,所以嘉靖帝选择了严嵩,而严嵩也借此牢牢压制住了徐阶……在这种情况下,浙直总督无论是谁,不得到严嵩的支持,就坐不稳浙直总督这个位置。
  水有点浑啊……隆庆帝有点头大。
  这么说来,当年不得到严嵩的支持,就不可能坐稳浙直总督的位置去剿灭倭乱……而但凡剿灭倭乱,必然现在是要被弹劾攀附严嵩的!
  隆庆帝第一反应是,胡宗宪这货有点倒霉啊。
第865章
诸般罪名
  君臣二人在凉亭坐定,侍者都站在亭外,陈洪领着一帮人去抓鹿,也不知道能不能得手。
  “嘉靖三十四年,臣于徽州府被倭寇所掳,一路千里而至南都,后先帝召臣入京亲询此事。”
  隆庆帝悄悄的调整了下坐姿,右手微微握成拳头,等着钱渊接下来的话。
  “百余倭寇,自嘉兴府登陆,破北新关南下,西进攻入徽州府,再北上肆掠宁国府,其目的只在胡汝贞一人。”
  “胡汝贞效仿江西鼠尾册,将两浙因海贸而兴的富商单独编册而行提编法……那些富商,无不是海商,无不与倭寇来往。”
  “百余倭寇先攻绩溪龙川,后越长江胁南都。”
  “或逼胡汝贞丁忧守孝,或攻南京逼朝廷降罪。”
  隆庆帝挺直的背脊登时松弛下来,在心里反复回忆,确定面前的青年官员没有哪怕一丝一毫的隐瞒。
  这一点被钱渊忽略了……在决意询钱渊东南事后,隆庆帝曾经细细询问黄锦屡次面圣所言。
  不用去守陵能回乡养老的黄锦自然是全盘托出。
  “当年之事,朕少有耳闻,但京中传闻,是展才力荐胡汝贞,其才能上任浙直总督。”隆庆帝笑着如是说,心想高师傅还曾经提到过,这就是李时言和随园不合的起端。
  钱渊漠然道:“臣不喜绩溪,但却知晓其才略……当日臣觐见先帝,言不做敌人想让你做的事,两日后先帝钦点胡汝贞兼任浙直总督,统领数省兵马抗倭。”
  隆庆帝将这句话琢磨了会儿后点点头,笑道:“胡汝贞提编数省,行鼠尾册法,又截留两淮盐税,京中讥其金山总督,南京都察院御史弹劾其贪污军饷,可有实事?”
  今天钱渊沉默的次数有点多,片刻后他惨然一笑,“为坐稳浙直总督之位,胡汝贞每三月都会送一份重礼给严东楼。”
  严世蕃之贪婪天下皆闻,这在隆庆帝预料之中,他追问道:“胡汝贞本人?”
  “臣于嘉靖三十五年五月初南下,嘉兴大战后回京,再于十二月初再度南下,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不敢有一丝蒙蔽圣上。”钱渊坦然道:“胡汝贞数次以重礼贿赂汪直。”
  隆庆帝对钱渊的坦诚有点意外,不禁哑然道:“倒是有给事中弹劾胡汝贞厚贿汪直……”
  “实是迫不得已。”钱渊苦笑道:“徐海此僚屡攻东南,新军尚未编练,卫所兵不堪用,胡汝贞唯恐汪直、徐海合流……当时汪直驻扎倭国,麾下兵丁数万,民众近十万,一旦与徐海联手,东南将有不忍言之事。”
  “所以胡汝贞搜寻乡人,使其渡重洋厚贿汪直,并许诺开海禁通商……之后数年,汪直不仅没有侵袭东南沿海,甚至与徐海开战年许,双方均受损颇多。”
  “胡汝贞这才腾出手编练新军,俞大猷、戚继光、戚继美、卢斌、刘显、侯继高、张元勋诸将陆续成军,这才有了底气。”
  “胡汝贞的确有些韬略。”隆庆帝点头赞许,“远交近攻,各个击破,先秦以此而一统六国。”
  “陛下圣明。”钱渊随意恭维了一句,“胡汝贞其人,有建功立业之心,亦有建功立业之能,筹措钱粮,打制军械,编练新军,又有胆略,东南败倭,其实为首功。”
  “金山总督实是无稽之谈,臣当年在东南与总督府来往颇多,深知胡汝贞起居并无豪奢之处,甚至总督府账目缺额甚多,拆了东墙补西墙……”
  “浙直总督府幕僚郑若曾就在京中,陛下可亲询之。”
  隆庆帝狐疑问:“边塞数十万大军,如今一年军饷不过两百万两白银,而胡汝贞在东南,兵不过十万,却每年耗费军饷过两百万两。”
  “边塞均为卫所兵,常年征战,虽近年不敌俺答,但还能上阵。”钱渊摇头道:“东南卫所兵糜烂不堪用,能上阵的大都是编练的新军,如时任浙江副总兵戚继光麾下的义乌兵,兵丁每年十两白银……”
  “十万兵丁也不过百万两白银!”
  “但砍下一枚倭寇首级,立赏银三十两。”
  隆庆帝无语了,砍一个脑袋,立即就是三年的军饷,难怪花了那么多银子!
  要知道虽然名义上每年边塞军饷逾两百万两白银,但至少两成都是以粮米、军械、麦豆折算的……而东南都是雪花花的白银,隆庆帝有点心疼。
  “而且如狼牙筅、长枪都是重新打制,鸟铳、虎蹲炮更是费银。”钱渊苦口婆心的一一说明,“白手起家打造如此强军,年费两百万两白银,真的不贵。”
  隆庆帝还是不爽,骂了句,“一个首级三十两白银,他胡汝贞、戚继光倒是大方!”
  “呃,此事还是臣的过错。”
  “嗯?难不成是展才定的规矩?”
  “这倒不是。”钱渊苦笑道:“嘉靖三十三年崇德大捷,倭寇即将破城,官兵难以抵挡,臣召集乡勇击贼,下令一枚首级立兑三十两白银……终击退倭寇。”
  “原来如此,还是展才珠玉在先!”隆庆帝笑骂道:“你哪来那么多银子?”
  “即将城破,崇德大户还能不出银子?”
  实际上是钱渊以洗城威胁那些家伙出银子的,后来有人一状告到南京去,赵贞吉就是为了此事对钱渊第一印象极差。
  隆庆帝在心里权衡了下,胡宗宪这个人是严党大员,的确贿赂严东楼而升官,但也东南败倭,于国有功,怎么处置是个问题。
  更何况两京多少科道言官咬着胡宗宪不松口……不给个交代是说不过去的。
  “汪五峰厚贿胡汝贞?”
  “怎么可能!”钱渊噗嗤笑道:“谁以此弹劾,只能说此人要么什么都不懂,要么是脑子坏了。”
  “嗯?”
  钱渊赶紧解释道:“上虞大捷,徐海惨败,汪直献上徐海头颅欲以此为礼行招抚之事,胡汝贞其实是不愿的……”
  “不愿?”
  “上虞大捷,先有戚继美、杨文并钱家护卫挫敌锐气,后有戚继光横扫徐海,最后俞大猷、吴惟锡断倭寇退路,以毕全功,而唯一是胡宗宪心腹的浙西参将刘显两度大败,损兵折将……胡汝贞好生没面子。”
  钱渊无所谓的说:“所以,胡宗宪欲以汪直头颅立功,而臣却看中了汪直手下的船队,欲设市通商,也就是那时候,臣与胡汝贞起隙。”
  “那是嘉靖三十六年?”
  “正是。”钱渊笑道:“嘉靖三十五年末,二度南下之前,臣曾在陛下面前许诺,为陛下组建船队,出海贩货……汪五峰麾下海船铺天盖地,不招抚,得等到什么时候。”
第866章

  隆庆帝听得兴致勃勃,追问道:“后来还是招抚汪直,胡汝贞为何没动手?”
  “咳咳,先帝下旨,抚剿并重。”钱渊简单的说了句。
  总不能吹嘘自己在东南诸军中威望极高,釜底抽薪将戚继光、戚继美、杨文、卢斌、谭纶全都笼络了去,甚至将东南仅有的两支水师将领董邦政、葛浩都拉过去,让胡宗宪无计可施吧。
  后来沈明臣、郑若曾离开总督府,还曾经和钱渊私下说起此事,当年胡宗宪被气得将书房都砸了两次,一度想以公文命戚继光、卢斌率军进剿,还是诸幕僚私下商议,最后让王寅劝下了胡宗宪。
  隆庆帝倒是没继续追问,沉吟片刻后又问:“以提编法搜刮民间?”
  钱渊心中一喜,显然隆庆帝是按照那些弹劾奏折上给胡宗宪按的罪名来询问的,这是好事。
  钱渊苦笑道:“的确搜刮民间,提编法是一旦军费不足,立提下一甲,江西、福建有的府洲都提编到嘉靖四十年了,这两年福建巡抚吴惟锡头疼的很,江西那边……赵大洲不管不顾,倒是胡宗宪上任江西巡抚后几度上书请求罢府洲税赋。”
  “当年臣就说了,此为招祸之举……但胡汝贞也是实在没法子。”
  “不过,提编法以银代赋,税赋差役一律折色为银,中玄公、张叔大、张子维均欲以此为根基,试行一条鞭法。”
  隆庆帝微微点头,他自然知道,这是高拱欲行新政中最重要的一条。
  顿了顿,钱渊低声补充道:“自嘉靖三十四年起,朝中许浙直总督府提编六省,此后户部无一银一粮供给。”
  隆庆帝咳嗽两声,骂道:“胡汝贞给了你多少好处,这么替他说话!”
  “没好处。”钱渊耸耸肩,“刚才臣也说了,臣与胡汝贞颇有隙。”
  “嗯,当年展才在嘉兴府力挽狂澜,回京后觐见,言阮应荐无能,胡汝贞无量。”
  钱渊心里一个激灵,这件事的确有,但知道自己说了这句话的……除了嘉靖帝之外,在场的只有黄锦,冯保不在殿内,内阁九卿当日廷推浙江巡抚正在前殿等候。
  嘴上还在应付,钱渊心里却在庆幸自己今天选择了十真无假,不然真得栽在这了,隆庆帝居然提前细询黄锦,这小埋伏准备的……
  “的确如此,胡宗宪量窄。”钱渊眯着眼说起当年旧事,说起自己在嘉靖帝面前鄙夷胡宗宪的为人,却婉转劝嘉靖帝不要临阵换帅等事。
  随着钱渊的讲述,隆庆帝兴致勃勃,不时追问,言语间对胡宗宪并未有太多恶感、贬低,甚至对胡宗宪的军略之才颇为赞誉……钱渊心里开始打鼓了。
  自己准备的很充分,但似乎口才有点太好了……不对,是隆庆帝心思比嘉靖帝浅太多了,换成后者,绝对是不阴不阳,半信半疑。
  钱渊今日的确有意替胡宗宪说清,前世他去黄山旅游,曾经去过龙川,对胡宗宪这个历史人物就很感兴趣。
  半世英明半世奸,身染墨点而登高位,阴谋算尽于国有功,能让这位在原时空中受到无数指责,不得不自杀,写下“宝剑埋冤狱,忠魂绕白云”诗句的胡宗宪活着,钱渊也乐见其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8/8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