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下的大明(校对)第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801

  “死了?”钱渊咧着嘴。
  “嗯,据说是年后受了风寒……”谭氏是个软心肠,虽然是个陌生人,而且差点成了仇人,但脸上还是挂着哀伤。
  那位差点和钱渊成一对的项家女居然病逝了,年仅十五岁。
  “也是个可怜人。”谭氏叹了口气,“渊儿,你说要不要上门拜祭?”
  “用不着。”钱渊斩钉截铁的回道:“咱家以什么名义上门?那项家老二说不定把儿子打出门!”
  开玩笑,嘉兴府那边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燃起战火了,自己去找死啊!
  除了迁居杭州一事之外,谭氏基本什么事都听儿子的,叹息几声后不再说什么了。
  钱渊在心里琢磨迁居的事,刚走到门口就听见侯继高的声音。
  “这次苏州府要惨了!”侯继高摇着头说:“任大人太过大意,现在倭寇在太湖肆无忌惮,据说长洲、常熟都有倭寇出没。”
  钱渊一把拽住侯继高,“太仓、昆山呢?”
  “钱公子。”侯继高先寒暄两句才继续说:“倭寇倒是没攻城,但也一片狼藉,嘉定知县、典吏俱死。”
  “哪里来的倭寇?从刘家港上岸的?”
  “好像不是,据说是从通州那边过来的,在崇明县盘桓了一段日子,崇明县的知县、县丞都战死了。”
  看钱渊木然,侯继高安慰道:“和咱么没关系,有俞总兵在,华亭总归无忧。”
  完了,往苏州的路断了,虽然崇明、嘉定、昆山也隶属于苏州,但要保证安全,钱家就得迁居到苏州城内。
  当天晚上,钱渊难得的没有去书房聆听陆树声的教诲,吃了晚饭径直去了护院那边。
  “前些日子已经向你们交代过了,迁居势在必行。”钱渊咬咬牙,“现在是去不了苏州了,只能去杭州,实在不行就沿富春江去徽州,叔父在那儿任通判,到了徽州能陆地辗转去南京,或者沿江去汉口。”
  “记住,钱财是身外之物,关键是人!”
  “少爷放心,一个都不会少。”张三似乎有点兴奋,还来了句,“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杨文犹豫了下,“少爷,陆家那边真的绑走?”
  “绑!”钱渊哼了声,“绑到杭州,还怕他跑回华亭来!”
  早在半个月前,钱渊就制定了详尽的计划书,从人员组成、武器配备、运输工具都有了准备。
  屋子里几人数王义最为老练,也久经战阵,想了会儿才慢慢说,“少爷说松江府、嘉兴府日后必是四战之地,的确如此,但如今嘉兴府尚平安……”
  顿了顿,王义接着说:“要不小人先带几个去探探路?”
  “老王说的不错。”钱渊笑着连连点头,有个夜不收去探路,安全系数自然大大增高。
  “那我明日就走,等我消息。”王义活动活动四肢,“少爷放心,二十多个护院养了大半年,每日精米肉食,不比精锐边军稍差。”
  “好,等你消息!”
  但第二天凌晨,收拾齐备的王义领着五个护院准备出发的时候,却看见钱渊苦笑着站在门外。
  “等等吧,一起走。”
  “什么?”
  “我也要去嘉兴。”
  钱渊叹了口气,真是身不由己啊!
  昨日傍晚,嘉兴项家来人通报,那位年近八十的老大人没了。
  本来这和钱家没什么关系,但问题是人家来报丧了,华亭顾家、何家、孙家、钱家、陆家五姓都得到丧报。
  在这个时代,人家都派人上门报丧了,你不上门拜祭……日后两家那就是结了仇的。
  昨日夜里,钱渊回了陆宅,母亲谭氏和叔母陆氏都去了陆宅,最后商定,钱渊、孙克弘、陆树德三人代表三家前往嘉兴项家拜祭。
  无奈之下,钱渊只能心不甘情不愿的再赴嘉兴。
第87章
军事天赋
  钱渊、孙克弘、陆树德一行人由青浦县城坐船逆流而上入嘉兴府,一路上风平浪静,众人在船上悠悠然品茶闲谈,间或开玩笑嘲讽钱渊的胆怯。
  这一次,惜命的钱渊只留了三个护院,余者全都带出来了,而且个个全副武装。
  就在船上人开始讨论文徵明为钱锐写的那幅墓志铭字帖的时候,杭州城陷入一片恐慌。
  准确的说,大部分恐慌出现在钱渊曾经一展身手的巡抚衙门内。
  四月份的天还算不上热,但大堂内主位上的那位圆脸老者却在擦着额头上层出不穷的汗。
  屠大山,嘉靖二年进士,曾任南京兵部右侍郎,后转任应天巡抚,不久前在同年徐阶的举荐下继任浙江巡抚兼提督军务。
  和其他朝中人士不同,屠大山在南京兵部任职多年,对东南沿海倭寇的判断和京城那帮人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
  实话实说他并不想坐到浙江巡抚这个火山口上,甚至他已经开始怨恨背后的那位,前任彭黯下狱,但总归性命无碍,但自己……
  就在昨晚子时,大股倭寇从海宁县登陆,没有劫掠乡野,而是目标明确的扑向了杭州。
  杭州是有重兵把守的,被贬为参将的汤克宽如今就率军驻扎在杭州城,但倭寇似乎没有把这位前浙江副总兵放在眼里。
  到今日午时,倭寇依旧强攻不退,杭州府下辖八县大部分都没受到倭寇侵袭,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有杭州城挡在前面呢,但有一个县倒了大霉。
  这就是位于杭州北部的余杭县。
  屠大山非常清楚余杭县的重要性,这不仅仅是倭寇对杭州府的挑衅,更是大大威胁到了漕运。
  因为余杭县是京杭大运河的南端最主要的起点和货运聚集处,一旦余杭有失,屠大山觉得不仅仅自己,家人恐怕都要被连累。
  这让已经年近花甲的屠大山如何不抱怨,如何不怨恨朝中的那位同年呢。
  又擦了擦汗水,屠大山努力让自己声音保持平稳,“俞大猷何时能到?”
  下面的幕僚们互相对视一眼,特么求援信四个时辰前才发出去,人家俞大猷又没长翅膀,能从松江飞过来……
  大堂外的一名年轻武将垂下头掩饰着眼里里不屑,都说屠大山在任应天巡抚时整肃南直隶兵备,太湖中三战三胜,得以进位浙江巡抚,现在看来实在名不符实。
  一位幕僚出门细细交代堂外诸人,弹压城内骚乱,多派人手去各地求援,最后才小声对那位年轻武将道:“元敬,你先回军营吧,有事会让人通报。”
  虽然年轻,但戚继光很会来事,人际关系处理的很好,甚至还能和巡抚衙门内的几个幕僚对上几句诗,这使这些文人都不以武将视之。
  “是。”到任半个月的游击将军戚继光脸上平静如水,虽然他心里在鄙夷堂内巡抚大人的胆怯,以杭州府如今的兵力,就算不胜,防御应该是问题不大的。
  回营后看了眼散漫的兵丁,戚继光摇摇头,径直入屋站在那副刚刚弄到手的地图上。
  这是浙江全省以及南直隶的松江府、嘉兴府、苏州府的地图,戚继光是将门之后,又在蓟门、登州历练,自然知道熟悉地理是作战的首要条件。
  看了许久,戚继光忍不住咽了口唾沫。
  虽然到现在只上过四五次战场,而且都规模很小,虽然是初来乍到,但戚继光很敏锐的发现不太对劲。
  直觉告诉他,这一战只怕没那么简单。
  戚继光有着常人难以比拟的军事天赋,但有这样天赋的人并不仅仅只有他。
  ……
  嘉兴府平湖县乍浦镇外的小山上。
  身披软甲的青年踌躇满志的左顾右盼,身后的大氅被海风吹的鼓起,在空中猎猎作响。
  小山的东侧是一望无际的大海,西侧和北侧都山头林立,颇为陡峭,而南方则是一片坦途。
  “来了!”
  “来了!”
  满脸都是麻的汉子大笑着走上半山腰,亲热的试图去拍拍青年的肩膀,但对方眼中的冷意让他手一僵,只能收回手笑着说:“还是徐兄弟妙算,老虎真的出洞了。”
  “理所应当。”徐海轻轻一笑,反过来拍拍汉子的肩膀,“叶兄等着吧,只要杀了这只老虎,官兵必然丧胆!”
  回头看了小山的南侧,徐海鄙夷的在心里嘲讽同行的拙劣,不过这也不是坏事,至少帮了自己不少忙。
  徐海一直认为自己是与众不同的,即使在杭州虎跑寺做个小沙弥的时候他也如此坚持。
  的确如此,虽然没有俞大猷、戚继光他们家族中的将门传承,但徐海有天生的军事天赋。
  从嘉靖二十七年之后,除了台州之外,东南沿海遭受倭寇侵袭最严重的是海宁县、海盐县两地。
  原因很简单,适合登陆,居民富庶,登陆后都是平地,很容易得手……那些村民想躲都没地方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8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