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下的大明(校对)第6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2/801

  品着没滋没味的茶水,钱渊神游物外,在心里琢磨陛下登基后的这些天朝中动向。
  不管是六部、内阁,十多天了,还没开始调整,内阁中依旧以徐阶为首,但必须和李默、吴山共议朝政。
  户部尚书方钝、礼部尚书孙升、工部尚书赵文华陆续上书请求致仕,但隆庆帝都留中不发。
  倒是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隆庆帝虽然在皇宫登基,但如今仍然在西苑。
  主要原因是三大殿重修至今还没有完工,只能暂时住在西苑,这是没办法的事,朝臣对此也没有什么异议。
  但还有个原因,隆庆帝居住西苑,时常召见高拱、陈以勤、殷士儋、林燫、诸大绶这一批旧臣,甚至高拱以太常寺卿兼礼部侍郎这古怪的身份轮值西苑……其实是轮值直庐,也就是实际部分参与到内阁决策中了。
  高拱意气风发,为此和陈以勤还闹了一通,最后还是张四维私下过去代为致歉。
  当然了,裕王府中的旧臣哪个都是神采飞扬……除了张居正,这些天他沉默寡言,脸上永远面无表情,眼中永远古井无波。
  其他人不知道也不稀罕,但钱渊特地派人打探了下,啧啧,张家后院的葡萄架倒了!
  据说要不是张居正手快拦了把,脸上得多几道血痕。
  不过,钱渊猜测,接下来,隆庆帝会放出很多猛料……会干出很多让朝臣惊讶的事,他这几天也陆续几次被召入西苑,从只言片语中,他推断出隆庆帝会干什么。
  干什么?
  很简单,凡是被嘉靖帝排斥的,隆庆帝都会接纳;凡是被嘉靖帝喜好的,隆庆帝都会厌弃。
  啧啧,以资质论,嘉靖帝别说在明朝了,纵观数千年,除了历朝开国皇帝之外,能和嘉靖帝一比的不算太多,少年时就斗倒权臣,数十年不上朝依旧牢牢掌控朝局。
  但最后,这位皇帝是舅舅不疼奶奶不爱,连自个儿的儿子都烦他……真真正正的孤家寡人啊。
  对面的勋贵交头接耳了好一会儿,张溶才疑惑开口问:“这不是泉州的吧?”
  看钱渊微微点头,张溶笑道:“难怪呢,提前缴纳银两换取出海通关文书,宁海、泉州都是如此,但泉州那边早就结束了,这是?”
  “漳州。”钱渊轻声道:“暂时一省两处出海口岸,广东那边虽战事已歇,但仍有零星倭寇来犯。”
  实际上这就是历史上隆庆开关的选择地,漳州府海澄县,也就是后世的厦门。
  “二十万两白银不可免,但出海文书能转让。”钱渊挥手道:“诸位应该都心里有数。”
  对面的英国公张溶、成国公都点头默认,出海文书能转让,这意味着提前付出去的银两肯定能回本,但其他人面有难色,这里一共十来家,有的府邸还真掏不出多少银子。
  “二十万两白银,难道诸位想一口吞完?”钱渊随口道:“只要有银子就行。”
  实在已经说的够露骨了,对面的兴安伯当年不受长辈宠爱,常年亲自打理庶务,轻轻拍着桌子低声说:“没门路的商贾难道还少吗?”
  其他人也纷纷明白过来了,说到底这和后世差不多,买卖配额而已。
  应下两万两银子的份额,然后将其中一部分出海文书转让出去,立即就能回本……甚至那两万两银子都可以让想买出海文书的商贾来出。
  对面议论纷纷,人人兴奋之情溢于言表,钱渊懒散的靠在椅子上,这帮勋贵都是只肯吃肉,甚至肉不在嘴边,他们连口水都懒得分泌。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把肉喂到他们嘴边,他们也是愿意啃骨头的。
  将勋贵拉进海贸中,这是钱渊早就想做的事,不然当年也不会第一时间将魏国公府拉进来,只是京城这帮勋贵太不懂事,才一直拖到现在。
  拖到现在也好,正好能帮自己解决一个小麻烦。
  那边英国公张溶已经安排宴席了,还拿钱家酒楼开玩笑。
  “太贵,太贵,上次母亲过寿,去买了一筐黄金棒,喜庆啊。”襄城伯苦着脸说:“但后面半个月,我都是吃素的!”
  “以后日子就好过了,钱龙泉在东南可是被誉为财神下凡呢!”
  钱渊笑着没插嘴,等他们说完才开口道:“出海贩货,也是要讲究风险的,正如之前英国公所言,一个不好就是船毁人亡。”
  “当然了,东南多有人常年奔波海上,会观看气候预警,类似之祸少有发生。”
  “但海盗倭寇……虽然不敢登陆,但海上还是难免有厮杀的。”
  周围已经安静下来,钱渊从容的说:“其一,这些年浙江一直在打造兵船,南赣总兵俞大猷、福建总兵戚继光、台州指挥使葛浩、温金处参将张元勋,均出海征战,颇有战功。”
  “其二,但凡从镇海、宁海出关的海船,均挂五峰旗号,东洋畅通无阻,南洋也少有人胆敢冒犯。”
  成国公捋须笑道:“所以展才当年一力招抚汪直。”
  “汪五峰于钱某也是老交情了。”钱渊哈哈笑道:“当年还是钱某将他从狱中抢出来的嘛。”
  当年钱渊兵围巡抚衙门,浙江官场是知情的,朝中这边虽然不讨论,但也不是什么隐秘事。
  “说起来,当年朝中亦有人想摘桃子呢。”钱渊口中笑声不绝,“不过,汪五峰此人,最看重的就是一个义!”
  啧啧,自古义不行贾,说汪直看中义气……实在是太扯了点。
  其他人都听的懵懵懂懂,只有英国公张溶听出了点味道,还没等他开口,钱渊就长叹一声,脸上笑意顿失。
  “却没想到,五峰独子入京,竟被殴至重伤,钱某实在是对不住靖海伯,日后都没脸再回镇海!”
  厅内寂静无声,众人哑口无言。
  人家已经将话说到这了,大家都听懂了……已经有人在心里嘀咕,面前这位还真不负睚眦必报的美名呢!
  给了自己这帮勋贵这么多好处,又点出了他和汪直之间极为密切的关系,最后又提到海船出海,是要挂五峰旗号的……
  成国公朱希忠咳嗽两声,“早就看那厮不顺眼了……”
  又安静了片刻后,英国公轻叹一声,“犹记得当年……子孙不孝啊!”
  手捧茶盏的钱渊安坐如素,似乎什么都不在乎。
  当天晚上,钱渊就接到护卫报信,锦衣卫指挥同知,故京山侯崔元与永康大长公主之子崔芹,在青楼嬉戏,与人发生冲突,被打断双腿。
第841章
复杂朝局
  寺庙中。
  钱鸿跪在地上向谭氏问安,黄氏抱着儿子站在一边,泪水滚滚而下,钱渊很是无聊的坐在椅子上,一只脚还在一翘一翘。
  “真的不行。”钱渊随口应付着黄氏,“大哥只是肤色黑了些,又不是去整容……叔父能看不出来吗?”
  “即使在京中,也需深居简出。”钱鸿起身道:“前几天陪着汪逸出门,好悬和充庵撞个正着。”
  这指的是随园士子潘允端,钱渊也摸摸脑袋,自己当年在松江府名声不算太好,后来组建随园,上门的几个松江士子,如潘允端、杨铨、陆一鹏都是和钱家长相往来的,也都认识钱鸿……更别说陆树德了。
  “对了,将姓崔的两条腿都打断了,不会惹麻烦吧?”
  “又不是我动的手。”钱渊嗤笑道:“成国公已经执掌锦衣卫指挥使,他崔芹有本事上门去找事。”
  “小弟你可真够能耐的。”钱鸿撇撇嘴,“去年随园在京中殴斗,消息传到镇海,父亲大发雷霆。”
  “不对啊,那次我没动手……”
  “但京中传闻,是你怂恿的。”
  钱渊还想解释什么,外间传来刻意加重的脚步声。
  “少爷。”
  听到周泽的声音,钱渊叹了口气,高声应了句,低声道:“母亲,回去吧,大哥短时间内不会离京,虽然随园人多眼杂,但孩儿会挑选宅院,时时相见。”
  钱鸿抱起还懵懵懂懂的儿子,用力亲了口,“走吧,孩儿是陪同汪逸入京,出来时辰长了也会遭人怀疑。”
  一刻钟后,钱渊趋马回了随园,如今他仍在都察院,但并不去点卯,平日在随园,每隔一两日隆庆帝都会召他入西苑。
  如今新帝登基,六部事务繁忙,吴兑、陈有年、杨铨等人都忙着,听到消息来随园相聚的都是翰林士子,诸大绶、陶大临、徐渭、孙鑨。
  “陛下决断,停睿宗明堂配享之礼,罢斋醮,停因斋醮而开征的加派及部分织造、采买。撤西苑内大高玄殿、国明等阁、玉熙等宫及诸亭台斋醮所立匾额。”
  往日往随园带消息的都是徐渭,如今轮到了诸大绶,他是裕王府旧臣,出入西苑的次数比钱渊还要多。
  听到这几句话,众人面面相觑,罢斋醮、停采买、撤宫殿匾额,这都是小事,但居然……停睿宗明堂配享之礼!
  当年大礼议事件闹得那么凶,从杨廷和一路闹到张璁、夏言,直到嘉靖十七年,嘉靖帝定亲生父亲兴献王庙号为“睿宗”,嘉靖二十七年才奉睿宗于太庙之左第四。
  现在隆庆帝居然停了明堂配享之礼……什么意思?
  老子不认,现在都不想认祖父了?
  再或者,是给大礼仪事件翻案?
  啧啧,隆庆帝有点狠啊……没办法,他是没有父爱的人,偏偏父子又不是天南地北相隔万里,但一年都未必能见一次面。
  沉默了一阵儿后,徐渭问:“还有什么消息?”
  “高新郑免兼掌国子监事,免太常寺卿,仍为礼部侍郎,但加翰林学士,掌翰林院事。”诸大绶缓缓道:“陈逸甫升翰林侍讲学士,迁太常寺卿,兼管国子监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2/8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