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下的大明(校对)第613部分在线阅读
徐阶也知道侯汝谅心心念着的海运,但这等事,如何能与朝中拨乱反正的大局相提并论?
徐阶心里有点烦躁,开海禁开海禁……朝中风气就是被钱展才那厮败坏的!
违背祖制、引狼入室、败坏士林风气、狼子野心……诸如此类的词在徐阶脑海中迅速闪过。
仅仅门下弟子,张居正、侯汝谅、冯天驭、庞尚鹏、胡应嘉、陆光祖都对开海禁通商,隐隐持赞同的态度。
对此大骂的,只有户部右侍郎赵贞吉一人。
不是徐阶食古不化,也不是徐阶看不到开海禁的好处,关键在于,东南击倭、招抚汪直、设市通商,这些事的背后有随园,有高拱,有裕王,甚至有严党,唯独没有徐阶。
开海禁的确有好处,但我没有好处,反而可能会因此而失势……那我为什么不拦着,为什么不捣乱,到随园、高拱都无法收拾的时候,我再来从头收拾!
徐阶完全没有考虑过退休……严嵩能干十多年,我比他年轻那么多呢!
有张居正这个女婿在裕王府,其实徐阶不太担心裕王登基后清洗老臣,听说裕王性情绵软……简而言之,好欺负啊。
可惜徐阶对高拱没有太直观的印象……毕竟高拱这些年一直缩在裕王府里,将裕王当做贾宝玉护着。
要是钱渊知道徐阶的心思,得笑得满地打滚……原时空中,裕王登基后,高拱几乎是第一时间发起进攻,徐阶一度被弄得很狼狈,还是借科道言官将高拱赶走,但自己也遭到隆庆帝的排斥,不得不在第二年就辞官致仕。
将信纸收好,徐阶拿起砚滴往砚台里滴了几滴水,取来一块墨缓缓研墨,心里在盘算着什么。
赐爵汪直,这是陛下御批,实在是拦不住……前几日嘉靖帝病情好转,不过总的来说还是不妙,太医院、锦衣卫始终随侍身侧,还曾经召见裕王、景王。
但汪直遣其子入京,而自己留在东南……这是徐阶不想看到的。
为此,内阁爆发了一场极为激烈的争吵,一方是徐阶,另一方是李默,吕本打酱油,吴山站在李默这一边。
徐阶的理由是站得住脚的,汪直当年是和徐海齐名的倭寇头目,就算进献巨木、红薯有功,也应该召入京中,以防不测。
而李默的理由是,东南水师如今大部分都被台州指挥使葛浩带去闽粤沿海击倭,而浙江沿海船只多为汪直麾下,如若汪直入京,麾下四散,只怕倭患再起。
徐阶很清楚,在之前戚继美调驻浙江一事上,李默和随园是有默契的,也就是说,在东南诸事上,李默很可能采用的是随园的提议……最直接的连线就是钱渊妹婿林烃。
的确,钱渊亲自去了一趟林家老宅拜会李默,一再强调此事,在偌大的海商群体中,没有第二个人能代替汪直的地位,没有第二个人能对海商有如今的管束力。
如若汪直入京,海商必然分裂甚至内讧,肯定会有海商被逼得无法进行正常的海贸,到时候,说不定倭患四起,而且肯定会影响到税银数目。
李默对东南设市通商最大的反感就在于汪直,钱渊也一力保证,东南水师正在迅速成长,只要能代替汪直捍卫海疆……那就是汪直末路之日。
其实都是扯淡,只要汪直不反水,钱渊绝不会干掉汪直,他还想着鸠占鹊巢呢。
那一日,内阁吵的一塌糊涂,最终嘉靖帝也没召见臣子,而是令六部尚书、左都御史并内阁共议。
徐阶记得清清楚楚,每一个人,每一句话都记得清清楚楚,那是他在严嵩死后最耻辱的一天。
往前数多少年……开国至今,有几个不能服众的内阁首辅?
左都御史周延、礼部尚书孙升、内阁吕本持中立,刑部尚书冯天驭赞同召汪直入京,其余的……
内阁李默、吴山以下,户部尚书方钝、工部尚书赵文华、吏部尚书杨博、兵部尚书王邦瑞,全都站在徐阶的对立面。
四个尚书中,赵文华是明面上的严党余孽,但其实是跟着随园走的,方钝持心为公,不希望看到税银减少,而杨博、王邦瑞都和裕王府勾连,并不惧怕徐阶。
徐阶深深的感觉到了压力。
反复的思索中,徐阶发现了一个之前被自己忽略的地方。
其实对于汪直是否入京,徐阶并没有太强烈的感触,只是在选择时和李默、吴山发生的冲突。
但等冷静下来,徐阶想起来李默的那句话,“汪直入京,东南或乱。”
也就是说,汪直在,东南安,汪直不在,东南或乱。
一切的一切,随园的一切,自己之前的被羞辱,门生隐隐的反对,一切都建立在汪直来降的基础上。
汪直是个关键人物。
这一点上,徐阶和侯汝谅有着同样的判断。
不过,侯汝谅做的不够狠,他还想着降服汪直为己用。
徐阶终于落笔,他相信,在这种时候,谁下手狠,才能占得先机。
赵贞吉当年做的没错,只是选错了时机而已。
第828章
选择
二月初春,钱渊难得没有睡懒觉……呃,其实是被小七逼着起来的。
这个月子坐的……本身就是医生的小七和谭氏、陆氏之间的矛盾简直不可调和,不过最惨的是钱渊,夹在中间两头受气。
小七昨晚终于痛痛快快洗了个热水澡,泡的皮肤都发红了,今天终于可以出门,一大早就将丈夫赶起来,虽然没有必要出门逛逛,不过至少能在随园兜一圈。
“腊梅?”钱渊嗤笑道:“你家腊梅不是腊月开的?”
“好好说话!”小七一瞪眼,“什么时候种的……移植来的吧?”
“是杏花啦。”钱渊咳嗽两声,“北方除了夏天少有花,杏花也挺漂亮的。”
刚刚盛开的杏花一片绯红,将围墙内外点缀的分外鲜艳,钱渊挽着妻子慢慢踱步期间,随口道:“按例呢,是五行排列,不过咱们就不讲这一套了吧?”
“取名字?”小七摘了朵杏花把玩,“不是说要等周岁才取吗?”
“那就起个小名,以前老爹……以前那个倒是提前取过,钱铎……这个铎。”
“什么意思?”
“古代乐器,春秋两汉时期的,有点像钟……而且谐音也好听,钱多钱多嘛。”
“钱多钱多……钱多多?”
钱渊也是无语,“我没意见。”
“那小名就叫小多?”
“按这个时代的惯例,应该叫多哥儿。”
两人在林子里兜了一圈在石凳上坐下,钱渊自从去年末回京,只上书请封汪直爵位之外,什么事都不理,现在都二月初了,他还没去过都察院点过卯。
“你说咱们如果能回去……小多能吗?”
“谁知道?”钱渊打了个哈欠,“咱们也不急,活到七老八十再试试能不能回去,说好了要走一起走。”
小七眼神有些恍惚,突然笑道:“说不定回去又是三十五岁,那可真赚了!”
钱渊忍不住低笑出声,笑声越来越大,“早就说了,你肯定和我一届,还非要充学妹装嫩!”
呃,这些年下来,小七承认是和钱渊一个高中毕业的,但始终说自己比钱渊低两届……现在露馅了。
“好了,好了,不笑了……疼疼!”钱渊一把搂住小七,“对了,如果退休,你想去哪儿养老?上海?”
小七哼了声,“当然想回上海了,但现在的上海……徐家汇还是荒地呢。”
“江苏?浙江?”
小七歪着脑袋想了会儿,看看周围没人,凑到丈夫耳边小声问:“咱们能活到明亡吗?”
“不可能。”钱渊压低声音道:“每个皇帝在位时间我也记不得,但万历在位四十多年,崇祯在位十七年,加起来六十年了,那时候咱们估摸得百来岁了吧。”
“那到时候小多……”
“儿孙自有儿孙福。”钱渊揉着眉心,“大不了到时候去南洋……这个时代的南洋绝不会是历史上的模样!”
“那接下来的这么多年,也未必是历史上的模样?”
“或许吧。”钱渊脸上的笑容消失了,“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身处漩涡……哪里还能躲得开。”
“那就去镇海。”小七直截了当说:“那儿熟悉,出海也方便。”
钱渊抱着妻子的手紧了紧,片刻后笑道:“好。”
夫妻俩在随园一直待到午时,才去正院,一进去小七就呕了声,听到这声音,钱渊先是有点紧张,然后鼻子抽抽嗅了嗅……呕,又是鸡汤!
没完没了!
钱渊前世也听说过类似的事,没想到这一世轮到自己了……老婆坐月子,胖的是我。
这一个月下来,钱渊足足胖了一圈,也就是这个时代还没体重仪,聊以自慰。
硬着头皮像喝毒药似的将一碗……不,两碗鸡汤喝完,钱渊擦擦嘴巴就准备撤,那边黄氏却叫住了他。
“二弟,小妹出阁,弟妹这边也出月子了。”黄氏吞吞吐吐道:“母亲和我都觉得北方天气太干,想回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