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下的大明(校对)第6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7/801

  “说正事!”何心隐接过茶盏,没好气的瞪了眼钱渊,当年还不是你太出风头,逼的胡宗宪这个堂堂浙直总督只能另辟蹊径。
  “耿定向那边无需担心,江西战事已歇,理应调回京中,即使留在江西,宁波输赣钱粮到底是多少……不过重新做本账而已。”
  何心隐摇头道:“不仅仅是宁波镇海,还有福建……的确可行。”
  何心隐也听懂了这句话,钱粮输赣,经手的人不少,但总理诸事的不过就唐顺之、吴百朋、汪道昆等人,都是靠得住的。
  徐渭在一旁详细解释道:“再不济……推到汪五峰身上就是,当年海运粮米南下入闽,都是汪五峰的船队。”
  “关键在于当年的浙直总督府。”钱渊接着说:“虽然事务杂多,但大体可分为两边,其一是总督府之内,其二是总督府之外。”
  “仔细说说。”
  “总督府之内,账目虽然留存在浙江巡抚衙门,但都是大账,没有明细,当年赵大洲都查不出什么,他侯汝谅查得出?”钱渊摇头道:“各处明细,经手的是王先生和伯鲁兄。”
  “伯鲁如今在哪儿?”
  “离开总督府后,伯鲁兄入幕小舅……现在应该在镇海。”钱渊轻声道:“其实总督府内无惧,伯鲁兄不会坏事,王寅如今就在汝贞兄身边,所以关键在总督府之外。”
  “当年浙直总督提编六省,截留盐税,汝贞兄被称为‘金山总督’,其实他本人并不豪奢,其他方面也不怕查……就算科道言官空穴来风,京城尚有随园在,但两方面才是重点,其一是分宜。”
  何心隐拉着脸,这不是他经手的事,但也是知情人,胡宗宪每三个月要送严世蕃一批银两和珍宝。
  “谁说送进严府银库了?”钱渊笑吟吟道:“绝无此事,比如一捧雪。”
  “噢噢噢,原来一捧雪是汝贞兄送严东楼的!”徐渭惊叹道:“如此稀世奇珍,从哪儿弄来的?”
  “一捧雪”是名闻天下的玉杯,据说能消灾驱邪、消除疾病,一旦注入沸水,天气可以幻化成漫天飞雪。
  这等事何心隐却不知情,傻乎乎的看着徐渭,后者解释道:“如今在内承运库。”
  孙鑨补充道:“严分宜临终前,将严府库内银钱、古玩、书画、珍宝全都送入内承运库。”
  “严分宜的确老辣。”钱渊笑道:“其实侯汝谅去查账,这方面我反而不担心,反正是扯嘴皮子而已,银子都进了皇家内库,还有什么好说的?”
  “钱某担心的是其二。”
  何心隐终于听懂了,“汪直?”
  “不错,就是汪直。”
  平心而论,胡宗宪这个人不贪,耗用的银钱大都用在正事上,但有一点是肯定逃不过指责的,那就是徐海大举入侵的时候,胡宗宪惧怕汪直同时来犯,以大批银钱贿之。
  这件事不仅东南官场多有传闻,即使是京中也有传言,当年科道言官弹劾胡宗宪有作乱之迹,就是这个原因……毕竟他和汪直是同乡。
  何心隐在心里盘算了好久,才问:“需要何某做甚?”
  “立即启程去东南。”钱渊轻声道:“戚继美即将调驻浙江,望夫山先生辅佐,不使东南沿海生乱。”
  如果谭纶在,一切都好说,但如今谭纶丁忧,徐阶门生侯汝谅入浙,唐顺之、宋仪望都位居其下,也不善兵事,钱渊才会选择何心隐。
  在明朝,很多时候,官位的高低并不能决定其撬动资源的能力,
  论名望,论地位,论人脉,论知兵事,何心隐虽然是个白身,却是最好的选择。
第819章
加十棍
  直庐。
  徐阶难得的阴着脸看着手上的奏折,斥道:“胡闹!”
  吴山迟疑了会儿,轻声道:“无战功而封爵,而且还是世袭爵位,的确不合适。”
  李默笑着看向吕本,“听闻去年陛下闻红薯事,曾言如若不假,朝廷不吝封爵之赏。”
  吕本缩了缩脑袋不敢掺和进去,他记得很清楚,那次徐阶丢了大脸。
  “麾下数以万计,持刀拿枪,既能扬帆出海,亦能攻城陷地,汪直其人心思难以揣测,如何能封爵!”徐阶冷笑道:“据闻钱展才与汪五峰颇有来往……”
  要是钱渊在这儿,得一口唾沫啐在徐阶这老贼脸上,心思难以揣测,恐有不忍言之事……当年是哪个不要脸的派人秘密联络汪直?!
  我不过是提议世袭伯爵,你可是给出世袭侯爵位呢!
  说到底,原因在于钱渊和汪直是同盟而已,其他人不能确定,但徐阶是能肯定的,自己给出价值不菲的条件,汪直都没来投!
  徐阶随手将奏折丢到一边,“打回去,通政司该梳理了。”
  看热闹的吕本在心里啧啧,昨天儿子吃了亏,今儿就找人家叔叔麻烦……通政司的主官通政使是钱铮。
  “打回去?”李默眉毛一挑,“如此大事,还是请陛下决断的好。”
  徐阶犹豫了下,这段时间李默和自己的关系略微缓和,还做了好几次交易,想了会儿才点头道:“那就先留下……”
  “留中啊!”李默拖着长长的调子,“先对陛下旧言置若罔闻,后又企留中不发……”
  吴山和吕本都面无表情的低下头,徐阶简直想一巴掌将李默抽出去……留中不发,这向来是皇帝的特权。
  最后,奏折被送进了司礼监,都懒得票拟的徐阶在心里暗骂,但凡是和那厮沾边的都没好事!
  到了黄昏,徐阶、吴山、李默都出了西苑,今夜是吕本轮值直庐。
  刚刚回到家,还没来得及进书房,徐阶就听到个坏消息。
  “戚继美调驻浙江都司?”徐阶眼神一凝,“兵部已然下文?”
  “已然下文,调令已经出京。”陆光祖低声道:“可要书信南下告知?”
  徐阶点点头,这等事自然要告诉一声今日启程南下就任浙江巡抚的侯汝谅。
  顿了顿,徐阶有点不解,“这等事为何内阁不知?”
  陆光祖沉默片刻才轻声道:“昨夜师相轮值西苑,今日一早兵部调令呈上,但参将调驻无需内阁票拟,司礼监批红,只是呈报而已。”
  内阁从某种角度来说只是皇帝的秘书团,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是比宰相的权力还要大,朱元璋试图重六部而轻中枢,为此甚至废除三省,而在明朝中后期,内阁全面压倒了六部。
  除了吏部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之外,其他五部的大小事务都是要在内阁过一遍的。
  徐阶面无表情的盯着院子角落的一根棍子,不用说,肯定是李默瞒下来的,自己是午时才回直庐的……反正不用票拟,李默瞒下来也不担责任。
  关键在于,自己和李默好不容易暂时停战,而李默突然出手……显然是和随园那边达成了默契。
  如果调令被徐阶过目,很可能会被否决,毕竟戚继美如今亦被列为名将之流,而且是钱渊一手带出来的铁杆心腹。
  都用不着猜,戚继美调驻浙江,必定是因为侯汝谅接任浙江巡抚。
  也就是说,那厮昨日才回京,到现在十二个时辰都没到,先表明对侯汝谅的态度,不惜使兵部调戚继美回驻浙江,然后又暗通李默,使徐阶和李默脆弱的同盟关系土崩瓦解。
  还不止如此,徐阶脸色越来越难看,钱渊入京几个月都没去拜会裕王,就是因为和高拱关系紧张,听说即使后来裕王调解也没什么用……而今日来看,钱渊和高拱暗中是有来往的,甚至可能是同盟。
  参将调驻,虽然不需要过内阁,但必须要过兵部大司马之手,而如今的兵部尚书王邦瑞是高拱的同乡姻亲。
  “师相?”陆光祖莫名其妙的看着缓缓走向墙角处的徐阶。
  “来人。”徐阶神情漠然的转过身,将粗大的棍子交给管家,“再加十棍。”
  一直跟在身后的徐璠先是一惊,然后幸灾乐祸,昨晚父亲在西苑轮值,传回消息给了徐瑛十棍,今天再加十棍……让你和钱展才那厮怼!
  ……
  两世为人,钱渊还从来没有过如此狼狈的时候,战战兢兢汗如雨下,两腿哆嗦个不停,要不是大嫂让人搬了个凳子来,钱渊怕要一屁股坐在地上了。
  老婆怀孕,自己出差外地,一去几个月不回,连个电话都没有……放在后世,得被骂得狗血喷头。
  对这样的待遇,钱渊是有心理准备的,昨晚一进卧室,还没等小七发火,他就反手抽出了一条崭新崭新的搓衣板。
  看着脸上挂着悔恨的丈夫,板着脸的小七噗嗤笑出来……然后,一堆婆子、侍女将钱渊赶了出去。
  已经两个时辰了,钱渊看着进进出出的那几个产婆,想问些什么,但又不敢开口,好不容易张开嘴,却发现嗓子沙哑的像被刀磨过一般。
  “别担心,还早着呢。”黄氏倒是不紧张,“刚进去看了,挺好的,精神头也足。”
  钱渊松了口气,“快生了?”
  陆氏、谭氏都是过来人,一听这话都摇头,第一胎一般五个时辰打底,倒是第二胎开始个把时辰就够了。
  一听还要那么久,钱渊坐不住了,跟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在院子里来回转个不停。
  “别转了!”王氏呵斥了声,“平平安安,一点岔都没出,急什么!”
  那边林烃陪着妻子过来打探消息,看钱渊这幅模样,不禁笑道:“舅兄向来是奔马迎面亦不改色,不料如今……”
  话还没说完,钱氏就给了丈夫一个白眼,林烃赶紧换了个话题,“对了,戚继美调令已然南下……”
  “二弟调令?”王氏回过头来,“调哪儿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7/8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