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下的大明(校对)第5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89/801

  “如今能松快松快,这也是好事。”陆氏咳嗽两声,“如今可没有东壁先生。”
  钱铮一个激灵,嘉靖三十五年嘉兴战事后钱渊回京,因心力耗尽而昏睡一日两夜,要不是李时珍在,只怕难救,也是,放松段日子也好……但问题是,每日晨昏定省也能耗尽心力?
  陆氏又拉着谭氏开始商量嫁妆单子的事,钱铮默默的出门,想了会儿沿着长廊往随园去,从侧门进去没一会儿就看见院子里的大树下,侄儿正躺在藤椅上,翘起的右脚还在空中一抖一抖。
  怎么看都像是浑身懒骨头……
  只看了几眼,钱铮就受不了了,默默回身,还是眼不见心不烦的好。
  “北边的西瓜味儿就是不够好。”钱渊丢开西瓜皮嘀咕了声,看王氏过来,笑道:“姐姐,这时候,东南应该有葡萄吃了。”
  “你倒是舒坦。”这些日子王氏来随园也不是一两次了,但还是有些拘谨。
  随园中人在这儿都是有单独精舍的,还有不少专门隔出来的书房、客厅,到处可见书画……不夸张的说,这些书画留到后世,那都是能进博物馆的好货色。
  “噢噢,姐夫那边问过了。”钱渊起身递了块西瓜过去,“君泽兄是兵部职方司郎中,昨日接到军报,姐夫率军乘船绕行,从惠州府、潮州府交界处登陆,三战败敌,北上追击。”
  王氏精神一振,“俞总兵那边呢?”
  “志辅兄先急行南下解兴宁之围,与提督两广吴桂芳合军,稳扎稳打。”钱渊看天色已暗,和王氏一起进了侧厅,“如若无意外,今年当能扫平倭寇、贼军,靖清粤地。”
  王氏松了口气,“婚期还没定下来吗?”
  “约莫八月中旬吧。”钱渊懒洋洋的靠在椅子上,“就这么不放心他?”
  “你这张嘴!”王氏瞪了眼,视线落在钱渊背后墙壁上的一副水墨图上。
  “前几日说起东南葡萄……”钱渊笑道:“文长兄一时兴起,泼墨画下这幅葡萄图,孙文中吟诗以记,潘思明提笔一挥而就,此人嘉靖二十年榜眼,翰林侍讲学士,任日讲官,书法被裕王殿下盛赞,文长兄亦赞为东南独步。”
  王氏眼中颇有羡慕神色,这个时代,是进士至高无上的时代,戚继光在东南立下如此功勋,但也不敢对任何士子有些许冒犯,就算是个秀才他都不敢得罪,鬼知道人家背后站着谁。
  “小安国今年五岁,再过两年也该启蒙了。”钱渊随口道:“到时候我来安排,闽县林家的族学不错,绍兴那边的私塾也不错……怎么?总不能让小安国还做武将吧?”
  “戚家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王氏摇摇头,“再说了,军户出身……”
  “军户出身又如何?”钱渊撇撇嘴,“张叔大也是军户出身,随园士子中的吴君泽也是军户出身,胡宗宪他还是锦衣卫军户出身呢!”
  “只是日后姐夫不知道会调到哪儿去……不过放心,到时候我来安排就是,先启蒙总是好事,年纪渐长再兼修武艺,以后文武双全!”
  王氏心想,如果儿子真的在读书上有点天赋,拼着丈夫埋怨,自己也要想办法让儿子走这条路。
  想想看,随园中哪个不是两榜进士,绝大部分都因文名传世,光是翰林出身就五六个,如果能得其教导……
  王氏正琢磨着呢,钱渊随口说:“对了,明儿小七放风……呃,出去上香,姐姐一起去吧。”
  “有了身孕……”
  “再不出去转转,怕是要憋坏了。”钱渊也挺同情妻子的,这个时代的孕妇真的挺惨。
  王氏好奇的问:“也进京快十天了,看你总在随园,不用上衙吗?”
  “前些年累得狠了,歇息一段时间再说。”钱渊敷衍了几句。
第792章
突变
  不管什么样的人,人生经历总是有起伏的,不可能一直在谷底,也不可能一直在谷峰。
  总的来说,中了进士之后,官员的履历虽然有起伏,但大致是往上的,一点点积累资历,一点点获取名声,最后在关键时刻奋起一跃。
  但钱渊不同,中进士前已然名扬天下,中进士后在诸股势力中盘旋,简在帝心,出入裕王府,又两度南下击倭,战功累累,设市通商,于国有功。
  压根就没有起伏,卯足了劲儿狂飙突进。
  从明初到现在,年方弱冠高中进士,又因文名或书法或博学而名扬天下的官员多了,但如钱渊这般立下大功的……独此一份。
  树大招风啊,三年后重返京城,仍是随园党魁,仍简在帝心,与裕王友善,手握东南通商事宜。
  所以,此番入京,随园虽然颇有动作……哎,那场斗殴还真不是钱渊主使的,冤啊!
  不过,从那之后,钱渊修身养性,绝对的修身养性,与人为善……只偶尔在裕王府挑衅下高拱,和张居正斗斗心眼,在都察院说说林润的坏话,去户部撞上赵贞吉毫不客气一顿羞辱。
  所以,钱铮、徐渭的说法都是错误的。
  钱渊是有意藏拙,并不是懒。
  当天晚上钱铮指责侄儿懒散,徐渭添油加醋,而钱渊反口相驳。
  但人和人是不同的。
  第二天,换了个人骂钱渊懒骨头的时候,他摆出一副恭听圣训的模样。
  “请了一个月的假?!”嘉靖帝笑骂道:“都传遍街头巷尾,成笑话了!”
  一旁的徐渭不动声色的添了句,“陛下,昨夜臣以此相责,展才言,诸事繁杂,无暇分身。”
  “我没说,你瞎说!”钱渊横了徐渭一眼,“陛下,徐文长公报私仇!”
  “公报私仇?”黄锦在边上凑趣。
  “昨夜随园搓麻,三赢一输,徐文长这是输不起啊!”钱渊鄙夷道:“昨夜他就说了要在陛下面前说学生的小话!”
  徐渭急眼了,“那是你们太过分!”
  “过分?”钱渊嘿嘿笑道:“愿赌服输!”
  嘉靖帝没好气的瞪了钱渊一眼,随口问:“黄伴,朝中官员聚赌,适何罪名?”
  黄锦毫不犹豫的脱口而出,“《大明律》定罚薪一年,降职一级。”
  钱渊不禁打了个嗝,今天早上吃的有点饱,没办法,计划陪着小七上香,母亲吩咐早餐丰盛点,结果小七吃不下的……都是他的。
  不过《大明律》还有这罪名?
  黄锦不会是随口瞎扯的吧?
  要知道如今就算刑部官员定罪都不是以《大明律》为准绳,鬼都不会去钻研!
  “陛下,只是搓麻,不涉银钱。”钱渊赶紧解释道:“只是约定书画,风雅事,风雅事。”
  “以书画为赌注?”嘉靖帝好奇的转头看向徐渭。
  “是,以书画为赌注。”徐渭面无表情道:“所以他们联手作弊,臣欠下三百四十副画。”
  嘉靖帝无语了,这是输的多惨啊!
  “绝对没有作弊!”钱渊正色道:“文长兄,赢得起却输不起,连气度都输了啊。”
  徐渭冷笑道:“昨夜仅仅四圈,居然你们仨每人都至少三把清一色?!”
  “运气好罢了。”
  “连点卯不去,知不知道有多少御史、给事中上书弹劾?!”嘉靖帝打断道:“展才你入京也好几个月了,都做了些什么?”
  钱渊也是无语,那些人真是吃饱了撑着……还没到年底考核业绩呢!
  “学生,学生其实……”
  “日上三更才起床,中午还要午睡。”徐渭面无表情的说:“白日厮混,入夜开始搓麻,直至深更半夜。”
  “陛下有问你?!”钱渊怒视徐渭,“其实学生……学生在读史!”
  嘉靖帝摸了把今日被钱渊带来的小黑,“读何史?”
  “去年绍兴余姚有书局刊印《旧唐书》,学生以此与《新唐书》对应,颇为有趣。”钱渊侃侃而谈道:“唐时不禁海,《旧唐书》虽编撰粗疏,但详尽记载倭国、朝鲜、南洋诸国……”
  “好了,好了。”嘉靖帝也是无语,面前这货有事没事就提起海外事,恨不得立即开海禁。
  但嘉靖帝对目前的状态非常满意,设市通商,解朝中用度不足,但也没必要解除海禁,惹出了麻烦也头痛。
  总的来说,嘉靖帝是个不喜欢麻烦,只喜欢自娱自乐的皇帝。
  “昨日户部觐见……”嘉靖帝努努嘴,懒得开口了。
  黄锦笑吟吟道:“方尚书让人带了口信,展才吝于赴户部……”
  “这事儿……”钱渊摆出一张苦脸,“陛下,学生也没办法,荆川公那边没法儿交代啊。”
  “为这事,登之兄被砺庵公骂得狗血喷头,但此事,户部亏理,如此处事不公,日后宁海怎么办?”
  “福建倭患渐息,如择地设市通商,如何与户部相处?”
  “说到底,砺庵公这是不讲理啊!”
  户部尚书方钝这老头太不要脸了,从前年开始,先是蓟门、宣府缺粮饷,之后辽东饥荒,再诸军入闽赣作战,大量的粮米、饷银都是由镇海负责的,现在居然想一笔勾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89/8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