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下的大明(校对)第5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85/801

  片刻后,一瘸一拐的林烃在林燫的扶持下走进书房。
  “活该被罚。”李默厉声道:“这等大事,三番两次都说不清楚……最后问你一遍,漏了什么?”
  林庭机轻描淡写道:“此事有些古怪,随园那边不可能没有交代……若是想不起来,今晚你就住到随园去好了。”
  林烃打了个寒颤,就是因为回来报了个口信……然后还想去随园赴宴甚至晚上在随园过夜,自己才被罚跪的,这也是兄长林燫大骂自己是不是想当上门婿的原因……
  绞尽脑汁想了会儿,林烃迟疑道:“倒是之前搓麻的时候……”
  “搓麻的时候?”刚才还在自省的林燫咬着牙重复了遍,自家幼弟被随园那帮人带成什么样了!
  “杨朝阳回京,去吏部复核,据说还没得安置……去都察院为御史,入六科为给事中,进六部为员外郎,好像那边都不太满意。”林烃瞄了眼李默一眼,“接任宜黄知县的张孟男是高新郑的内侄……”
  李默的脸色有点僵硬,就说嘛,姓钱的肯定不会做赔本买卖,原来在这儿等着呢!
  “嘉靖三十五年进士,外放知县,政绩卓越调回京中,按例应入都察院或六科。”林燫突然开口提醒了句。
  林庭机诧异道:“难不成是想进六部?”
  一般来说,非翰林的官员走六科、都察院这条路更容易得以升迁,如果是进六部,顶多也就爬到员外郎、郎中这个级别,就得外放出去任知府了,然后一步一个脚印的往上爬,因为再往上就是侍郎,已经被资历深的官员或翰林官霸占了。
  而入都察院往往能巡按地方,有机会领右副都御史或右佥都御史直接巡抚一省,一跃而为封疆大吏,户部尚书方钝就是如此,从山东巡按直接升为山东巡抚。
  沉默片刻后,李默冷笑道:“他钱龙泉的手脚倒是长!”
  如今随园众杰,六科都察院有陆一鹏、冼烔、孙丕扬、钱渊、潘允端,翰林院更是人才济济,倒是六部有些欠缺,只有陈有年、吴兑两人,李默觉得钱渊是在提前置子。
  真是冤啊,实际上是钱渊问过杨铨,后者不愿入六科都察院,更愿意入六部。
  “户部、兵部决计不可能。”李默一边盘算一边缓缓说:“工部、吏部、刑部……吏部吧。”
  “给他个好位置,就看他钱展才有没有胆子接!”
  李默转头看向林烃,“还能动弹?”
  林烃眨眨眼不明所以。
  “去一趟随园吧。”
  三刻钟后,被丫鬟叫起来的钱渊看了看林烃,再看看已经睡眼朦胧的徐渭,不禁失笑道:“李时言倒是鸡贼,一点都不肯吃亏啊!”
  徐渭打了个哈欠,“你算计他,他算计你……一丘之貉!”
  看钱渊迟疑不定,林烃大着胆子小声说:“反正早已陌路……”
  徐渭忍不住笑了,“不仅陌路,已然破脸了!”
  “倒不是在乎这个。”钱渊摇摇头,“只可惜了与绳兄。”
  李默给出的这个位置是吏部考功司郎中,现任是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徐阶的得意门生,嘉兴陆光祖。
  李默知道自己该缩手了,该偃旗息鼓了,但心里不情不愿……正好有这个机会,再给徐华亭一记闷棍,反正得了位置的是他随园中坚。
  钱渊小声骂了句脏话,还真不能不接下来……至少杨铨力保宜黄,对钱渊母族有护卫之恩,后试种红薯、洋芋,与镇海来往颇多。
  考功司郎中,这样的位置不接下来,即使情深义重,钱渊觉得,杨铨也会心里大为不快。
第786章
大怒
  万寿殿后殿。
  嘉靖帝一边无聊的把玩着狮猫的尾巴,一边听着陆炳的禀报,似乎没发现侍立在一旁的徐渭已经是额头冒汗。
  “朕曾赞欧阳任夫端慎老成,如今看来,更是掌铨公允。”嘉靖帝笑道:“所谓姻亲,也未必就是两家之好啊。”
  这句话隐隐点了句陆炳,其四女已经和孙家定亲。
  “任夫是惟中的小舅子,展才是徐府的女婿,前者还算面子上过得去……”嘉靖帝摇摇头,转头看向徐渭,“李时言倒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展才少有吃这种哑巴亏呢。”
  徐渭干笑着没敢说话,只是郎中级别的调任,居然捅到御前……他在心里琢磨了下,也不知道是谁干的,不然只需黄锦批红即可。
  不过朝中六部那么多清吏司,论权柄之中,考功司绝对名列前茅,还能排在前面的只有吏部文选司了,其他五部中,也只有掌管盐务的户部山东清吏司,掌管海贸的户部宁波清吏司可堪比拟。
  嘉靖帝笑言钱渊吃了个哑巴亏,是因为杨铨升任吏部考功司郎中,这显然是李默对徐阶的出手;赞欧阳必进铨选公允,是因为原任考功司郎中陆光祖平调吏部验封司郎中。
  欧阳必进没有因为陆光祖是徐阶的门生,而将其丢到犄角旮旯去,虽然验封司比不上考功司,但也是要害部门……更何况陆光祖任考功司郎中已有四年之久,本就应该转任以积累资历。
  “也罢,就这样吧,个个都在打小算盘。”嘉靖帝随口道:“个个都喊着忠君爱国,勤于王事……这都几天了,内阁、兵部议事居然到现在还没拟文?!”
  一说起来广东战事,嘉靖帝明显情绪起了变化,骂道:“不料吴桂芳如此不堪重用?!”
  “非要提督两广转为两广总督,他吴桂芳才肯出力?”
  徐渭和陆炳、黄锦都不敢吭声,吴桂芳名义上是两广总督,实际上应该称为以兵部右侍郎提督两广军务,以前张经、欧阳必进都曾经担任过这个职务。
  提督两广是不能和浙直总督、闽赣总督以及宣大、蓟辽总督相提并论的,仅仅是带兵打仗而已,对政务、税赋各个方面都没有插手的资格。
  因为随园始终和戚继光、戚继美甚至俞大猷、胡宗宪有书信来往,徐渭倒是觉得吴桂芳能挺到现在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倭寇在福建沿海被戚继光、葛浩打得溃不成军,从福州府、漳州府沿海南下,侵入广东潮州府、惠州府,广东省沿海的卫所兵不堪用,吴桂芳调动广西壮族兵迎敌,几战下来,至少没有县城和较大的城镇被倭寇攻破。
  但无奈张琏在江西突出重围,杀进惠州府,正好一脚踢在吴桂芳的屁股上……这谁受得了啊?
  换成谁也没辙啊!
  广东省周围的福建、江西都有强兵,只是不能越境追击,兵部尚书杨博不在,左侍郎江东没什么话语权,内阁那几个在打嘴仗而使兵力调动停滞。
  为什么打嘴仗呢,江西巡按耿定向之前弹劾赵贞吉,隔了一段时日又把闽赣总督胡宗宪也告了。
  也难怪嘉靖帝火冒三丈。
  什么叫党争误国,这就是了。
  这时候,一个小太监战战兢兢的进殿,跪下禀报:“兵部左侍郎江东求见。”
  不仅是黄锦、徐渭,就是嘉靖帝也心里一个咯噔……这些年,江东那货觐见从来不会带什么好消息来。
  江东也很无奈啊,报捷这种好事……轮不到我啊!
  而报丧……杨博那厮不肯回朝,只能是我啊!!
  “臣江东……”
  “说吧,什么坏消息!”
  江东尽量保持神情平静,“十日前军报,福建总兵戚继光于漳州府败倭,残倭逃入潮州府,与惠州府倭寇连成一片,张琏率贼军东向,隐隐有与倭寇合流之迹。”
  黄锦忍不住转头看了眼徐渭,这个乌鸦嘴前天就提到了,需提防张琏入粤与倭寇合流……去年在福建就有这个迹象。
  “提督两广军务吴桂芳上书兵部,请调福建、江西、浙江诸军南下相援。”
  江东是捡着消息糊弄,可惜嘉靖帝精明似鬼,厉喝道:“广东全境,丧军丧地何许?”
  江东再也维持不住那张脸,垂着头苦着脸,“潮州府东北处的大浦县、镇平县、三河镇,南部的海门所、靖海所、惠来县,惠州府北部和平县、龙川县均已失落。”
  嘉靖帝黑着脸看着徐渭迅速在纸上画出的地图,也就是说半个潮州府,四分之一个惠州府都没了。
  “提督两广军务吴桂芳退守惠州府、潮州府交界不远的五华县,倭寇北上西进,张琏率贼军攻打兴宁,恐有腹背受敌之患。”
  “啪!”
  茶盏被狠狠的摔碎在金砖上,嘉靖帝一把掀翻桌子,气喘吁吁的骂道:“好啊,好啊,真是朕的好臣子!”
  “陛下息怒。”
  “皇爷,皇爷息怒。”
  徐渭没有先开口,而是接过江东手中的军报,细细看了会儿,视线又投向地图,才开口道:“陛下,倭寇、贼军接踵而至,吴桂芳手无重兵,勉强维持至今,已属不易,为今之计,当立调军入粤……”
  “调军入粤?”嘉靖帝怒喝道:“兵部、内阁合议数日,到现在都没呈上票拟!”
  “徐渭!”
  “臣在。”
  嘉靖帝一字一句道:“去看看,朕选的内阁诸人是不是都是素位尸餐之辈!”
  真不能怪嘉靖帝火起啊,北边俺答、西南土司从开国时期就经常闹事,哪一年没出事嘉靖帝都要奇怪。
  而东南这些年屡屡出事,先有倭寇作乱,后有贼匪造反,嘉靖帝恨倭寇,但更恨张琏……天无二日啊,都已经称帝了!
  本以为都要结束了,没想到贼势复炽,一下子又闹大了,嘉靖帝只觉得脸被打的啪啪响。
  呃,其实在原时空中,东南没有钱渊,没有戚继美,没有吴百朋,倭寇四处上岸侵袭,攻城略地,而张琏裹众一度人数超过二十万,嘉靖帝的脸都被抽肿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85/8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