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下的大明(校对)第5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8/801

  更别说严世蕃死讯未传入京中,徐阶已使乡党上书弹劾严嵩。
  很多人都会这么想,换成其他人,徐阶未必会下这等狠手,但这是严世蕃啊!
  十余年来,严世蕃的凶名赫赫令人胆寒,徐阶不知道吃了多少亏。
  即使严嵩致仕,他日严世蕃复起……即使不再出仕,也必是徐阶的心腹大患。
  于是,这个黑锅从天而降,硬生生的砸在徐阶的后背上,甩都甩不掉,就连嘉靖帝都认准了他徐阶。
  徐阶想解释,但都不知如何解释……因为在他的计划中,的确有将严世蕃赶尽杀绝的企图,几次与心腹门生密谋中他也隐隐有过透露。
  所以,如陆光祖,徐璠都或明或暗的问过这件事,张居正倒是没开口,但徐阶看看女婿的眼神就知道,这厮是认准了是自己下的手。
  嗯,张居正还私下一人独处时感慨过钱渊看的真准……当年钱渊就说过,徐阶此人看似隐忍,但下手之狠更甚严东楼。
  本来应该控制节奏,攻倒严嵩,抢在前头通过清洗严党,召回被严党打压驱逐的官员,一方面能培植党羽,另一方面能获得巨大的声望……至于严世蕃,到时候让和严党有深仇的林润顺手除之就是了。
  但严世蕃的提前被杀,让徐阶的全盘计划被完全打乱。
  最重要的是,如果徐阶不能洗涤自身,那就要承受巨大的损失……这种损失不仅仅体现在势力上,更体现在名望上,人心上。
  文臣政争,不是不能死人,但以死士行刺,这是坏了规矩的,别说对手会忌惮徐阶,即使是门生党羽也会背后私下鄙夷。
  最近几日,徐阶曾经有过试探,科道言官那边明显有点骚动……对于严世蕃,言官清流无不恨之入骨,但绝不希望看到严世蕃被死士袭杀。
  但如何洗涤自身?
  徐阶苦笑着摇头,锦衣卫那边一点线索也没有,因为严世蕃的仇家……太多了!
  而且就算查出什么线索,自己能怎么办?
  在严嵩很快就要致仕,严党注定很快覆灭的时候,自己跳出来替严世蕃叫屈?然后再将严世蕃的仇家大卸八块?
  徐阶觉得,做到那般程度,的确能洗涤自身,但只怕名望也差不多掉到底了!
  绞尽脑汁想来想去,徐阶始终想不到一个万全之策,严世蕃的被杀让他后面的步骤都无法顺利的实施下去。
  而且徐阶目前最担心的是,严嵩会做什么?
  徐阶也心知肚明,严嵩之前是真的想退,只希望能保住唯一的儿子,不惜以严府半数财物换严世蕃丁忧守孝,如今一切成空,严嵩会不会拼死一搏?
  到底是谁?
  到底是谁在这时候突然袭杀严世蕃?
  那厮的确该死,但死的太不是时候了!
  徐阶都开始痛恨严世蕃了,你到底得罪了多少人?!
  天边已然隐隐泛白,徐阶叹息着走出书房,不料长子徐璠正在门外等候。
  “父亲。”徐璠恭敬的上前行礼,前天他喜闻严世蕃死讯,脱口而出拍徐阶马屁……“杀得好”什么的,惹得一旁的陆光祖眼神怪异,最终被徐阶狠狠抽了顿。
  没搭理儿子,徐阶径直去用了早餐,一直到准备出发了才问:“何事?”
  子不知父,但父知子,自己这个儿子没事哪里会那么早在书房外等候。
  “昨日展才入京,叔大去迎了迎。”徐璠小心翼翼道:“叔大回来提了句……只怕展才一时半会儿不会登门……但女儿总要回来拜见祖父祖母吧?”
  听儿子提起这事,徐阶又是一阵心烦,埋下董传策这颗伏子最早是希望让随园和严嵩决裂,一旦钱渊和严世蕃闹翻,徐阶在东南就有伸手的机会。
  但之后局势大变,这颗棋子没派上大用场,但徐阶如今深恨自己那个孙女婿,只是希望给对方添点堵而已,没想到形势发展到如今这个地步。
  不过如今钱渊入京,在徐阶心目中的地位也大幅度降低,就算裕王那边也有张居正,所以徐阶对钱渊的态度是无所谓的……但是,他很清楚,孙女婿对其岳父有着怎样的态度。
  “你觉得能叫的回来就让人递帖子去。”徐阶面无表情的说。
  徐璠扬扬眉毛,“如今严世蕃已经死,严嵩年迈八十,严党覆灭近在眼前,父亲要不了多少时日就能……他钱展才还能如何?”
  徐阶看看面前的长子,心如死灰,琢磨着今日放衙回来要问问次子的学业……人家严世蕃虽然不是玩意儿,但至少眼光犀利。
  都三年了,你都看不清你那女婿是何等人?
  从隐隐不和到分道扬镳,再到最后撕破脸,他姓钱的从头到尾都没有来一封信,甚至没递来一个口信相商。
  呃,如果严世蕃地下有知,一定会一手捏着自己被挖出的心脏,一手举着自己被砍下的头颅,对徐阶这番说法大加驳斥……我眼光好,能落到这个下场?
  看着父亲出门,徐璠琢磨了下,严世蕃一死,自己就是京城第一号衙内了,你钱展才不过七品御史,还是个晚辈,不信你真敢不听话!
  与此同时,和徐阶一样几乎一夜未睡的严嵩缓缓走出家门,轿子向着西苑而去。
第748章
拉清单(上)
  走进直庐的那刻,徐阶就有了觉悟……被人误解,被人鄙夷,斗了十多年的老对手还要继续都斗下去的觉悟。
  在严世蕃的死讯传来仅仅三天后,严嵩再次出现在直庐中,他没有或坐或躺在为他特地设置的藤椅上,而是坐在了代表内阁首辅,持笔票拟的首位。
  已经好几年行将就木的模样了,但今天的严嵩精神抖擞,双目如电,神色肃穆……不用想了,是来为儿子报仇雪恨的。
  “子升来了。”严嵩淡淡道:“今日来的迟了,虽朝中无内阁次辅一职,但入阁多年,怎可如此懈怠?”
  徐阶面无表情的行了一礼,“谢元辅教诲。”
  “罢了,且坐吧。”
  吕本眼观鼻鼻观心,吴山忍不住偏头瞥了眼坐下的徐阶,严嵩这两句话意味深长……的确没有所谓内阁次辅一职,只是默认的接任内阁首辅的继任者而已。
  严嵩带着刺的话是在说,就算老夫滚蛋,也未必轮得到你徐阶接任。
  徐阶忍气吞声的坐下,心里暗骂,这老东西先丧妻,后丧子,没想到还能挺得住……不会是回光返照吧?
  “今日票拟大都已然安排妥当,只余两事。”严嵩将两份奏折丢到桌上……
  后面的话没听清楚,但第一句话就让徐阶心神不宁,安排妥当了?
  所谓内阁,最初只是作为皇帝的智囊团、秘书存在的,但渐渐成了实际的权利中心,但从模式上来说,应该是内阁共议,然后内阁首辅票拟上呈。
  但如果内阁首辅不愿共议,独享票拟之权……其他的大学士只剩下端茶倒水的份了。
  严嵩父子在十多年里都是独享票拟大权,换句话说,徐阶端茶倒水十多年了……在严世蕃被赶出京城后的这一个多月里,除了个别事,徐阶已经开始实际行使内阁首辅的权力,票拟。
  毕竟还没上位内阁首辅,徐阶还假模假样的和吕本、吴山共议……但现在严世蕃一死,严嵩回到直庐,重新独揽票拟之权。
  “马顺卿,记得是嘉靖二年进士……”吴山的视线落到恍恍惚惚的徐阶脸上,“少湖公?”
  听到“嘉靖二年进士”进士一词,徐阶立即回过神来,到现在将近四十年了,还在朝中的嘉靖二年进士几乎全都是他的同党。
  “南京户部尚书马坤,嘉靖二年进士,曾任顺天府知府,大理寺卿。”严嵩看向徐阶,缓缓道:“南直隶通州人,与松江府不过一江之隔,子升应该熟的很。”
  吴山顺手将奏折递给了徐阶,眼神闪烁的说:“南京振武营兵变。”
  一旁的吕本缩了缩脑袋,现在可以确定了,元辅这是准备开始一个个拉清单算后账了……据说严世蕃途中转去南京,就是南京户部尚书马坤命振武营五百士卒护送严世蕃回乡。
  结果途中遇匪来袭,振武营士卒先畏战而逃,后哄抢严府财货……甚至如今京中还有传言,有死士藏于振武营中,趁乱劫杀严世蕃。
  无论如何,在严世蕃被杀一事中,振武营起到的是负面作用,而马坤又是嘉靖二年进士,铁铁的徐阶党羽。
  按照惯例,如今的户部尚书方钝快要致仕了,除非从其他五部调任,否则最可能接任的就是南京户部尚书马坤。
  呃,历史上振武营兵变还要等一年,而马坤在此之前调任北京户部尚书,前途一片大好……结果还是被牵连下狱,最终罢官归乡。
  “此事南京守备太监何绶亦有本递司礼监,老夫之意,还是要询其根本的好。”严嵩偏头看了眼吕本,“来了吗?”
  “一刻钟前已至。”吕本在内阁干的就是跑题的活,出去将人领了来。
  看到来人,徐阶嘴唇微启,但立即抿紧嘴,是户部左侍郎黄懋官,此人也是户部尚书可能的继任者之一,而且因推广红薯、洋芋一事得朝野赞誉……又一个徐阶看不顺眼的货色。
  嗯,严党那是死对头,除此之外,但凡和钱渊挂上钩的,在徐阶心目中,好感度统统减一。
  “君辨辛苦了。”吴山笑道:“才归京两日,本应歇息几日,今日实是不得已。”
  “吴阁老谬赞了。”黄懋官叹道:“此次出京,果如之前揣测,西北、辽东各地,均不愿种植红薯、洋芋,生怕误了收成。”
  “不得已以户部为名,选了四处,以官田试种,许诺得利尽归地方,有损户部来补。”
  黄懋官苦笑道:“还好两浙、苏松、闽赣、山东都不用户部操心……”
  “展才早就安排妥当了。”严嵩颔首笑了笑,“嘉靖三十四年,南京兵部建振武营以备倭,那一年君辨晋南京户部侍郎。”
  振武营兵变的消息还没传播开,内阁接到的是名义上管辖应天府官军的南京守备魏国公徐鹏举急递入京的奏折。
  黄懋官接过奏折看了几眼,脸色大变,振武营兵乱,胁南京兵部尚书张鏊,魏国公不能制,被乱兵赶的纵马狂奔逃窜,乱兵围攻南京户部衙门,户部尚书马坤侥幸逃生,但死了一个户部侍郎,两个户部郎中。
  他并不清楚,历史上死了的那个户部侍郎正是他自己,而且还是被扒光了衣服,裸尸于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8/8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