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下的大明(校对)第5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5/801


第701章
小心眼
  一番密谋之后,陆光祖离开,张居正陪着徐阶往后院去,今天他妻子徐氏带着女儿回府。
  “真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啊。”徐阶叹息道:“欧阳病逝,严东楼拒不离京,而李时言勾连四方欲起复。”
  张居正叹道:“今日在国子监……高新郑亦有意。”
  “太常寺卿已然四年,但掌国子监事未过一年。”徐阶皱眉道:“按例只能转礼部侍郎,高新郑如此急不可耐?”
  张居正苦笑一声,在他看来,高拱实在是想当然,除非是嘉靖帝病重不起,不然高拱想直升礼部尚书……太难了,要知道高拱是裕王的老师,不太可能转其他五部尚书,上位礼部尚书后肯定是入阁。
  徐阶对高拱也颇为关注,知道此人性情高傲,低声问:“高新郑如何说?”
  “严府那边只怕难了,如今三个人选。”张居正觉得这次自己把握比较大,“高新郑提及,孙文峰私下拜访,举荐潘思明,而裕王殿下提及即将除服起复的诸端甫。”
  “裕王府讲官出缺两人,他随园还想全揽了去?!”徐阶嗤笑道:“看看他用的人,都是绍兴人,也不怕尾大不掉!”
  的确如此,第一批随园诸人,除却钱渊本人,其他有些名气的大都是绍兴人,后来陆续搭上线的潘晟几人也是绍兴人。
  张居正知道岳父这是在指谁,轻笑道:“展才虽然年轻,但御人得法,随园中尽皆俊才,展才三年不入京城,观此次陈登之、陆子直南下,仍如臂所使。”
  反正从去年初那次兵围巡抚衙门,并两脚踹飞赵贞吉之后,钱渊和徐阶已经撕破脸了……呃,也就是从那之后开始,一旦提起钱渊,张居正在徐阶面前总是说些钱渊的好话,心思难以揣摩啊。
  不管张居正为什么这么做,但每次类似的事发生后,徐阶的情绪都会产生不小的波动。
  比如这一次,徐阶停下脚步,阴着脸问:“原汉那边如何?”
  原汉指的是嘉靖二十九年进士,松江府华亭人董传策,张居正好久没听过这个名字了,有点纳闷,“如今还有必要吗?”
  看徐阶冷冷看来,张居正微垂眼帘道:“陈登之去岁南下数月,又调户部,据说会试之后可能升员外郎,执掌宁波清吏司。
  陶虞臣此人看似沉稳,实则刚烈,又埋头书牍,校录《永乐大典》,对政事知之甚少,原汉与其相交颇深,几度详谈,今日随园午时去严府拜祭,唯独陶虞臣一人未至。”
  嘉靖三十四年末到嘉靖三十五年初,随园虽未名声鹊起,但在京中也小有名气,除了应试举人外,多有已然出仕的士子前来拜会,当时和随园走的最近的是两个人,一个是张居正,另一个就是董传策。
  在张居正选择和钱渊分道扬镳后,董传策依旧和随园士子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他是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算不上徐阶门生,又因为父辈和钱铮有同窗同年之谊,时常出入随园。
  随园中的陈有年、陶大临、杨铨、陆一鹏、潘允端都和董传策走的很近,这也是张居正选中董传策的原因,从诸人中挑出了陈有年、陶大临两人。
  但陈有年后来调任户部主事,去年又南下查验,和钱渊走的太近,陶大临成为了唯一的人选。
  但问题在于,就想张居正问的那样,还有这个必要吗?
  这个计划起源于嘉靖三十五年末,当时钱渊在嘉兴府力挽狂澜,回京从王本固手里抢走了浙江巡按,徐阶难以忍受钱渊的肆意妄为,也难以忍受钱渊和胡宗宪之间的眉来眼去……
  所以,徐阶这个计划的目的在于,让钱渊在万般无奈之下不再回头,与严党决裂,重回正轨,那时候的徐阶还没觉得丢出去的肉包子是喂了狗。
  但嘉靖三十七年,二月二,钱渊兵围浙江巡抚衙门,抢出汪直,坏徐阶大事,甚至两脚踹飞了赵贞吉……就此,原本已经分道扬镳,这次是彻底撕破了脸。
  虽然到现在也不知道为什么,为什么那个青年会如此决然的选择撕破脸……但徐阶和张居正都很清楚,无论如何,钱渊不会再回头,以随园诸多士子的态度来看,这还不仅仅只是钱渊的选择,而是整个随园这个政治团体的选择。
  前头管家手持灯笼在不远处默默等待,张居正恭敬的站在一旁,隐秘的看着徐阶脸上的不甘神色……或许是因为被严嵩、严世蕃欺负的太狠太久,徐阶难以忍受钱渊的背叛……至少在他看来是背叛。
  “原汉亦是华亭人,叔大空暇时可多往来。”徐阶丢下这句话,迈步向前走去。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让张居正心头微冷,他躬身应是,不紧不慢的跟在后面。
  在张居正看来,这不是个明智的选择,接下来的一段时日,可能是夏贵溪遭弃市后政争最为惨烈的一段时光,犹过三年前李默一事。
  在这种情况下,将背景复杂的随园搅合进来,未必是个好事……虽然,这次是钱渊的主动挑衅。
  缓缓走进后院,张居正一脸春风的向岳母张氏行礼,对妻子温和小意,抱起女儿一脸疼爱,寒暄了好一会儿才离去……徐氏回娘家一向是一住就两三天,不过这位也挺大度的,带过去的两个俊俏丫鬟都给张居正做了通房。
  再次回头看了眼灯火通明的徐府后院,张居正上了轿子,跺跺脚,“绕个圈,在童子巷口停。”
  张居正没有拒绝的权力,他揉揉眉心在心里苦笑,展才远在万里之外,稍稍拨弄,就能搅动京中风云,实在是太能折腾了。
  和徐阶不同,和原时空的那个张太岳不同,这一世的张居正在东南与钱渊相遇,在杭州、随园几度与其长谈,他能隐隐猜得到钱渊为什么选择和徐阶决裂。
  在很久之前,钱渊就在张居正面前如此说,自古以来,未有三百年王朝,为何?
  张居正当然知道这是因为人口剧增,土地兼并的恶果。
  当时的钱渊指着东南方向……张居正猜测,这才是钱渊的选择,为何兵围浙江巡抚衙门抢出汪直,无非是因为赵贞吉触碰到了钱渊的底线。
  张居正心里哀叹一声,前后三任岳父……就数现在这位最不好伺候,说的难听点,这叫小心眼。
  他还记得多年前在随园与钱渊饮酒,当时的自己尚未投入徐阶门下,钱渊嗤笑嘲讽,世人言钱某人睚眦必报,钱某何及徐华亭?
  轿子轻轻落下,游七小心的掀开轿帘,“老爷,进去第三家?”
  张居正微微点头,“等着吧。”
  如此宵禁时刻,张居正也小心翼翼的避免被人发现,他缓缓出轿,看着游七去叫门,自己在心里盘算,如何劝说董传策。
  张居正有把握自己不会成为被徐阶这只壁虎的断尾,但很难预测董传策的下场。
第702章
荠菜
  镇海县城对岸,金鸡山脚,已近二月,寒意渐渐褪去,放眼看去,山上依旧苍茫一片,但山脚处的野地上已有星星点点的绿意。
  马蹄声由远而近,百余骑士趋马而来,尽皆身披软甲,腰佩长刀,背负弓箭甚至火器。
  被护在最中间的钱渊眺望甬江对岸的县城,长长舒了口气,大半个月了,终于回来了。
  自林烃北上赴京赶考,钱渊将镇海事丢给唐顺之、孙铤,开始行使自己真正的职责……都察院御史巡按浙江一省。
  当然了,这是有重点的,先海船赴嘉兴,巡视湖州、嘉兴两府,后一路往南,越严州府抵杭州府,与谭纶密议多日,再赴金华府。
  在金华府,钱渊送别戚继光麾下丁邦彦,戚继美去年入闽,其实麾下除却两百甲士,都是从杨文、卢斌、侯继高、张元勋所部抽调,真正在义乌募兵练兵的其实是丁邦彦,这一次,他率编练成军的三千义乌兵南下入闽。
  后钱渊沿水路往东入台州府,与浙江巡抚谭纶回合,在太平县送别葛浩,内阁、兵部均已下发公文,台州指挥使葛浩升任严金处参将,率战船百余,兵丁两千,南下入闽击倭。
  这是乳虎初试,稚鹰初飞,钱渊对葛浩报以极高的期待,不仅将打制的装载火炮的新式战船拿了出来,并从汪直那边抢了些人手襄助。
  再之后,谭纶回杭,钱渊往北巡视宁海,一个月下来,宁海通商已然蔚然成观,虽远远不及镇海,但井然有序,不乱分毫,宋仪望、赵大河的能力没什么问题。
  当然了,宁海商市渐渐成型,虽然钱渊数月前已然警告过,但这次依旧砍落三枚首级……钱渊很清楚,宁海是第二个通商口岸,交易额、税银将直接影响接下来的第三个、第四个,可能还会影响自己日后在朝中的布局。
  巡视宁海后,钱渊再北上入宁波府,巡视驻扎在定海后所的侯继高所部,最后才返回镇海。
  这一圈下来,钱渊巡视了他关注的每一个点,巡视他能够影响的每一支军队。
  与三年前他从京中南下所见相比,如今的浙江,朝气勃勃,但在钱渊心目中,这是初生的旭日,这是刚冒出头的嫩芽,还需要呵护。
  百余骑士由东而来,声势不小,聚集汪直心腹、家人的招宝村中早就鼓声大作,不多时,数十骑驶来,汪直、毛海峰、徐碧溪、王一枝都在其列。
  “龙泉公,终于回来了,算算日子,也该回来了。”汪直翻身下马,笑吟吟的迎上来。
  钱渊一时愕然,也该回来了……什么意思?
  “要不进村子歇息歇息?”
  钱渊也下了马,揉着酸疼的腰,笑骂道:“回头家里那只大虫……老船主你来打?”
  毛海峰在一旁笑得口鼻歪斜,去年就是他将那对倭国双胞胎姐妹花送去钱宅的,然后……然后三日内,钱渊惧内名声遍传宁波一府。
  “回来了?”钱渊冷冷看着毛海峰,“弄来多少来?”
  那次事件后,钱渊逼着汪直把毛海峰打发去南洋,连年都是在船上过的。
  “红薯藤蔓没多少,倒是洋芋装了大半船来。”毛海峰咳嗽两声,“直接送到闽县去了。”
  汪直补充道:“都交付给尧山公了。”
  钱渊点点头,李默的奏折被留中,这在他的预料之内,其实这大半个月来,红薯、洋芋输闽一直没有停止过,也都是以汪直船队输入,唐顺之、梅守德、宋仪望也聚集百余去年有经验的老农,此事都是唐顺之直接和吴百朋对接。
  闲聊片刻,钱渊正准备过江,突然看见地上茵茵茂茂,细细看去,不禁心中感慨。
  前世奶奶八十大寿那年,一家人都回了老家,老妈带着自己在乡间闲逛,一时兴起在野地里拔了好些野菜,自己还很是嫌弃……结果那天晚上野菜加了猪肉包饺子,自己吃了四十多个……好香!
  当然了,不是什么野菜都能包饺子的,很多年钱渊才知道,那是野荠菜。
  记得奶奶第二年暑假就过世了,钱渊轻轻叹了口气……突然一个激灵,好像母亲谭氏马上就是寿诞了,就在二月上旬。
  古代没什么过生日的传统,但花甲年后的正寿却是很受重视的,钱渊咽了口唾沫,难怪那日自己说外出不知道什么时候回程,母亲脸色不太好看呢。
  急着过江,钱渊随手指了指地上,又指了指毛海峰,“那日陷害本官,就你了,拔两筐野荠菜,洗干净了送来。”
  “哎,哎……”毛海峰无语的看着钱渊上了船,转头看看汪直,“义父……”
  “谁让你那日干那等事!”汪直瞪了眼,“活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5/8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