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下的大明(校对)第5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9/801

  “袭人是你闺蜜,杨文也是我兄弟,面子上的事我来撑。”钱渊想了想,“你干脆打制一副金首饰,万一以后入不敷出,袭人还用得上。”
  小七歪着脑袋想了会儿才点点头,将首饰盒丢回去,踢掉鞋子爬上床,“杨文应该有些积蓄吧?”
  “那当然,他富着呢,钱家酒楼他其实有份子的。”钱渊小声说:“毕竟守在海关,高薪养廉那是养不了的,但高薪至少能提高违法犯罪的成本。”
  “反正都是你的事。”小七利索的脱掉衣服钻进被窝,“对了,咱们什么时候回京?打金首饰也不知道来不来得及。”
  “吩咐下去就是了,今年肯定要回京,什么时候还不好说,但应该是上半年。”钱渊随口说:“对了,小妹看中那个姓林的,你觉得呢?”
  小七靠在半坐着的钱渊的腰侧,“塞好了!”
  钱渊无语的抓过一件毛衣塞在腰侧,小七把毛衣摆弄成一团挡住肩膀,才说:“小妹都前前后后打听了好些天了,听说那人来头不小?”
  “嗯,名门望族,五代之内均有两榜进士,老子是礼部侍郎,哥哥在翰林院,和张居正一届的。”
  “定亲了吗?这年头定亲都早。”
  “应该没有吧。”钱渊脱掉衣服钻进被窝,抢过毛衣丢出去,“那厮鬼鬼祟祟的,如果定了亲还这样,老子打断他的腿……第三条腿!”
  小七的脑袋靠了过来,“长的倒是还算精神……”
  “没我帅。”
  “个子也还凑合,至少比小妹高一点。”小七懒得搭理丈夫的插话,“如果没定亲,倒是挺适合的。”
  钱渊在心里琢磨了下……林庭机、林燫和自己都没什么来往,前者压根就没见过面,后者在翰林院见过几次,但也只是泛泛之交。
  问题是李默一旦起复,林庭机将肯定是他的心腹……不说其他的,林庭机从南京国子监祭酒升任北京礼部侍郎,这一步飞跃跨度相当大,但林庭机身后除了李默,是没有其他势力支撑的。
  看看这些年那些礼部侍郎,要么是董份这样的严党,要么是严讷、袁炜这样的青词翰林,他林庭机势单力薄却能杀出重围……这也被视为李默很有可能起复的预兆。
  哎,对了,李默这老头不是不想欠人情吗?
  干脆就这事儿把人情还了……让李默去做个媒人好了!
  不行,这事儿有点犯忌讳啊,引得嘉靖帝疑心就不好了。
  钱渊胡思乱想着渐渐睡着,外院客舍里的林烃想到明日启程,心里就不舒服,辗转一夜难以入眠。
  第二日清晨,林烃意外得知,钱渊要在钱家酒楼设宴送行……不是一早就让我滚蛋吗?
  正午时分,钱渊和林烃在钱家酒楼三层包间相向而坐。
  菜肴未上,黄酒未温,林烃有些坐立难安,想着那日在瓯宁县让李家下人送给闽县母亲的那封信。
  论起来,松江钱氏,名望不弱于闽县林氏,底蕴甚至更胜一筹,只不过钱渊锋芒太露,父兄未必愿意,倒是可以从母亲那边想想办法。
  钱渊突然起身,笑道:“方先生,好久未见。”
  钱锐行礼道:“见过龙泉公。”
  一旁的毛海峰咧着嘴笑了,“今日总能省点银子了吧!”
  “进来吧,你个憨货!”钱渊笑骂一句,引两人入内,简单介绍了几句。
  毛海峰无所谓,叫过店小二一连串的报着菜名,而钱锐细细打量着对面的林烃,“这位公子是?”
  钱渊面容僵硬的介绍……呃,其实是在重复今天早上已经说过一遍的那些话。
  没办法,父亲非要来相看。
第693章
觐见
  这个年过的不太舒服,至少对那些在京中过年的京官来说是这样的,欧阳氏病危,庞大的严党从严世蕃、赵文华、吴鹏再到底层官员个个面带悲色。
  大家伙儿都心知肚明,好日子只怕是要过到头了,甚至都有严党官员在严府内下跪祈福。
  而这个消息对徐阶一党来说简直是天降福音,堪称飞来横财,就连徐阶都有点不知所措,费心费力在胡宗宪身上做文章,始终不得其法,下定决心直捣黄龙!
  但是……我还没用力,你就要倒下了?
  原时空中,徐阶还要装两年多孙子呢。
  由此带来的后果是,徐璠嚣张跋扈口出狂言,被严府的管家严年听了个正着……然后,严世蕃找上门,当着徐阶一家老小的面,正正方方赏了徐璠四个大耳光子。
  没办法,徐阶都没脸去拦着,徐璠公然在大街上说那三个……总算死了个!
  骂人家老娘,徐阶都觉得严世蕃只给了四个耳光算是客气的了。
  从那之后,徐阶一党都闭气息声,这时候的严东楼可不好惹。
  至于既不是严嵩也不是徐阶党羽的那些官员,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就是,但也都留点神。
  于是,正月里,整个京城都安安静静,在等待什么。
  但日子还是一天一天的过去,正月十六日,开印上朝,嘉靖帝去晃了一圈就回了西苑。
  “文长这笔字愈发精进,青词也更上一层楼。”嘉靖帝赞道:“若不是资历尚浅,翰林学士都够格了。”
  徐渭笑吟吟答道:“不敢当陛下此赞,但若有一日掌翰林事,定将展才拨回翰林院。”
  “那展才宁可辞官致仕。”嘉靖帝点点徐渭,笑道:“好了,少在朕面前打埋伏,他回京……户部还想抢了去呢。”
  徐渭正要凑趣几句,黄锦小步过来禀报道:“京山候之子锦衣卫指挥俭事崔曜在西苑口恸哭求见。”
  嘉靖帝眉头一皱,“何事?”
  黄锦也不太清楚,虽然他兼管东厂,但如今的东厂被锦衣卫压得死死的,宫外消息算不上灵通。
  嘉靖帝有点头痛,要知道当年就是崔元奉金符迎銮于兴王府,将他迎入京城继承帝位,后得封京山候,大礼议事件中也颇有出力。
  而且京山候的妻子是永康公主,位属皇族。
  黄锦瞄见徐渭神色,试探问:“文长知晓?”
  徐渭迟疑的看看嘉靖帝,才吞吞吐吐说:“崔俭事和展才不合……”
  “说!”
  “昨日元宵,夜间赏灯,崔府多人手持大红灯笼在严府门外招摇,严东楼……打上门去了。”
  嘉靖帝也是无语,脑子坏成什么样的,这时候去招惹严东楼?
  不过嘉靖帝也心里不悦,你严东楼打了内阁次辅之子,现在连勋贵都不手软?
  黄锦好奇问:“崔俭事和展才不合?”
  徐渭咳嗽两声没说话,嘉靖帝没好气道:“展才那张嘴可不是天生的,崔卿当年病故前还在大骂钱福!”
  这是钱渊曾祖鹤滩公钱福挖的坑,嘴巴太碎太毒,公主嫁给谁你管得着吗?非要说驸马崔元长相不堪。
  黄锦出去把崔曜打发走,回来又禀报道:“户部侍郎黄懋官,户部主事陈有年、吏科给事中胡应嘉,都察院御史陆一鹏求见。”
  嘉靖帝点点头,黄懋官一行人回京恰好是除夕,今天开印立即召见。
  “陛下,臣先请告退。”
  “留下吧。”嘉靖帝懒洋洋的哼了声,“朝中已有人称随园一党,无党未必为公,成党未必为私。”
  嘉靖帝其实不在乎这个,其实明朝历史上的党派纷争也正是从嘉靖朝末开始的。
  黄懋官四人步入后殿,一一叩首拜下,口称万岁。
  徐渭退到一旁默默听着黄懋官一一讲述南下查验诸事,其实早就对过口径了……黄懋官大年初二就拜会通政使钱铮,顺路在随园用餐。
  “遍观台州、绍兴、宁波三府共十二处,亲眼所见每亩收获称量,臣子亲手上秤,约莫十二石到十四石。”
  “细询当地老农,其实九月中旬即可收割,亩产约莫十五石到十八石。”
  嘉靖帝斜眼瞥着徐渭,黄锦笑道:“当日可是夸口二十石的,陛下曾言,不足处以展才补之。”
  陆一鹏和陈有年忍不住看了眼徐渭,后者干笑几声没说话。
  黄懋官又道:“南洋吕宋岛农户遍看东南气候、亩地,言东南二月至三月可耕作,七八月便可收割,或亩产能抵二十石。”
  嘉靖帝的视线缓缓落在了胡应嘉的身上,这是他惯用的伎俩,他很清楚胡应嘉是徐阶的人,而徐阶又和钱渊已然分道扬镳。
  最重要的是,随园大闹六科,胡应嘉被揍得鼻梁都歪了,满脸都是血,此人不会阿附随园一党。
  胡应嘉迈步出列,神色平静,躬身道:“臣亲手查验,红薯亩产十二石到十四石,洋芋未亲眼所见,至于亩产二十石,当一季之后再度查验。”
  其实别说二十石,十四石已经足够高了,嘉靖帝有点兴奋,默许钱渊通商原先只是因为没银子用,没想到还真有如此奇物!
  嘉靖帝太清楚红薯、洋芋能给自己带来什么了……将近四十年的皇帝,除了修道成仙之外,他如今最大的期盼无非是身后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9/8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