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下的大明(校对)第4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1/801

  嘉靖帝大笑道:“惟中太过誉了,展才不过得些运道罢了。”
  显然,对那位自己亲手挑选出来的天子门生,嘉靖帝不能再满意了……都说进士是天子门生,但满朝只有钱渊一人觐见自称一声“学生”。
  也正因为这点,嘉靖帝对其总有着特殊的感触……现代人嘛,更是个白手起家的商人,想在茫茫商海中寻找机会,那就要有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或是长相,或是称呼,或是喜好。
  当然了,也因为这点,朝中清流对钱渊感触复杂,有的佩服钱渊抛却前程南下抗倭,有的鄙夷钱渊幸进得陛下宠信。
  嘉靖帝和内阁首辅说话,徐渭自然是插不上嘴的,但他在心里嘀咕,按照严嵩的这种说法,钱渊倒是挺像严嵩和夏言的合体。
  既有夏言的言辞锋锐、敢为天下先,也有夏言处事之能,更兼严嵩的狡诈多谋,一意媚上。
  虽然北边实在让人闹心,但南边连续有好消息,嘉靖帝今天心情不错,和严嵩、徐渭、黄锦在花园里兜着。
  戚继光二月下旬率军南下入闽,驻扎在倭患最为严重的沿海福州府,四处出击,连连大败倭寇,戚家军已然名扬天下。
  就在六月末,戚继光在福宁州迎战叶宗满所率四千倭寇主力,叶宗满引来数百真倭寇,战力不凡,连破福宁州三镇。
  历经一个时辰的苦战,在鸳鸯阵、鸟铳和虎蹲炮面前,倭寇终大败溃散,戚继光率军擂鼓追击,斩首过千。
  但嘉靖帝的好心情很快消失的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愤怒和暴躁。
  内阁次辅徐阶、群辅吕本并署理兵部的兵部左侍郎江东觐见,带来了一个让嘉靖帝颜面无光的消息。
  这也是个让天下震动的消息。
  嘉靖三十七年起,福建倭患四起,亦多有盗匪假借倭寇之名在福建境内四处劫掠,活动于福建西部,江西东南部,广东北部。
  嘉靖三十七年七月十一日,广东潮州贼匪张琏于粤北以“白扇会”聚众数万起兵举事,乘福建官兵均在沿海与倭寇对峙的良机,大举北上侵入福建境内。
  短短数日,贼军连破汀州府两县五镇,张琏于归化县与起事诸股盗匪头目萧晚、张公佑、李东津歃血为盟,被拥为统帅,号称麾下逾十万之众。
  嘉靖三十七年七月十六日,贼军分兵,先后侵入延平府、邵武府,多有城池失陷贼手。
  福建总兵戚继光驻扎福州府无暇分身,福建巡抚吴百朋亲率三千官兵赶赴延平府,一战之下击溃数千贼兵,但贼军援军万人逼退吴百朋。
  嘉靖三十七年七月二十日,也就是举兵起事的第十天,张琏率军攻陷邵武府首府邵武县。
  次日,张琏分兵数路,劫掠建宁府、邵武府,汀州府,半个福建省大乱,福建巡抚吴百朋于延平府与贼军对峙数日,不得寸进。
  嘉靖三十七年七月二十二日,张琏在邵武县开国建制,自称“飞龙皇帝”,国号“飞龙”,开科署官,封麾下萧晚等人为王。
  到这时候,地方官员终于瞒不住了,只能急送军报入京。
  造反那是常事,哪个皇帝都能碰得到,倒霉如嘉靖帝的堂兄正德皇帝朱厚照,都被刘六刘七打到顺天府了。
  自明初之后,虽然小规模、大规模的叛乱时常不断,除了刘六刘七之外,还有正统、天顺年间的苗民叛乱,永乐年间的以唐赛儿为首的白莲叛乱,去年还有湖州马祖师的白莲叛乱。
  但从没有叛乱者敢建国称帝,这是赤裸裸的左一巴掌,右一巴掌扇在嘉靖帝的脸上啊,了不起啊,朱厚照那么败家都没做到,你嘉靖帝居然做到了!
  说的难听点,论在嘉靖帝心中的分量,福建倭患那都是小事了,能和“飞龙皇帝”相提并论的可能只有嘉靖二十九年的“庚戌之乱”了。
  也难怪嘉靖帝勃然大怒,将一干重臣喷的面无人色,但这次的黑锅……除了嘉靖帝其他人想背也背不起。
  嘉靖帝是咬着牙没下令将从福建巡抚吴百朋,总兵戚继光以下文武官员一撸到底。
第629章
多事之秋
  殿内气氛压抑,一刻钟前君臣相得的场面荡然无存,地上颇多被摔碎的瓷器,嘉靖帝愤怒的叱骂声已经告一段落,众人皆束手肃立不敢抬头。
  “惟中?”嘉靖帝冷冷的瞥了眼装死的严嵩,讥讽道:“兵事需询兵部?”
  严嵩只能跪下,“不能替陛下分忧,老臣万死。”
  首辅都跪下了,徐阶、吕本、江东、徐渭也只能效仿。
  嘉靖帝的视线落到了江东身上,这位一心抢兵部尚书的官员满头大汗,却支支吾吾说不出口来。
  真不是严嵩、江东都那么废柴。
  严嵩虽然是储相路线升上来的,但独掌朝局十余年,执政数十年,并不是后世想象中的纯粹废物。
  而江东先后出任辽东巡抚、陕西总督、宣大总督,嘉靖三十五年解大同右卫之围,还曾经在嘉靖三十六年以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的身份南下往淮扬剿灭盗匪、倭寇,无论是军略还是领军都是一把好手。
  他们的谨慎是源自于官僚天性,这种时候胡乱开口,事后很可能会被问责……这时候说话是容易,事后那就可能是你背锅。
  就算要说,也不能在这儿,理应是六部、内阁合议此事,筹谋票拟,上呈陛下……说的简单点,如果嘉靖帝不在,他们才会有什么说什么。
  在这种情况下,当嘉靖帝的视线落在徐渭身上的时候,这位历史上辅助胡宗宪平定东南倭乱的名士侃侃而谈。
  说句良心话,徐渭到现在也没完全蜕变成一个官员……但或许,这是他刻意为之,或许,这是一件幸事。
  徐渭早年曾随岳父游宦阳江,往返于浙粤两地,对福建、江西、浙江、广东等地都很熟悉。
  迅速在纸上绘出简单的地图,徐渭轻声道:“贼军聚集邵武府、汀州府、建宁府三地,往东是延平府,往北是浙江处州府,而往西就是江西省。”
  徐渭嗓子似乎有些哑,“如若贼军入赣,当为幸事。”
  嘉靖帝不通军略,不耐烦的说:“说清楚!”
  “是。”徐渭解释道:“陛下,浙直总督胡汝贞这小半年一直驻守处州府,麾下多有名将强军,贼军不会贸然北上攻浙,当然,胡汝贞也不敢越境击贼。
  东面的福建总兵戚继光、福建巡抚吴百朋均为一时名将,戚继光战功累累名震东南,但如今倭患未息,如若贼军大举东向,两面夹击,只怕闽地局势大坏……所以臣方言,只盼贼军入赣。”
  嘉靖帝脸色黑如锅底,半响后才问:“依你之见,贼军可会东向?”
  徐渭犹豫片刻摇头道:“未见来报,难以揣摩,但贼军本是由粤地北上入闽,偏偏闽地如今多有倭患……”
  说到这,嘉靖帝也听懂了,徐渭最怕的是,贼军和倭寇有默契,或者说有勾结。
  如若那样,一个不好,吴百朋、戚继光兵败,福建一省都要沦陷贼手。
  嘉靖帝不得不承认,贼军入赣,乱及两省,倒是相对比较好的局面。
  严嵩、徐阶两只老狐狸都眼观鼻鼻观心沉默不语,吕本依旧是路人甲,而江东用诡异的眼神打量着徐渭。
  有你这么当官的?
  这种猜测也能胡乱说?!
  如若贼军真的和倭寇勾结,前后合计大败戚继光、吴百朋,说不定陛下觉得你是个乌鸦嘴!
  长时间沉默后,嘉靖帝揉着眉心坐下,“江西巡抚……”
  徐渭看对面那四人都不吭声,上前一步道:“江西巡抚游震得,嘉靖十七年进士,曾任江西按察使司副使兼兵备道、湖广布政使司右参政,去岁平定苗民叛乱,得升迁江西巡抚。”
  博闻强记,徐渭自然是高手中的高手,但要知道那几个人……徐阶、吕本、江东都是来觐见之前就知道出了事的,而不知情的严嵩就是江西人,他们哪里会不知道江西巡抚何许人。
  说到底,他们是将徐渭这个愣头青顶在前面扛火力呢。
  顿了顿,徐渭补充道:“此人亦是南直隶徽州府人氏。”
  在这前后十多年里,徽州府真的出了不少人物,不说两两为敌的徐海、汪直、胡宗宪,尚有王寅、陈可愿、吴成器、汪道昆、游震得、殷正茂一干人杰。
  再接下来徐渭没有再有发挥的空间了,最终的结果是,嘉靖帝下旨,浙江总兵官俞大猷调南赣总兵,兼管江西的南安、赣州、建昌三府,福建的汀州、邵武两府。
  徐渭走出西苑,随处兜了一圈,六部乱哄哄的一片,真是多事之秋啊!
  四天前,远在镇海的钱渊在听到“飞龙皇帝”这个奇葩名称的时候,还以为杨文在开玩笑。
  他前世在网上曾经看到过类似的笑话,村长为帝,老妻为后,村妇为妾,屠户为将,农夫为兵。
  听听,飞龙皇帝,这是要上天啊!
  哎呦,还真是飞龙在天呢!
  但等总督府信使出现在面前的时候,钱渊目瞪口呆,手里啃了一半的西瓜都失手摔在地上了。
  钱渊拍着脑袋,怎么也记不起,在东南倭乱的同时,明朝东南居然还有如此大规模的叛乱……就算十万大军是号称,但也至少有个四五万吧。
  其实这是钱渊孤陋寡闻,原时空中,的确有这么个飞龙国,也有张琏这个飞龙皇帝,在福建、江西、广东三省交界处闹出好大风波。
  张琏在历史上称帝是在柏嵩关,后败于俞大猷、刘显之手,但张琏本人携余部出海,夺占三佛齐岛,占有旧港、柔佛、马六甲等地,垦殖为渔,自立为国王。
  钱渊前世少去闽粤一带,其实张琏在南边有不小的影响力。
  “地图!”钱渊一跃而起,令人铺开地图。
  在去年设市通商之后,钱渊就吩咐人描绘福建、江西、浙江、南直隶部分府洲的地图,年初复制了一份交给了戚继光。
  “汀州府、邵武府……”钱渊琢磨了下,转头问:“往东往西?”
  唐顺之阴着脸道:“如若和倭寇勾结,自然往东。”
  “有戚元敬在呢。”钱渊虽然对戚继光有十足信心也不禁咧咧嘴,真不知道戚继光能不能撑得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1/8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