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下的大明(校对)第4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8/801

  “咦,今日怎么是文长?”赵文华笑吟吟问:“黄公公呢?”
  徐渭对赵文华颇为不屑,但他却知道此人和钱渊私下有来往,勉强答道:“适才陛下御览青词,召下官觐见,听闻通政使钱大人请见,陛下吩咐下官来一趟。”
  严世藩翻了个白眼,“费什么口舌啊,你徐文长就住在随园!”
  徐阶的视线落在了似乎有些紧张的钱铮脸上,回京近三年,他还是第一次觐见,却在如此关键的时刻……徐阶很确定,背后应该是钱渊。
  诸人动身前往万寿殿,唯独严世藩留在直庐,一方面直庐需留人,另一方面严世藩身为工部侍郎,非九卿阁老,非翰林近臣,是没有觐见资格的。
  嘉靖帝这两天心情不太好,东南那边倒是无所谓,但北边都被俺答打烂了……天晓得会不会哪天又杀到京城来撒野。
  嘉靖帝在心里琢磨,边军似乎还没有浙江编练的新军战力强,展才和文长都几次提到,俞大猷、戚继光都一时名将,吴百朋、谭纶均有统帅之才,等东南倭乱平定,倒是可以南军北调。
  其实嘉靖帝对军事属于那种半懂不懂的,浙江新军打了胜战,所以战力强,边军被俺答打得大败,所以战力弱。
  不过这次他蒙对了,事实的确如此,历史中戚家军北调蓟门,九门阅兵,震慑边军,被誉为天下强军,后又有李成梁冒出头,嘉靖一朝从头闹到尾的俺答终于安静了下来。
  嘉靖帝也知道,如此强军,是需要银子来养军的……也不知道宁波府那边每年能缴纳入库多少税银。
  这时候,群臣觐见,嘉靖帝随口问:“又几个月了,宁波府税银每月几何?”
  徐阶心里有点打鼓,直截了当问起税银……陛下这是要作甚?
  方钝出列道:“启禀陛下,宁波府尚未递交四月至六月的账册,今日已是七月十二日……不过,通政司今日恰收到宁波知府唐顺之奏折。”
  钱铮出列道:“宁波知府唐顺之奏折中言明,四月至六月的账册已然押送启程……”
  “有多少?”方钝追问道:“总不会比前三个月少吧?”
  徐渭咳嗽两声,“前三个月,共收取税银十八万两,四月税银八万六千两,五月税银七万三千两,六月税银五万五千两,共计二十一万四千两白银。”
  毕竟不是正式的朝堂觐见,方钝这老头立即追问道:“一个月比一个月少……钱展才捣什么鬼!”
  钱铮面无表情的说:“砺庵公,这是宁波知府唐顺之的奏折,和浙江巡按御史钱渊无关。”
  方钝被堵的胸闷,回头看向嘉靖帝,“陛下,户部当选派官员长驻镇海。”
  嘉靖帝瞥了眼从头到尾都不吭声的严嵩、徐阶,要知道开海禁通商到目前为止从来就没有得到朝廷的承认,那以什么理由长驻镇海去查账?
  徐渭在边上劝道:“砺庵公,估摸着后面三个月税银能恢复八万两以上。”
  “为何?”
  “当然是堆积在侯涛山码头处的京观。”赵文华笑道:“钱展才尽歼千余盗匪,实则缉私海商,还有哪家敢把脑袋放到钱展才刀下一试?”
  方钝这下终于听懂了,想了会儿才悻悻回列。
  嘉靖帝倒是不在乎这些,账册他手上没有,但是相关数据钱渊早就写在密信中了,而且钱渊也提及税银下降的原因,设下埋伏尽歼八家海商的原因。
  看方钝这个执拗的老头终于安分了,嘉靖帝冲着钱铮努努下巴,“通政使何事觐见?”
  “宁波知府唐顺之奏折入京,臣不敢耽搁,立亲送至内阁……”
  钱铮的话说到这顿了顿,严嵩接口道:“事关重大,老臣不敢擅专,内阁众议,使通政使觐见,再告知户部、工部。”
  听到“内阁众议”四个字,徐阶一阵牙酸,娘的我现在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嘉靖帝饶有兴致的靠在榻上,狮猫从他膝头跃下,昂首阔步的走到中央,盯着正准备开口的钱铮。
  徐渭赶紧弯腰一把抱起狮猫,快走几步递给黄锦。
  钱铮这才开口道:“宁波知府唐顺之进献三百根巨木。”
  早就得到消息的嘉靖帝脱口而出,“不是一百……”
  徐渭的脸有些扭曲,陛下啊,您这戏演的穿帮了!
  真不能怪嘉靖帝,钱渊早间密信中提到,只有一百根巨木。
  嘉靖帝咳嗽两声,若无其事的问:“宁波地处东南,何来巨木?”
  赵文华和方钝都是先是一喜,然后哭笑不得。
  而徐阶心里一寒,这就是钱渊的后手……他自然想得到这三百根巨木会用到什么地方。
  钱铮从袖中取出奏折,朗声应道:“民间海商所献。”
  “民间海商?”
  “南直隶徽州汪直,浙江宁波府毛海峰,台州府谭隆,听闻三大殿失火焚毁,云贵四川各地难筹巨木,遂于海外采购巨木进献,望早日重修三大殿。”
  顿了顿,钱铮补充道:“三百根巨木均合规永乐年间神木,且均为楠木。”
  工部尚书赵文华倒吸一口凉气,三百根楠木已是难比登天,更何况是符合永乐三大殿规格的神木。
  嘉靖帝这次按照剧本笑问道:“汪直?朕有点印象,此何人?”
  站在左侧第二位的徐阶身子有些摇晃,他无所谓钱渊进献巨木试图开海禁通商,但却难以忍受……钱渊将汪直带进来。
第625章
剧本和表演(下)
  按照剧本,这时候应答的应该是钱铮,略略提几句,然后徐渭再行补充,但没想到意外情况出现了。
  就坐在徐阶身边的严嵩笑吟吟道:“陛下,此人是浙直总督胡汝贞同乡,早年出海贩货,后于沥港设施通商,时任浙江巡抚王民应破沥港,汪直扬帆出海去了倭国。”
  “噢噢,朕记得此人是和徐海齐名的倭寇头目?”
  “内情绝非如此,汪直不同于徐海,从未入寇,胡宗宪念其守法,意欲招抚,汪直立即献上徐海首级,旋即来降,又送来如许多巨木,以解君忧,可见有忠君之心。”
  嘉靖帝伸指点了点严嵩,笑骂道:“你个老货,就知道事后卖乖!”
  严嵩那张干瘦的老脸挤出个委屈的表情,“老臣也没想到海外有如许多巨木,看来通商亦有好处,犹记得永乐年间……”
  “好了好了!”嘉靖帝打断道:“你个老货,还想顺着杆子往上爬?”
  严嵩笑着闭上了嘴巴,今天的剧本他事前并不知道,但却临场发挥,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表演功力实在深厚!
  严嵩当然看得出来,外朝多在弹劾钱渊违背祖制开海禁通商,而陛下是有意赞同的。
  不过严嵩也在心里佩服钱渊……小小年纪,媚上的功力不弱,最关键的是,钱渊能借势,却没有瞒着嘉靖帝。
  如果钱渊瞒着嘉靖帝,也能借海商进献三百根巨木以解此围,但嘉靖帝这种心思深沉,非常难侍候的皇帝难免会觉得自己被当枪使了。
  而钱渊将一切向嘉靖帝和盘托出,这叫什么?
  这叫纯臣!
  严嵩在心里啧啧称奇,钱渊年纪轻轻,却将陛下的心思看的透透彻彻,真是难以想象。
  的确,嘉靖帝最满意的,就在这个地方……当然了,也有小小不满,一百根巨木变成三百根,也不提前说清楚!
  嘉靖帝看向赵文华,“三百根巨木,工部何时能动工?”
  赵文华略一沉吟,“工部立即选调工匠,十日后即可动工,等巨木入京,搭建框架,三百根巨木,绰绰有余。”
  三百根巨木,嘉靖帝心里舒坦了,严嵩和赵文华、方钝都松了口气,毕竟一年多了,陛下每隔一段时间就要亲询采办巨木之事。
  吕本进殿的唯一目的是做摆设,徐渭、钱铮都是知情人,只有徐阶像个木头似的傻傻站在那……他被这突如其来的一棍敲的有点晕。
  巨木是汪直领头进献的,奏折是宁波知府唐顺之上奏的,觐见陛下言明此事的是通政使钱铮,但徐阶知道,一切的背后都是自己那个孙女婿。
  三大殿是什么分量?
  进献三百根巨木以供重修三大殿所用……徐阶哪里来的胆子敢劝阻?
  说个“不”字,或许有脑子进水的科道言官会赞他耿直,但嘉靖帝会怎么想?
  没看到重臣中最耿直的户部尚书方钝在知晓三百根巨木后,都已经松了口吗?
  方钝是之前朝中唯一劝嘉靖帝缓修三大殿的官员。
  徐阶悲哀的垂下头,侍候这位帝王,失了圣眷,就等于失了一切的一切。
  徐阶不想就此俯首,但却不得不去考虑,要不要就此放弃东南布局……
  借三大殿缺少巨木这件事,钱渊轻松的将围绕在自己身边的一切全都撕裂,轻而易举的脱困而出……应该说,这些从来都没有困住过他。
  钱渊最狠的就是让汪直等海商顶了进献巨木的名义,这等于让汪直在嘉靖帝面前挂了号。
  要知道,这一切的起源来自于汪直的被招抚,招抚他的就是浙直总督胡宗宪。
  钱渊巧妙的用三百根巨木,将自己、设市通商、汪直、胡宗宪联系到了一起,这让徐阶很难再借招抚汪直一事对胡宗宪下手。
  的确,这是一次冒险,徐渭曾经去信劝阻,但钱渊坚持这次冒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8/8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