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下的大明(校对)第4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1/801

  “那宅子不错,为表谢意,就先送周先生上路。”
  钱渊抽出苗刀,双手持刀,高举过顶,微微停顿后猛然劈下。
  “呜呜呜……”
  “哎哎哎,不好意思,好久没动过手,有点手生……张三,光看着?”
  “来两个摁住!”
  钱渊用力拔出苗刀,仔细打量着满是血迹的刀身,失望的发现上面已然有几道裂痕了,毕竟好些年了。
  被斜向劈在脖子上的周复一时不死,痛苦的呻吟声在安静的山谷里响起,惹得赵贞吉一个劲的皱眉。
  “大洲公这是不忍?”
  “还真是读书读傻了的儒生啊!”
  “宁国府三城被破,十六座村庄被焚毁,自严州、徽州,到宁国、太平,一路上杀戮百姓多达五千余人!”
  “何人无父,何人无母,夫妻死别……多少人想吃他们的肉,喝他们的血!”
  “那夜,钱某咬死那倭寇头目的时候,就在心中发誓,只要有一丝可能,必将主使者千刀万剐,抽筋扒皮!”
  钱渊嘴里说着,视线缓缓扫过那些跪地的海商,明明是酷热天气,透骨寒意在山谷中盘桓。
  “塞紧了!”
  钱渊冷哼一声,梁生走过来,将周复嘴里那块抹布死死的往里摁了摁。
  “算你们运气,今夜无一人阵亡,但嘉靖三十四年,钱家护卫阵亡九人,当以九百首级相祭,王义?”
  “少爷,已粗略点过,码头处两百四十七具尸体,生擒两百二十一人,此处尸首三百六十八具,生擒一百一十六人。”王义不知从哪儿找来算盘,噼里啪啦打了会儿才说:“共计尸首六百一十五具,尚缺一百八十五具。”
  “那也就是说,谷中全都杀了也不够。”钱渊啧啧道:“吴志等七人下狱,余者全数枭首,不足者从码头处十抽一枭首补之。”
  “传令城内,让吴成器、孙丕扬抄了周家,传令杨文分兵,一天之内,将另七家都抄了,再令宋继祖送石灰过来硝制首级。”
  钱渊惋惜的将苗刀归鞘,接过周泽递来的长刀,双手持刀,一刀将周复的首级劈落。
  将长刀递回去,钱渊弯腰拎着周复的首级掷到一旁的首级堆中,笑道:“侯涛山码头外堆垒京观,一个月内,每个出海的海商都去看个真真切切!”
  “都说我钱展才睚眦必报……其实,说的不错。”
  郑若曾面不改色的看着喷溅到钱渊脸上、铠甲上的点点鲜红,感慨道:“国仇私恨,展才此举,实是相得益彰。”
  很明显,虽然钱渊今日口口声声是为报私仇,但实则是砍断了这几个月来渐渐起势的走私。
  偏偏钱渊又以私仇为名义,让那些海商忌惮却又说不出口来。
  赵贞吉紧紧抿着嘴,他现在倒是想明白了,自己这一个多月来……像个小丑,自鸣得意却被双方玩弄于鼓掌之间。
第615章
拜祭
  又是一个艳阳天,七月酷暑,也就清晨略微凉快一点,已经回到镇海县城钱宅的钱渊一大早就起了床,特地让人打来凉水净脸,掏出小刀对着镜子修饰短须。
  “要放在以前,你这叫邋遢!”身后传来小七慵懒的声音。
  “但放在现在,不留点……人家以为我是太监!”钱渊哼了声,“以前还说省了天天剃胡子,后来才发现更惨,天天都要修。”
  小七懒洋洋的靠在镜边,视线长久停留在镜中的钱渊的脸上。
  “怎么了?”钱渊笑道:“小丫头片子,没见过帅哥?”
  小七翻了个白眼才幽幽道:“你挺适合这个时代……”
  “什么?”
  “或许这和你以前做刑警见过很多罪恶有关?”小七叹道:“外面杀声震天,你却镇定自若,谈笑风生……”
  “让你老老实实待在里面等着,非要偷看……被吓着了?”
  小七嘟嘟嘴,“从后山绕着回城,都能闻得到那股血腥味……不过我还好,她们几个不太受得了,特别是小妹,她看到你亲手砍下头颅。”
  钱渊丢下小刀,冷笑道:“那都是便宜他们的了,若非不想大动干戈,非要让他们尝尝木驴的滋味!”
  小七刚开始没听懂,但随后满脸通红的啐了口,片刻后突然说:“其实你一点都没变……”
  钱渊怔怔的看向妻子温柔的眸子,好久之后才笑道:“当然,从来没有变过,我一直是我。”
  这对男女的缘分远不仅仅只是当年咖啡厅里的对坐,更源自于男人多年前在刑警队将孩子被撕票的绑匪打成重伤。
  小七拿起小刀,温柔的替钱渊修饰着短须,直到钱渊忍无可忍把小刀抢走。
  “你这手艺……太破坏气氛了!”钱渊瞪了眼偷笑的小七,“这段时间不要出城,小心又被吓着!”
  “知道知道,你是慈悲心肠,霹雳手段。”
  换好衣裳,钱渊想了想,找了个钉子钉在墙上,将苗刀悬挂起来,就挂在那柄已经很久没出鞘的旧剑旁。
  五年前,钟南以此刀相赠,刀身多染倭寇鲜血,至今已然不堪重负。
  这两把兵器,一把杀敌建功,一把忆往昔,亦盼来日。
  钱渊又抬头看了眼那柄旧剑,才转头大步走出房门。
  往日里万船竞流的甬江上一片安宁,少有船只航行,侯涛山码头东侧,聚集着数以千计的人群。
  其中有东南望族,有各府大户,有依仗海贸而起的豪商,有绍兴、台州、宁波的文武官员,有大量慕名而来看热闹的乡民。
  当然了,还有很多很多盘桓在镇海、鄞县、慈溪附近的外地客商。
  身穿飞鱼服的浙江锦衣卫千户周宏正叹道:“又是一座……”
  旁边的锦衣卫小校也叹道:“居然是嘉靖三十四年那桩事惹出的……”
  “被掳走随行千里,却能反手灭杀近百倭寇,高中进士南下扫平徐海,招抚汪直,最后才报仇雪恨……”周宏正咂咂嘴,“简直是话本中的人物!”
  周宏正当年押送张经、李天宠入京,在陶宅镇外和钱渊有过一面之缘,当年的小小秀才,如今威震东南的钱砍头,让周宏正感慨万分。
  “来了,来了!”
  随着外围的嘈杂声,人群自动分出一条宽道,周宏正后退几步,侧头看去,浙江巡按御史钱渊整装肃穆,手捧灵位,缓步而来,钱家护卫尽皆腰胯长刀,排成两行随后,为首数人亦手捧灵位。
  不仅仅是如今的钱家护卫,已然入军为把总的张三、周泽等五人,还有身为游击将军的杨文,均在其列。
  钱渊双目直视,笔直向前,一直走到近千首级垒成的京观前,将灵位放在已经准备好的案上。
  钱渊单膝跪地,上身挺直,身后杨文、张三并数百护卫、兵丁齐齐单膝跪下。
  唐顺之缓缓走来,高声吟诵已经准备了多时的祭文,旁观者有宁波同知宋继祖、宁波推官吴成器、镇海知县孙丕扬,绍兴知府梅守德、宁绍台参将卢斌、游击将军侯继高,戚继美,并台州、杭州、嘉兴、严州各地官员,人人肃穆聆听。
  短短三日,侯涛山一战已然传遍东南各地,钱砍头的赫赫威名令人胆战心惊。
  人群中的汪直忍不住低声道:“以首级拜祭阵亡护卫,钱龙泉倒和他人不同……”
  虽然因为东南倭乱数年,武将的地位得以提升,但总的来说,还是远远逊色于文官,特别是科场正途出身的两榜进士。
  更别说那些护卫论身份不过仆役之流,钱渊身为家主,又是两榜进士,却多次单膝跪地相祭,这让士林中人多有闲言碎语。
  但正是钱渊的重情重义和睚眦必报,身边护卫几经更替,还能精锐甲于东南,更因此钱渊在东南诸军的下层,均享有极高的声望。
  一旁的钱锐眼中多有赞赏之色,口中却道:“钱龙泉此人的确和他人不同……”
  看着祭文在火盆上燃烧,钱渊起身面无表情的接过杨文递来的长刀,右手拔刀出鞘,丢开刀鞘,双手持刀,喝道:“带上来!”
  绑的严严实实的吴志被拎到案前,头颅直对那九个灵位。
  钱渊手起刀落,偌大头颅飞起,殷红的鲜血喷涌而出,周围千余围观者寂静无声。
  拎起头颅放在岸桌上,钱渊端起酒碗洒下,转身高声道:“嘉靖三十四年,奉化吴家雇百余真倭,越徽州而袭南都,钱家护卫阵亡九人,今日以吴志头颅并九百首级相祭。”
  “世人皆知,钱展才睚眦必报,有恩报恩,有仇报仇,若有来犯者,吴志此僚头颅,可为后来者之鉴!”
  围观者更是噤若寒蝉,不少人双腿都在发抖,钱渊这话已经说得够明白浅显了,哪里能听不懂!
  徐海已死,汪直来降,两浙倭患平息,谁有能力远迈千里再袭南京?
  钱家护卫精锐甲于东南,驻守宁波、绍兴的卢斌、杨文、侯继高、戚继美均是钱渊心腹,谁有能力还能掳走你钱展才?
  吴志聚拢八家海商出海贩货,最终身死家灭,偏偏钱渊又选在官府设市通商的侯涛山码头堆垒京观。
  这话明显是在说,都给我老老实实缴纳税银出海贩货,谁有胆子再学吴志这厮走私出海,别怪我钱某人抄家灭族!
  大家都听得懂,但大家都说不出口,钱渊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1/8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