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下的大明(校对)第4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9/801

  边上又有人问:“但还是想不通……钱砍头都已经派出水师,为何不派兵……要知道,他数度败徐海,可不是那等优柔寡断的人,师出无名……找理由总是找得到的,如今宁波府尽在他一人之手。”
  周复沉吟片刻后开口道:“此事在下倒是能猜得到一二,钱展才对开海禁通商一事极为重视,招抚汪直,平息两浙倭患……”
  说到这吴志第一个反应过来,脱口而出道:“他是怕我们索性下海,沦为倭寇!”
  “不错,毕竟分处八地,如若有一处不慎……朝中必有弹劾,两浙倭患再起。”周复轻声道:“所以,钱展才不会贸然搜捕。”
  不得不说,周复的分析非常有道理,这的确是钱渊的软肋,其他不说,光是吴家就广有门客,又是地头蛇,一个不好就能攻破奉化县城,那钱渊后面就不好处理了……特别是在赵贞吉就任浙江巡抚的情况下。
  书房里沉默下来,现在的局势是麻杆打狼两头怕,八家海商怕钱渊下死手,而钱渊怕万一有遗漏,传出两浙倭患再起的消息以至引起朝中对胡宗宪以及本人的弹劾。
  局势如果一直持续下去,显然对八家海商是不利的,钱渊总能布置完全……事实上周复、吴志都在心里猜测,如若不是浙江副总兵戚继光调任福建总兵,只怕如今大家已然是身首异处了。
  “逃到海上亦无用……”吴志缓缓道:“不说家宅、田地尽失,就算不在乎,到那时候钱展才必然派兵搜捕,有汪五峰在,咱们难掩踪迹。”
  “那等死吗?”松浦赵家铁青着脸道:“索性闹一场再下海!”
  “闹一场再下海,死的更快。”周复冷冷道:“如今,要么我们尽为刀下之鬼,要么……”
  “甚么?”
  “要么让钱展才为刀下之鬼!”周复咬着牙道:“只要他一死,其他的事都好办!”
  “钱展才若死,还有谁来追究这件事?!”
  “说到底,当年那件事,吃亏的只有钱展才一人,胡汝贞并未去位反而升任浙直总督。”
  “只有钱展才会死死咬住我们,他是为了复仇而来。”
  周复滔滔不绝道:“如今浙江副总兵戚继光调任福建总兵,最得钱渊信重的戚继美所部也随军入闽,宁绍台参将卢斌驻守台州,一时赶不到镇海……”
  “游击杨文呢?”
  “此人麾下约莫千余,只要在象山闹出一场乱子……”周复琢磨了下,“虽然大股倭寇少见,但引小股倭寇还是有可能的……在太平、象山各闹一场。”
  松浦赵家人点头道:“宁绍台参将卢斌会南下,再调杨文去象山杀倭……镇海那边就空了。”
  “咱们八家汇总至少能拿出千人,再招募些小股倭寇。”周复低声道:“而且还有汪直!”
  “汪五峰?”
  “他和钱砍头据说关系不错……”
  周复冷笑道:“若是侯涛山一片大乱,对岸金鸡山的汪直麾下能忍得住不动手?”
  听到这,众人都转头看向吴志,奉化吴家是首脑,也是实力最强的一家,要不要破釜沉舟,只有吴志才能下这个决定。
  吴志迟疑片刻后低声道:“周老弟,杀了钱展才……只怕东南大乱。”
  周复无语了,不杀钱展才,咱们个个死无葬身之地,还管东南乱不乱……你还琢磨着出海经商?
  来回踱了几步,吴志开口道:“听闻钱展才和新任巡抚不合?”
  “确有此事。”余姚张家人点头道:“此事杭州、绍兴都传遍了,赵贞吉赴任,钱展才身在杭州却立即离城。”
  吴志犹豫了下才说:“吴某听到个消息……赵贞吉曾搜捕汪直。”
  “有这等事?”
  “搜捕汪直?!”
  “后来呢?”
  “确有其事,两个月前的事了,赵贞吉搜捕汪直,钱展才赴杭将汪直捞出来的。”周复看向吴志,“吴兄的意思是……把事情捅给赵贞吉?”
  “捅给赵贞吉?”余姚张家人瞠目结舌,“怎……怎么说?”
  吴志露出了一丝笑容,“当然是象山倭乱。”
  光天化日之下,几十艘海船在象山港被焚毁,这等事自然不会没人目睹,如果紧接着有倭寇窜入象山县,杀人劫掠,那自然是象山倭乱,如今浙直总督胡汝贞正在处州督战,浙江巡抚赵贞吉理应过问。
  不得不说,这一招是有成功的可能的,吴志未必知晓赵贞吉和钱渊之间的复杂关系,但通过汪直曾经被捕,却能判断出,赵贞吉似乎对目前的浙江局势并不满意。
  周复点头道:“吴兄下的一手好棋,一箭双雕,即使前一计不成,亦有后一计!”
  如果象山倭乱到一定程度,赵贞吉上书弹劾,钱渊是有可能被调离的……即使不被调离,杨文很可能也会被调离镇海。
  因为杨文是驻守宁波府的,而象山县归属宁波府,宁绍台参将卢斌如今驻守台州,象山倭乱理应是杨文的责任。
  杨文离开,那钱渊身边能用的兵力就少了,八家海商聚拢人手对钱渊下手的成功性也会大大增强。
  与此同时,远在百里之外的镇海县。
  钱渊笑吟吟的看向对面的唐顺之,“钱某人睚眦必报,以公事复私仇?或是钱某人公正无私,不论私仇,只谈公事?”
  终于被告知内情的唐顺之长叹一声,“展才下得一手好棋。”
  “想逃得生天,必杀钱渊。”钱渊脸上任有笑意,眼中闪现冷芒,“钱某就在这儿等着。”
第600章
再非旧观
  五月初一的清晨,当消息传到巡抚衙门的时候,这两个月来少有笑颜的赵贞吉一跃而起,拍案大呼。
  “果真两浙倭患再起!”
  黄师爷低头看了眼手中的公文,“是象山县衙送来的,四月二十九夜,倭寇袭象山,钱仓所、爵溪所不能挡,虽未攻破县城,但四散杀戮劫掠,其状甚惨。”
  “多少倭寇?”
  黄师爷呃了声,“原文是不计其数。”
  赵贞吉略一思索,吩咐道:“立即启程,去象山!”
  黄师爷跟在后面提醒道:“东翁,东翁,象山县隶属宁波府……”
  赵贞吉脚步一顿,脸色有点难看,犹豫了好一会儿也没吭声,两个月前那一脚让他到现在都刻骨铭心。
  黄师爷适时递了个梯子过去,“宁波知府唐荆川如今就在镇海。”
  唐顺之和赵贞吉是有交情的,当年前者潜居乡梓,常与赵贞吉有书信往来。
  当年崇德大捷后,被勒索出银的大户将钱渊一状告到南京去,时在南京户部的赵贞吉对钱渊颇为不屑,还是唐顺之写了信过去说合的。
  赵贞吉微微点头,大步走出书房,“带上十几个仆役即可,其他人手分批过去,不要让人查出。”
  黄师爷立即去安排下去,让下面的人偷偷摸摸过去,显然打的不是什么好算盘,但镇海是钱展才的地盘,想打探消息只能这样了。
  一般情况下,巡抚出行很费功夫,但赵贞吉几乎是脚步不停的去了码头,两刻钟后就扬帆东去。
  象山倭乱的消息都传到了巡抚衙门,虽然是刻意为之,但几乎是同时,总督府也接到了消息。
  胡宗宪如今远在处州前线督战,留守总督府的是王寅和沈明臣。
  两人对视一眼,同时开口。
  “交给展才……”
  “必然是展才……”
  沈明臣笑道:“象山岛一分为二,大半为象山县,隶属宁波府,小半归入宁海县,隶属台州府,无论是宁波府还是台州府,都理应让展才去……”
  “不止为此。”王寅摇摇头道:“鹿门公亦两榜进士,昔日多有战功,曾叹展才好大手笔。
  自去年十月起,展才于台州、宁波修建大量战船,其中不乏大福船,台州指挥使葛浩麾下如今战船过百,火器齐备,士卒编练得当,如今就算碰上汪直亦有一战之力。”
  “有如此水师护佑,居然有不计其数的倭寇侵入象山……其中颇有玩味之处。”
  “更何况,这一年多来,戚元敬、卢斌、戚继美、杨文、侯继高甚至台州知府麾下的张元勋、葛浩陆续出击剿倭……这也是倭寇窜入福建的原因,哪支倭寇头目脑子不好使,跑到象山闹事?”
  “难道钱砍头的名声如今已经寂寂无闻?”
  “此事必有内情。”王寅斩钉截铁道:“咱们不掺和!”
  沈明臣赞同的点点头,“若是汪直闹事,最急的只会是展才!”
  他们都是在胡宗宪上任浙江巡抚期间,甚至还是杭州知府的时候就入胡宗宪幕府,对东南局势再清楚不过。
  胡宗宪说是浙直总督,但实际上管辖范围主要在浙江一省,苏松那边有点听调不听宣的意思,其他地方最多只是推行提编。
  而浙江一省,钱渊先后三度在嘉兴府败倭,两次在绍兴府急援山阴会稽、上虞,所以这两个府洲中,钱渊都有相当强的影响力,不过这两个府洲都和杭州府交界,钱渊从没有伸过手。
  但台州府、宁波府是不同的,两府上到府尹、同知、推官,中及知县、世族、领兵将官,下到百姓、商贾、普通士卒,钱渊都有极强的掌控力度。
  去年汪直在镇海关正式来降到现在将近一年了,胡汝贞从未踏足宁波、台州两府,这已经表明了他的态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9/8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