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下的大明(校对)第3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5/801

  想到这,彭峰羡慕的看了眼不远处正在检查鸟铳的护卫,学弓没三五个月压根没准头,学鸟铳一个月就能上阵……正想心事呢,一旁的梁文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
  “这次发了!”梁文兴奋道:“居然碰上张三那厮了!”
  “嗯?”彭峰有点诧异,绍兴府这么大居然这么巧,张三领一哨和护卫队同日出城,不过是往西的。
  “也是撵着倭寇屁股追进山的。”梁文看看左右,带着彭峰等十多人跟着斥候出发,一刻钟后就到了张三驻扎的一个小村落。
  “听说就百多倭寇,你们追了三天都没杀干净,真是给少爷长脸!”张三一见面就冷嘲热讽,“算了吧,这两百多杂碎哥哥顺手帮你收拾了。”
  “啧啧,听听这话,感情我们追了这么久,您老一口吞了还是帮忙?”梁文嘿嘿笑笑蹲下来,“没办法啊,桐坞镇外,倭寇一见我们钱家护卫就逃,就恨没张双翅膀了,闻风丧胆啊!”
  张三眉头一挑又要说话,旁边一个队长捅了捅,“好了,说正事吧,两股倭寇合起来近四百,小心别崩了牙。”
  张三哼了声,指指地上画好的地图,“就在这,屠了个村子,逃出来的山民……半山腰上,前后只有一条路,路太窄,只能容三四人并行。”
  “那还用商量,两边一堵捉王八呗。”梁文想都不想说:“你们一边,我们一边,正好看看谁胜谁负!”
  张三直起身指着围拢过来的几个队长,“都是护卫队出来的,那边都是新人……用少爷的话说,那就是菜鸟,都给我打起精神来,输了……回头扣你们赏银!”
  张三领的这一哨的小队的正副队长基本都是护卫队出身,登时一阵笑骂,其中两个还指着正在和张三斗嘴的梁文骂了几句,都是一起跌摸滚打起来的,现在不认长辈了?
  怕倭寇警觉,两拨人连饭都没做,只啃了几口干粮,一直熬到黄昏时分才摸上去。
  彭峰一边走一边顺手掏出块磨刀石细细磨砂枪头,又反手抽出背后的短矛一一检查,历经几场战事之后,他是最被看好的一个,被王义简拔为一队的队长,手下领三十人。
  前面传来短促的惨叫声,是斥候摸掉了倭寇的哨探,彭峰不再遮遮掩掩,高声喊道:“狼牙筅在前,盾牌护住两侧,留神草丛埋有伏兵,长枪手在盾牌手后,其他人跟着我。”
  肉眼可见,半山腰的村落里已是一片骚动,数以百计的倭寇持刀拿枪冲了出来,倭寇首领看看东面,再看看西面,两边都堵住了。
  “鸟铳手都后面去!”赶上来的梁文呵斥道:“再轰几枪,倭寇都往张三那边跑了!”
  纵是倭寇在前,周围的护卫也忍俊不禁,桐坞镇外,负责鸟铳的护卫就被梁文私下一顿大骂……没脑子啊,赶跑了倭寇是小事,问题是人家带着脑袋跑了,那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这边笑声未歇,数十倭寇持枪冲来,显然,张三追击几日给这股倭寇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是来捏软柿子了。
  梁文没有吭声,盯着顶在最前面的彭峰,道路太过狭窄,前面的指挥只能交给彭峰。
  还未接战,倭寇挥手掷来十几把斧头、镰刀,甚至还有倭寇搭弓放箭……人家也不傻,看到了护卫队顶在最前面的狼牙筅。
  但很可惜,基本没什么效果,横扫的狼牙筅完美的护住正面,盾牌手遮挡住身后的长枪手,即使有漏网之鱼……让彭峰顶在最前面,就是因为他这一队全都是甲士,你不能指望从村落里收集来的镰刀能破甲。
  平视倭寇的彭峰反手抽出短矛,高声吼道:“短矛,三十步!”
  彭峰很鸡贼的将距离放在三十步,十几支短矛将倭寇截成两半,每一支短矛的尖端都开了血槽,一旦刺中肢体,倭寇很难有再战之力。
  就在倭寇一片混乱的时候,彭峰指挥狼筅手疾步往前,盾牌手让出道路,他亲自手持长枪带着护卫冲锋,几乎片刻间就击溃了停步不前的倭寇前阵。
  “干得漂亮!”梁文笑了笑,冲后面吼了声,“打出旗号!”
  一个高大护卫从怀里抽出一块布系在长枪上,五米多的长枪竖起来,挥舞间旗帜上的“钱”字清晰可见。
  这下好了,彭峰手持长枪还在浴血奋战,对面的倭寇面露惶恐之色,突然撒丫子就跑!
  梁文被气得跳脚,“这是倭寇?明明是兔子!”
  剩下的几十个倭寇惶恐回窜,在村口和另一股倭寇撞了个正着,两伙倭寇一打照面,双方都是一脸的惧怕,不用问就知道,另一伙官兵也是硬扎。
  倭寇败退,彭峰没有急着追击,将地上的倭寇一一补刀,丢到一旁,等着后面的大队人马跟上来,再缓缓向前推进。
  黄昏动手,到现在天还没黑,倭寇已经赶回村落,两股人马在村口汇合。
  “三十一。”张三递了个眼色。
  “三十八。”梁文惋惜的说:“旗号打的早了,倭寇被吓得……”
  张三和梁文低估了钱渊这个名字在倭寇心目中的分量……倭寇里消息再不灵通的也知道,东南有个扫帚星,每次碰到倭寇都是大杀特杀,砍下的人头数以千计,就连平海大将军徐海都几次吃瘪。
  特别是去年嘉兴府长水镇外的京观……现在钱渊有个新绰号了,“钱砍头”。
  熊熊燃烧的火把将村口处照的一片光亮,张三和梁文不打算将战事拖到第二天,安排好先后次序准备强攻,狼牙筅在前,盾牌手在侧,长枪手随后,间隙有鸟铳手准备好时刻发射。
  但不远处一根竹竿挂起一块白布用力挥舞,又传来“降了,降了”的嚷嚷声。
  甚至靠前的彭峰还隐约听见牢骚声,似乎有两个倭寇在对骂……不早点打出旗号,早知道……就算不降也跑远点,现在好了,被那帮天杀的钱家护卫堵住了。
第477章
路遇
  熊熊燃烧的火炬下,张三用神奇的眼神细细打量着彭峰,看起来文文弱弱,除了第一次上阵有些冒失外,之后每次都冷静自持,但也杀气腾腾,没想到心思这么毒。
  梁生大大咧咧的打了个哈欠,“好事儿嘛,省的咱们动手了,这个首级算赏银吧?”
  “当然算,为什么不算?”张三随口应付,心里嘀咕彭峰倒是有点像少爷,脸上没什么表情,下起手来却狠的很。
  倭寇并没有都投降……事实上,张三和梁生压根就考虑过受降,都把王八装进袋子里,还需要考虑王八会不会张开嘴巴咬一口?
  但没想到的是,倭寇手中还有四十多个山民,这下子张三和梁生有点难办……不说其他的,站在一旁的几个向导还是这个村子逃出来的呢。
  这时候彭峰出了个主意,四十八个山民,许倭寇活四十八人,以苦役赎罪。
  然后……然后村子里就乱起来了,几股倭寇互相插刀子,杀声震天,惨叫连连。
  不是钱渊有一诺千金的名声,而是倭寇畏惧于“钱砍头”的威名,不得已而为之……最重要的是,你不动手,你的同伙就会动手。
  反正外面的那些杀才是打不过的,与其脑袋被砍下来给别人拿去换银子,还不如搏一把活命。
  两股人马就在村口这么等着,一直等到村子里没声音了才进去,依旧是狼牙筅开道,长枪手随后,小心翼翼的摸进去……啧啧,四十八个山民毫发无损,倒是还活着的倭寇只留下三十多个了。
  也有些倭寇躲在角落里,或者在地上装死……可惜护卫、士卒都非常谨慎小心,基本上都补了刀……没辙啊,不是拿您的腿啊胳膊啊换银子,是拿你的脑袋。
  “还是跑了些。”彭峰大约算了算,“村内倭寇死活一共也就两百多多,山民看到有倭寇翻山逃走,不过夜黑爬山,摔个头破血流都算是好的了。”
  “也不错了,这一战也将近三百倭寇首级,算算也有几千两银子分呢。”张三挥挥手,“少爷有令,回山阴。”
  “知道,本就打算从会稽山绕回去。”梁生想了想猜测道:“出来之前问过王哥,可能是要回台州了。”
  “毕竟咱们驻地是台州。”张三撇撇嘴,“现在绍兴府兵马众多,这是在赶人呢!”
  当日山阴大捷之后,钱渊和胡宗宪碰过头,浙江巡抚吴百朋率兵驻扎萧山,但参将刘显没和汤克宽调换驻地,胡宗宪反而从汤克宽麾下抽调一千五百兵丁给刘显。
  将山民、俘虏带回营地,村落里的百姓已经烧好饭,杀了不多的几只鸡,甚至还杀了头猪。
  “放心,给银子的!”张三瞥了眼彭峰,“少爷的吩咐谁敢不听,不然说不定回头就有人捅到少爷那了,就算是我也得挨板子。”
  梁生啃着鸡腿,支支吾吾的说:“别操心了,军中其他人不敢说,张哥和杨哥两哨肯定不敢违背少爷之命的,早点吃完歇息,明日启程回山阴。”
  钱渊这一招一式都是从历史中的岳家军以及后来那支伟大的军队中学来的,不拿百姓一针一线什么的……不得不说,这种方式给这个时代的军人、百姓都能带来很强的影响力。
  最直接的证明就是,护卫队以及杨文、张三麾下士卒都有着极强的荣誉感,同时百姓对他们态度和对其他官军的态度有着极大的差别。
  但这种方式对后勤的压力也挺大的,正常情况下,明朝官军作战的粮饷要么是卫所,要么是当地官府。
  而卫所已然败落,而官府对粮饷的供给往往是不及时的,所以官军掠夺百姓会成为常态。
  也正是这个原因,钱渊麾下的特立独行之举才会引发百姓的称颂甚至士林的赞誉,山阴会稽已经有好几位士子写诗赞誉。
  就拿这个村落来说,第二天一早启程的时候,有四五个精于箭法的猎户愿投军。
  “少爷那边正好身边缺人。”张三这次没抢人,心心念着钱渊,虽然鸟铳是杀倭利器,但在速度上远远比不上箭手,好的箭手眨眼间就能连射三箭,这是鸟铳比不上的。
  也正是这个原因,张三、杨文都赞成精于弓箭的王义留在钱渊身边以策万全。
  一大早,吃了干粮,众人押送着俘虏启程,刚开始还没什么异样,但时间一长……倭寇们有点撑不住了,真不愧是扫帚星钱渊麾下,光是这脚力就够了!
  再过了会儿,那几个惯常走山路的猎户都有点吃力了,而护卫、士卒们依旧脚步快捷,上坡下山一点都看不出异样。
  “歇息一刻钟。”张三下令,回头笑道:“你们几个,到底是想投军还是想入护卫队?”
  看几个猎户有些不解,张三解释道:“想投军还好说,入护卫队还要练练……”
  “好了,又在装神弄鬼。”梁生噗嗤笑道:“不就是绑腿嘛。”
  几个猎户的视线落在张三、梁生的小腿上,密密麻麻的布条将小腿从腿弯处到脚腕上裹的严严实实,猎户们立即看出了好处,山虫蚂蝗没办法从裤管里钻进去,还能有效的避开荆棘树枝刺扎。
  但好处不仅如此,绑腿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在没有交通工具只靠步行的情况下,有效的提高行军速度和持久性。
  特别是在山岳丛林地区,效果非常明显,刚开始还会觉得腿肚子胀,但只要熬过几天,登山下坡时候小腿不酸累,腿肚子不涨。
  而且一旦出现骨折之类的伤情,布条还能解下来固定骨头,甚至碰到难以攀爬的山崖还能用来做绳索……好处太多了。
  就说那三十多个倭寇俘虏,双手都是被绑在身后的,用的就是解下来的绑腿布条。
  张三直属的亲兵队中的几个田洲狼土兵更是啧啧称奇。
  钱渊前世没参军……其实参军也用不上绑腿,毕竟这玩意在二十一世纪已经淘汰了,也就个别部队还有,倒是那些驴友经常用得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5/8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