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下的大明(校对)第3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3/801

  “呃……父亲,孩儿这几日有病在身……噢噢,是季氏有病在身……”
  徐阶给了女儿一个警告的眼神,自从孙女出阁,这对兄妹就反目成仇,女儿拒绝了不少求上门的书香门第,每天几个时辰几个时辰的待在书房里,甚至开始承担徐阶身边部分幕僚的文书工作。
  徐阶对女儿还是有愧疚的,看中的夫婿一转眼成了侄女婿……这事已经隐隐传出去了,都快成了京中一大笑谈。
  “父亲,湖州、嘉兴那儿太乱,不说倭寇,还有白莲教闹事呢。”
  “哪来的白莲教?”徐四小姐冷笑道:“不过是胡宗宪冒白莲教之名脱责而已。”
  “但午塘公……”徐璠灵机一动,“让钱渊去,他不是巡按浙江嘛,正好公私两便!”
  这个“灵机一动”让徐阶对这个儿子彻底失望,真是扶不上墙的烂泥,也让徐四小姐怒火中烧……一想到钱渊和侄女在东南卿卿我我就心里憋的慌,再想到钱渊南下又再次名动天下,心中恨意都快要溢出来了。
  但徐璠越想越觉得这个主意不错,自个儿从女婿那就没占到一丁半点儿的便宜,现在连钱家酒楼都不让挂账了,现在你钱渊为岳父大人跑一趟腿总行吧,就算碰到了倭寇,你身边不是有大名鼎鼎的护卫队吗?
  下一刻,夹杂着松江俚语的怒骂声在书房里炸响,徐阶大力拍着桌子,唾沫横飞的破口大骂……徐阶幼年家中算不上富,但徐璠、徐四小姐出生的时候徐阶至少已经中了进士,不大听不懂这乡间俚语。
  徐四小姐是闺阁小姐,是完全听不懂,但徐璠毕竟在华亭县待了二十年,还能听得懂其中个别词。
  什么同窗,什么云泥之别,什么虎父犬子,什么废物……
  徐阶心里也是苦啊,儿子和钱渊曾是同窗,一个举业无望只能入京荫仕,又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懂,连同样没有正经功名的严世蕃都看他不起,而钱渊奋发图强,文武双全,弱冠之年已名扬天下,日后前程不可估量,就连严嵩、严世蕃这样的人物都要礼遇三分。
  不管是什么派系,什么出身,对钱渊本人及随园士子有着什么样的态度,在去年钱渊于嘉兴府力挽狂澜之后,京中官员对钱渊有着一个一致的评价。
  此子必然名留青史,日后史册定然有传。
  有这样鲜明的对比,徐阶如何不火冒三丈……当然了,钱渊也是有责任的。
  去年钱渊突然出手抢走浙江巡按,今年徐阶暗中出手试图通过徐渭和沈炼的关系阴一把……徐阶已经确定,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
  虽然明面上没有间隙,甚至正月里,徐府还收到了钱渊从东南送来的年礼,但徐阶和钱渊都心知肚明,两家算是彻底分道扬镳了。
  最直接的证明就是,徐阶让心腹散播关于沈炼的消息,一石二鸟,试图让钱渊安插在嘉靖帝身边的徐渭失势,又试图让随园和严党决裂,这一计划没有成功……之后钱家酒楼的掌柜公然来徐府讨要徐璠欠账。
  徐阶的火气就在这儿,自己这个儿子蠢到这个地步,连两家的关系如何都弄不明白……人家钱展才如何人物,别说你这个岳父,就连我这个内阁次辅也未必放在眼里。
  狂风暴雨的训斥持续了一刻多钟,徐四小姐殷勤的斟了杯茶过来,用实际行动落井下石……徐璠在心里发狠,人家看中的是我女儿,你偷诗词去卖好还有理了!
  徐四小姐冷笑着回看着跪在地上的兄长,今天只能算你运气不好了……父亲心里这团火已经憋了好久,终于有机会发泄出来了。
  的确,徐阶已经憋屈了好几个月了。
  去年末几个愣头青将吏部尚书吴鹏给惹毛了,结果人家反手借着京察连续几个耳光子扇过来,徐阶躲都躲不开……只能捂着脸流泪,什么时候能连续两年京察了,真是没天理了。
  徐阶熬了这么多年,无非就是为了熬死严嵩,而这些年他除了缩着脑袋之外,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无非就是在聚拢势力,等身登首辅之位就开始固守权位。
  而这次吴鹏是手持长枪杀了个七进七出,将围绕在徐阶身边的势力至少一半都打散了。
  这让徐阶如何不憋屈……偏偏几个月心里的火还没地儿发泄,每天去西苑还得对着严嵩、严世蕃摆着一张笑脸,今天徐璠是撞在枪口上了。
  不过徐璠今晚运气不错,外面的敲门声让徐阶的训斥告一段落。
  进门的是徐阶的心腹,跟了他几十年的老管家。
  “老爷,宫内走水。”老管家看徐阶霍然起身,赶紧又补了句,“是宫内,不是西苑。”
  已经起身的徐阶顿了顿,又坐回去了,挥挥手让老管家退下。
  不是徐阶不关心,实在是人家地主嘉靖帝都不关心啊,住在西苑十多年,司礼监、内阁甚至受宠的嫔妃都在西苑,谁管那边失火这种事,反正板子也打不到他徐阶的屁股上。
  看着跪在地上探头探脑往外望的儿子,徐阶不禁悲上心头,不是谁都能像严嵩活的那么久的,自己也年近花甲,徐家的未来能托付到长子手中吗?
  在封建时代,维持家族的昌盛,有出色的子嗣是最好,如果没有,姻亲能起到很强的庇护作用。
  严嵩为了严家的将来,拉下老脸求嘉靖帝出面,最终让孙女和孔家下一代继承人定亲。
  徐阶在嘉靖帝面前是没这面子的,而徐璠孙子孙女已经一大堆了,长孙女婿钱渊……只怕靠不住,次子徐瑛和锦衣卫指挥使陆炳女儿定亲,但嘉靖驾崩,陆炳必然失势,这是颗现在有用,但将来必定废掉的棋子,而幼子又太小。
  徐阶在心里琢磨半响,最终视线落到了女儿身上。
第474章
一条裤子
  第二天凌晨,天才微微亮,徐阶已经起床洗漱,但老管家送来的消息让他目瞪口呆,手里的毛巾都掉到地上了。
  “再……再说一遍!”饶是徐阶久历宦海,见多识广,也不禁结巴。
  老管家满头大汗,显然是一路疾奔回来的,“老爷,小人凑近看过了,城内遍传,一片断瓦残恒。”
  原本以为只是场小火,这些年宫内失火多了去,但闹得这么大的……向来稳健的徐阶忍不住咽了口唾沫,好像很多年前有过一次。
  永乐十四年,明成祖朱棣下令营建北京宫殿,第二年宫殿落成,当年九月朱棣正式迁都北京。
  紫禁城中的宫殿自然是以三大殿为首,奉天、华盖、谨身三殿直到永乐十九年正月初一才正式落成,但仅仅三个月后,三大殿因雷火走水,一夜之间全被烧毁,多有朝臣将此事与朱棣迁都挂钩。
  就此,一场火灾演变成了一次政治事件,朱棣那脾气自然是不会认错的,强行压制朝臣,一意孤行,但就是从这时候开始,大明有了所谓的两京,南京仍然是首都,北京只是“行在”,而且朱棣没有重修三大殿,改在奉天门听政。
  三大殿占地不小,又在皇宫的中轴线上,那些年的新科进士无不瞠目结舌,皇宫里还能有这么一大片废墟啊!
  直到朱棣的曾孙明英宗登基后,才简单的重修三大殿,虽然是削减版本的,但也广三十丈,深十五丈,精美宏伟。
  这下好了,又被烧了个干净,徐阶没去皇宫凑热闹,径直去了西苑,但消息很快就送来了。
  这次比永乐年间那次更惨,除了三大殿之外,左顺门、右顺门、奉天门、屋门内外,还有文楼、武楼都被焚毁,甚至文渊阁都险些被烧,钱渊念念不忘的《永乐大典》就在这儿呢。
  直庐内,严嵩闭目不语,严世蕃拉长了脸,父子俩对进来的徐阶不闻不问。
  都是千年的狐狸……又一次因雷击而走水失火,三大殿再次被焚毁,放在其他建筑上只是小事,但放在三大殿上……这是政治事件。
  这叫上天示警,天子……碰到软一点的天子都得下罪己诏了。
  当然了,朝中的科道言官也不傻,肯定不会指着嘉靖帝的鼻子开骂,几十年前那场廷杖让嘉靖帝凶名卓著至今,大家在京中混口饭吃也不容易,没必要玩命。
  但让科道言官闭上嘴巴,纵使严嵩权倾朝野那也是绝对做不到的,就算加上徐阶也做不到。
  所以,那些科道言官必定有所动作。
  弹劾严嵩?
  算了吧,得罪了陛下不过罢官,得罪了严嵩,杨椒山就是先例,前段日子的沈炼据说已经被宣大总督下狱……这是严世蕃和徐渭达成的交易,把沈炼弄起来别再惹事。
  弹劾徐阶?
  算了吧,徐阁老今年已经够惨了,再说了,人家缩头神功大成,你想找理由都找不到。
  好吧,正好这几日被朝中御史疯狂弹劾的胡宗宪成了现成的目标,反正你已经被骂成那样了……也不在乎被多骂几句。
  一般来说,除非是紧急奏折,通政司都会将收到的奏折第二日呈交内阁,但今天不行,不过两个时辰的工夫,通政司已经送了第三批过来了。
  比较大众化的是弹劾浙直总督胡宗宪糜废军饷,剿倭不利,以至于尚书被屠,上天降雷示警……这扯得上吗?
  严世蕃冷笑着将手中的奏折啪一下扔远,其实这是不讲规矩的弹劾,上天示警,最应该被弹劾的一是嘉靖帝,二是执政的元辅严嵩,非要往胡宗宪身上扯……他的视线落到了徐阶身上。
  不能怪严世蕃怀疑到徐阶身上,在很多人看来,胡宗宪手掌六省兵权,是严嵩在朝中的依仗。
  想攻倒严嵩,就要先弄掉胡宗宪……去年的李默就是如此想的,如此做的。
  徐阶心里苦笑不已,实际上在彭黯、屠大山、杨宜三位同年或弃市,或下狱,或罢官之后,他对东南战局已经没有能力插手了,也不准备插手。
  拾起一本奏折细看,徐阶忍不住连连摇头,御史弹劾胡宗宪剿倭不利,以白莲教徒冒名倭寇脱责……其实这是不可能的,白莲教首脑马祖师并头目十余人都在被押送入京的途中。
  俞大猷还真是好运气,要不是听从钱渊的建议,一心一意擒获贼首,这个黑锅……不说胡宗宪会不会背,但肯定会把俞大猷拉到黑锅下出一把力。
  再翻了翻,后面更是不堪入目,有弹劾胡宗宪贪污军饷的,有弹劾胡宗宪纵子横行东南的,有弹劾胡宗宪勾结倭寇汪直的,甚至还有弹劾胡宗宪勾结徐海的……
  一个时辰之后,万寿宫后殿。
  嘉靖帝一脚将堆得高高的奏折踢飞,狭长双目透出的狐疑视线在面前的严嵩、徐阶身上来回打转。
  “惟中,群臣弹劾胡汝贞,你如何看?”
  老迈的严嵩拜倒在地,“老臣举荐胡汝贞出任浙直总督,当避之。”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嘉靖帝无语的看向徐阶,下巴扬了扬。
  “臣以为,于嘉兴府劫杀闵如霖的应该不是倭寇。”徐阶艰难但简单的说:“胡汝贞勾结徐海……实在是谬论。”
  “好,好好!”嘉靖帝气极反笑,“这就是朕挑的内阁首辅次辅!”
  碰到这种事,严嵩自然是要缩起脑袋的,但嘉靖帝没想到,徐阶也缩着脑袋。
  杀闵如霖的当然不是倭寇,而是白莲教匪,朝臣不知道,但陆炳麾下锦衣卫早就报上来了,严嵩、徐阶都是知情的,而胡宗宪勾结徐海……那更是扯淡,徐阶这几句话说了等于没说。
  嘉靖帝绕着圈子咒骂个不停,而严嵩和徐阶微微偏头对视一眼,都略微轻松了些……徐阶如此回禀嘉靖帝是给严嵩一个信号,意思很明显,这事儿真的和我没关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3/8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