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下的大明(校对)第3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7/801

  “这么快?”沈明臣诧异道:“天亮出发,未过午时便已平乱,志辅实有名将之姿态。”
  “这也太快了,或许志辅未抵,麾下已然进击。”
  七嘴八舌的讨论声响起,钱渊皱眉往前走了几步,瞥见信使脸色不太好看。
  “静一静。”钱渊回头喝了声,“战况如何?”
  信使单膝跪下,支支吾吾了会儿才哭丧着脸说:“刚致仕的南京礼部尚书闵大人的官船在王江泾一带被劫,闵大人被……被贼人劫杀。”
  正厅里陷入死一般的寂静,谁都没想到会出这种事!
  偏偏正好闵如霖京察被弹劾致仕归乡,偏偏正好遇上了白莲教徒起事……
  偏偏正好闵如霖是湖州乌程人,应该是从南京坐船过镇江,沿南北运河南下,准备在嘉兴县、桐乡县下船陆行。
  胡宗宪的脸煞白煞白,这应该是死在倭寇手中级别最高的官员了……不是倭寇?朝中那些科道言官不会那么看。
  钱渊同情的看了眼胡宗宪,这个锅……除了他没人能背。
第465章
功成
  虽然闵如霖已经致仕,但毕竟致仕前身为南京礼部尚书,要不是严嵩作祟,闵如霖本人又不擅写青词,按例南京礼部尚书是要掌南京翰林院事的,这是储相入阁的前必须走的一条路。
  南京六部中权柄最重的是兵部,但最有可能往上爬的就是礼部尚书,如果朝中有援,轻轻松松一步跳到北京六部,当年严嵩就是从南京礼部尚书直接跳到北京礼部尚书,之后就被简拔入阁。
  现在闵如霖因京察,年老多病被弹劾,致仕归乡途中被杀,罪魁祸首……负责京察的吏部天官吴鹏肯定不会背这个锅,严嵩父子也不会,总不能让点头同意两京京察的嘉靖帝来背吧?
  所以,胡宗宪刻意的等了三刻钟,等浙江巡按钱渊写好信,让护卫紧急送往京城。
  所以,当钱渊出总督府的时候,身边护卫喜笑颜开……总督府一次性拨了五十匹军马送往义乌,要知道南方多舟少马,五十匹军马,这是个不小的数目。
  在弄清楚起事的不是倭寇而只是白莲教徒后,胡宗宪显示出敢于任事的一面,让浙江巡抚吴百朋留守杭州,自己和钱渊一行人赶往嘉兴府。
  呃,其实钱渊是不想去的,胡宗宪也不太想去……但在这个时代,一位致仕的尚书级别的官员在回乡途中被杀,在朝中某些人看来,性质要比东南倭乱严重的多。
  第二日晨间,胡宗宪、钱渊一行人从长水塘北上抵达嘉兴县,王寅、沈明臣出城十余里抵达官船被劫的地点,收拾残局,而胡宗宪、钱渊往东,驶入俞大猷麾下大军驻地。
  此地距离嘉兴县、崇德县都不算远,位于平湖县、海盐县的交界处,遥遥控制倭寇最有可能登陆的乍浦等几个地点。
  早有信使通报,俞大猷虽然领军在外,但留下了亲兵头目侄儿俞修诚和老师李良钦。
  李良钦是俞大猷的师傅,不少弟子都在军中为教习,威望不小,他出迎胡宗宪还算合适。
  “荆楚长剑早有耳闻。”胡宗宪听钱渊介绍后,勉强给了笑脸,“战况如何?”
  “尚未有消息传回。”
  在来的路上,俞大猷陆续送来两份军报,他亲率两千官兵在王江泾以东击溃三千余贼众,其中举有青、白两色旗帜的以白莲教徒为核心的数百贼人窜入平湖,余者四散溃逃。
  钱渊拉着李良钦出了营帐,两人是当年崇德大捷时认识的,后来又在松江并肩作战,交情极好,这些年一直有来往。
  “闵如霖被杀,一定要擒杀贼首马祖师。”钱渊低声嘱咐道:“那些被裹挟的青壮民众不用管,绝不能让马祖师离海。”
  马祖师窜入平湖,无非是想离海遁去……钱渊只能这么理解,这货估摸着是个脑子不好使的,云雾山位于湖州府治乌程附近,你一路往西能抢个盆满钵满,非要往东来撞俞大猷这块硬骨头作甚?
  这是钱渊对白莲教的心思没摸透……人家不是倭寇,考虑的不是赚钱那点小事,人家要的是改朝换代,如果赚钱,忽悠的那些民众足够用了。
  准确出发的信使是俞大猷的族人,钱渊一把拉住他,附在耳边说:“只要马祖师一人即可……记住,原话复述。”
  李良钦疑惑的看过来,钱渊面沉如水低声道:“这半年来,总督府送来不少好东西吧?”
  李良钦犹豫着点点头,自从俞大猷升任浙江总兵官调驻嘉兴府,总督府拨付的粮饷、军械从无短缺。
  “闵如霖身死嘉兴府,你说谁的责任大呢?”钱渊冷笑道:“除了志辅外,他胡汝贞还能找谁?”
  南京礼部尚书这样的高官致仕归乡途中被杀,胡宗宪的责任自然是最大的,所以他很有可能将俞大猷抛出去顶罪……类似的事情在原本的历史上是出现过的,钱渊不敢信,也信不过胡宗宪。
  如今大战在即,俞大猷是东南诸军中的主力,这种时候,绝不能让俞大猷被罢官。
  回到营帐内,胡宗宪瞥了眼过来,钱渊非要跟着来嘉兴府,看来把俞大猷抛出去是不可能了……那就要看看俞大猷有没有这个运气逃过此劫。
  一直等到午后,安静的营地渐渐喧嚣起来,欢呼声由远及近,胡宗宪、钱渊亲自出迎,俞大猷牵马步行而来,身后亲兵们压着十几个贼首。
  “如此贼乱,两日平定,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胡宗宪亲手扶起俞大猷,笑吟吟道:“志辅果然不愧名将之姿。”
  “总督大人谬赞。”俞大猷神情平静,没有偏头去看胡宗宪身侧的钱渊。
  “谬赞?”胡宗宪大笑道:“谁信不过展才的眼光?”
  俞大猷这才偏头向钱渊行礼,但嘴里一言不发,李良钦神色有些不满,但钱渊心里暗赞俞大猷历经多年磨练,现在也勉强算是个官僚了。
  这种时候俞大猷向钱渊靠拢,无异于在扇胡宗宪的耳光……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为什么来嘉兴府,是不是想拿我去顶罪?
  众人在营帐内坐定,谁都没心思去看看自以为是个人物还吆喝了几声的马祖师,这人是必定要送上京的,是砍了脑袋还是千刀万剐都无所谓。
  “今日上午,末将于王江泾右侧击溃贼众,贼人漫山遍野到处逃窜,斥候回报,其中持青、白两面旗帜的是白莲教徒。”
  “末将率军追击至平湖乍浦附近,绕行设伏,箭矢火器全出,杀贼百余,前锋小校于乱战中擒获贼首十六人。”
  俞大猷顿了顿,“但恰逢小股倭寇来袭,乱战之中约莫三四百贼人抢了船只离海遁去,末将已令水师出海追击。”
  “已然是大功了。”钱渊抢在前面说:“志辅兄驻守嘉兴府,贼人是在湖州乌程起事,侵入嘉兴府不过两日,志辅兄横扫千军一战功成,更是擒获白莲教贼首。”
  胡宗宪无奈的瞥了眼钱渊,都已经擒获贼首了,朝中最多是些科道言官说说嘴,陛下也不过下旨训斥,扣几年俸禄,我也用不着拿着俞大猷去顶缸……至于闵如霖,只能说他命不好了。
  虽然只是小乱,虽然死了个致仕的礼部尚书,但白莲教起事贼首……这可不比其他叛乱,当年山东唐赛儿闹得那么凶,虽然最后兵败,但唐赛儿不知所踪,以至于朝廷大肆抓捕女道士、尼姑。
  “三四百贼人。”钱渊起身踱步走到地图前,“如果能扫个干净就万无一失了……”
  “记得梅村公说过,志辅这地图还是展才所绘?”胡宗宪也起身过来,随口道。
  “是。”俞大猷惜字如金,眼角余光忍不住瞥了眼钱渊。
  这幅地图是嘉靖三十三年,陶宅镇聂豹将钱渊驱逐那一夜,钱渊离开之前让护卫送来的。
  “如果去了松江倒是无妨,就怕去了绍兴。”钱渊摇摇头,“如今绍兴沿海的沥海所已无战力……”
  千余倭寇正在攻绍兴山阴、余姚、萧山各地,这数百贼人如若在绍兴府登陆,只怕会混入倭寇之中,这叫雪上加霜。
  “刘显,刘显,刘显……”
  听见钱渊的低语,胡宗宪脸色略微有些不太好看。
第466章
窘状
  和历史上不同的是,如今的东南诸将中,俞大猷、卢镗卢斌父子、戚继光、侯继高甚至董邦政都和钱渊交好,汤克宽虽经验丰富,但这些年无寸功在手,胡宗宪将从南京调来的刘显依为腹心。
  可惜刘显在去年那场大战中表现很平庸,在山阴、余姚之间被倭寇耍的团团转,要不是倭寇没有将绍兴府作为主攻,又有田洲狼兵相助,只怕绍兴府要全线沦陷。
  为此钱渊对刘显颇有微词,虽然没有在胡宗宪面前提起过,但和郑若曾、何心隐、茅坤都私下说了几句。
  就在这时候,满头大汗的信使急匆匆奔来,钱渊和胡宗宪霍然起身,都有些紧张。
  “军报,五百倭寇复攻萧山县,城破,萧山知县、县丞皆战死。”
  “百余倭寇西进窥钱塘,巡抚大人率兵出击,倭寇转向沿钱塘江侵入富阳县。”
  “今日晨间,倭寇猛攻三江所,把总刘力战死,倭寇四散劫掠,参将刘显率军出击,遭倭寇伏击,损兵三百。”
  刘显果然不堪重任吗?
  黑脸的胡宗宪接过公文看了几眼,斥退信使,回身看见钱渊正在地图上比比划划。
  “可惜了。”钱渊嘀咕了声。
  “展才?”
  “应该不是徐海率主力入寇,此僚用兵有独到之处,但亦能看出痕迹。”钱渊笑了笑,“嘉靖三十三年两场大战,徐海先率兵于平湖设伏击溃志辅兄,后席卷大半个嘉兴府。
  下半年徐海驻扎松江金山卫,不痛不痒与志辅兄交战,后突然西进北上,在苏州城外大败官军,任环仅以身免。”
  胡宗宪听懂了,接口道:“去年徐海入寇,先一举击溃卢镗所率四千官军,之后才分兵劫掠……如若是徐海率主力而来,刘显不会只损兵三百。”
  “不错。”钱渊拿起苗刀比了比,“可惜志辅兄令水师出击,不然倒是可以乘船在沥海所登陆,从后面捅倭寇一刀。”
  俞大猷目光闪烁不定,这种方式不存在官兵的常规作战思维中,航行大海之上,大部分的士卒都有恐慌心理……不过如果挑选精卒,倒是可以试一试。
  这时候,去王江泾一带的王寅、郑若曾、沈明臣都已经回来了,胡宗宪发号施令,先令驻守宁波的戚继光、驻守台州的卢斌均不可妄动,再令浙江巡抚吴百朋率兵出杭州府援山阴。
  汤克宽率兵驻守桐乡县、秀水,俞大猷抽调五百精兵南下杭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7/8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