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下的大明(校对)第2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1/801

  谁都知道徐渭是钱渊安插进来的,显然,对司礼监太监如此客气是钱渊的交代,但徐渭很难褪却这个时代士子对太监一贯的鄙夷,如钱渊这种能和黄锦谈笑风生的真的不多。
  “文长来了。”嘉靖帝慵懒的打了个哈欠,“怎么愁眉苦脸的?”
  “拜见陛下。”徐渭行礼后从袖中取出厚厚一叠信,“展才来了六封信。”
  嘉靖帝来了精神,现在朝中上下穷啊,穷的官员都要上街讨饭了,不仅户部穷,内承运库也穷。
  半个月前,户部尚书、左右侍郎同时上书请辞……嘉靖帝企图从太仓库取银八万两采购珠宝。
  结果尴尬了,户部居然没那么多银子,还有两个月就是年关了,大同那边俺答退走后,兵部尚书杨博修缮大同边墙,又打造偏箱抵御俺答骑兵突袭,把户部基本榨干了,说的不客气点,年底朝中官员的俸禄……不用宝钞只怕凑不出来。
  现在嘉靖帝就指望胡宗宪迅速平定东南倭乱,以便东南财赋能解燃眉之急……简直就是白日做梦。
  想了解东南抗倭战局,嘉靖帝只有两种渠道,一是兵部,二是锦衣卫,但现在他有第三种渠道,而且相对来说细节更多,信任度更高。
  “臣按照时日分拆。”徐渭解释了句后拆开第一封信,迅速浏览了遍,不禁苦笑摇头,“展才怨气颇重呢……九月二十八,抵上虞,胡汝贞临时驻扎上虞城外,倭寇急攻余姚、慈溪,胡汝贞布阵前轻后重,参将刘显领兵五千驻扎余姚外五十里,两千余田洲狼兵驻扎梁湖。”
  “九月三十日,倭寇侵通州、苏州,浙江、苏松沿海除却松江府外处处烽烟。”
  “十月初一,得密报,徐海预计攻嘉兴府,胡汝贞……”徐渭顿了下,干笑道:“后面说的不太好听……胡汝贞不敢轻信,不敢轻易调配兵力,让展才去了嘉兴府。”
  “让他去嘉兴府?”嘉靖帝闭着眼睛晃晃脑袋,“什么名义?”
  “没什么名义。”徐渭低头看了眼,“把总戚继美,胡汝贞长子胡桂奇,前会稽典吏吴有器领兵千余,展才应该只是参赞军机。”
  说完徐渭补充了句,“难怪展才说过几次,胡汝贞颇通权谋。”
  显然,虽然钱渊在信中写的模模糊糊,但徐渭这等聪明人一眼就看穿了,而且钱渊心中怨气颇重,胡汝贞非要把钱渊顶在前面,无非是抗雷。
  嘉靖帝冷笑两声,下面臣子都这样,个个都在打自己的小算盘,“展才就这么听话?”
  “展才向来识大体。”徐渭扬扬手中信,“这不是向陛下打小报告了吗?”
  “嘿嘿,说的也是,他向来不肯吃亏。”嘉靖帝微微摇头,“还是年轻不识人心险恶,非要搅合到这等事中,让他吃个亏也好。”
  徐渭拆开第二封信,念道:“十月初三,富阳县外,杀散百余倭寇,得报倭寇侵袭山阴、会稽,和官军交战正酣,但小股倭寇穿插,萧山、诸暨皆有倭寇骚扰。”
  “十月初四,杭州府,与惟锡兄详谈……这是浙江巡按吴百朋,有嘉靖三十三年扬州大捷,和展才投契结为好友。”徐渭解释了句,继续说:“大量倭寇以两三百,甚至百来人为小股,穿插在绍兴、宁波境内,一旦徐海袭嘉兴府击破官军主力,倭寇必蜂拥而至。”
  “展才还是不太看好东南局势……”嘉靖帝心里有点不悦,如今朝中对东南抗倭颇为看好,都说一两年内能彻底平倭,“驻守嘉兴府的是?”
  “浙江巡抚阮鹗,浙江副总兵卢镗,麾下兵力逾五千,加编练乡勇近万。”徐渭脱口而出,“卢镗原驻守绍兴,年初参将宗礼力战身亡,卢镗率兵移驻嘉兴府。”
  嘉靖帝依稀记得这个人,“记得有个姓卢的……和展才相交?”
  “卢镗幼子卢斌,嘉靖三十二年嘉定大捷,嘉靖三十三年崇德大捷,卢斌都在城内。”徐渭对这些了若指掌,“将门虎子,嘉靖三十四年升游击将军,得总督府允编练新军千人。”
  嘉靖帝点点头,“还有几封?”
  “还有两封。”徐渭拆开信,“十月初五,出北新关入嘉兴府,得报浙江巡抚、浙江副总兵率兵追击倭寇东去,疑为倭寇诱兵,如若卢镗麾下主力犹存,倭寇就不会全线侵入嘉兴,南北俞大猷、刘显能从容调兵绞杀徐海主力。”
  “十月初六,得报倭寇于秀水县外被剿,浙江巡抚临时驻扎崇德县……这是最后一封。”徐海揉揉鼻子,“之前展才来信提到过,汪直徐海麾下倭寇大约占据倭寇总数的六成左右,还有大量的大大小小倭寇,很可能会随徐海入侵沿海,但只要卢镗稳住大局……”
  刚说到这,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冯保哆嗦着进来禀报道:“陛下,兵部左侍郎江东请见。”
  殿内所有人都脸色一沉,嘉靖帝、徐渭都是聪明人,如今西北兵戈才息,只可能是东南事。
  如果是胜战,哪里轮得到江东,严嵩就算是爬也要第一个来报喜!
  疾步进来的江东面色灰败,他率兵解大同右卫兵围,没想到还是没能上位兵部尚书,杨博抢了兵部尚书还不肯回朝,这次自己是被逼着来报丧……
  “拜见陛下。”
  “说!”
  “兵部得报,十月初七,浙江副总兵卢镗率兵四千进剿盘桓在嘉兴府平湖县倭寇,大败,几近全军覆没。”
  “砰!”嘉靖帝将手边茶盏狠狠砸在地上,溅起的碎瓷蹭到江东脸上。
  徐渭真想一个巴掌隔着千里抽到钱渊脸上,你个乌鸦嘴!
  殿内死一般的沉默,嘉靖帝狭长的双目满是怒火,但却没有立即开口。
  良久之后,嘉靖帝看向徐渭,“让钱渊将内情写的清清楚楚,立即送上京!”
  “是。”
第388章
长水镇
  十月十五日,凌晨,崇德县。
  “地图。”
  随着钱渊的低喝声,两个护卫将地图铺在桌上,吴百朋和杨文举着油灯靠近。
  钱渊拿着鹅毛笔一一交代,“卢斌打头阵,放出斥候,你身边的亲兵在嘉兴府大半年了,地形熟悉。”
  “戚继美、杨文、王义领义乌兵、护卫队在后。”
  钱渊看了眼戚继美,后者点头道:“放心,都听王兄和杨兄的安排。”
  虽然钱家护卫和义乌兵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在作战方式、阵列上是迥然不同的,戚继美没什么经验,只能让杨文、王义为主,以钱家护卫队的方式作战。
  “我跟着钟兄弟带着田洲兵在后,龙泉兄领兵殿后。”钱渊转头看了眼侯继高,“鸟铳手暂时分配到前阵。”
  这不是建议,而是命令,但身为游击的侯继高毫不犹豫的一口应下。
  “那好,准备吧,干粮、水囊都已经备好。”钱渊脸若寒霜,“把那个浙江巡抚带上,这厮要是死在倭寇手里……嘉兴府一片糜烂,松江、苏州大乱,这黑锅可就没人背了!”
  众人应声转身离去,钱渊令梁生收起地图,接过刚出锅的馒头啃了几口,心里惴惴不安。
  迟了两天才回师,实在是迫不得已,但钱渊也没想到局势不堪到这地步。
  侯继高的来援是个好消息,但是他带来的全是坏消息,自卢镗大败,四千大军荡然无存的消息传播开后,无数倭寇侵入东南沿海,远的暂时不知道消息,但杭州府、绍兴府的官军压力大增。
  南边暂时还没断绝消息,但北边……一直到侯继高来了,钱渊才知道个大概,五日前,两千多倭寇从乍浦、金山登陆攻华亭、青浦。
  董振邦坚守松江,俞大猷率兵南下,但跟着杀上岸的倭寇越来越多,光是超过千人的倭寇就有两股,俞大猷、董邦政还能维持局面,但很难抽调大股兵力南下援嘉兴,最终只让吴淞游击将军侯继高率兵一千南下。
  但侯继高领军南下,三日抵崇德县,期间遇倭寇数十次,接战十余次,一千兵丁如今只剩下不到七百人,还有不少带伤,钱渊决定再等一日启程。
  不过侯继高没带来好消息,倒是带来了好东西,近百鸟铳,都是董邦政麾下鸟铳手,火药弹丸也不缺。
  “周泽,加上总督府拨来的,有大约一百二十支鸟铳,全都交给你。”钱渊大步往外走,看到脚步阑珊的阮鹗,眼皮子都没抬,只顾着交代,“路上记得火药要密封好,别受了潮。”
  阮鹗看过来的眼神极为恶毒,自卢镗兵败,他知道自己最好的结局也就是罢官归乡,只要卢镗父子皆死,自己舍得重财,立即派人入京,总能找到的人打点一二,说不定能保住一条命。
  但钱渊毫不留情的将这条生路斩断,卢斌派出亲兵牢牢的将阮鹗看住,几乎软禁在县衙后院……其实钱渊有把握阮鹗逃不过这一劫,无论如何,嘉靖帝在做决定之前,必定会先看过自己送上京的密报。
  “回桐乡?”阮鹗面无表情的问了句。
  钱渊懒得理睬径直出去,就算回了桐乡,你以为就能翻盘?
  天微微亮,崇德县南城门口。
  “斥候回报,十里内无倭寇行踪。”
  卢斌看了眼微微点头的钱渊,低喝道:“开门!”
  随着咯吱的响声,兵丁们奋力推开城门,卢斌率先出城,紧接着是戚继美、王义率领的义乌兵、钱家护卫,条理清晰,丝毫不乱。
  钱渊自认没有实际掌军的指挥作战能力,但他询问众人,尽量提前将所有事都安排妥当,对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都做了预备。
  刚走出十余里路,远远看见有一骑奔向卢斌率领的先锋,梁生紧张的靠向马车,一旁的杨文轻声呵斥了句。
  “别急,卢游击派了将近五十人出去,附近二十里内有倭寇踪迹都会来报,就算要打,也来得及。”周泽拍拍梁生的肩膀,“你们还是好命,不像我们要自己扛。”
  一旁的马车上堆放着沉重的狼牙筅、长枪、标枪等物,长途跋涉,不可能时时刻刻都扛着,义乌兵、护卫都只将腰刀、弓箭带在身边,其他东西都送到马车上。
  但跟随义乌兵、护卫一起行动的松江火铳兵就不行了,只能背着鸟铳,这玩意精贵的很,而且这个时代的鸟铳尺寸上都没个标准,每个鸟铳兵都更熟悉自己使用的那一支。
  继续往前五六里,一股百余人的倭寇出现在大军侧翼窥探,卢斌没有调头,只递信回去,后面的田洲兵分出两百人监视,直到大军安然度过。
  “到了海宁附近就转向往西。”钱渊轻声道:“越往南,倭寇理应越少……”
  说到一半,钱渊就住了嘴,心里暗骂,特么自己还是不开口的好。
  钱渊的绰号“扫帚星”遍传东南,不管在海上倭寇,还是岸上文武官员中,名声都很响亮。
  倭寇认可“扫帚星”是因为钱渊怼上倭寇就没输过,就连徐海两年前在崇德县也吃了不小的苦头,特别是最后时刻,倭寇破崇德县结果被赶出来那一幕,让钱渊得了另一个绰号“蛇儿口”,和另一个看似上阵勇猛实则用兵阴险的谭伦的绰号“尾后针”并列。
  而东南文武官员认可“扫帚星”是因为钱渊几乎每次外出都会遇上倭寇,特么就算跑到徽州府那深山老林中都会遇上,这才叫“扫帚星”啊!
  钱渊也有这种觉悟……这应该是金手指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1/8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