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下的大明(校对)第2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3/801

  “杭州府多江临海,一府六县,其他五县都在训练乡勇以备倭,你海刚峰却在拿着银子修江堤。”钱渊冷笑道:“如若倭寇杀来,你海刚峰是拿自己清廉如水的名声去抗倭?”
  一听这话,其他人都不敢吭声了,海瑞只能自己上阵,“如若倭寇杀至富阳,那是总督、巡抚的责任。”
  “噢噢噢,明白了。”钱渊上前一步,“反正倭人杀了多少富阳百姓都不是你海知县的责任,所以可以肆无忌惮拦截总督府的信使。”
  “他不是总督府的信使!”后面那个讨厌的捕头突然喝了声,“如若是总督府派出的信使,身上必有公文!”
  “你还搜了身……”钱渊的视线落在那个捕头身上,“你报上名来。”
  这个捕头其实心里是有鬼的,不理钱渊的问话,扶着海瑞道:“大人,回去吧。”
  “让你们走了吗?”
  钱渊平淡的话还没说完,呛呛的利刀出鞘声传来,护卫纷纷拔刀在手,隐隐将海瑞一行人半包围起来。
  杨文扶着那个被号起来的护卫缓缓走来,钱渊递去一个询问的眼神,杨文轻声道:“没有大碍。”
  对面的衙役、捕快两腿都在发颤,倒是海瑞不愧是海瑞,反而大步往前走,喝道:“在县衙口拔刀相向,要不要杀人遁逃海上为倭寇?!”
  钱渊今天憋着的这口气实在没地儿发泄,“我们是倭寇,还倭寇还不乐疯了……倒是你海刚峰,有通倭之嫌!”
  没等海瑞发飙,钱渊半转头喝道,“杨文,此人姓甚名谁,何时入队?!”
  “郭远,松江府华亭县人,嘉靖三十二年末入队,嘉靖三十三年五月,崇德一战,斩十一倭寇首级。”
  “嘉靖三十三年八月,华亭城外突遭小股倭寇侵袭,倭寇即将破阵,少爷亲身冲阵,郭远随之其后,大败倭寇,此战斩杀倭寇三十有四。”
  “嘉靖三十三年十一月,倭寇犯杭州,逼北新关,临平山下,郭远率护卫进击,斩杀俘虏倭寇五十有六。”
  “嘉靖三十四年三月至七月,郭远率队随军千里追击,斩杀倭寇不计其数,身负三创不退。”
  护卫们手持腰刀对着海瑞,而海瑞身后的衙役、捕快们小声议论声越来越响,这些人都是杭州地头蛇,消息灵通的很,很快就猜出钱渊的身份。
  捕头上前几步,附在海瑞耳边小声说:“是华亭钱渊钱展才,这一科的进士,选庶吉士,两个月前南下,当时总督大人亲自设宴……”
  “钱展才几年前就因击倭多有战功名扬东南,和总督大人相交甚笃,钱家护卫是倭寇的眼中钉肉中刺,只怕还真是去总督府的信使……”
  看了眼海瑞变幻不定的脸色,捕头试探问:“要不,把银子还他?”
  一个文书模样的中年人也上前几步,在海瑞另一侧低声说:“临平山一战,钱展才在杭州府名望甚高,大人不可……”
  海瑞沉默的盯着钱渊,脸色铁青一片,就是不吭声。
  钱渊觉得特么海瑞这种人是怎么能在官场上混迹下去的,给了你一个台阶下居然都不知道抬脚?!
  上来打个哈哈,慰问下护卫,拉着钱渊进县衙,手下的捕头将银子还回去……不就完了吗?
  可惜如果圆滑,那就不是海瑞了。
  场面从对峙、凝重渐渐转为尴尬,钱渊不指望海瑞下台阶了,现在是他自个儿要找个台阶下。
  还好,这时候救星来了。
  来人是胡宗宪长子胡桂奇,快马疾驰而来,远远还看得见一架马车跟在后面。
第362章
天杀星转世
  从第一次赴杭州之后,钱渊出入过很多衙门,如王民应时期的巡抚衙门,如嘉定县、华亭县的县衙,几个月前在总督衙门转了圈。
  虽然明朝有着不修衙的传统,但如富阳县这么寒酸的衙门还是第一次见到。
  衙门内的建筑、设施有点破,这个很正常,但人手这么少就有点说不过去了……户工兵刑吏礼六房一共只有八个文员小吏,衙役一共只有十二人,一个捕头,六个捕快,都远远低于标准线,关键是海瑞还不允许有白役。
  “熬着呗。”一个衙役在外面苦笑着向杨文抱怨,“总能熬的走吧。”
  “一任三年,说不定三年之后又三年,三年之后再三年。”杨文撇撇嘴,“也不知道你们喝西北风喝个九年,会不会饿死。”
  “谁说不是呢,这位大爷,一个幕僚都不带,还不准大伙儿弄银子。”衙役那张脸都绿了,“要不然,一个县衙也不止这几个人。”
  一个捕快弓着身子小步跑来,“银子都收拾好送上马车了。”
  杨文点点头正要客气几句,里间传来钱渊厉声喝骂,那个讨厌的捕头拉着脸出来,看了眼杨文不吭声离去。
  “这位捕头倒是对海知县忠心的很。”杨文有点犯嘀咕,一般来说捕头都是当地人,海瑞对自己狠,对下属也狠,这捕头却不怨不悔,一直挡在海瑞身前。
  “刘头啊,他不是本地人。”衙役随口道:“钱塘人,去年才搬来的。”
  捕快凑近低声说:“这次的事儿就是他怂恿的,信誓旦旦说肯定不是总督府的信使,说不定是哪家的豪奴。”
  “就是啊,如果知道是华亭钱家护卫,哥几个打死都不敢动手啊!”
  “刘头的大哥就是死在总督府……噢噢,不对,去年那应该是巡抚衙门,二十大板,抬回去就没了,之后才搬家来了富阳县。”
  “不过刘家有钱,据说以前也是海商,说不定是倭寇呢!”
  杨文越听越不是味儿,这两货是想借刀杀人还是想甩锅啊。
  “兄弟别不信,刘家老二早年好狠斗勇,有个花斑虎的绰号,后来出海……再之后刘家就发达了。”
  “听说过,不过刘家老二好些年没冒头了。”
  杨文瞳孔微缩,将两人拉到角落处细细询问。
  钱渊身边诸人,王义是老兵,日常练兵,发号施令都是他的责任,杨文、张三略次一等,但杨文这几年磨砺下来更受钱渊重视,诸般机密大都知晓。
  里间的县衙二进房里,胡桂奇无语的坐在一旁只顾着喝茶,钱渊和海瑞唇枪舌剑……当然了,明显是钱渊占绝对上风,要不是匆匆赶来的王寅在劝和,海瑞都快要说不过就动手了。
  “我知道他清廉。”钱渊从容的对王寅说:“毕竟出身低,想走仕途总要有点长处,所以清廉成了他的凭仗。”
  “和他作对,不管如何都惹得一身骚,他清廉,海情天嘛,反对他的人自然不是好东西。”
  王寅苦笑道:“展才,这话也说得过了点……”
  “你心里没怨气?”钱渊嗤之以鼻,“他不收常例,两袖清风,所以也不会向巡抚衙门交常例。”
  王寅这下不吭声了,下面的县衙除了收税之外都是有额外任务的,谁都有小金库,这是官场惯例,但每个月,或每个季度都要向上级衙门交一笔常例……也可以说是保护费。
  杭州六县,只有富阳县坚持不交,海瑞直截了当的放了话,除非巡抚衙门或总督衙门下公文……但这种事怎么可能落在纸上。
  胡宗宪现在为了银子愁的头发大半花白,看到海瑞这种油盐不进的……还没办法发落。
  人家是清官啊!
  王寅看向还脸色铁青的海瑞,“刚峰兄,总督大人准备上书,请截留江南盐税。”
  钱渊动容道:“已至如此?”
  “夫山先生上个月先后去过严州府、处州府,俞大猷、卢斌募兵……难啊,仅仅安家银就不够,又军械奇缺,粮饷不足。”王寅叹道:“如同千里马,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嘉靖三十二年王民应首燃战火,到如今已经三年多了,困扰的还是财政问题,这一点钱渊早在嘉靖三十三年就在食园和胡宗宪、赵文华提过,一切都得到了印证……到如今,不得不截留盐税。
  估摸着朝中户部都要跳脚骂娘了,去年地龙翻身,又有黄河泛滥决口,俺答南下侵扰,至今大同之围还没解,户部仓库已经是老鼠都含泪逃荒去了。
  王寅和钱渊都陷入沉默中,海瑞却在大发厥词,“如今虽有小股倭寇时常侵袭沿海,但再无大股倭寇进犯,总督大人却要编练那么多新军,要那么多银子……”
  “住口!”胡桂奇这下急了,一拍桌子指着海瑞的鼻子就要开骂,王寅赶紧上去拦下。
  钱渊饶有兴致的看着这一幕,野史中海瑞和胡桂奇是有一段传奇事迹的,当然了,胡桂奇是反面角色,被海瑞吊起来抽鞭子……
  看外面杨文在招手,钱渊懒得搭理这老头了,起身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话意思很明白,你丫的什么都不懂,就别放屁了!
  “钱展才!”
  “钱展才!”海瑞这下冲上去要玩命了,他可不是那种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
  还没等海瑞摆脱胡桂奇和王寅冲出去,那边钱渊两眼放光的回来了……两眼放光,放的都是金光啊。
  “真的假的?”王寅低声说:“这种事弄错了……总督大人都撑不住!”
  “绝对没错,已经让人去打听了。”钱渊摩拳擦掌,瞄了眼孤零零坐在那的胡桂奇,“胡汝贞为国为民,也得给后人留点家底吧?”
  王寅脸颊动了动,“你想怎么办?”
  “抄了他家。”钱渊目露凶光,“田地发卖,家私找大户接手,银子对半分!”
  “对半分?”王寅气极反笑,“你钱展才也太黑了吧!”
  “那四六?”
  “顶多给你一成。”王寅嘿嘿道:“而且还有个条件,你和操江提督……现在俞大猷、卢斌、戚继光新军都缺少军械,都是你旧交嘛。”
  钱渊为难的想了会儿,咬着牙道:“两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3/8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