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下的大明(校对)第1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0/801

  五十步,四十步,三十步……
  和往常一样,还没等到短兵相接,官兵们就溃散了。
  钱渊放缓了脚步,悲哀的看着这一幕,倭寇们冲入人群大砍大杀,片刻间血花四溅,官兵们争先恐后的四散奔逃,逃不走的居然跪地磕头企图逃得一命。
  凄厉的惨叫声在右侧响起,钱渊转头看去,一个身着软甲但明显是文官的中年人一剑刺穿跪在地上磕头的兵丁,转身高吼几声,几十个手持长枪的兵丁围拢过来。
  “不退,不退!”陈一道一巴掌将儿子扇翻,厉喝道:“纵死不退!”
  钱渊细细打量,那几十人应该不是卫所兵,看装扮应该是乡勇……民兵比正规军更居战斗意志,这是明朝普遍存在的现象。
  四散追杀官兵的倭寇们开始聚集起来试图将这伙人一口吞下,倭寇首领明显怒了,老子都放着南陵县城不打,你们居然还敢缠着不放!
  十几个倭寇缓缓逼近,到十余步距离横行移动,时不时作势冲阵引得阵型松动。
  一声厉喝后,倭寇们举刀冲锋,虽然刺出的长枪连续捅翻了三四个倭寇,但剩下的倭寇顺利的冲入阵中。
  钱渊摇摇头,只看了几眼就转过头去,虽然陈一道的气节令人赞赏,但不通战阵,不晓兵法,只靠血勇,只能说是以卵击石。
  仅仅两盏茶工夫,围拢在一起的阵型被倭寇硬生生凿穿,陈一道父子皆战死当场。
  钱渊快步走过去,定睛看了眼陈一道的尸体,从背后的包裹里取出伤药、棉布,开始为受伤的五六个倭寇止血包扎伤口。
  突然听见一阵叽里咕噜的倭语,钱渊竖起耳朵听了一阵,陈一道的勇气激怒了倭寇首领,这伙人休息片刻后居然返身杀向了南陵县。
  “哎哎哎哎哎……特么一群白痴!”王姓向导在后面跳着脚大骂,“真是竖子不足与谋!”
  “就是,人家把城门一关,难道还打得下来?”李福也在大骂,“万一又碰上个松江钱渊那种人,得全死在那!”
  居然能听得见这个名字,钱渊嘴角抽搐了下,手上不停,头埋的更低了。
  “眼看着就快到长江了!”
  “真是一群蠢货!”
  钱渊默不作声的继续做事,在心里默算,这一战死了六个倭寇,还有四个倭寇伤势不轻。
  略略偏头观察了下王姓向导和李福,钱渊轻轻吐了口气,包扎的更加用心了。
  钱渊倒是不担心南陵县城,守城兵力是不缺的,而且逃散的官兵肯定会先抵达,只要城门一关,倭寇短时间内就算有三头六臂也没辙。
  但实际情况出乎钱渊的预料之外。
  仅仅半个时辰后,倭寇们狼狈的逃窜归来,还没爬上山丘就不停大喊大叫,做着赶紧逃的手势。
  “怎么回事?”
  “又是那帮举着竹竿的家伙!”倭寇首领一脸忿忿,“半路遇上,后面还跟着一两千兵丁。”
  “走,快走!”
  钱渊一边收拾东西,一边眼神乱瞟在心里默算,少了至少十三四个,看来杨文还真有两把刷子,难怪戚继光几次开口讨要。
  “受伤的怎么办?”钱渊小声问李福。
  一旁的倭寇首领毫不犹豫的抽刀在手大步走过去,几声闷哼后,受伤的四个倭寇手捂着流血的胸口倒在地上。
  钱渊心里一阵发凉,他刚才做了些手脚,试图用伤员拖慢倭寇的行进速度,但没想到倭寇首领如此狠辣。
  “没事,倭人命贱得很。”李福小声传授,“回头在海上,只要有银子……不对,用丝绢、茶叶换,便宜的很,五峰船主和徐海手下都有大批大批的倭人。”
  “走吧,快点。”
  “那帮家伙快到了,真够讨厌的,特么从哪儿冒出来的,一路追了好几百里路了!”
  钱渊无语的跟上,要不是你们神经病把老子带上,人家怎么会死咬不放?
  ……
  分界山上,徐渭叹息着让人去通知南陵县衙,陈一道是浙江余姚人,是徐渭的同乡,父母都亡于倭寇之手,如今父子两人都伏尸此处。
  “数了下,山上十具倭寇尸首,加上之前杀的十四人,一共击杀二十四人。”张三踮着脚尖试图寻找倭寇的踪迹,“现在还剩?”
  “大约五十多人。”徐渭脱口而出,“展才……问过了吗?”
  王义脸色有些古怪,“问过了,少爷看样子……挺不错的,一个南陵县衙的衙役说,看见少爷跟在倭寇身后。”
  虽然知道现在钱渊还陷于危险中,但张三还是忍不住嘴角勾起一丝弧度,他对钱渊有着莫名的信心,这来源于两年前杭州城内发生的一切。
  张三是最早跟着钱渊的,而且被钱渊视作心腹,他亲眼所见,少爷通过一系列让人看不懂的操作,突然一举翻盘。
  “不去南陵县!”徐渭不耐烦的赶走衙役,喝道:“拿地图来!”
  杨文和张三两人亲自张开地图,徐渭几乎趴在地图上仔仔细细看了好一会儿。
  王义试探问:“繁昌?”
  繁昌位于芜湖西南部,靠近长江。
  “去南京要渡河……”徐渭喃喃自语,“虽然人数不多,但也要至少两艘船,或者一艘大船……难道早就预备好了?”
  “如果早就预备了船只,那追击就没有准确目标,倭寇速度比我们快的多……”
  “一旦渡河……”
  徐渭舔舔嘴唇,拿过水囊灌了一气,“去太平府!”
第193章
抢功?
  倭寇在东南沿海肆虐是朝廷能够容忍的,毕竟从明朝太祖时期开始,倭寇就开始闹事了。
  但严州府、徽州府、宁国府这些内地府洲陆续被闹了一通,倭寇居然一路北上,而且销声匿迹,突然渡过长江出现在太平府境内,这个消息让整个南直隶震动。
  毕竟太平府一旦挡不住,这股跋涉千里的倭寇就将出现在南京城外。
  当涂是太平府的府治所在地,知府、知县这些文官个个战战兢兢,唯有坐在主位上的中年官员镇定自若,发号施令。
  府衙大院里,徐渭和钱铮在角落处窃窃私语。
  “还是先生料事如神,芜湖从各地调集重兵,结果倭寇绕过芜湖,悄无声息的渡过长江。”钱铮长叹一声,“看来倭寇是早有预备。”
  这个观点已经不新鲜了,徐渭担忧的看着大堂,“这操江提督什么来历?”
  “史褒善,字文直,开州人,嘉靖十一年进士。”钱铮低声介绍道:“先后出任辽东巡按、江西按察副使、河南右布政使,去年九月以南京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提督操江,防备倭乱。”
  “江西按察副使?”徐渭对这些事很是熟悉,追问道:“是巡查兵备还是治理学政?”
  按察副使职责很多,有的负责海防,有的负责巡查兵备,有的负责治理学政兼提学副使,还有的省份要负责刑名。
  “治理学政。”
  徐渭冷笑一声,“这是个没上过战场的书呆子啊,看吧,看他有什么好下场!”
  看钱铮还没反应过来,徐渭想了想仔仔细细解释了一遍。
  早在旌德,徐渭就写了信送到浙江巡抚衙门,胡宗宪立即派人通知南京,但南京名义上囤积重兵,但实际兵备松弛,毫无战力。
  到了太平府之后,徐渭和胡宗宪取得联系,这股倭寇虽然人数不多,但招惹的麻烦太大了,胡宗宪已经急令应天巡抚曹邦辅,新任苏松兵备副使王崇古率兵来援。
  但就在这时候,操江提督史褒善召集文武官员商讨抗倭事宜,毫无疑问,这厮是想抢功。
  毕竟倭寇如今也就五十多号人,而史褒善手下兵丁数十倍于敌,他觉得胜战是稳稳的……但徐渭不这么看。
  这股倭寇之所以难以剿灭,一方面在于其战力强劲,武艺高强,另一方面在于人数少,行动迅速,容易隐藏。
  一旦倭寇悄悄绕过大军,突然出现在南京城下,史褒善必然是第一个被问罪的。
  徐渭和钱铮悄然走进大堂,就在门口处仔细倾听,史褒善倒是没那么傻,几乎将能调动的所有兵力全都放出去,决不让倭寇安然通过太平府。
  徐渭撇撇嘴,这办法是个笨办法,也聪明不到哪儿去,关键是兵力分散后,能不能剿灭那股倭寇,如果吃个败战,那麻烦就大了。
  发号施令完毕,众人退出大堂,史褒善在心里久久盘算,如果能顺利剿灭倭寇,自己的资历已经足够,至少能回京都了吧。
  “东翁。”一旁的师爷笑着说:“恭喜东翁,这股倭寇从浙江巡抚和总督衙门眼皮子底下溜走,一路横跨五府,最终在东翁手中全军覆没。”
  “也就百多人,算不上什么。”
  “横行千里,砍杀军民愈五千,这可不是普通倭寇。”师爷突然压低声音,小声道:“不知道东翁听说了没有……”
  “什么?”
  “据说钱展才和倭寇在一起。”师爷鬼鬼祟祟的说:“不然徽州通判钱铮为何会一路追击……”
  史褒善沉默片刻后低声道:“自两年多前王民应毁沥港,倭寇侵入松江、苏州,钱展才屡有战功,人脉极广,如今在江南好大名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0/8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