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下的大明(校对)第1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7/801

  生活是要继续的,但生活不可以,也不应该充满那些负面的情绪。
  所以,在不知缘由被驱逐,在外间多有猜测甚至诽谤的时候,钱渊并不沮丧,也没有解释,更没有用实际行动去证明什么,而是在食园中过着普通的生活。
  每天早起晨练,练练字帖,白日里钻研八股制艺,晚上亲自下厨做一顿好吃的,夜间去隔壁陆家听陆树声点评文章。
  闲暇时和小妹嬉戏,向王氏学射箭,写几篇杂记,甚至亲自去后院翻翻土地,琢磨有没有可能弄来土豆、红薯、玉米这些高产粮食,不过听说这些虽然已经传到亚洲,但都视为宝物。
  钱渊自认为舒适的生活节奏调节了自己的状态,似乎闭上眼睛就不会再想起战火连天的战场……
  但钱渊身边的所有人都不这么认为。
  在陆氏、谭氏、王氏这些女眷看来,从回家的第一天开始,钱渊的眉头从来都没有舒展过,笑容从来都带着一丝苦涩。
  在王义、杨文这些护卫看来,从离开松江府的那刻开始,钱渊的心就从来没有真正离开。
  最直接的证明就是,每一次杭州府衙送来军报的时候,钱渊总会迫不及待,然后站在地图前长久沉思。
  不过,虽然钱渊名声遭贬,但上门拜访的人从来没有断过。
  回到杭州的第二天,赵文华就不请自来,对钱渊多有安慰之言,言语中对聂豹颇多嘲讽,钱渊保持了沉默。
  虽然因为战事紧张,忙的不可开交的胡宗宪没有时间,也频频派幕僚过来拜访,还特地腾出附近两处宅院容纳钱家护卫。
  胡宗宪和赵文华有着本质的不同。
  赵文华交好钱渊很大程度上是看中了他和俞大猷、卢镗以及瓦老夫人的关系,试图从中获益。
  而胡宗宪是个有雄心壮志的人,他很清楚,想干大事必须内外兼修,巴结赵文华甚至严嵩以获得更高的地位、更多的权力是外,笼络各方面人才是内。
  所以,他看中的是钱渊这个人。
  胡宗宪很清楚钱渊的分量,虽然年轻,但崇德、嘉定两战证明了他的能力,归有光、文徵明为其背书让他在浙江、江南拥有不低的名望。
  身为生员,精于理政,擅长打理后勤钱粮,心思机巧深沉,长于大局,兼有气节,而且和诸多浙江、江南官员交好,即使在军中也颇有人脉。
  这是个分量不轻的角色,胡宗宪知道自己这个杭州知府没有将其收入幕中的能力,但他希望能够与其保持良好的联系,以待日后。
  所以,胡宗宪刚刚招揽来的一位幕僚三天两头的去食园拜访,刚开始这位还挺不乐意,毕竟他是出了名性情疏狂,一言不合就甩袖拂衣而去的名士。
  这位名士就是史上胡宗宪任东南总督时幕中极为重要的十岳山人王寅,字亮卿,考中秀才之后不再举业,遍游东南,见识极广,极有文采。
  之所以他这时候就被胡宗宪召入幕中,是因为他们是老乡,王寅是徽州歙县人。
  但没几日,王寅就心甘情愿的往食园跑,特别是每天钱家晚饭的时候。
  而且有时候还会带人一起去……
  看着丫鬟们收拾吃完的餐桌,王寅面无表情的看了眼正在品茶的钱渊,“刚刚送来的军报。”
  “上次忘了和你说了,快要入冬了,晚上寒气重,所以晚餐提前了半个时辰。”
  钱渊同样面无表情,眼角余光扫了扫王寅带来的这位中年人,皮肤白皙,有点胖,神情倨傲,一双三角眼简直就长在额头上了。
  “这次军报是好消息。”
  王寅的话刚说完,坐在太师椅上的钱渊背脊情不自禁的一用力,整个人都绷紧了,“说说……哎,亮卿兄,口腹之欲是小事,还不快说!”
  “王某人不经商,不置业,不出仕,生平行事随心所欲,口腹之欲是大事。”王寅轻笑道:“特地请了贵客上门,谁想得到展才你一点颜面都不给……要知道我可是提前打了招呼的。”
  “谁家贵客上门专门是为了口腹之欲的?”钱渊嗤之以鼻,“你请的是饕餮?”
  饕餮虽是龙子,但却是名声最差的一个,被视为四凶之一,这可不是什么好寓意。
  一旁的白胖子那张脸像变戏法似的,迅速由白转红,拍着桌案怒喝道:“钱渊……”
  当着面直呼人名是非常不礼貌的,名字刚刚出口,一直站在角落处的张三突然出现在白胖子面前。
  虽然没有佩戴腰刀,但历经几次战场的张三身上有一股肃杀之气,他习惯性的右手微微缩起放在腰侧。
  “还真有点架子。”白胖子倒不是软脚虾,“就是不知道是不是个花架子……砍下三十四个倭寇首级,己身不损一人。”
  钱渊面色冷了下来,斜眼瞥了瞥王寅,你丫的带人是上门砸场子的?
  “徐兄,徐兄。”王寅哭笑不得的将白胖子摁在座位上,“你之前还说,钱展才不是个蠢人,所以此事八九成不假。”
  王寅转身指了指钱渊,“展才,这位徐兄才高八斗,目无余子,此次来杭州一行,指名道姓……言杭州唯钱展才值得他亲自登门,你还想把人撵出去?”
  王寅本人就性子疏狂,诗书双绝,能让他心服口服说一句,才高八斗,目无余子……而且又姓徐。
  钱渊眯着眼打量双眼上翻看着天花板的胖子,这厮应该就是徐渭徐文长了,真是个性子古怪,让人喜欢不起来的家伙。
  爱谁谁,老子可没胡宗宪那气量,钱渊哼了声转头道:“亮卿兄,下次带客人上门提前说清楚。”
  王寅虽然比钱渊大十多岁,但向来没大没小,笑道:“提前说了,你会做一桌好菜?”
  “不,提前说了,会送一道菜给你们。”
  “什么菜?”
  “闭门羹。”
第147章
一挂的
  虽然至今还只是个秀才,但徐渭的名声早已遍传天下,此人文思敏捷,聪颖异常,六岁读书,九岁作文,成年后跟因书画双绝得士林赞誉,被视为东南名士。
  但与此同时,徐渭那乖张古怪的性情,时常让人难以理解的举动也让很多人为之头痛。
  其实钱渊从历史书籍中足够了解徐渭,也很理解徐渭,这是个不折不扣的扫帚星转世。
  真的,徐渭就是个灾星,出生还没百日父亲就过世了,之后生母被驱逐,母亲病逝,兄嫂对其严苛,入赘商户没几年妻子又病逝。
  科场不顺,八次乡试都没中个举人,辅佐的胡宗宪又凄惨的于狱中自杀,啧啧,这还不算是扫帚星转世啊!
  所以徐渭骨子里既自傲又自卑。
  这样的性情表现于外就是,应该往东他非要往西,应该赶狗他非要撵鸡。
  与人交往中也非常古怪,既能和沈炼、吴兑这些名士来往被誉为“越中十子”,也能和平民来往亲善。
  你要恭维他,他会嗤之以鼻愈发傲慢;你要骂他,他会一跳三丈高,用拗口难听懂的绍兴话将你骂得狗血喷头。
  所以,当钱渊对其置之不理的时候,徐渭反而安静下来。
  “在福建依稀见过,但没想到能吃,而且味道香辣。”王寅挑着面条笑道:“当地人种植赏玩,还闹出场官司,据说有毒……”
  还真有可能,辣椒虽然算是蔬菜果实,但是生吃……
  毕竟人家真没吃晚饭,钱渊让厨子生火煮了两碗阳春面,什么配料都没放,只端了一小碟辣椒酱上来。
  王寅虽然性情疏狂,但大体上还保持风度,但一旁的徐渭……稀里哗啦没一会儿就吃完了,然后将剩下的辣椒酱倒进碗里,用筷子搅了搅把汤水全喝了。
  王寅脸色僵硬,想必心里MMP。
  钱渊看这厮是越看越不顺眼,但心里也隐隐好笑,这像什么……像个小学生喜欢拽着前排小姑娘的辫子。
  “回头带瓶走就是。”钱渊安慰了句,毕竟急着要看军报了。
  王寅叹了口气放下筷子,接过丫鬟递来的手巾,旁边的徐渭……直接把衣袖当手绢用了,惹得一旁的丫鬟偷笑。
  “有什么好笑的!”徐渭一拍桌子。
  “这是我家的丫鬟,在我家想笑就笑,想哭就哭,你管得着吗?”钱渊冷笑道:“笑天哭地都常事,你以为你是谁?”
  “她……”
  “她怎么了?”钱渊大声将徐渭的话堵回去,“就算她嘲笑你,你又能怎样?”
  “我……”
  “天下人都笑你,难道你还能把天下人怎样?”钱渊指着徐渭的鼻子道:“把衣袖当手巾用是你的自由,但既然做了,就别怕别人笑话。”
  王寅面无表情的坐在那,静静侧耳倾听,徐渭那乖张性子,出口伤人的口才这几日他是领教了好几次了,而钱渊明显也不是省油的灯,据松江人说其孝曾祖鹤滩公……一句话,都不是什么好鸟。
  徐渭被气得脸色一阵青一阵红,拍着桌子却说不出话来,对面的钱渊慢条斯理稳稳坐着,但语速极快,舌厉如刀,一刀刀戳在徐渭身上。
  但不管是王寅还是徐渭都很敏锐的察觉到,对面的松江秀才一直没有提起徐渭经常被人指责的方面……比如两次入赘商户,比如和兄长不和,比如其丧门星的绰号,比如其曾经倚门卖笑的生母。
  不过徐渭还是不爽啊,转战书房后,这厮嘴巴开始利索起来,但全是旁人听不懂的绍兴土话,实际上绍兴人都未必听得懂,其中还掺杂着福建话、广东话、江西话。
  这是徐渭的绝招,一旦和人吵架吵到厉害处,他往往会祭出这一招,别人不管是说地方话还是官话他都听得懂,但别人却听不懂徐渭在骂什么……从这个角度说,徐渭真是个语言学天才。
  但是这一招对钱渊没用,他虽然听不懂徐渭骂什么,但徐渭也听不懂他在骂什么……前世下海经商主要是做外贸进出口的,钱渊英语水平相当不错。
  骂战很快就结束了,虽然徐渭听不懂,但通过钱渊的脸色也知道,这厮骂得肯定相当爽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7/8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