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茵表演家(校对)第6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6/749

  一切都按部就班,双方大巴来到安联球场,孙吴甚至笑着主动和海因克斯抱了抱,又和拉姆、蒂亚戈、诺伊尔击掌。
  但在热身的时候,上赛季半决赛败给曼联的胡梅尔斯凑了过来。
  “假摔?我从不主动假摔。”孙吴冷冷的瞥了眼,“不用怀疑,我是个说话算话的。”
  胡梅尔斯哼了声准备离开,但孙吴的话还没说完呢。
  “当年我说了不会去拜仁。”孙吴阴阳怪气的继续说:“但马茨,我记得……你在转会多特蒙德之后说过,宁死都不吃拜仁一粒米。”
  听到这句话,胡梅尔斯脸上的胡子都竖起来了,他脸红脖子粗的转过头,怒气勃发的盯着孙吴,后者这下脸上有表情了,不甘示弱的笑眯眯看过来。
  还好没等双方动手,双方球员冲了过来将他们分开,德拉克斯勒和诺伊尔都嘴角抽抽的看着这一幕,简直就是当年的鲁尔区德比翻版。
  “他总能这样……”
  “嗯嗯嗯,这是他的天赋……”
  莱万多夫斯基也看着这一幕,眼神里带着愤恨,那次德比,他下场后还被罚出场……
  2008年,胡梅尔斯租借加盟多特蒙德,2009年完成正式转会,就在那年夏天,胡梅尔斯、苏博蒂奇、格策等人和还在沃尔夫斯堡的孙吴关系很不错,在一次聚会中,胡梅尔斯大谈特谈自己会如何让拜仁慕尼黑后悔,但即使他们后悔自己也绝不会回拜仁……
  呃,其实孙吴并不知道,2019年,胡梅尔斯再一次吃了回头草。
  回到更衣室,球员们都用佩服的眼神打量着若无其事的孙吴,明明对方内部压制,但孙吴就是能勾起他们的怒火。
  在这种重量级比赛中,双方在战术上很难拿出新东西,曼市德比那种例子是不适合放在这儿的,所以胜负很大程度上要看球员们在场上的状态以及执行力,所以,一点点细节都可能被放大,甚至成为胜负的关键点。
  孙吴也不知道这种盘外招的效果如何,但作为主教练,他有这个责任让本方更多的占据优势,各个方面的优势。
  简单休息了会儿,孙吴和麦克·费兰去参加了赛前新闻发布会,同时双方都公布了首发名单。
  和孙吴预计的一样,率先挑衅的罗本并没有首发,拜仁中场是哈维·马丁内斯、蒂亚戈和J罗,这是一套攻防兼备的中场搭档。
  而孙吴最终选择的搭档是埃雷拉,这个巴斯克中场的奔跑能力、死缠烂打能力是能够给蒂亚戈、J罗带来麻烦的。
  新闻发布会上,孙吴和海因克斯倒是没发生什么言语冲突,双方都挺和气的。
  不过海因克斯应该不知道热身时发生的冲突,因为他试图淡化孙吴和拜仁之间的仇恨,他甚至谈起孙吴在拜仁也是有朋友的,比如托马斯·穆勒,比如德拉克斯勒,比如诺伊尔,比如胡梅尔斯……
  回到更衣室里,孙吴进行赛前最后一次战术部署。
  “埃雷拉,你要注意J罗的位置,他远射很棒,经常在让人意想不到的情况下起脚,而且他在两肋能传出弧度大的传中球。”
  “哈维·马丁内斯在热刺是我的队友,他防守上非常出色,我会尽量用跑动带走他,所以伯纳多,你要选择内切的时机。”
  孙吴看向卢卡斯,“拉姆已经33岁了,但他依旧是世界级的边后卫,进攻中你要尽量依靠身体,不要和他比拼选位。”
  用力拍了拍掌,孙吴大声说:“现在,到了赛季冲刺阶段。”
  “我从来没有输给拜仁,在这座球场,平均净胜球是4.1个,希望今天的比赛结束,这个数据不要降低。”
  角落处的罗尔夫咧咧嘴,想在欧冠四分之一决赛对阵豪门拜仁慕尼黑,拿到客场四个净胜球,这种情况几乎难以想象。
  事实上,孙吴并没有这样的奢望,但他需要提高标准,需要告诉球员们,我们应该有这样的信心。
  
第一千零六章
被动
  安联球场,主场球迷正疯狂的庆祝,甚至大批球迷们赤裸着上身挥舞着手中的球衣,要知道德国4月初温度不超过5度,场上球员都穿着长袖呢。
  “开场1分23秒,难以想象!”詹俊吃惊的看着这一幕,“1分23秒,德赫亚的球门就告失守。”
  “阿尔德韦雷尔德明显慢了一拍。”张路沮丧的说:“阿拉巴的突破非常坚决……”
  虽然赛前孙吴已经交代过,拜仁的左边后卫阿拉巴的助攻能力非常强,但帕瓦尔依旧没能抗住。
  拜仁组织的第一次进攻就成功破门,这对曼联来说是个不能再糟糕的消息。
  德拉克斯勒在左边路拿球,伯纳多·席尔瓦回撤防守,但前者送出横传,阿拉巴就在肋部拿球强行突破帕瓦尔杀入禁区。
  阿尔德韦雷尔德的补防慢了一拍,奥地利边后卫抢先送出倒三角传球,J罗在大禁区外吸引了坎特的注意力,斜向跑进禁区的托马斯·穆勒在点球点的推射击中卢卡斯的脚后跟折射破门。
  “曼联付出了代价。”德国解说员幸灾乐祸的说:“曼联将托马斯·穆勒培养成世界级球星,却为了6000万英镑将其卖给了拜仁慕尼黑……”
  场边的麦克·费兰和罗尔夫脸色都很不好看,在英超乃至欧洲豪门,本赛季前十分钟进球数据,曼联排在第二位,第一位是曼城,这和他们开场高位逼抢战术有很大关系,没想到这次没进球,反而丢球了。
  瞄了眼正咧嘴大笑的阿拉巴,孙吴叹了口气,他当年还在德甲的时候就盯上了阿拉巴,可惜这家伙冒头太快,而拜仁的左边路一直缺个世界级球星,拜仁无论如何都不会放人。
  “啪啪啪!”孙吴拍拍掌将队友们聚集过来,“别急,我们有足够多的时间去逆转比分。”
  能够在曼联这种豪门俱乐部立足,而且能被孙吴挑中的,绝对实力不好说,但至少心理素质都很出色。
  但即使如此,拜仁一波接着一波的攻势让曼联中后场承受了极大的压力,虽然罗贝里都没首发导致缺少突破,但德拉克斯勒的分球,托马斯·穆勒的鬼魅跑位,阿拉巴和拉姆的不停前插助攻给曼联带来了足够多的麻烦。
  “砰!”孙吴实在没忍住从侧面下铲放翻了J罗,他爬起来高声吼道:“安德尔,安德尔!”
  埃雷拉举手示意是自己的问题,他的注意力被内收的托马斯·穆勒吸引,蒂亚戈前插牵制了坎特,J罗在无人防守的情况下拿球转身直面球门,这个哥伦比亚中场本赛季已经有8次禁区外远射破门了,孙吴迫于无奈将其放倒。
  孙吴阴着脸冲前面的格里兹曼和法尔考做了个手势,示意先回来防守顶住这一波攻势。
  但局势还是没有好转,孙吴回撤让中路略微安全,但拜仁两翼依旧牢牢压制了曼联,阿拉巴、拉姆、德拉克斯勒不停在边路做文章,托马斯·穆勒和莱万多夫斯基、J罗也不停左右横向跑动试图寻找曼联防线的漏洞。
  第10分钟,J罗左肋送出大弧度传中球,托马斯·穆勒迂回跑动插在卢卡斯之前在后点头球摆渡,莱万多夫斯基力压阿尔德韦雷尔德头球稍稍高出。
  第13分钟,阿拉巴卷土重来再次强行突破了帕瓦尔,这次阿尔德韦雷尔德倒是及时补防,但他没断下球,而是在大禁区线外一点点地方铲翻了阿拉巴。
  “这是本场比赛第一张黄牌。”詹俊摇摇头,“不过阿尔德韦雷尔德八分之一决赛已经洗牌了,倒是他的搭档范迪克身上还有一张黄牌”
  “角度很小……蒂亚戈……是直接攻门!”
  “砰!”
  “蒂亚戈的弧线球击中了近门柱!”
  “只差一点点,如果命中门框范围之内,德赫亚一点办法都没有……”
  孙吴转头瞄了眼场边安安静静的海因克斯,这位老帅今天的选择让他很吃惊。
  在仔细盘点了拜仁这两个赛季的比赛资料之后,孙吴对海因克斯有一个基本的判断,这是个在阵型、攻防方面相对平衡的教练,他不会毫无顾虑的高位逼抢,也不会缩回去摆大巴,拜仁这支球队在他手中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非常有序。
  拉姆、阿拉巴都是世界级的边后卫,两个人同时深度前压到三十米甚至二十米区域,而且中路的蒂亚戈也没回撤保护而是前插,这两年在拜仁比赛中是非常少见的。
  孙吴在心里琢磨,或许这和德拉克斯勒、托马斯·穆勒、J罗缺少强大突破能力有关,但更可能这是海因克斯拿出来的奇招。
  在大禁区外横向不停跑动扫荡,不停查漏补缺的同时,孙吴在“上帝视角”中仔细观看拜仁球员的站位。
  蒂亚戈前插频率很高,J罗更多在肋部活动,这也是给前者留出前插空间,哈维·马丁内斯始终留在中后场提防曼联的反击,他的站位有时候比胡梅尔斯和博阿滕更靠后。
  德拉克斯勒始终拉边,托马斯·穆勒……呃,这厮的跑位他自己有时候都不太明白,失位对于他来说是正常的,所以拉姆虽然压上幅度很深,但始终在托马斯·穆勒身后。
  孙吴的视线落在了德拉克斯勒和阿拉巴身后,那是一片非常非常空旷的场地。
  阿拉巴也太小瞧曼联了,或者说海因克斯也太小瞧我了……孙吴紧紧抿着嘴,他当然看得出来,哈维·马丁内斯留守后场很大程度就是为了弥补这个空档。
  而且伯纳多·席尔瓦的速度不快,这也是阿拉巴敢于压上的一个关键因素。
  这是个很容易被发现,但很难被利用的漏洞。
  孙吴有点犹豫,他有办法,但前场人数太少很难威胁到诺伊尔把守的球门。
  就在这时候,打的兴起的阿拉巴居然移位到中路,孙吴一时没提防被对方抹过。
  “过去了……阿拉巴!”亚当·辛普森高吼道:“远射!”
  “砰!”
  范迪克冲上来用后背封堵住这记射门,但随后J罗拿球在大禁区线上凌空抽射,德赫亚一个侧扑将球击出了底线。
  “局面太被动了!”詹俊紧张的语速都快了几分,“拜仁完全是压着曼联打,到目前为止20分钟,拜仁已经有6脚射门,1个进球,1个门柱,另外4次都在门框范围内!”
  张路幽幽补充道:“曼联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射门……”
  孙吴也知道太被动了,再继续下去丢球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虽然还没有把握,但必须开始了,至少要让阿拉巴这家伙老实点。
  
第一千零七章
状态好的那个
  从孙吴决定转会曼联那一刻开始,他就开始打造自己班底,那时候他的目标就对准了曼联的帅位。
  现在这支曼联上下绝大部分球员都是孙吴一手带来的,其中和他私人关系最好的是菲尔·琼斯,毕竟是多少年的老朋友了。
  孙吴最信任的是范迪克和坎特,荷兰中卫在训练加成卡的帮助下已经展露出世界级中后卫的水准,而坎特也成了难以逾越的高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6/7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