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茵表演家(校对)第1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1/749

  第19分钟,巴塞罗那将比分优势扩大到三个球,梅西右路内切,对位的莱尔战战兢兢再也没了赛前放言能防住梅西的气势。
  梅西的突破有着很强的特点,最关键的就是频率和伸脚速度非常快,快到绝大部分后卫都跟不上,后卫伸脚去断球十有八九只有两个下场,一是被梅西轻松转向晃过,二是犯规……
  而莱尔选择了往后撤指望身后的德米凯利斯来帮忙,结果……脚下一个踉跄摔倒了,梅西不客气的从莱尔身边冲进禁区,面对国家队友德米凯利斯轻松的连续两个转向后起脚,皮球划出弧线飞进远角。
  “3比0。”苏博蒂奇咧咧嘴,“才20分钟……”
  克罗斯不再去关注沮丧的拜仁球员,而是将注意力放到巴塞罗那的战术体系上,反正输球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了,就看看瓜迪奥拉会不会和马加特一样赶尽杀绝……
  “这套战术和之前里杰卡尔德时候好像区别很大……”克罗斯转头去问孙吴,他知道孙吴之前在拉玛西亚训练过一段时间。
  “看上去埃托奥、梅西和亨利很强大,但关键在于哈维、伊涅斯塔和布斯克茨。”孙吴慢慢说:“这三个人都是拉玛西亚青训出身,每个人都有在豪门做组织核心的能力。”
  “没了马克斯这种防守型后腰,但反抢力度很大,而且前场的逼抢效果很好……”
  “恩,逼抢的站位很有意思,何塞普对细节非常重视,没了防守型后腰意味着球队的控制力度会更强,也意味着所有人都要承担防守任务。”孙吴随口说:“相反的,中后卫搭档普约尔和皮克承担着部分后腰分球的任务。”
  克罗斯盯着屏幕看了好一会儿,才慢慢点头下了结论,“即使拉姆和卢西奥还在,也没可能赢,最多是少输几球。”
  第42分钟,意气风发的梅西再一次晃开莱尔杀进禁区,结果莱尔气急败坏的从侧后方一记飞铲将梅西连球带人一起铲倒。
  孙吴一点都不意外的看到,在那一刻,从球场的各个方向,蓝红色的巴塞罗那球员纷纷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向……主裁判!
  呃,这是巴塞罗那的恶习,被无数其他球队指责,后来甚至欧足联专门下了规定,不允许围攻主裁判。
  主裁判吹哨抬手示意梅西起来,双手交叉……没有点球。
  场边的瓜迪奥拉暴跳如雷,场下的他和场上的他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
  主裁判一点都不客气,迅速跑到场边听取了边裁和第四官员的意见,将瓜迪奥拉罚上了看台。
  孙吴能听见电视机里传来随队出征的拜仁球迷的鼓掌声,也能看见莱尔、范博梅尔等人脸上的希翼。
  “没用的,说不定更惨……”克罗斯如此说。
  
第一百六十四章
宿主请注意!
  哎,看着梅西在地上痛苦的呻吟,滚来滚去……孙吴咧着嘴在心里想,这家伙上了场真心和平时的性格不太符合。
  梅西在日常生活中相当的腼腆,相当的有礼貌,孙吴寄给这些朋友的礼物,至今只有梅西和格里兹曼每次都会邮件或者电话感谢……
  不过孙吴也同意克罗斯的观点,主裁判误判漏了个点球,而且给了梅西一张黄牌,又将瓜迪奥拉罚出场外,这挑起了巴塞罗那球员心头的怒火。
  下半场,克林斯曼用防守多面手奥特尔换下了施魏因施泰格意在加强防守,这一变招招致德国解说员的严厉批驳,这算什么,躺倒缩起来抱着头等着挨锤?
  “整个拜仁,也只有里贝里能在巴塞罗那混个位置。”胡梅尔斯哀叹道。
  这个判断是正确的,在后来拜仁复兴的时候,场上球员留下来的只有里贝里一个人。
  第58分钟,梅西再次从右路打开缺口,连续和埃托奥、亨利做出横向撞墙配合,在大禁区线上左脚低射,视线被挡的布特没能做出扑救动作……
  其实视线没有被挡也没戏,皮球入网的角度太刁钻了,而且梅西的射门动作非常隐蔽,摆腿幅度很小,这也是梅西的技术特点之一。
  “花费了1200万欧元的布雷诺,他在场上唯一的作用就是让球队出场人数达到11人!”
  德国解说员愤怒的指责布雷诺,电视机前的孙吴用一个词就能概括,“滥竽充数”
  “号称能防住梅西的莱尔已经成了笑话,几乎每一次对抗他都被梅西羞辱,几乎每一次巴塞罗那的进攻都会选择从右侧打开突破口。”
  解说员将拜仁所有的防守球员都骂了个遍,就连后腰位置的范博梅尔也没能逃过,伊涅斯塔从左路内切每次都能取得不错的效果,荷兰人完全无能为力。
  孙吴看着电视屏幕左上角的比分,4比0,前世应该就是这个比分,不过历史已经改变,沃尔夫斯堡还能7比1横扫呢……
  果然,仅仅三分钟后,梅西上演了帽子戏法,他和伊涅斯塔、埃托奥在大禁区前连续打出细腻的一脚传球配合,最后伊涅斯塔右脚外脚背横拨,梅西右脚将球抽进上角。
  孙吴羡慕的看着这几个球员那流畅的配合,不假思索的一脚出球,心领神会的精妙跑位,拥挤人群中也能找到配合的空间……
  孙吴在心里哀叹,说实话,除了巴塞罗那之外,很少有球队能常常打出这样的配合,呃,阿森纳有时候也能,但那是六脉神剑,时灵时不灵……准确说其实是绝大部分时候都不灵。
  等到第65分钟,经过一连串传递后,伊涅斯塔斜塞禁区左侧,亨利打进了第五个进球,克罗斯实在忍不住低声和孙吴开始讨论巴塞罗那这套有点奇怪的战术。
  说奇怪是因为巴塞罗那的阵型看似是433,中场只有三个人,而且伊涅斯塔在左路的突破传球更像个左边锋而不是左中场,但巴塞罗那的中场却有非常强的控制力度,克罗斯觉得这不仅仅是这三个中场能力强、默契度高的原因。
  克罗斯觉得最诧异的地方是,巴塞罗那并没有专职的防守型中场。
  如今的欧洲足坛里,控制节奏的组织核心后撤并不少见,比如AC米兰的皮尔洛,比如阿森纳的法布雷加斯,比如利物浦的哈维·阿隆索,以及这间客房里的后来的克罗斯。
  但是皮尔洛身边有加图索,法布雷加斯身边陆续有亚历山大·宋、马蒂奇,哈维·阿隆索身边有马斯切拉诺,即使是克罗斯后来身边也有哈维·马丁内斯才能替拜仁拿下大耳朵杯。
  小声的讨论了好一会儿,克罗斯沮丧的说:“效果很明显,但缺点也很明显,只有巴塞罗那有这个资格玩这套……除非后腰位置放两个同时具备世界级别的中场,但是可能性不大。”
  孙吴用怪异的眼神看着身边这家伙,两个世界级中场……后来三连冠的皇家马德里就是如此,托尼·克罗斯加上“魔笛”莫德里奇。
  另一侧的大黄蜂中卫搭档却在讨论如何抵挡巴塞罗那的攻势,呃,这个话题有点大,是后面几年内全欧洲共同讨论研究的重点问题。
  但孙吴很清楚,即使是号称“11对11,我从来没输给巴萨”的穆里尼奥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很多时候巴萨的输球在于自身出了问题。
  “我明年要回拜仁。”克罗斯想了好久才轻声对孙吴说:“赫内斯亲自给我打的电话。”
  孙吴眨眨眼没吭声,看来自己率领沃尔夫斯堡把拜仁打的有点惨,惨到克罗斯要提前回归……这算是穿越蝴蝶扇起的风暴吧!
  “而且也提到你了……”
  孙吴终于忍不住问:“提到我?肯定没什么好话!”
  “或许是想买你,噢噢,现在托尼正在做工作!”边上的胡梅尔斯羡慕嫉妒恨。
  “怎么可能!”孙吴噗嗤笑道。
  “怎么不可能?”克罗斯的反应有点奇怪,“德甲年轻天才,表现出色,而且擅长的正好是拜仁缺乏的,即使7比1……不管俱乐部还是球迷都会欢迎你的。”
  总不能说我看不上现在的拜仁吧?
  孙吴可是清楚的,后面几年的拜仁虽然差点拿到三冠王,但始终被多特蒙德压制,这种压制并不是单单由实力造就的,更多是战术原因,这可不是一个明星球员就能改变的,难道让自己和范加尔那个脑袋方方的家伙去撕逼?
  孙吴的反应非常非常快,只愣了三秒钟就找到了理由,他语重心长的说:“如果我回去,托尼怎么办?难道让他打我的替补?我和托尼是朋友……呃,这个理由不够充分?”
  面无表情的胡梅尔斯和苏伯蒂奇同时摇摇头,倒是一旁的克罗斯看起来有点小感动,支支吾吾说:“竞争是正常的,特别是在拜仁这种豪门……”
  “好吧,真正的理由是……”孙吴立即换了种说法,“比起纯粹的朋友,我更希望和托尼做一半朋友,一半敌人……”
  “有时候敌人比朋友更能贴近你的心……”
  “碰到最好的朋友要畅饮美酒,碰到最可敬的敌人也应该邀他共饮……”
  孙吴一段乱扯还加上前世看小说各种段子,对面仨听的一愣一愣的……
  “叮!宿主请注意,你的好友托尼·克罗斯已经上线,好友度91!”
  呃,孙吴愕然住嘴,这个好友度有点夸张了吧!
  
第一百六十五章
非卖品
  录像室里,马加特、罗尔夫和格拉菲特、孙吴、哲科等人正在研究分析刚刚过去的那场比赛。
  在这一周的训练中,孙吴正式代替米西莫维奇以组织核心的身份参与到队内对抗赛中,效果有好的一面也有差的一面。
  孙吴的跑位传球往往能给前面两位前锋制造大量的射门机会,而在控制节奏、战术微调上也展现了米西莫维奇所没有的能力。
  但毕竟孙吴进入球队时间有点短,和队友之间的配合还是不够默契,特别是和之前曾经受了一个月伤的格拉菲特……孙吴送身后球,格拉菲特没加速;孙吴面对门将轻巧挑传,结果格拉菲特完全没意识到……
  所以马加特才把前场三叉戟拉到录像室来补课,试图用录像定格分析的方式加深默契,不过孙吴对其效果保持怀疑,因为格拉菲特的战术素养并不强。
  走出录像室,孙吴有着自己的考量,在不能挑选身前的前锋人选的情况下,自己却可以选择传球的方式,尽量给格拉菲特制造突破的空间,毕竟他本赛季的状态非常火爆。
  不过这点需要晚上回去再看看录像,想起格拉菲特的跑位孙吴就有点挠头,这位巴西前锋的跑位有很强的随机性,这可能和他曾经辗转多国联赛有关,当然了,反过来说这也是他的特点和优势。
  坐着哲科开的车离开俱乐部,孙吴小心的瞄了眼大门口,“总算不再堵门了,这群记者真够烦人的!”
  “现在咱们是领头羊嘛,你还是领头羊的非卖品!”
  “你也一样是非卖品!”
  两个人嘻嘻哈哈的离开俱乐部,找个地方去吃饭。
  就在拜仁客场0比6惨败于诺坎普球场的当晚,拜仁慕尼黑就宣布主教练克林斯曼下课,由曾经的俱乐部名宿海因克斯担任临时教练。
  没辙,两场加起来进了一个球,丢了十三个球……这样的战绩实在没脸,当然了,最重要的是让赫内斯没脸,事实上在1比7负于沃尔夫斯堡后,赫内斯就决定让克林斯曼滚蛋了。
  第二天,德国媒体、足坛名宿一拥而上,将拜仁出场的那些球员从头骂到脚,特别是马特乌斯,他将后防线上所有人都骂成翔了,而且将矛头对准了克林斯曼……这是可以理解的,虽然同为当年的三驾马车,但马特乌斯和克林斯曼关系一直不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1/7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