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帝成长计划(校对)第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4/530

  车骑将军,是个什么级别?
  ——历史上的贰师将军李广利,其将职就比车骑将军高小半级,就足以全盘掌控对匈奴的一切战事了!
  而这种高级将称,绝对不是一个三十,甚至四十岁以下的‘毛头小子’可以担任的;起码没有服众的战功之前,是无法服众的。
  即便是历史上的冠军侯骠骑将军霍去病,其第一次率军出征,所掌者也不过精骑八百而已;有了赫赫战功之后,才一步步累功成为骠骑将军。
  所以,即便刘弘十分鄙视这种排资论辈的现象,也不得不向现实妥协——要想让令勉接班柴武,就必须让令勉熬够资历。
  起码,也要在中枢镀层金。
  心中有了决断,刘弘便径直开口:“既然令校尉尚需历练,朕意,留校尉令勉于长安,任郎中令!”
  曹岩,已经是必死无疑;空出来的郎中令,刘弘不可能再让陈平拿了去。
  但占坑归占坑,那也得刘弘手上有能用的人才可以……
  刘弘现在,可是惨到让刘不疑一个人占着两个九卿的坑了!
  但凡手上有一个能用的人,刘弘都不至于如此狼狈。
  就连身为原北军射声校尉的秦牧,刘弘都得通过秦牧跟虫达的师徒关系,才遮遮掩掩的让秦牧做个卫尉丞,日后再图谋转正。
  就连这,都有可能在朝堂上遭遇巨大的阻力——不出意外的话,等秦牧从箫关回来,刘弘还得给秦牧安个外戚的名头,封个驸马都尉之类的将职,才能使秦牧顺理成章的担任卫尉丞。
  郎中令更是直接属于九卿,根本不是刘弘随便拉个人过来,就能够抬上去的。
  汉九卿,起码要有在郡国地方担任太守,或者担任过独当一面的将领的经历,才有资格担任!
  而刘弘手上,此时连当过县令的人都拿不出来……
  将令勉留在长安,问题就简单多了。
  首先,作为飞狐军一部校尉,还是柴武的亲信,令勉完全具备竞争九卿副官的资格;再加上柴武这个举荐人,以及为日后执掌飞狐军做准备的内因,担任九卿也勉强说得过去。
  其次,将令勉留在长安,刘弘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将令勉手中的强弩校尉部,那接近两千人也留下来。
  也不用打散重组,直接让令勉继续执掌,负责宿卫禁中,对刘弘而言就足够了!
  ——北军,刘弘是越看越不舒服了……
  即便心里明确的知道,北军的士卒没有一个想反自己,但对这支始终游离于掌控之外,又不怎么坚定,还反复给自己添堵的军队,刘弘真的是有些喜欢不起来。
  南军,又因为诛吕之事而彻底失去战斗力;哪怕即将被刘弘强行洗白,恢复战斗力也需要时间。
  将令勉任为郎中令,刘弘地燃眉之急——宫禁,就可以得到完美解决,令勉也可以镀层金,熬个资历,顺便在长安跟刘弘培养培养君臣感情,和信任。
  过个几年,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将令勉外放,从九卿转任飞狐都尉。
  届时,刘弘再把柴武召回朝中,担任军方大佬,帮自己揍周勃和灌婴……
  越想,刘弘就越觉得自己是个天才——这个方案,几乎没有弊端!
  “任令校尉为郎中令,留强弩校尉拱卫未央,朕以为甚善!”
  闻言,柴武心中的疑虑彻底消失,终于确定刘弘今天这番话,没有忌惮自己手中兵权的意图;看着刘弘信心十足,又淡然微笑的面庞,柴武也不由暗自惊诧起来:小小年纪,手段便如此老练稳重……
  “陛下圣命,臣谨奉诏……”
  得到柴武的允诺,刘弘面色终于放松了些,数日来一直紧皱的眉头也舒展开来。
  “总算能睡个安稳觉了”
  心中自嘲着,刘弘意味深长的看向柴武的目光深处,嘴上却似不经意般道:“将军此至长安,乃奉朕诏,除长安匪盗、恶商。”
  “调兵诏书,朕亦已遣人去取。”
  说着,刘弘的目光逐渐锐利起来,紧紧盯着柴武那双晦暗复杂的眼眸。
  “上将军手上,当是无有第二封诏书吧?”
  
第0107章
高庙余波
  吕后九年冬十二月的最后一天,在一场大雪,以及一则劲爆的消息中落下帷幕——故御史大夫平阳侯曹窋,留告罪书一封,遂于府中吞金自尽!
  曹窋那封告罪书中,对弟弟曹岩的所作所为,丝毫没有撇清关系的意思,而是将罪责尽数揽到了自己头上——还是那句话:长兄如父,教弟不严,皆吾之罪!
  消息传出,朝堂振动,长安震惊!
  次日一大早,即元月初一,长安城便如剧院般,上演了一幕幕令人瞠目结舌的好戏。
  ——奉常领宗正事刘不疑,吞金自杀,被太医救回!
  ——少府留侯张不疑,坐受金,免官回乡!
  ——内史属官中郎将,坐渎职,流千里!
  ——廷尉汾阴侯周开方,坐渎职,免官夺爵,后捐金得以留爵!
  一系列单个拿出来,都足以震惊朝野的人事变动,在元月初一这天同时爆出来,着实让长安百姓吃瓜吃了个饱。
  终于,在午后,从未央宫内的诏狱传出消息:故郎中令曹岩,于诏狱之中畏罪自尽;到了这时,这一系列变动的内因,才在关中流传开来。
  ——郎中令曹岩,剑刺高庙墙垣!
  消息传出,不知有多少游侠地痞捶胸顿足,恼怒于曹岩那么轻松地就自尽。
  紧接着,长安南阙的安门便涌入军卒数千人,将高庙以及长乐、未央两宫围了个水泄不通;宿卫未央的北军将士,也被一道诏书调去配合内史衙门,捉拿此次高庙墙恒受损事件的牵连者。
  一个时辰之内,就有数十名千石到两千石的官员落马,被北军士卒连踢带推的押入内史大牢。
  朝中百官,更被这一日之内发生的事吓了个半死,终于在第二日清晨联名上书,劝刘弘‘暂息雷霆之怒’‘以大局为重’。
  曲逆候陈平的名字,更是出现在那封联名书的最上方——作为丞相,陈平即便再不情愿,也要出面‘劝劝’刘弘了。
  但无论刘弘‘息怒’与否,现实都毋庸置疑:高庙之事,被彻底踢爆了。
  ……
  丞相府中,陈平、周勃以及灌婴三人围坐于一张案几之前,面色都不怎么好看。
  在高庙之事发生当天下午,陈平便收到宫内发出的一纸诏书——安陵杜氏为祸关中,扰乱民心,内史不能治,丞相不能罪;纳丞相之议,传飞狐军入关中,助丞相肃清安陵杜氏等一干豪强恶绅!
  要知道西汉的诏书,需要一式三份,一封交于丞相之手,一封留在石渠阁备案,另一份交给受诏人,才会具备法律效益。
  小皇帝却在飞狐军到来之后,才把手续‘补全’,陈平心中,简直跟被喂了一坨奥利给一样难受。
  再仔细看完那封诏书之后,饶是对此早有预测的陈平,捋着胡须的手也是没忍住,将颌下髯须拔了几根下来!
  ——说飞狐军是被调来对付关中豪强也就算了,居然还说这是丞相的提议……
  全长安城谁不知道,陈平跟杜氏是儿女亲家?
  果不其然,陈平随口一问,那侍郎便丝毫不犹豫的确定了陈平的猜想——这封诏书在送到陈平手上之前,已经率先贴到了长安每一个乡县的露布之上!
  也就是说,在这个政局动乱的时间点,陈平不止要在暗地里防备刘弘,明面上辅佐刘弘,甚至要在私底下,承受舆论对他个人道德的攻击……
  当天晚上,陈平就气的多吃了两碗饭!
  但除此之外,陈平也没有别的办法了——实在是小皇帝挑的这个时间点,太完美了……
  高庙出事,作为太祖高皇帝之孝子贤孙,小皇帝雷霆震怒,这能有什么不对?
  如果刘弘不这样,那才叫不正常!
  而陈平却要一边低调行事,以保证自己不被卷进去;一边还要出面劝阻刘弘,以显示自己百官之首的担当。
  对刘弘的小动作,焦头烂额的陈平实在是无暇去阻止了。
  “绛侯是说,未央宫卫,已被飞狐之卒替换?”
  见周勃点点头,陈平心中顿时一沉。
  将禁卫交还到小皇帝手中,这件事在那日安门城头就已经有了定论;但陈平无论如何也没想到,小皇帝居然真敢把北军换下去!
  在陈平原来的猜想中,小皇帝顶多是让身为卫尉的虫达去抢一抢郎中令的权力,试图掌控北军。
  但陈平对此,原本是并不看好的。
  盖因为从本职工作的角度来讲,卫尉的职权根本不是保护皇帝。
  ——卫尉,所卫者,长安两宫也。
  什么意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4/5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