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帝成长计划(校对)第5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5/530

  “大将军意,自西路军分关中卒五千,于三日后日暮之时潜入善无,以保善舞不失。”
  “及西路军其余部,则于涔山东段潜驻,若善无不稳,则无须再行潜伏时,直出涔山以援善舞;若胡无有强攻善无之举,西路军则当于七日之后自涔山东出,沿五路山东进武州塞,以解东路军之困。”
  言罢,那斥候又是一拱手,不等秦牧给出答复,便开口道:“大将军之令,末将已尽数带到,若卫尉无他事,末将便告辞。”
  见秦牧下意识一拱手,还没有完全从柴武那一长串命令中换过神,那斥候便果真如其所说那般,头也不回的离去。
  看着斥候潇洒离去的背影,秦牧却并没有顾得上考虑太多,只反复回味着斥候方才那番话语。
  “支援善无……”
  “驰援武州……”
  ……
  长安,未央宫。
  与绝大多数朝臣百官想象中所不同,此时的刘弘,并没有再将大半注意力,放在正紧张进行着的马邑战役之上。
  一开始,刘弘确实对前线得战况翘首以盼,恨不得还没开打,柴武就发回‘已经将敌人全部歼灭’得消息。
  在得知大军正式进入战场之后,明明远在前线以外数千里之远的刘弘,更是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儿!
  但在经过这段时间的情绪平复之后,刘弘也大概想明白了。
  ——无论自己再怎么茶饭不思,废寝忘食,也终归不能对最终结果起到哪怕一丝一毫的影响。
  说到底,在大军正式从长安启程的那一刻开始,刘弘能为此次马邑战役做的事,就已经全部完成了。
  剩下的事,都有专门的官员会安排妥当。
  如粮食辎重、后勤保障,有少府夜以继日的赶制,而后发往前线。
  关中乃至于代、赵之地的协调工作,也有当地官府,以及丞相府配合着处理。
  除了极具迷信色彩的‘日夜祈福’,刘弘能为前线将士做的,也就只剩下全然地信任了。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做出一副对马邑战役志在必得,甚至隐隐有些‘不重视’的姿态,实际上也能让长安朝堂揣揣不安的氛围稍稍安定下来一些。
  想明白这些事之后,刘弘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地,也就放在了政务之上。
  ——太阳离了谁,都照样会转;只要太阳在转,皇帝就得跟着转。
  很显然,一场马邑战役,并没有能让汉室中央正常的运转陷入暂停,作为一个勤政得皇帝,刘弘要做的事非常之多。
  除了每日日常批复奏疏、文牍之外,刘弘还要对一些看上去不大不小,实则关乎到中央大全得突发事件,给出一个尽量完美的处置意见。
  例如说:关中某县今年闹了蝗灾,秋收受到了影响,当地官员请求中央免除当地今年的农税,并拨款赈济百姓。
  乍一听上去,这不过是再正常不过得天灾,貌似也不用请示刘弘,直接按这个请求执行即可。
  但作为一个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成熟皇帝,刘弘却一眼就看出了这个问题的本质。
  ——税权,以及财权!
  起码在封建时代,‘税收是否免除’这种关乎中央的大事,决策权还是必须要把握在皇帝手中的。
  如若不然,只怕将来的汉室遍地刺史、州牧,借着一手‘奉命免税’,就能上演一出西汉版诸侯割据。
  而拨款赈济,实际上也有许多弯弯绕绕在其中。
  ——这个县受灾了,是什么程度的灾害?
  有多少人、多少家庭受影响?
  是否真的到了要拨款救济的地步?
  结合各种层面的考虑,就有了刘弘给出的这份标准版本批复。
  ——开当地县衙粮仓赈济灾民;派丞相府官吏、御史大夫采风团前去调查,省御卫暗中派人前往,调查真相;少府备粟米十万石,随时准备运往该县;中尉派备盗百人前往该县附近,等候命令。
  
第0412章
战况不利
  “呼……”
  经过第三天的攻城未果,折兰王呼奢和白羊王且居终于意识到,马邑的守备力量,强大的有些出乎意料。
  在匈奴人先前的预料中,马邑的守卫兵力最多不会超过五千人,就算加上城内临时征兆的男丁,也绝不可能超过一万。
  而根据过往的经验,匈奴攻打马邑这种级别的汉人城市,每付出三个奴隶炮灰的代价,就能换得一个汉军士卒的性命。
  经过三天的惨烈战斗,折兰王呼奢带来的六七千奴隶早已消耗殆尽,就连白羊王且居带来的过万奴隶,也已经只剩下不到三千人。
  损失了近万炮灰,按理来说,马邑应该也损失了四千左右的守卒,从而元气大伤,无力再组织起城墙防线才是。
  但实际情况,却让呼奢、且居二人的心越发沉重。
  ——随着战斗的进行,马邑城内的守军非但没有‘元气大伤’的征兆,反倒是越战越勇,甚至隐隐有一丝适应了战斗的感觉。
  马邑北墙防线的汉军将士,也从最开始的吃力至极,到后来一点点稳住阵脚,再到现在,已是有了些闲庭信步的自信。
  这样的状况,显然将一个万分无奈的可能性,摆在了呼奢和且居二人面前。
  ——马邑北墙,恐怕是无法攻破了……
  原因很简单:在奴隶炮灰消耗殆尽的情况下,攻打马邑,已经成为了折兰、白羊两个部落万分不愿意的事情。
  因为现在,要还想攻打马邑,就需要折兰、白羊两部派出正牌部队,也就是部族勇士。
  如果是一座防备力量薄弱,一攻即下的小城,那呼奢、且居二人还有可能考虑考虑。
  但在确定马邑城绝非可轻取之城池后,‘以部族勇士的性命换取马邑城’的选项,绝对不可能出现在二人脑海当中。
  自然而然,深刻在游牧民族基因中的‘捷径之道’,出现在了呼奢、且居二人脑海当中。
  “折兰王。”
  王帐之内,且居深思片刻,不由试探着开口道:“今夜月圆,我等不若偷城如何?”
  “本王的奴隶还有几千,不妨派去一试;不成也罢,那几千奴隶,终归要在明日死在马邑城下。”
  “万一要是成了,那折兰王率领本部勇士冲入马邑,我等此行,便算是不虚此行了啊?”
  听闻此言,折兰王呼奢面色不由一滞,陷入了短暂的沉思当中。
  作为幕南乃至于整个匈奴最为特殊的一个部族,折兰部族在乎的东西,往往和其他部族不太一样。
  就拿现在来说,白羊王且居脑海中想的,是用手里仅剩的奴隶换取一个‘攻破马邑’的可能性,从而用马邑城内的各式物资,来弥补白羊部此次南下的损失。
  但在折兰王呼奢脑海中,则几乎完全没有‘怎么做才能不亏’‘怎么做才能弥补损失’的考虑。
  ——整个折兰部族的存在意义,都是为单于庭镇压幕南,折兰部的勇士全都不需要从事生产、劳动,只需要磨炼战斗技巧即可。
  其他的物资,如食物、武器、战马牧畜等,都有单于庭(从其他弱小部族)剥调。
  就算是奴隶,实际上也不是很能引起呼奢的注意。
  ——没了就没了呗,等战后回幕南,逮住个倒霉的小部族来一场肃清,就能补充回来。
  单于庭也不会对折兰部‘奴隶全部损失在马邑城下’的情况视而不见,也会相应的给与一些补充。
  在这种‘衣食无忧’的情况下,身为折兰王的呼奢脑海中所想,只有一点。
  完成单于庭,准确的说,是完成单于冒顿所下达的命令,穷尽一切,攻下马邑!
  当然,这里的‘穷尽一切’,并不包括拼上本部勇士。
  所以当且居提出夜袭马邑,准确的说是通过挖地道、抠墙角的手段做出尝试时,呼奢是有一点心动的。
  天见可怜——这几日的战斗,匈奴这边死的虽然大都是奴隶、炮灰,但作为攻城主力的折兰部,也同样遭受了很大的损失。
  毫不夸张的说:仅仅三天的战斗,折兰部两个万骑近一万两千勇士,便有将近一千人长眠马邑城下,另外有三千人身负各种程度的伤。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三千个失去战斗力的伤员,将缺席接下来的整场马邑战役。
  即便是在战争结束之后,这三千人当中,也有一半左右要面临退役。
  在汉室,军卒退役意味着退伍返乡,意味着回归农民身份;如果有些身手,还有机会和当今国丈何广粟一样,重新回到军中,再续荣光。
  在匈奴的寻常部族,勇士退出作战部队,虽然会导致其地位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再不济,也还能靠着原有的资产过一个相对祥和的生活。
  ——最起码,也能在兄弟叔伯们的照顾下活到三十岁,然后再迎接草原民族在这一时期特有的人生重点。
  但在一切为了战争,所有人都为战争而存在的折兰部族,勇士退役,实际上和阵亡几乎毫无差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5/5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