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帝成长计划(校对)第4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6/530

  毕竟善无城所守的,并非是匈奴人南下的要道,在武州塞已经被打通的情况下,匈奴人完全可以自五路山以东的武州塞进入马邑战场。
  对五路山以西的善无城,匈奴人无论是置之不理,亦或是围而不攻,都不会对占据造成太大的影响。
  但匈奴人,或者说绝大多数异族不知道的是:对于‘互为犄角’的防守位置,华夏文明有着怎样的狂热。
  历史上的三国时期,就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关于‘互为犄角之势’的故事。
  先是兴平元年(194年),三姓牛马吕奉先被曹老板打的走投无路,投奔占据徐州的刘大耳,刘大耳便以‘双方互为犄角’的战略考虑,将吕牛马安排在了徐州城外不远处的小沛。
  ——没错,这个‘小沛’,正是汉太祖高皇帝刘邦的老家:沛县。
  兴平二年(195年),袁术攻打徐州,刘大耳率军抵挡袁术大军,让三弟张屠夫留守徐州。
  之后的故事,就是那段耳熟能详的经典了。
  张屠夫一边贴上‘绝不能喝酒,绝不能打骂士卒’的对联,一边请留守的将士喝酒,并当场挥起军鞭,把一个不愿意喝酒的军官给抽了一顿。
  这个军官怀恨跑到吕牛马身边,陈公台在一旁稍劝一番,徐州便顿时易了手,三姓牛马吕奉先,也总算是有了一块立身之地。
  刘大耳那边正和袁术打着仗,就听说徐州易手的消息,赶忙往回撤退,便发生了那极具戏剧性的一幕。
  ——为了‘报答’刘大耳曾经收容自己,把自己安置在小沛的恩德,吕牛马大笔一挥,对刘大耳说:皇叔率军驻扎小沛吧,你我双方互为犄角之势,彼此也好有个照应。
  从这一番闹剧之中,我们就不难看出:对于古华夏军士战略界而言,有一个‘互为犄角之势’的盟友,是多大的一个执念。
  而汉室在一个看似毫无战略意义的位置,设立雁门郡治善无城,实际上也正是出于这个考虑。
  当马邑受到攻击之时,位于马邑以北的善无城,能和马邑互为犄角之势。
  虽然实际操作中,就算马邑被全面围困,善无城内的汉军步卒也不敢出城,去硬刚匈奴骑兵,但不敢和不可能,到底是两码事。
  为了保证攻打马邑的过程中,菊花不会被善无城内的汉军士卒捅破,匈奴人只能分出一部分兵力,以保证善无城自顾不暇,无力支援马邑。
  但在匈奴人分兵善无的那一刻,汉室建立善无城的目的,实际上就已经达到了。
  ——互相缓解防守压力!
  就拿此次马邑战役来说,从武州塞进入的匈奴先锋,斥候探子已经在马邑城外发现的,便有折兰部族的鹰雕大纛、白羊部族的羚羊大纛,以及楼烦部族的长弓大纛。
  三个部族合在一起的兵力达到了三万到四万之间,大约为六个万骑的编制。
  而在明日,马邑战役正式打响之后,这三个匈奴部族当中,起码要有一个甚至两个万骑,要去负责包围善无城。
  原先的六个万骑离开一到两个,马邑城所面临的压力就将骤减。
  光这一项,就足以让汉室每年花费上千万钱的成本,以维护善无这座屹立在长城保护之外的城池。
  对于善无城的安危,柴武也并不担心。
  还是那句话:从战略角度来讲,攻取善无对匈奴人而言,几乎毫无意义。
  善无一没在交通要道,二不是富庶、繁华的城邑,反倒是防备力量着实不弱,虽然不能保证绝对的安全,但要想强攻下善无,匈奴人怎么也得付出几千条人命的代价。
  和破城之后,那少得可怜的粮食相比,这几千人的损失对匈奴人而言,显然是太过沉重了些。
  善无城不会被攻打,柴武自然也没往善无投注太多注意力。
  “再派人转告卫尉:切记,要隐秘行踪!”
  照常做出一个强调性质的交代,柴武便强忍心中急迫,对那军卒问道:“东路军如何?”
  就见那军卒闻言,稍一思虑,对柴武又一拱手。
  “两日之前,曲周侯、郎中令所率之东路军,自洪涛山以南入山,而后便再无音讯。”
  “洪涛山接连武州塞,山脚沿途多匈奴游骑,末将有心联络曲周侯、郎中令,又担心暴露东路军行踪,便也未敢北探太远……”
  听闻此言,饶是心里早就有准备,柴武还是不由觉得一阵失落。
  “可有其他途径联络东路军?”
  不死心的又发出一声询问,军卒接下来的回答,却令柴武得到了一个意外收获。
  “斥骑司马战前同曲周侯约定:马邑城楼青烟三缕,燃一刻,灭一刻,复燃一刻,东路军便会派斥候沿洪涛山折返,同斥骑司马联络。”
  闻言,柴武猛地一拍大腿:“好!”
  “尔即刻亲去,燃青烟以告东路军!”
  能联络上,就说明事情还有转机!
  算算时间,东路军应该已经到达洪涛山与武州塞的接连处附近,如果快马加鞭,东路军的联络员应该能在今晚折返回来。
  柴武便可以下令,将东路军重夺武州塞的时间点,从后天晚上提前到明天晚上。
  得到柴武的授意,东路军的联络员大概能在明天上午回到武州塞附近,并不会让东路军重夺武州塞太过仓促。
  只是这样一来……
  “明日,还是得苦战一番呐……”
  摇头叹息着目送军卒离去,柴武不由再次来到堪舆面前,将目光撒向五路山以北的盐泽。
  “胡酋冒顿,不知此刻可在盐泽?”
  “只可惜,大军无有骑兵之力,若不然,老夫必当一试!”
  “可惜,可惜……
  
第0400章
烹羊宰牛
  结束中军大帐的军议之后,舒駿刚踏上北城墙没多久,就见一位满身泥尘的军卒跑上城墙,招呼着几个同样灰头土脸的士卒,在城楼上燃起了三缕青烟。
  但对于军卒的怪异举动,舒駿却并没有感到好奇,亦或是警惕。
  ——带头的那个军卒,舒駿认识。
  那人真名叫什么,舒駿不是很清楚,只知道那人是柴武从飞狐军带出来的斥候司马。
  在平日的军议、商讨中,那人从来都不会出现,但在大军从关中沿途北上的路途中,那人所率领的原飞狐斥候五百人,却永远走在大军最前面。
  准确的说,是走在先锋部队前面数十里的区域,查探状况。
  就是这五百人,让如今马邑战场这将近十五万大军,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几乎神不知、鬼不觉的出现在了代北。
  对于这样一个人,别说是舒駿了,只怕是羽林军的常备主将秦牧,也不敢质疑其举动。
  稍观察一番那队斥候的举动,得出‘或许是在联络其他路’的大概猜测之后,舒駿便转过头,走向了远处的一段城墙。
  在那里,站着一个嘿嘿傻笑,不是还朝舒駿挥手的中年大汉。
  那个中年大汉,算是舒駿的挚友、同袍,于此同时,还是舒駿的便宜亲家。
  ——当今国丈,何广粟!
  在将女儿送进宫中,让女儿成为当今刘弘仅有的几个姬嫔之后,何广粟在军中的地位,可谓是水涨船高。
  包括实际意义上的羽林都尉秦牧在内的大部分家世不显,或家道中落的功侯贵勋,都明里暗里向这位农民出身的外戚,表明了友好之意。
  这其中,尤其以同样兼有‘外戚’身份的秦牧,为个中翘楚。
  坊间传言,秦牧甚至曾提出要收何广粟的幼子为徒,带在身边亲自指导!
  更让人羡慕嫉妒恨的是:据说就连当今陛下,都默认了秦牧这个承诺‘不犯忌讳’!
  不出意外的话,等此战过后,大军班师回转长安,何广粟的幼子就要送到卫尉秦牧府上,接受这位汉室新星的言传身教。
  至于秦牧能教何家的小儿子什么东西,那更是在长安人尽皆知的事。
  ——要知道秦牧,可是曾经的天下第一剑客,故卫尉曲成侯虫达的亲传弟子!
  那一手出神入化的剑刺之术,可谓是尽得虫达衣钵!
  更何况秦牧如今,已然是汉室政坛风头无二的超级新星,不到三十岁的年纪,就达到了汉九卿的崇高地位。
  如果此战顺利,汉室正在匈奴人身上狠狠咬下一块肉,那作为负责清缴、扫荡的西路军主将,秦牧受封为侯,也几乎是板上钉钉!
  这样一个新贵,哪怕是要教何家的小子斗鸡走狗,那也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攀附之机。
  有这么一份香火情在,哪怕何家的女儿不争气,没能为当今生下一儿半女,何广粟又没能立下多少武勋,何家也能在卫尉秦牧一门的庇护下,起码保三代荣华富贵!
  “唉,可惜我女年纪太小,又早就许配了出去……”
  要说对何广粟的骤然贵幸无感,那就是舒駿在说谎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6/5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