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帝成长计划(校对)第4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2/530

  “太中大夫不愿说,那朕不妨一桩桩、一件件,说给太中大夫听听?”
  言罢,刘弘不顾陆贾的‘意见’,便自顾自对着手中的竹简,以一副颇带玩意的语气,一句句诵读者。
  “秦南越王赵佗,敬拜汉皇帝在上!”
  只此一句,殿内顿时轰然跪倒一片!
  待刘弘面带戏谑的抬起头,望向陆贾依旧颤抖不住的身影时,整个宣室殿之内,除刘弘之外,已然是没有了第二个站着的身影。
  御阶上持卷傲立的刘弘见此,却只是深深凝望了陆贾一眼,便甩了甩手,将竹简又多摊开了些。
  “二世暴虐,天下群雄并起,共逐秦失之鹿。”
  “终沛公起于草莽,得天下、立社稷,位登九五之尊。”
  “此虽非人臣所为,然亦属顺天应命之举,故今天下归汉,亦当乃天下苍生黎庶之幸……”
  念到这里,刘弘胸中的滔天怒火,已然是有了些许迸发的征兆。
  但刘弘地脸色,却依旧勉强维持着先前那一丝戏谑。
  “嘿……”
  “赵佗老儿,也不怕岭南风大,闪了他的舌头!”
  怒到极致,刘弘甚至吐出了一句上一世的口头禅,那双锐利的眼眸中,也已是带上了无法掩饰的怒意。
  “朕虽已加冠亲政,然年齿不过一十有六;南越王书中之意,朕甚为不解。”
  以一副还算淡然的口气说出这句话,刘弘便满是轻松写意的直起身,将手中的竹简向御阶下的陆贾晃悠了两下。
  “莫如,太中大夫屈尊,为朕解此数言之惑?”
  说着,刘弘便做出一副果真‘困惑不已’的神色,指着手里的竹简,对着御阶下的陆贾问道:“敢问太中大夫。”
  “吾汉得天下,乃承先周之社稷,于暴秦何干?”
  “何以南越王字里行间,竟以暴秦共主之身,同朕言以天下大事?”
  
第0343章
自有制度
  随着刘弘语气中的凶气愈发浓烈,陆贾也是逐渐回过未来,不由跪的端正了些。
  但在心底里,陆家还有着最后一丝侥幸。
  “陛下年不过十六,如何知此等军国之大事……”
  暗自给自己打了打气,陆贾便强自镇定下来,又是沉沉一拱手。
  “陛下。”
  “此间之事,还望陛下允臣细细道来。”
  看着陆贾依旧强装出一副咬牙硬撑的模样,刘弘若有似无的轻扬起嘴角,只那双冰冷无情的双眸,直勾勾看向陆贾,却并未再开口。
  自认为‘得到默许’的陆贾稍一措辞,便将自己苦思而出的‘解释’,摆在了刘弘面前。
  “陛下,南越不恭之事,乃自高皇帝之时便有之;然纵高皇帝、吕太后,及孝惠皇帝、孝怀皇帝莅位,皆无发兵征讨之举。”
  “此何也?”
  “此乃高皇帝慧眼如炬,知五岭之险阻、吾汉室之疲敝,又以南越之民多以开化,故以圣王之道,行徐图之事也。”
  说着,陆贾做出一副回忆的神色:“遥想高皇帝之时,赵佗称帝于岭南,臣便奉高皇帝之令,往南越而温劝。”
  “果不然,赵佗闻臣之劝而去帝号,北面而称臣,以为吾汉之藩属也。”
  “及至吕太后驾崩,赵佗复行称帝事,出入称警、行文用制,制黄屋左纛,吕太后闻之大怒,遂以隆虑侯将兵十万伐之。”
  说到这里,陆贾不忘做出一个沉痛的表情,摊开手跪行上前,满脸泪痕的反问道:“隆虑大军于长沙所遭之难,陛下莫非不知?”
  就见陆贾做出一个夸张的表情,‘无力’的瘫软在地。
  “陛下……”
  “隆虑侯所发之关中良家子十万,无伤残而归师者,不过十之三四啊……”
  看着陆贾声泪俱下的哀嚎捶腿,刘弘面上怒容反倒是一敛,旋即流露出一丝思索之态。
  见此,陆贾心中稍一安,继续补充道:“陛下莫非忍关中子弟,每岁以成千上万之数埋骨岭南,至使南山五岭,成吾汉家血流不止之恶疮余?”
  听到陆贾终于说到了点子上,刘弘暗地里冷笑一声,再稍敛回面上怒容,换上一个还算淡然的表情,朝御阶之下轻轻压了压手。
  “太中大夫年老,无久跪之理。”
  说着,刘弘便侧目瞥了一眼一旁的王忠。
  “赐座。”
  听闻刘弘此语,陆贾高悬着的心,才算是安稳落地。
  “呼……”
  “总算是逃过一劫……”
  暗自长出口气,陆贾被晃晃悠悠站起身,狼狈的擦了擦额角的汗水,便在殿旁的筵席之上跪坐下来。
  却见刘弘依旧是一副不冷不淡的面色,背负双手走下御阶,来到了陆贾的身旁。
  “如此说来,太中大夫于南越之事,另有高见?”
  闻言,陆贾下意识抬起头,就见刘弘并没有正对着自己,反倒是负手远眺向殿门出,只给了自己一个略有些萧瑟的侧脸。
  见此状况,陆贾迟疑着放下了‘再添把火’的打算,稍一沉吟,便又是一拜。
  “陛下即问,臣自知无不言。”
  说着,陆贾便深深一拜,抬起头时,却看见刘弘依旧是侧身遥望殿门,只下颌微不可见的轻轻一点。
  就见陆贾稍一沉吟,便试探着开口道:“南越之事,诚错综复杂……”
  “臣以为,陛下或欲知太祖高皇帝之于南越者,乃何感官?”
  “又因何有先欲起兵,后行伐谋伐交之决断?”
  习惯性的发出一声反问,为自己接下来的解读做下铺垫,陆贾便双手环抱腹前,带上了一副回忆的神色。
  “遥想高皇帝当年,何等英明神武,关中异姓诸侯但有不轨,高皇帝必以大军伐之!”
  “纵匈奴北蛮凭骑射之力,亦未能使高皇帝之烈稍熄分毫!”
  “及至南越事起,乃鲁王项羽生死乌江,天下传檄而定,高皇帝诏令有司测话图册,知定疆域之时。”
  说着,陆贾不忘抬眼瞥一眼刘弘,见刘弘依旧是先前那副模样,方又继续道:“彼时,尊汉去秦之檄文,沿楚、吴、淮南、越一路南下,至五岭而止。”
  “高皇帝闻之惑矣,遂以此相问于长沙文王,方知岭南之地,尚有前秦之余孽尚存。”
  “知此,高皇帝遂以起兵平之,朝堂诸公卿可谓群起而谏,乃以伐越之弊,言与太祖高皇帝……”
  说到这里,陆贾神情中的回忆之色渐消;取而代之的,是一副略带些说教意味的温笑。
  “陛下可知,当年酂侯、留侯等公卿大臣,谏言高皇帝者何?”
  见刘弘丝毫没有搭话的意思,陆贾只微微一笑,便带着极富感染力的语调,将一个自认为‘没人知晓’的秘密,摆在了刘弘面前。
  “酂侯、留侯言高皇帝:汉卒伐越,无异于秦卒伐楚!”
  陆贾此言一出,刘弘的身体顿时肉眼可见的一紧!
  就连颌骨,也因为刘弘紧要的后槽牙,而肉眼可见的高高隆起。
  陆贾嘴中的‘楚’,自然不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熊楚、荆楚,亦或是后来的项氏西楚。
  而是秦末战乱之中,首先在大泽乡揭竿起义的义军统领:陈胜所建立的张楚!
  后世妇孺皆知的那句‘大楚兴,陈胜王’,说的就是此‘楚’。
  作为推翻秦之暴政,为汉室夺得天下打下基础的‘义王’,被高皇帝刘邦追谥为‘楚隐王’的陈胜,在汉室舆论中自然是正面人物。
  但陆贾此语中的意味,却几乎称得上是‘居心叵测’了!
  作为第一个揭竿起义的义军统领、‘灭秦’一说的首倡者,陈胜在秦末起义军中,拥有者无可比拟的地位。
  对于当时的秦廷而言,陈胜之死,看上去确实引发了天下各地诸侯并起、群起而伐秦的风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2/5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