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帝成长计划(校对)第3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5/530

  在殿内众人惊惧交加的权威声中,刘弘终是将手从脸上移开。
  而后,便是那张涕泗横流的脸,出现在了众人的眼前。
  “陛下?”
  却见刘弘无力的从榻上滑落,心痛欲绝的跪靠在榻边,哭的上气不接下气,还不住捶打着自己的胸口。
  “皇祖父!!!”
  “父皇……”
  一阵凄厉至极的哀嚎,顿时让殿内众人汗毛倒竖,却又不敢抬起头,只深深叩首,哽咽着劝刘弘保重身体。
  最终,还是刘不疑深弓着腰上前,与一旁的禁侍合力将刘弘从地上扶起。
  待刘弘的哭声稍艾,刘不疑才深深一拜,语气中,也自然地带上了哽咽。
  “陛下哀伤,臣等恨不得以身相替,以解陛下之忧……”
  稍提起衣袖,将脸上的泪水擦去,
  而现在,高皇帝却史无前例的通过‘精神意念传输’的方式,想要提醒刘弘某事,这就证明,这件事的重要程度,将比诸吕之乱、悼惠王诸子之乱还要严重!
  比皇城动荡、江山缥缈还要严重的事……
  饶是汉室天下大半的‘想象力总量’,都被殿内这十几号人所占据,也依旧没人能想明白,究竟是什么事,能让高皇帝如此郑重其事。
  要不是君臣有别,只怕此时的殿内,就要有人急不可耐的指着刘弘地鼻子,催促一句‘你倒是快点说呀!’了。
  “那白头翁,当真为高皇帝?”
  在众人焦急地等待中,刘弘那沙哑晦沉的嗓音再度响起,让众人心中再一沉。
  “禀陛下,臣等皆以为,陛下所梦之赤龙、老翁,当为高皇帝无疑!”
  再次得到老太史的确定之后,殿内陷入了短暂的寂静之中。
  而后,便是一阵啜泣声悄然响起,再一点点提高,最终变成一阵强自按捺的嚎哭……
  “陛下!!!”
  看着刘弘双手捂面,双肩颤抖,片刻间泣不成声,殿内众人顿时大惊,赶忙跪倒在地!
  “万望陛下保重龙体,以江山社稷为重啊!”
  “陛下……”
  在殿内众人惊惧交加的权威声中,刘弘终是将手从脸上移开。
  而后,便是那张涕泗横流的脸,出现在了众人的眼前。
  “陛下?”
  却见刘弘无力的从榻上滑落,心痛欲绝的跪靠在榻边,哭的上气不接下气,还不住捶打着自己的胸口。
  “皇祖父!!!”
  “父皇……”
  一阵凄厉至极的哀嚎,顿时让殿内众人汗毛倒竖,却又不敢抬起头,只深深叩首,哽咽着劝刘弘保重身体。
  最终,还是刘不疑深弓着腰上前,与一旁的禁侍合力将刘弘从地上扶起。
  待刘弘的哭声稍艾,刘不疑才深深一拜,语气中,也自然地带上了哽咽。
  “陛下哀伤,臣等恨不得以身相替,以解陛下之忧……”
  稍提起衣袖,将脸上的泪水擦去,
  待刘弘的哭声稍艾,刘不疑才深深一拜,语气中,也自然地带上了哽咽。
  “陛下哀伤,臣等恨不得以身相替,以解陛下之忧……”
  稍提起衣袖,将脸上的泪水擦去,
  
第0324章
神棍许负
  当整个长安城,都因为刘弘一个诡异的梦而陷入议论之时,未央宫内的刘弘,已经悄然召见了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
  准确是说,是整个华夏历史上极其少有的女性侯爵之一。
  ——汉鸣雌亭侯,许负!
  在整个华夏历史上,方士术士、算命之人层出不穷;其中又以西汉尤为明显。
  文帝一朝,有公孙臣、新垣平等‘杰出者’,把文帝刘恒忽悠到黄龙改元。
  武帝一朝,更是有栾大这样的‘通仙之人’,凭借高超的忽悠功夫,登上人生巅峰。
  而这些方士、术士当中的‘杰出者’,无一不是战国百家当中,阴阳家的残留势力作祟。
  在先辈徐福的榜样作用下,无数汉人为变石为金、长生不老而痴狂。
  为了达成这个愿望,这些人又无一不投身阴阳家的怀抱,并从此走上欺诈的不过之路。
  能力一般的,就在乡野之间做个算命先生、方士术士,忽悠一下村妇;有本事的,就如新垣平那般,将弥天大谎撒到皇帝的身上。
  但这并不意味着:阴阳家的思想传承,都是封建迷信的糟粕。
  要知道即便是在后世,封建迷信已经被铲除大半的新时代,阴阳家的中心思想学说,也依旧能得到一定的认可。
  ——易学。
  即便是在后世,易学,也依旧被认为是华夏第一部辩证哲学著作,华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结晶,以及中华传统文化的总纲领。
  易学衍生出的思想理论,更是被细分成了无数分支。
  如古中医学中的‘阴阳调和’、黄老学思想中的‘道法自然’,乃至于董仲舒在武帝一朝提出的‘天人合一’理论,无一不是从易学中汲取的营养。
  甚至可以说:整个古华夏思想学术界,在某种程度上,都属于易学的不同分支。
  自伏羲花卦,易学正式成为古华夏思想学术纲领,璀璨的华夏文明,才迎来了百花齐放的‘百家争鸣’时代。
  而易学最为核心,也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便是通过对过往历史辩证分析,找出规律,从而达到预测未来的目的。
  或许在后世人听起来,这样的做法很愚蠢——世事无常,通过过往推测未来,怎么可能靠谱呢?
  但正是易学‘以古之事,预测未来’的伟大尝试,开启了华夏文明对于智慧的深层思考,以及对自然法则的研究。
  如后世耳熟能详,妇孺皆知的‘天文学’,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出现,就是易学提倡通过挂测星辰的运行规律,从而预测星辰将来的轨迹。
  而即便是在后世,天文学也依旧在沿用这个中心思想,来作为天文学研究的核心依据。
  所以说,易学并非后世人眼中装神弄鬼,念几句咒语就说自己预测了未来的神棍,而是人类最早对世界探索的尝试。
  易学的‘卜卦’,也并非是掐指一算,就说某人‘印堂发黑,有血光之灾’;而是通过辩证思维,对过往历史经验进行总结、比对,而后提出一个概率较大的可能性。
  例如:过去一百五十年当中,某条河流决堤了十次,且频率大概在每十五年左右一次;而这条河上一次决堤,又恰好是在十五年前。
  那按照易学的卜术,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最近几年,这条河流很有可能会再次决堤。
  再比如:过去一百年内,总共有七个手握重兵的将领,其中六个人都因为遭到掌权者的猜忌而晚景凄凉;剩下的一个,也只是因为与掌权者有血缘关系,才幸免于难。
  那么,当第八位手握重兵,却并没有皇室血统的将领,找到一位精通易学的‘占卜师’时,就会得到这样的卜语:过不了几年,阁下恐怕就要不得好死啦……
  这也就是古华夏的统治者,为何会那么看重易学,乃至于‘占卜’这种看上去丝毫没有合理解释的事物了。
  因为易学从根源上,就不是一个装神弄鬼、满口胡乱猜测,临了却只给出一个‘天机不可泄露’的解释的神秘学科,而是有一定科学依据,并有实际案例作为参考的辩证学科。
  或者说,与其说易学是‘占卜’之术,倒不如说,易学是‘经验总结’之术,是古华夏辩证思维的集大成者。
  虽然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使得这种‘以过去的事作为参考预测未来’显得有些愚笨,较之后世又显得十分落后,但不得不说,这是整个华夏文明,乃至于整个人类历史上的一次伟大尝试!
  正是这个尝试,将整个人类文明,从愚昧时期‘一切都有定数’的迷信思想拉出,转而走向探索自然法则的文明升华之路。
  甚至可以说:人类真正升华为有自主思考能力、有辩证思维能力的‘智人’,大半都是因为易学的出现。
  ‘人定胜天’的思想,也正是在这次伟大的尝试之后,才逐渐具备出现的可能,和生存的土壤。
  通过这些就不难看出:新垣平、栾大一流,根本不能算作是真正对易学、对占卜之术有研究的学者,而只是借此为工具,牟取私利的江湖骗子而已。
  而作为历史上尤其看重占卜、易学之术的汉室,能有新垣平这样的‘易学败类’,自然也有真正的贤者。
  在汉室初,最为著名的两位易学大拿,一位是飘荡江湖,不屑位列庙堂的司马季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5/5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