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帝成长计划(校对)第3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8/530

  原本略有些病态阴柔的面色,也随着逐渐茂盛的胡须,而变得阳刚了起来。
  ——再怎么说,也不至于到‘看上去就命不久矣’的地步才是?
  暗自腹诽这,刘弘便再饮一杯,正要借机走开,却见老头又放浪形骸的抓住了刘弘的手臂。
  “陛下,老臣还有一事,实在是不吐不快啊!”
  闻言,刘弘饶是心中隐隐有些不快,却也只能做出一副欣喜的模样。
  “老丈国之长者,若于国政有议,朕自当洗耳恭听?”
  见到刘弘鼓励的眼神,老头最后一丝顾虑也消失,稍叹一口气,便吐出了一句让全场陷入寂静的话语。
  “陛下,高皇帝在时,可是最为亲近长安侯的啊?”
  “今朝堂何以逼迫长安侯远据墙北,茹毛饮血,比同蛮夷?”
  
第0318章
长安侯绾
  老者的话,顿时让原本欢快轻松的酒宴氛围,彻底陷入一片寂静。
  ——长安侯卢绾,算是汉室天子面前,最不能提的一个人名!
  作为最早追随刘邦的几人之一,卢绾在刘邦心中的地位,远非其余几人可比。
  论入伙时间,舞阳侯樊哙,从刘邦还在沛县做混混时,就跟刘邦是拜把兄弟。
  论功绩,更是有大名鼎鼎的汉初三杰,无论如何都绕不开——‘开国第一侯’萧何、‘决胜千里之外’的张良,以及战无不克的韩信。
  可是在最开始,卢绾在刘邦心中的地位,是这四人加在一起,都无法比拟的。
  原因无他——长安侯卢绾,是和高皇帝刘邦从小到大,从光着屁股的年纪,一起玩到年近半百的老兄弟!
  在长达四十余年的情感之中,沛县卢、刘两家,甚至都因刘邦与卢绾二人之间的关系,而形同一氏之宗。
  如果将汉室形容为一家公司,那萧何可以比喻为首任CEO,张良可以理解为首席顾问,韩信可以比喻成总经理。
  而卢绾,则被创始人刘邦视为合伙人!
  刘邦和樊哙之间,或许是‘酒肉朋友’,与萧何、张良之间,也不过是上下级从属关系,但和卢绾,却是可以称之为‘好的能穿一条裤子’!
  都不用说别的,光从卢绾的彻侯封号,以及实际封地,就能看出刘邦对卢绾的信重。
  ——长安侯!
  试想一下三国时期,曹操敢不敢封谁为‘许昌侯’?
  前秦之时,嬴政可敢封某人为‘咸阳君’?
  光此一点,就足以证明刘邦的态度:作为封建帝王的刘邦,对于从小一起玩儿到大的好兄弟,不惜将自己政权的首都,拿给卢绾做封地!
  卢绾的食邑,更是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十万户!
  即便出于政治原因,使得卢绾不能像其他彻侯那样,在自己的封地长安拥有胡作非为的权力,但光是那十万户食邑,每年就能为卢绾带来二百万石粟米的租税。
  ——要知道卢绾得封为长安侯,还是在汉初,粟米价格石八千钱的时代!
  这就意味着,在那个物价鼎沸的时代,光是长安侯那十万户食邑,就能给卢绾带来每年超过一百五十万万钱的海量财富!
  如今汉室一年的财政收入是多少?
  ——即便按十五税一,赋百二十钱计算,也不过三十万万钱而已!
  如此重恩,绝对算得上华夏两千年封建史上的独例!
  这还没算完——在得封长安侯之后不久,卢绾在一次和刘邦喝酒时,只稍稍提了一嘴:兄弟,韩信这样的外人,你都给封王,我这出去,都不敢说我是陛下的弟兄啊?
  如此明显的恃宠而骄,换了汉初任何其他的臣子,恐怕最好的下场,也不过是韩信第二。
  结果怎么着?
  ——看着老兄弟委屈巴巴的模样,刘邦还真就大腿一拍,给卢绾封王了!
  还一出手就是燕王!
  为了能经常和卢绾聚在一起喝酒,刘邦还允许卢绾遥领燕王!
  这个故事,如果到这里就画上句号,那必然会在历史上,成为‘苟富贵,勿相忘’的最好典范。
  刘邦和卢绾,恐怕也将取代伯牙-子期的‘高山流水觅知音’,成就一段传奇佳话。
  而事情的转折,便恰恰发生在卢绾成为燕王之后。
  ——故长安侯,遥领燕王的卢绾,请求就国。
  在得知卢绾的打算之后,刘邦十分郁闷的找来了卢绾,一问——得,老兄弟的虚荣心又犯了。
  关东诸侯各自在封地干的热火朝天,又是开荒阔土,又是励精图治,着实羡煞旁人。
  反观卢绾,虽然成为了尊贵的燕王,却连自己的封地都没见过……
  看着老兄弟在面前委屈的哭成一个泪人,老刘邦也是心一软,强忍着不舍,让卢绾正式前往燕国,成为名副其实的燕王。
  而在卢绾就国之后,刘邦才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糟了,爷们儿还要灭异姓诸侯来着!
  不过对此,刘邦也没太当回事儿——左右不过是留卢绾这一家,刚好立个贞节牌坊,洗脱自己‘清算’的嫌疑嘛!
  卢绾又是老弟兄,应该不会让人不省心。
  结果,事实却再刘邦脸上狠狠扇了一巴掌,并将一个人生真理,刻在了刘邦的脑海之中。
  ——这人世间,最经不起考验的,就是人性……
  汉初异姓诸侯七人,分别是楚王韩信,韩王信,淮南王英布,赵王张耳,梁王彭越,长沙王吴芮,以及燕王臧荼。
  其中燕王臧荼最先反,王位被卢绾所取代。
  其余六人中,赵王张耳、长沙王吴芮从始至终都没有反叛之心,赵国最终被‘和平解放’,长沙国则因为一些政治问题而保留了下来。
  楚王韩信、梁王彭越都是‘反了,但没有完全反’,似反未反之间,死在了刘邦手中。
  而韩王信、淮南王英布,以及汉室第二位异姓燕王卢绾,反的却是彻彻底底,人赃并获!
  韩王信的叛乱,直接导致了汉匈历史上著名的‘王对王’——白登之围!
  淮南王英布的叛乱,更是让刘邦最后的一丝寿命,断送在了一支不知来历的流矢之下。
  如果说韩王信的叛乱,对刘邦造成的是‘政治打击’,淮南王英布的叛乱,造成的是‘生理打击’,那燕王卢绾的叛乱,无疑是让刘邦,遭受了严重的精神打击……
  高皇帝十一年,梁王彭越之‘乱’止,汉室异姓诸侯,只剩下长沙王吴芮,及燕王卢绾。
  就在天下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下一个反叛的,究竟是长沙王还是燕王’的微妙时刻,一则北墙附近的消息,将天下舆论彻底点燃。
  ——代相陈豨,于汉匈交界处的代北,举兵反叛!
  消息一出,卢绾无疑是长松口气。
  ——离开长安好几年,再好的感情也该淡了,正好借着这个机会,证明一下自己的忠心!
  说干就干——没等刘邦亲自率领的大军感到,卢绾就已经从燕代接壤的方向,向陈豨发动了猛烈的攻击!
  陈豨自知状况不妙,便选择了每一个位处边地的反叛者,都会考虑到的选项:向匈奴求援。
  得知陈豨遣使匈奴,欲求援兵之后,卢绾也同样秉承着‘帮兄弟好好收拾乱臣’的态度,也同样遣使匈奴。
  但与陈豨派去求援的使者不同,卢绾派使者前往匈奴,是为了告诉匈奴人:陈豨已经凉了,你们最好还是别出兵了。
  且先不提卢绾这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做法,究竟符不符合一个异姓诸侯应有的城府,光是卢绾之后的一系列骚操作,就足以让人尴尬到恨不得当场脱下鞋,用脚在地上抠出个三室一厅来……
  卢绾派去的使者刚到匈奴,还没来得及拜见右贤王,就被故燕王臧荼流亡至匈奴的儿子臧衍找上。
  而作为一个路人甲,臧衍的一席话,却彻底改变了汉室这场叛乱的结果。
  臧衍也没说什么,就是带着一点点私心,对卢绾的使者张胜劝了一句:这汉家的异姓诸侯,可就剩下长沙和燕王两家了啊?
  话底之意,不外乎以‘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之类的话,建议卢绾养寇自重。
  结果,作为卢绾信重到足以派去匈奴为使的心腹,张胜转过头,就去帮匈奴去攻打燕国了!
  遭受到匈奴方向的军事压力之后,卢绾心下一惊:这不对啊?
  本王不是派了使者,阻止陈豨从匈奴借兵了吗?
  没想明白缘由,卢绾当即决定大义灭亲,向刘邦举报:哥,张胜反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8/5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