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帝成长计划(校对)第3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6/530

  或许现在,长安城还能轻松容纳功侯贵族,以及长安百姓,但刘弘很清楚:百十年后,等贵勋功臣、皇亲国戚、宗室子孙人数越来越多,长安城的负担就会越来越大。
  而作为首都,长安又天然具备吸引天下人杰聚集的吸引力,又使得长安的负担,在肉眼可见的未来会愈发沉重。
  凭借一个个陵邑,让长安城向着四周辐射,形成方圆百里左右的政治文化区,无论对于如今的汉室,还是对于将来的汉室而言,都将起到极大的积极作用。
  这样说来,刘弘挑选帝陵地址的原则,也就很明显了——地形、地势越符合经济、人口发展,就越好!
  所以,虽然刘弘嘴上说‘一起去霸水以东、渭水以北、马泉以西’勘察,但刘弘地御辇,却是径直向着霸水的方向驶去。
  至于刘弘给出的理由,也是十分不要脸:自长安东行四十里是霸水,再行六十里,就是新丰;朕欲遴帝陵之所,自当至新丰祭祖。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长安方圆百里范围内,几个重要的县级行政单位。
  长安城以北三十里,几乎都是高皇帝长陵、惠帝安陵的辐射区域,两座帝陵,再加上自发前去守灵的寺人内宦、文武大臣,几乎就见长安城以北五十里给占据。
  长安城以西,则属于关中开发较为落后的区域,即武帝一朝‘右辅都尉’辖区。
  以南百里,最重要的,是前秦时期的军事重镇:蓝田县。
  而长安城以东,则有一座长安附近百里最为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新丰。
  ‘新丰’这个县的由来,说来还有些玩闹的意味。
  众所周知,汉太祖高皇帝刘邦,本身是沛郡丰县人,虽然刘邦本人在情感上,更偏向于丰县隔壁的沛郡郡治:沛县,但无奈刘邦也有着和后世年轻人一样的困扰——老爹不理解啊……
  刘邦讨厌自己的籍贯地丰县,自然是因为起事之初,没有得到丰县人的支持;但作为刘邦的父亲,太上皇刘煓(tuān)自然更喜欢生活了一辈子的丰县。
  对于儿子讨厌丰县,老刘头自然是没法说什么,但在刘邦登基之后,老刘头却是在长安城内过的很不开心。
  刘邦自然是困惑不已,问老爹什么情况,老刘头只好委屈巴巴的说:你爹我想丰县了……
  对于老爹‘思念家乡’的苦衷,作为儿子的刘邦自然不可能置之不理;但自己都做了皇帝,还把老爹扔在关东的乡下也不是回事儿。
  怎么办呢?
  小机灵鬼刘邦灵光一现,做出了一个十分霸气,且只有帝王才能想出的办法。
  ——老爹不是想丰县了吗?
  那儿子就把丰县给你完完整整搬过来!
  说干就干——为了缓解老爹的思乡之情,刘邦特地派人前往位于楚地的丰县,将丰县的大小布局完完整整的记录下来,并在长安城以东百里的位置,原模原样复制了一座新的丰县。
  为了老爹能在新丰体会到和丰县一样的风土人情,刘邦甚至下令:将丰县所有人迁入新丰居住。
  就此,原本位于关东楚国境内的沛郡丰邑,被刘邦完完整整的‘剪切-粘贴’到了长安城附近,成为了新的丰县。
  而‘新的丰县’,也就是‘新丰’之名的由来。
  在人生最后几年,太上皇刘煓便基本居住在新丰内栎阳宫,每过五日,刘邦便会从长安城前往百里外的新丰,于栎阳宫拜会老爹。
  在刘邦驾崩之前两年(公元前197年),太上皇刘煓崩于栎阳宫,最终葬于新丰附近的‘万年’。
  也正是由于太上皇刘煓的存在,使得汉室开国皇帝刘邦的庙宇,并不似其他朝代那般被称为‘太庙’,而是称为高庙。
  至于太庙,在汉室则指太上皇刘煓的庙。
  与高庙一样,刘煓的太庙也不止一处——除了未央宫东墙附近的‘未央分庙’,以及长安城南城门外的‘社稷分庙’之外,在位于新丰的栎阳宫,同样有一处太庙。
  而新丰县的这座太庙,理论上便是太庙的‘总庙’;太上皇刘煓的衣冠,也被供奉于此。
  从法理上来看,刘弘‘为了去新丰祭拜太庙,所以先去看看霸水附近’的解释,完全合理。
  但即便如此,在御辇外策马随行的三位重臣心中,也已经有了大概的数:对于帝陵选址,这位小祖宗只怕还是跟倾向于霸水两岸。
  暗自猜测着,三人就回过头,望向随行于车队后的一辆辆牛车。
  既然刘弘要祭奠太庙,那必然是要准备相应的祭品的。
  而除了祭奉太庙的祭品之外,还有许多东西,也是刘弘需要带的。
  作为太祖高皇帝专门为太上皇修建的‘丰县plus’,新丰居住的开国功侯、元勋,其分量完全不亚于长安城!
  或许从人数上来看,新丰的功侯勋贵林林总总就几家;但就是这几家贵勋,随便拎一个出来,都是响彻天下的名声。
  ——酂文终侯萧何一门!
  ——舞阳武侯樊哙一门!
  ——长安侯卢绾一门!
  在半年之前,新丰甚至有绛侯府,只不过如今,已经被除匾废弃了。
  前往新丰,就意味着刘弘要接见这些高黄帝时期,自沛县就一直跟随的功侯之后。
  自然,赏赐钱粮布匹,乃至于设宴群饮之类的缓解,也是题中应有之理了。
  这样一来,此行新丰,没有个十天半个月,根本无法回到长安。
  对此,丞相审食其忧心忡忡,就连春冬之际清凉的田野气息,也没能让审食其沉重的面色轻松分毫。
  “不数日,便是宿麦收获之时啊……”
  暗自忧虑着,审食其便悄悄和田叔、申屠嘉二人拉开距离,找准时机,便刚忙跟身旁的随从交代了一句。
  “汝即刻折返长安,交代丞相长吏:宿麦收获之事,当……”
  ——
  
第0317章
山东父老
  在抵达新丰县之后,刘弘顾不上歇息片刻,便在数百禁军武卒的护送之下,向新丰以东的方向驶去。
  在距离新丰县约五里的地方,有一处名垂青史的著名场所。——鸿门。
  大约三十年前,陈胜吴广的一声怒吼,使得秦王朝顿时陷入风雨飘渺。
  一时之间,神州大陆英雄并起,遍地诸侯。
  最终,灭秦义军在盟军傀儡楚怀王的名誉统领之下,展开了与秦王朝的全面对抗。
  而在反秦义军联盟当中,战斗力最强的两部分,都出自于楚地。
  ——故楚将门,项氏一族的当代翘楚项籍,以及从沛县一路逆袭的老屌丝:刘季。
  随着抗秦事业愈发顺利,楚怀王逐渐不安心于自己的傀儡盟主身份。
  为了离间盟军的各方势力,楚怀王下令:先入关中者,王关中!
  楚怀王一声令下,各方诸侯无不绞劲脑汁,望向关中最后的一道防线:函谷关。
  而沛公刘季的大军,却是在这个紧要关头,悄然退出了函谷关外。
  有人说,沛公自知身份微鄙,不敢图谋关中;也有人说,是鲁王项籍威势太盛,沛公不敢有不轨之举。
  没有人知道刘季的真实想法,天下人只是在不久后的某一天发现:从函谷关外撤离的刘季大军,居然已经占据了咸阳城!
  ——秦三世子婴,献武关而降刘,拱手让出了咸阳城!
  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的消息从关中传出:武装接管咸阳城的刘季大军,对咸阳城秋毫不犯,与咸阳之民约法三章,竟然彻底安稳住了咸阳城!
  而这时,作为联军另一个巨头的项籍,才刚刚结束‘破釜沉舟’的xx之战,迫降章邯。
  得知刘邦已经掌控大半个关中,甚至接受了三世所奉的传国玉玺,项籍勃然大怒,遂引二十余万大军入函谷,直奔咸阳。
  就是在此时,项籍的头号谋士范增,提出了两个关乎项羽霸业的建议。
  其一,弑怀王。
  其二,杀沛公!
  接受范增的建议后,项籍遂一边派人去弑杀联军盟主楚怀王,以求掌控联军,另一边派人责问刘邦:没有接到军令就进入咸阳,究竟意欲何为?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鸿门宴顺理成章地发生了。
  ——刘邦为了活命,只能辩解自己之所以接管咸阳,是为了‘替项王暂且保管’,并无二心。
  而项籍也借此机会,顺势提出:既然是我误会了,那沛公亲自来与我解释吧;风里雨里,鸿门等你!
  后面的事,大家也都知道了——鸿门之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项伯陪练意在搅和,刘邦如厕意在逃跑……
  最终,刘邦得以从鸿门逃离,而关外也传来消息——刘邦部将韩信,从项籍派去的刺客手中救下楚怀王,并取来了楚怀王的旨意:沛公于灭秦有功,当为汉中王!
  就这样,范增给项籍提的两个意见,都被刘邦机缘巧合的破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6/5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