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帝成长计划(校对)第3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2/530

  “陛下!”
  “太祖高皇帝制:太尉掌天下兵马,以镇天下不臣,今陛下如此作为,于太祖高皇帝之遗志,断不相符啊……”
  “陛下……”
  看着审食其声泪俱下的再度跪倒在地,刘弘的耐心,已经光速趋近于零。
  “呵,作为……”
  “既朕之作为,不入辟阳侯之眼,那辟阳侯不妨教朕:该当若何,方不违高皇帝祖制?”
  ——刘弘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在后世臭名昭著的‘祖制一词’,居然是从审食其嘴里第一个冒出来的!
  回想起半年前,陈平周勃俱在、刘弘为了撑起张-吕外戚,以抗衡陈周等人,方与张嫣扶审食其为相的日子,刘弘不由觉得,自己这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而刘弘这一句反问,几乎是以最为严厉的口吻,甚至隐隐有些咬牙切齿间说出。
  寻常臣子被这么驳斥一番,自然是该诚惶诚恐的脱帽谢罪,而后退回朝班了。
  但审食其的韧性,让刘弘深刻的意识到:在皇权面前,相权究竟可以顽强到什么地步。
  “陛下既问,臣自当有所答。”
  就见审食其面上毫无意识,仿佛刘弘真的是在询问他意见般,稍一思虑,便开口道:“臣以为,棘蒲侯柴武,功勋卓著,当可任太尉之责!”
  言罢,审食其便满是庄严一拜:“臣请陛下,三思!”
  见审食其依旧不肯死心,刘弘终是冷笑着站起身,怒极反笑起来。
  “被朕逼到如此地步,竟然开始打起柴武的主意了吗……”
  腹诽着站起身,缓缓来到御阶边沿,刘弘意味深长的注视了审食其片刻,便稍整面色,饶有兴致的望向右侧朝班,正躬身而立的柴武。
  “蒙丞相谏举,棘蒲侯不该道谢一番,以谢辟阳侯知遇之恩?”
  说话间,刘弘地面色依旧是人畜无害,语调也是亲和中带着一丝调侃。
  “陛下!”
  “太祖高皇帝制:太尉掌天下兵马,以镇天下不臣,今陛下如此作为,于太祖高皇帝之遗志,断不相符啊……”
  “陛下……”
  看着审食其声泪俱下的再度跪倒在地,刘弘的耐心,已经光速趋近于零。
  “呵,作为……”
  “既朕之作为,不入辟阳侯之眼,那辟阳侯不妨教朕:该当若何,方不违高皇帝祖制?”
  ——刘弘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在后世臭名昭著的‘祖制一词’,居然是从审食其嘴里第一个冒出来的!
  回想起半年前,陈平周勃俱在、刘弘为了撑起张-吕外戚,以抗衡陈周等人,方与张嫣扶审食其为相的日子,刘弘不由觉得,自己这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而刘弘这一句反问,几乎是以最为严厉的口吻,甚至隐隐有些咬牙切齿间说出。
  寻常臣子被这么驳斥一番,自然是该诚惶诚恐的脱帽谢罪,而后退回朝班了。
  但审食其的韧性,让刘弘深刻的意识到:在皇权面前,相权究竟可以顽强到什么地步。
  “陛下既问,臣自当有所答。”
  就见审食其面上毫无意识,仿佛刘弘真的是在询问他意见般,稍一思虑,便开口道:“臣以为,棘蒲侯柴武,功勋卓著,当可任太尉之责!”
  言罢,审食其便满是庄严一拜:“臣请陛下,三思!”
  见审食其依旧不肯死心,刘弘终是冷笑着站起身,怒极反笑起来。
  “被朕逼到如此地步,竟然开始打起柴武的主意了吗……”
  腹诽着站起身,缓缓来到御阶边沿,刘弘意味深长的注视了审食其片刻,便稍整面色,饶有兴致的望向右侧朝班,正躬身而立的柴武。
  “蒙丞相谏举,棘蒲侯不该道谢一番,以谢辟阳侯知遇之恩?”
  说话间,刘弘地面色依旧是人畜无害,语调也是亲和中带着一丝调侃。
  
第0306章
触之即死
  在‘丞相同陛下生了嫌隙’这一撞爆炸性新闻的烘托下,正武元年元朔朝,草草在当日午时之前,就草草结束。
  相较于高皇帝时期,萧何在面临‘君相两争’时的明哲保身,以及孝惠皇帝时期,曹参在惠帝刘盈面前的强势,此次事件,最终以相权的落败而告终。
  ——太尉罢设,已经彻底成为了汉家摆在台面上的制度!
  而在这个结果产生之后,审食其的丞相生涯,也已经告诉临近尾声。
  道理很简单:在过去两次的君权-相权之间的碰撞中,萧何是凭借自污声名,才得到了‘投降输一半’的结局。
  曹参在与惠帝的交锋中取得优势,也仅仅只是因为天子年幼,且曹参本身就身为开国元勋中最顶尖的地位,再加上‘萧规曹随’,在某种意义上与‘祖制’暗合,方才得以成行。
  可即便是曾在君-相争权之事上,取得过优势的曹参,实际上也只是短暂性的优势——如果孝惠皇帝没有早夭,那别说曹参手中的权利了,就连吕后手中的朝政,也早晚会回到惠帝刘盈手中。
  ——惠帝打不过吕后、曹参,难道还熬不过?
  要知道曹参的年龄,比惠帝刘盈大了足足五十多岁!
  当曹参活活老死在丞相大位之时,惠帝刘盈登上皇位才不过五载,刚年满二十!
  曹参的继任者王陵,也只是比曹参多活了十年。
  不严谨的说:但凡惠帝刘盈活过三十,熬死曹参、王陵、吕后,汉室的朝政大权,就必然会自然而然地回到刘盈手中。
  ——王陵的继任者陈平,在历史上也只比王陵多活了一年多而已……
  事实上,历史上的文帝就是这么做的:先熬死陈平,再罢免周勃,最后熬死灌婴,汉室大权自然就被刘恒所掌控。
  即便不考虑这一些,光是一点,就足以证明审食其接下来的的丞相生涯,不会超过一年。
  ——萧何在和刘邦起了争执之后,是低头投降,才得以安度晚年的!
  ——曹参虽然取得了优势,但曹参同孝惠刘盈之间的茅盾,也从来没有被摆到台面之上!
  就连曹参回怼刘盈的那句‘垂拱而治圣天子’,在后世都成为了刘盈仁善、曹参勤政的佐证。
  而如今,审食其非但在同当今刘弘之间的争执中落败,还将君权与相劝之间的茅盾,毫无顾忌的摆上了台面!
  这样的人,光是在历史上的西汉前半夜,就不下五指之数。
  ——文帝丞相张苍,在黄龙改元一事上,与文帝刘弘产生茅盾,并最终落败,被文帝罢相;
  ——张苍的继任者,景帝第一任丞相申屠嘉,在《削藩策》一事上与景帝刘启生了嫌隙,没过多久,晁错便‘挖开了太庙墙垣’,申屠嘉被活活气死。
  ——同样是景帝一朝,丞相周亚夫因废太子刘荣之事,与景帝刘启爆发了矛盾,又不肯低头认错,就被‘社会性饿死’。
  至于景帝之后的武帝猪爷,那更是著名的‘丞相收割机’。
  ——猪爷在位五十四年,先后任用十二位丞相,平均每一任丞相的任期,不超过五年。
  而武帝朝十二位呈现之中,光是因罪而被处死的,就达到了足足七人之多!
  在丞相之位上寿终正寝的,更是只有布衣丞相公孙弘,‘喏喏丞相’石庆,以及召开盐铁会议的田千秋,这区区三人而已。
  而这一连串扬名的汉相,都将一个浅显到不能再浅显的道理,摆在世人眼前。
  ——在汉室为相,与皇帝起了争执,其实只有两种选择。
  要么,学萧何自污声名,低头退让,换取自己寿终正寝。
  要么,就是头铁的跟皇帝对着来。
  至于对着干的结果,历史已经给出了最直白的答案:除非你是曹参,能凭借自己崇高的政治威望,将刘氏天子治的服服帖帖,并能保证自己不会被‘熬死’,不然,结局就是个死!
  倒也不是说,跟皇帝起冲突后失败,就一定会被处死,而是汉室的文化背景,使得丞相在与皇帝的争执中落败之后,只能退出政坛。
  ——在汉室,皇帝是绝对不会有错的!
  在这种背景下,丞相与天子起了冲突,就可以简单通俗的理解为:天子和丞相,要分个是非对错。
  没有和稀泥,没有退让的余地——如果天子是对的,那丞相必然就是‘错’的。
  既然错了,那自然要‘引咎’退出朝堂,脾性刚烈一点的,或许就是‘羞愧自尽’;脸皮厚一点的,也起码要告老还乡。
  如果丞相是对的,那就意味着,天子是错的!
  这种事发生在汉室,绝对不亚于政治地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2/5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