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帝成长计划(校对)第3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6/530

  
第0278章
咋还不死
  “诏命:往者阴阳不调,风雨不时,更有悼惠贼子作乱,是以数被菑(zi)1害,百姓不安。”
  “惟皇帝明王,靡不躬天之历数,饮顺营养,镇压叛逆;敬授民时,以丰年成。”
  东市外,衙役将抄录下的诏命再抄写在露布之上,将开篇核心部分宣读完毕,便自退去。
  待衙役没了影,东市外路过的百姓不由都围在了露布前,眼睛瞪得铜铃般,直盯着露布上的文字。
  过了许久,终是人群后侧传来一声尴尬的轻咳。
  “诸君,可是诏命晦涩难懂?”
  众人闻声而回过头,看清是一位年轻学子,方憨笑着让开一条通道。
  “嗨,俺们倒是想看,就是不识字儿啊……”
  一阵善意的哄笑声中,年轻人总算是来到了露布前,毫不怯场的一拜。
  “若诸君不弃,莫如小子为诸君宣此诏书,如何?”
  正愁看不懂诏命的众人见此,自然是从善如流,连连称好。
  就见年轻人微笑着回过身,神情中,自然地带上了一抹肃然。
  “其一:岁初年首,朕得以加冠亲政,今改元元年——以今岁壬戌为正武元年;行大赦,凡所犯之罪不至死、至死可以金赎者,皆释之。”
  “其二:天下岁不丰登,朕恐民不得饱腹,久思先王之遗贤,唯略去税赋,以轻黎庶也——今岁农税,行三十税一之制,赋人四十钱。”
  青年念到第一条的时候,围观众人还没什么反应,顶多就是:哦,陛下成年了,亲政了,改元了……
  众人的心态,都像是后世看新闻的老百姓,还比较淡然。
  但当第二条诏命被青年大声喊出,人群顿时陷入了幸福之中。
  ——农税减半!
  ——口赋减三分之二!
  这样的减税力度,几乎从未在关中出现过!
  即便是北方上、代地区,因地势影响而申请减免税赋时,最高得减免力度也不过粮税减半。
  至于降口赋,更是自汉立以来从未发生过。
  ——农税减就减了,撑死就是官府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口赋可是直接送入少府,供养天子的!
  天底下谁都能缺衣少穿,唯独未央宫里的天子,是绝对不能短了用度的。
  所以情况很明显了:如果只是减税,那或许是朝堂的决定;但减赋,就必然是天子的决定了。
  ——除了天子本人,天下恐怕还没有第二个人,敢以任何理由,向专门供养禁中的口赋下手!
  换而言之:当今天子,为了让老百姓今年能轻松一些,不惜将自己的用度削去了三分之二。
  “圣天子啊……”
  “不愧为太祖高皇帝之后嗣!”
  在众人的议论纷纷中,青年的嗓音再度响起。
  “其三:今岁关中虽不缺粮,然亦捉襟见肘;朕以少府行粮价平准事,民粮不足食者,皆可往少府购之,石九十钱。”
  听到这一条,众人的反应又稍微淡定了些。
  倒不是说,没人把粮食保护价政策当回事儿,而是此事,在长安推行已经有大半年了。
  ——主爵都尉唯一一处售粮铺,就开设在百步外的东市之内!
  从少府买粮食用,早就成为了长安百姓的习惯。
  所以在围观众人看来,这条诏命,应该意味着粮食保护价政策,要推行整个关中,甚至整个天下了。
  紧随其后的一条,则令众人稍稍陷入沉思之中。
  “其四:今岁谷虽足用,然余者寡;朕见兵法言:未算胜,先算败——今天下余粮寡甚,故以此诏劝民:自日起,少府光收宿麦,石七十五钱!”
  待等青年喊出这则条例,众人不约而同的陷入沉默。
  宿麦?
  少府收宿麦做什么?
  而且还是以每石七十五钱的高价?
  ——少府收粟米,也就七十五钱一石!
  “这……”
  没能绕过弯的众人,不由齐齐将目光撒向那青年,渴望青年的嘴中,能道出他们想要得到的解释。
  就见青年大方一笑,再一拱手:“诸君,此陛下之仁政也!”
  “诸君当皆知,宿麦者,冬耕之物也;其产虽丰,赖地力者寡,然难以下咽……”
  “今陛下以少府行平准事,诸位家中若得宿麦,尽可售于少府!”
  言罢,青年略带些妒忌的语气,扫向众人。
  “若小子未至长安,恐不知关中,粮价已平矣。”
  “待来日,此等善政惠及吾家,便当劝家中长仲,冬耕宿麦以得利也!”
  青年浅尝遏止的解读,还是让众人琢磨好一会儿,才明白这道诏命的意思。
  ——和粟米一样,少府无限量收购宿麦,一石七十五钱!
  对于百姓而言,这就是最重要的讯息了。
  至于少府拿冬小麦做什么,老百姓也就怀着八卦之心,好奇一下罢了。
  露布前的众人正低头思考,盘算着家中田亩能种多少宿麦之时,却也有几人,因青年话语中‘得利’一词而面露不满。
  “后生非关中人氏?”
  不知道为什么,听到青年最终吐出‘得利’二字时,靠前几人对青年的好印象顿时一扫而空!
  那青年闻言,却像是丝毫没有察觉到眼前之人的试探般,大大咧咧道:“唯,小子乡南阳(郡)堵阳(县)。”
  “此入长安,乃奉家中老大人之命,赀官为郎……”
  说着,青年躬身一拜。
  待等直起身,青年却发现:围在露布前,方才还笑颜相应的众人,此时已是面带怒色!
  没等青年想明白前因后果,先前那人便讥笑一声,满是鄙夷道:“俺还以为,今儿个是碰见才子了呢。”
  “谁成想,竟是腌臜贱户之后!”
  言罢,那人便狠狠一拂袖,愤然离去。
  其余众人也在短暂的犹豫后,面色复杂的各自散去,独留青年面色僵硬的呆愣在原地。
  过了许久,青年才从方才的恶意中缓过神来,无奈一笑,从露布之前走开,回到了家仆身边。
  “驾车,往郎中令属。”
  坐在车厢之内,青年心中满是苦涩。
  “习书经典十数载,吾竟不知关中之民,鄙夷商贾至如此之况……”
  “也不知吾张季此来长安,对错几何……”
  ……
  在青年苦恼于自己‘商贾子弟’的身份,满怀着忐忑,将捐官做骑郎所需的百万钱送入郎中令属衙时,刘弘正在未央宫内,与老伙计秦牧相谈。
  ——离开长安将近半年之后,秦牧终于在正武元年十月末,回到了久违的长安。
  而秦牧回来之后,所要操心的第一件事,便是老泰山虫达的丧葬之事。
  早在年初,决定将秦牧提上卫尉丞的位置,准备让秦牧接替虫达掌管宫禁时,秦牧和虫达长女的婚事,就已经被提上了章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6/5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