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帝成长计划(校对)第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30

  就在周勃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应对时,从右侧宗室成员的位置中,一道高大威猛的身影漫步踱出,向上首的周勃微一拱手,便淡笑着来到刘襄身边。
  在那道身影起身的一瞬间,周勃脸上的愁苦便一扫而空,再度望向刘襄的目光中,已是带上了一丝怜悯。
  “王兄莫不是忘记,大行皇帝是应何而‘羞愧自尽’了?”
  听到这句话,周勃才算彻底放下心中的担忧,饶有兴致的看着殿中,还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的刘襄。
  刘弘“羞愧自尽”的原因,满堂文武百官无一“不知”,无一“不晓”——东牟侯谓先帝曰:阁下非惠帝子,不当立!
  先帝闻言而垂泪,口称:沐猴而冠以污神圣,死罪,死罪……
  随即饮酒而亡,以谢天下。
  而那位对伪帝刘弘“好言相劝”的东牟侯刘兴居,此时就在殿中,直言质询着自己的胞兄——齐王刘襄。
  至于语中深意……
  从殿中百官微微发抖的肩膀可以看出——不止是周勃,他们也听懂了。
  听着亲弟弟隐晦的暗示,刘襄猛然瞪大眼睛,食指指向御阶之上:“周勃!尔岂敢!!!”
  只是那不住颤抖的手指,也不知是因为愤恨,还是恐惧。
  刘襄话音未落,周勃便将目光移向殿内众臣,打断道:“想必诸公已皆知,大行皇帝非孝惠皇帝子,乃吕氏逆贼淫-乱后宫所出。”
  说着,周勃面色严肃起来,踱步走下御阶,一字一顿道:“查,大行皇帝诸昆仲,梁王刘太、淮阳王刘武、恒山王刘朝,皆非孝惠皇帝子,同为吕氏逆贼淫-乱所生!”
  “今孝惠皇帝绝嗣,伪帝禅位;臣等受太祖高皇帝托社稷之重,实不敢坐视江山无主;故迎高祖皇帝子代王刘恒入长安,以继祖宗祠庙,安刘汉之江山社稷!”
  义正言辞的宣读完庙堂高层的决定,周勃面色一沉,环顾着殿中诸臣,冷声道:“诸公若另有高见,自可试言!”
  殿中央的刘襄已是瘫软在地,方才还因愤怒而红润的面色早已惨白,目光涣散的看着地上发呆。
  见殿中诸臣都低头不语,周勃对跪坐于御阶旁的丞相陈平点了点头,便回到御阶之上。
  “既然诸公皆以为善,那此事便定下了。”
  “如今代王已在少府等候,诸公随某一同前去,拜厄新君吧。”
  哄!
  话一出口,满堂大臣都不约而同的抬起头,匪夷所思地看向上方的周勃。
  少府衙门就在未央宫宫墙之内,自前殿出,约五百步就可以到达。
  居然将代王接进未央宫内,才来“商议”谁来继承皇位的事……
  这哪是商量,分明就是通知!
  可饶是心中愤恨难耐,殿中数百位文武朝臣中,依旧没有一人敢站出来,吐出哪怕一个“不”字。
  局势再明了不过了——周勃是铁了心,要迎立代王为帝。
  而此时最应该站出来阻止这一切的丞相陈平,却在朝班最前面的位置,研究起指甲缝里的污泥……
  如果不是丞相也惧周勃势大,那就只剩一种可能——迎立代王的事,丞相也有份!
  东牟侯的态度,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宗室的态度:支持。
  在汉室,如果某一件事同时得到太尉、丞相两人的支持,那几乎必然会施行——太尉掌天下兵马,丞相管国家财政;枪杆子和钱袋子联手,在封建社会几乎无所不能。
  再加上宗室,起码是势力大的刘氏皇族支持,使最后的变数失去可能……
  大局已定。
  新君,只能是代王,也必须是代王!
  “大势如此,不可扭转呐……”
  朝臣心中暗暗感叹着,跟上周勃的脚步来到殿门处,次序穿上布履之后,走出殿门,向着少府衙门走去。
  而在所有人身后,双手环腹目送朝臣离去,刘兴居便笑着摇摇头,来到瘫坐在地上的刘襄面前。
  “王兄今日当始知,当年父王薨故,弟是何境遇?”
  看着地上面如死灰的长兄刘襄,刘兴居顿感胸中一阵畅快。
  作为齐悼惠王刘肥的三子,少年时的刘兴居只能眼睁睁看着父亲抑郁而终;看着从小就顽劣的长兄走上父亲的王位,冷眼等待自己的跪拜纳诚。
  就连这侯爵,都是吕后为了遍封诸吕为王,却又忌惮刘氏宗亲反对,而封给自己的。
  刘兴居原以为一吐心中怨气之后,胸中憋闷会消减些许;但看着刘襄现在这幅模样,却又顿感无味。
  “丧家之犬,欺之无趣哟”
  夸张的叹息着,刘兴居背负双手,在殿门处随意踩上布履,便悠然向着少府方向走去。
  而在宫外的长阶下,群臣却都一脸疑惑的踮起脚尖,探视着队伍停止前行的原因。
  在队伍最前面,周勃同样疑惑的看着眼前,正单膝跪地、气喘吁吁的军士。
  “何事如此慌乱?”
  “禀,禀太尉!”
  那军士深吸一口气,调整好呼吸后,满脸别扭道:“大……大行皇帝携北军众将士,正于宫外鼓噪!”
  
第0004章
刘氏左袒
  时间回到两个小时前。
  坐在未央宫北宫墙外,冷冽的冬风吹在身上,使刘弘本就虚弱的身躯愈发冰冷。
  但刘弘却似乎毫无知觉般蹲靠着宫墙,双手环抱置于膝上;身前,一张破旧的布条将一条状物紧紧包裹着,靠立在刘弘地小腿边。
  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唯一能依靠的人已经离去,独留刘弘面对这死局。
  ——是远走他方顺应历史,还是为了一己私欲夺回皇位……
  究竟该怎么办呢?
  意识中残留的那丝民族情怀,使刘弘不自觉的排斥着后一个选项。
  但灵魂深处对生存的渴望,又让刘宏不敢去赌——赌汉文帝会不会允许自己,带着“禅位皇帝”的身份,存活于这世间。
  无助的从记忆中寻找着帮助,却又陷入两个画面的反复切换——
  “同学们要记住,汉,是我们华夏民族真正直起脊梁,傲然于世的时代……”
  “陛下,这汉家江山,万不可就此亡了啊……”
  “汉朝兴盛的标志,是从文景之治开始,到武帝时期达到巅峰……”
  “陛下高帝亲孙,当以江山社稷为重……”
  “同学们想一想,一个以朝代名为我们民族名称的朝代,究竟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陛下当持三尺之剑,尽杀贼子乱臣,以卫刘汉宗庙啊!”
  前生的老教授和今世的老太监你一言我一语,在刘弘的脑海中吵起了架,一时让刘弘头痛欲裂……
  “啊!!!!!!”
  ……
  一声崩溃的呐喊,总算将脑海的混沌驱散,却招来巡卒的注意。
  “何人在此喧闹?”
  刘弘应声惊起,双腿却早已因为久蹲而麻木,一个酿跄,便跌回墙根。
  眼睁睁看着那赤甲卫士一步步迈进,刘弘脑海中顿时一片空白。
  “完了!”
  只见来人将刘弘上下打量了一番,满脸不解的嘀咕道:“咦?宫中内侍?”
  对了!
  身上还穿着宦者官服呢!
  绝境之下,刘弘体内爆发出无穷潜力,大脑飞速运转着,试图寻找脱身之法。
  抢在那卫士注意到自己的衣衫不合身前,刘弘压低语气道:“嘘莫要声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