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帝成长计划(校对)第2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6/530

  刘弘当时以为:换个审食其这样能被一锤砸死的软脚蟹,皇权和相权之间的茅盾多少能缓和一些。
  只可惜,从结果来看,再软的软脚蟹,也能被权柄滔天的丞相大位怂恿,壮起胆子,跟皇权作对。
  “罢了罢了……”
  “换个蠢一点的对手,也不算什么坏事……”
  同样的一件事,摆在两个能力不同的人面前,其结果必然是不同的。
  就拿这次,审食其试图以‘天子未冠’劝说张嫣摄政,若是换了张苍,刘弘很可能要吃个闷亏!
  若是张苍在相位之上,那绝对不会这么不顾吃相,这么着急夺权,而是会步步为营,一点点蚕食权力。
  比如拿着一份毫无破绽,刘弘却必然不会答应的奏折入宫,在刘弘拒绝之后,再去拜会张嫣,旁敲侧击说一句:陛下心智未熟,臣恐陛下行差就错啊……
  这样一来,张嫣很可能会动摇,甚至直接开口问一句:哎呀,那该如何是好?
  到时,张苍就可以‘左思右想’,最终‘极不情愿’道:太后多少年长一些,要不太后暂时替陛下看管着天下,等陛下加冠成人?
  然后,就是最精彩的一幕了——张嫣惶恐不已,只能向张苍求助:皇帝还小,哀家又不通政务,丞相可一定要帮帮哀家呀……
  到了那时,张苍就可以顺理成章的把控朝政,遇到质疑,直接一句‘奉太后诏谕’了事!
  如果刘弘因此去寻张嫣,那很可能落下一个‘怨怼太后’的骂名不说,还会坐实自己‘确实还小’‘一点都不懂事’。
  “呼……”
  “辛亏不是张苍啊……”
  想到这里,刘弘已经十分庆幸,坐在丞相之位上的是审食其了。
  没什么能力,也没什么威望,反而有一些不切实际的诉求——这样的人,老祖宗已经给出了十分明确的评价:德不配位!
  待今年之后,丞相在手握皇权的刘弘面前一退再退,最终剩下大半个空壳子的时候,审食其也就能顺理成章的回家种田,或者按照历史轨迹,被刘长一锤子劈死了。
  到张苍成为丞相之时,相权已经被削夺小半,短时间内,也无法对刘弘造成威胁。
  至于刘弘今日为何要特地前往长乐宫,就是为了另外一件事了。
  ——齐国宗祠,究竟应该怎么办?
  在之前,刘弘已经有了主意:以刘遂继承齐宗庙,将如今的齐国削为数郡之地,为悼惠一门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但随后,刘弘偶然知道的一件事,却让刘弘大感震撼!
  前几日,刘弘照例前往石渠阁,翻看各类卷宗,以弥补自己对天下之事的认知欠缺。
  在看到一份去年的汇总之后,刘弘顿时呆住了!
  ——如今汉室天下,人口约两千两百万,户三百万余!
  按每户百亩田,平均每亩产粟米三石计算,汉室每年能有九万万石粮食产出。
  但汉室中央在过去几年的农税,普遍停留在二十万万钱左右;换算成粮米,大约为三千万石左右。
  这就让刘弘感到诧异了:九万万石的农业产出,按照十五税一的比例,应当是六千万石粮米才对?
  事实却是:汉室虽有这么多土地,但并非所有土地,中央都能收上税的……
  早在前世时,刘弘就已经了解到:光是彻侯勋贵的食邑,就已经占了汉室天下的十分之一。
  刘弘的潜意识中,也一直以‘农税的十分之一收不上来’为正常标准。
  但实际情况,却是计算所得的‘六千万石’,比实际缴入国库的‘三千万石’足足多了一倍!
  换而言之:如今汉室天下,有足足一半的土地,不像汉室中央缴税!
  一成的税收进了彻侯勋贵的口袋,剩下四成,去向就在明显不过了——关东诸侯!
  一个政权有百分之四十的税收,进了诸侯王的口袋,这是个什么概念?
  以最简单的方式计算:长此以往,汉室中央与关中诸侯的军事实力总和之对比,很有可能会无限趋五比四!
  放在其它任何地方,五比四,都意味着‘我比你强’,但在中央与地方的实力对比之上,五比四,绝对算不上安全!
  中央vs关东诸侯的军事实力为五比四,这就意味着,只要中央有五分之一的力量被其他事吸引,那关东诸侯的军事实力,就将在理论上与中央持平!
  实际上,中央力量被他处吸引的部分,远不至五分之一。
  别的不说——光是部署于北墙一带的卫戍部队,就占中央军事力量的一半以上!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关东诸侯能联合起来,中央就必将处于劣势!
  得到这个结论,刘弘才明白过来:为什么历史上的汉室诸侯王,如吴王刘濞,齐王刘将闾等,一有钱就想着造反。
  ——从纸面实力来看,成功的胜算确实很大啊!
  无论如何,刘弘都不允许这样的局面继续维持下去。
  而短时间内强大自身,对于如今的汉室又显得不太符合现实,刘弘能想到的,自然只有削弱关东诸侯这一条了。
  推恩策算是一个办法,但本质上依旧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无论关东诸侯被分成多少部分,只要农税依旧是中央得五成,关东诸侯得四成,中央就始终无法处于绝对优势。
  再者说,推恩策只是被刘弘宣布推行而已,还没正式开始施行;即便施行,其成效也要经过数代人,才能将关东诸侯分裂为一个个小国。
  “裂土皆王,看来是不行了。”
  “还是要符以封侯。”
  如诸侯王死去,留有五子,便将其国土分为五份,封三个诸侯,两个彻侯——这样,才能让关东诸侯逐渐羸弱。
  而短时间内,快速改变这个局面的,无疑便是齐国的处置。
  
第0273章
一郡七城
  齐国,作为汉高祖刘邦封给长子刘肥的封国,其国土可谓辽阔无比。
  在刘肥初为齐王之时,齐国领土便有七十余城!
  刘邦驾崩后,刘肥受天子刘盈相召,在宴席上得罪吕太后,险些被一杯毒酒送去见老爹刘邦之时,刘肥将城阳郡割出,给吕后与刘邦的长女鲁元公主为汤沐邑。
  短短一年之后,刘肥又割出济南郡,给吕后之侄吕台做封国,号吕国。
  在之后,刘肥又割沿海之琅琊郡,以为如今的琅琊王刘泽之封国。
  即便是在失去这三个郡之后,如今的齐国,也仍旧坐拥胶东、胶西、济北、菑川、千乘、北海、东莱七郡,足五十余城。
  而实际上,在鲁元公主、吕台相继死去过后,济南郡和城阳郡,也早已被重新纳入齐国版图。
  ——须知整个汉室,如今也才六十多郡!
  齐国独自领其中九郡,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齐国九郡,琅琊一郡,这就是十郡;再加上北墙一线的燕、代、赵,关东的梁、楚、吴,以及汉室极南的长沙国……
  天下六十郡,掌控在长安中央手中的,只十五郡而已。
  这样的局面,显然与刘弘地意图相左——要想中央集权,中央与关东诸侯直接管辖的土地,起码也要达成七比三的比例,军事实力起码也要达到八比二。
  所以,刘弘已经打算在刘恒移封梁国之时,将沛郡从梁国分离出来,转由中央直辖了。
  梁国都如此,即将遭遇重大打击的齐国更是不用多说——除了临淄所在的齐郡,刘弘可谓是一郡都不想多给!
  至于刘弘为何要因此前来长乐,则是因为:在汉室,每一道分封诸侯的诏命,都必须是太后诏谕!
  在历史上的景帝一朝,太后窦氏就曾有过全权决定诸侯王人选的经历。
  当是时,吴楚之乱爆发,作为‘从犯’的楚王一门,几乎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而故事的主角,就是楚王刘交的两个儿子,当今楚王刘郢客的三弟、四弟二人。
  刘交三子刘礼,在文帝一朝获封平陆侯,四子刘富则获封休侯。
  在侄子刘戊跟随刘濞,发动吴楚七国之乱后,尚在楚国的刘富慌忙逃回长安,向景帝请罪,旋即被剥夺封爵。
  但在晁错伏诛后,舆论却陡然一变:楚王反,休侯刘富力劝而不得,遂至长安请罪,堪称人臣典范呐?
  景帝刘启一琢磨,好像还真是这个道理,就又封了刘富为红侯,任为宗正。
  事情到这里,本该就此结束,但问题却也恰恰出现在了刘富华丽泥转,从‘逆贼’转变为‘人臣典范’一事上。
  吴楚之乱三月而平,吴国被削为郡县,楚国,就不适合划入中央管辖了。
  若不然,天下必然会议论:吴楚反,莫非是朝堂图谋吴、楚之土,方逼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6/5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