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帝成长计划(校对)第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530

  目的也很明确:彻底将北军掌控在手中,确保上一次的事,是刘弘最后一次得到北军的支持。
  但事情却并没有周勃想的那么简单——无论他怎么解衣衣之,推食食之,北军的底层士卒都是满面红光的向未央宫的方向拜谢道:伏唯陛下作威作福……
  无奈之下,周勃只能勉强掌控住北军的高臣军官,并切断刘弘和北军之间的一切联络渠道——北军射声校尉甲部司马秦牧,此时已经不在北军将官簿上了!
  但还有一个问题,让周勃焦头烂额,跟吃了苍蝇一样难受。
  ——这几天在北营,底层士卒唯一愿意对他说的话就是:陛下说好要赏赐俺们的,这都好几天了,太尉要不帮俺们问问?
  看着士卒们满怀期待的目光,周勃根本无法拒绝:如果连这点要求都无法满足,周勃在北军士卒心中的地位就将彻底清零!
  但让周勃出那笔钱,他也是不乐意的——即便他愿意,他也没有那么多钱去犒赏军卒。
  恰好就在那个时候,陈平给他带了一句话:凡诛吕有功之诸侯勋贵,皆可自往少府……
  嘿!
  现在的汉家朝堂,还有谁能比周勃更称得上一句‘诸吕有功’?
  所以,周勃‘开放’未央宫也就是题中应有之理了:少府的存钱,拿的最多的就是周勃!
  如果再不让其他人拿一些,那他就该成为众矢之的了——吃独食,可是官场大忌。
  得了钱,周勃自然是千叮咛万嘱咐:要知道这钱,不是陛下赏赐,是某自掏腰包赏给尔等的!
  然后才将那笔钱发到北军士卒手中。
  总的来说,效果还不错。
  起码有一半的底层士卒,没有再张口开口对未央宫的方向跪拜:谢陛下隆恩。
  现在,周勃虽然不敢说完全掌控了北军,但只要刘弘没有出现在北军大营,周勃就可以保证北军再也不能为刘弘所用了。
  在他看来,刘弘大概也是知道了这个状况,所以才退而求其次,前往南营试试运气,想要再来一出‘刘氏左袒’。
  想到这里,周勃就忍不住嗤笑起来——封建社会的军队,是需要以荣誉、信仰为主心骨的!
  现在的南军,估计连营哮的能力都没有,更别提战斗力了!
  一支失去了荣誉,丧失了信仰的军队,哪怕是周勃,也没有把握使其重新具备战斗力。
  更枉论年不过十三,生于深宫,长于妇人之手,既不知喜,也不知忧的小皇帝了!
  周勃之所为因这件事忧虑,完全是下意识的不安——他担心刘弘此举,是为了给吕氏平反!
  虽然现在的小皇帝还没有那么大的能量,但这件事不仅关系到周勃、陈平等人的身家性命,更关系到青史对他们的评价;无论如何,周勃都不会允许自己的正义性受争议。
  ——诛灭诸吕,必须是光明伟大正义的!
  如是想着,周勃还是忍不住担心,开口道:“丞相当知,某所虑者何……”
  只见陈平淡笑一声,抬起头,满脸纠结的看着周勃。
  他当然知道,少府库存中,起码有近一万万的铜钱,在前天深夜被送进了绛候府的后门。
  但他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跟周勃说这件事。
  如果可以完全不顾忌,他其实特别想指着周勃的鼻子破口大骂:都特么这时候了,还贪那点儿黄白之物?
  可是,陈平不能。
  在这个诸侯、朝臣、勋贵组成的联盟日益松动,并逐渐呈现出分裂趋势的现在,陈平什么都不能说。
  作为这个政治联盟的唯二掌控者,陈平和周勃之间,绝对不能出现任何一丝一毫的裂痕。
  苦涩的叹出一口气,陈平心中对周勃的千言万语,最终只缩短成了一句话。
  “少府之事,还是停了罢……”
  ……
  PS:应看官老爷的要求,解释一下营哮是什么。
  从我掌控的资料来看,营哮大概就是军队在经历惨烈的战争后,心理受到了一定创伤,产生对死亡的恐惧,并慢慢积攒在潜意识中,对于这种状况,率军将领一般会通过钱粮、酒肉等赏赐来转移士卒的注意力,减弱士卒心中对死亡的恐惧。但在经历某一场惨败过后,记载在士卒潜意识中的恐惧会被放大,并在夜晚睡觉做噩梦时爆发,士卒会惊醒,但醒来过后就会失去理智,红着眼不分敌我到处砍杀;其他士卒潜意识中的恐惧也会被激活,所有士卒都会红着眼杀作一团。
  听着玄乎,但好像也有可能,毕竟‘杀红了眼’‘不分敌我’这几种状况在历史上也偶有记载。
  营哮发生时,除了坐视军营里的所有军士自相残杀外,唯一的阻止方式便是铁血压制;但压制过后,幸存下来的士卒大都会患有严重的精神障碍,大概类似于梦游的人被叫醒。
  所以,封建时代有这么一个说法:营哮,意味着这支军队从此灭亡。
  
第0035章
深仇大恨
  回到宫中,方才在南营所见的一幕幕出现在刘弘脑海中,挥之不去。
  烦躁的扶着额头,靠躺在卧榻之上,刘弘心中被一股莫名的躁郁充斥。
  秦牧小心翼翼来到刘弘身边,环视了一圈周围,确定殿内没人后,才微微开口:“陛下,末将有一言,不知……”
  刘弘烦躁的抬起头,就见秦牧面色一片苦涩。
  心中的好奇心再度涌上,刘弘不由皱起眉,凝视着秦牧的脸庞。
  在这个年轻人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见刘弘没有制止的意思,秦牧微低着头,小声道:“陛下只巡南营,而不顾北军,末将担心……”
  秦牧还没说完,刘弘便烦躁的站起身:“朕非不愿!”
  “乃不能也!”
  北军的异常,刘弘早就感觉到了。
  昨日送刘恒出宫时,刘弘就发现,宫门处的卫卒看自己的目光,根本没有那日,随刘弘一起杀入皇宫时的狂热!
  更让刘弘心中难安的,就是秦牧的状况。
  在正常情况下,秦牧作为北军射声校尉麾下的军官,理应在北营操练士卒;当然,刘弘需要他护侍之后,他就得两头跑了。
  ——在刘弘醒来之后的两天里,秦牧也确实是这样工作的:一天侍卫刘弘,另一天则前往北营。
  但自那日朝会之后,秦牧再也没有去过北军大营了……
  之前刘弘倒没觉得哪儿不对,只当是北军的主官见秦牧圣恩正隆,便特事特办,让他多来皇宫;但在方才巡视南营时,刘弘便发现不对劲了。
  在进入南营之前,射声校尉拦住了刘弘地御辇时,秦牧自是出于忠心猛而拔剑,驾在了校尉官的脖子上。
  但秦牧那个眼神……
  分明恨不能寝其皮,食其肉!
  刘弘自认还没有传说中的王霸之气,秦牧愿意追随自己,即便是有忠于他刘氏血脉的成份,但更多的也应该是利益——攀附刘弘,以图贵兴。
  这倒没什么,刘弘早就不是能被‘理想’两个字,忽悠到卖肾卖肉的年纪了,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嘛,无可厚非。
  但秦牧光是出于这个,就对那校尉如此狠厉,甚至隐隐显露出一种深仇大恨的表情?
  这种可能性,几乎跟周勃是忠臣一样小。
  这其中,必然有刘弘所不知道的因素;而且刘弘冥冥中觉得,这两件事应该是有关联的。
  见刘弘思虑着凝视自己,秦牧面色再一苦,顿时手足无措起来。
  过了许久,见刘弘依旧是那副困惑的目光,秦牧长叹一声,便跟刘弘说道:“陛下当之,吾汉家军制,乃行什伍之制……”
  这倒是在刘弘地知识范围内了;什伍之制,同样早在战国中期,就被广泛的应用与军队建制之中。
  每五人为一个‘伍’,其中一人为‘伍长’,时称为伍佰。
  二伍为一什,主官称为‘什长’。
  五什为一屯,主官‘屯长’。
  二屯为一曲,主官‘曲侯’;因手下共有士卒百人,在战国时也被称为‘百长’;曲候往上,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军官,拥有一定的决策权。
  五曲为一队,主官‘队率’,也成为‘司马’;汉野战军最基础的单独作战单位,战争中,再没有准确命令下达时,拥有对战斗的完全指挥权。
  二队为一部,主官‘校尉’。
  二部为义一军,主官一般就到达偏将级别了。
  什伍之制,因为特有的‘2x5x2……’编制方式,也被历史研究者戏称为‘二五之制’。
  北军,就是建制中的最高一级—‘军’,但因为拱卫皇城的特殊性,人员建制严重超标,共拥有八,共计一万四千余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5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