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帝成长计划(校对)第2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8/530

  刘弘明知故问,得到的自然是预料中的答案。
  就见薄昭一拱手:“臣蒙陛下恩幸,任以为梁中尉;此番率军援荥阳,特请陛下明示:臣此赴荥阳,当以何为要?”
  看着眼前的薄昭,刘弘明面上做出一副不甚信任的模样,暗地里却是连连点头。
  ——胆够肥,嘴够严;最主要的,还能干!
  “若能办好此事,倒是可以考虑用一用……”
  武将的稀缺,对刘弘而言早就不是什么‘新’问题。
  而作为历史上的车骑将军,薄昭的业务能力,应该还是在水准线以上的。
  暗自点了点头,刘弘便做出可一副忧虑的模样;过了许久,才挥退了殿内众人。
  等宫内寺人尽皆退下,刘弘甚至就连亲卫侍郎都挥退,只留王忠一人在身旁,低头充当背景板。
  见刘弘这般郑重其事的模样,薄昭饶是有所预料,也是不由有些紧张起来。
  没等薄昭想太多,刘弘便悄然起身,负手来到薄昭身边。
  “中尉此行,乃先代王一步以安梁地。”
  “然此刻,梁都仍陷悼惠诸贼之围。”
  “中尉统掌梁国军务,当勿能坐视齐贼祸乱睢阳?”
  说着,刘弘便侧过身,只留给薄昭一个晦暗的侧脸。
  “代王叔移封于梁,中尉当为代王叔分忧,以效代王知遇之恩呐……”
  稍一感叹,刘弘便稍侧过头,在薄昭耳边飞快一声低于,便缓缓向殿外走去。
  “朕之交付,中尉当谨记于心,万不可使二人知晓。”
  “纵代王,亦不可知!”
  听着身后传来的声音,薄昭满是惊惧的回过头,看着刘弘逐渐远去的身影,不由牙槽打起了颤。
  “弑,弑齐……”
  “咳咳,嗯!”
  就见一旁的王忠猛然一声干咳,面色古井无波的来到薄昭面前。
  “中尉当慎之;须知祸从口出……”
  意味深长的一声提醒,王忠便不顾薄昭已有些颤抖的身形,快步向刘弘离去的方向追去。
  而薄昭,却是在这偌大的清凉殿内呆愣许久;直至出宫离去,都还没能从惊恐交加的情绪中走出……
  ……
  当薄昭满怀着忧虑,以及一丝视死如归的心态,率领刘恒从代国拉出的三万代国兵,向函谷关外的荥阳进发之时,遥远的汉室北墙,气氛却是一片轻松。
  对于朝堂再一次决定送女和亲,边地百姓自然是怒火中烧;但更多的,是那深深刻入骨子里的,对匈奴人的仇恨!
  除了几个被徙至边墙的儒生,针对和亲一事发出几声‘国将不国’的牢骚外,绝大多数边墙百姓,都将怒火集中在了匈奴人身上。
  ——若非匈奴,天子何必屈辱和亲,方换得片刻安宁?
  而汉匈和亲,也确确实实为汉北边墙,带来了短暂的安宁祥和——今年,边地总算能过个安心的新年了……
  便是在这祥和中略带些怒火的微妙氛围之下,一封从长安发出的外交指示,也终于抵达了长城之外,汉室北墙最前线:马邑。
  随着秋天临近尾声,这座屹立于长城之外,汉匈之际的小城,也逐渐被各路人士所带来的‘繁杂’所充斥。
  经过大半年的畜养,草原上难得迎来了一个‘丰年’——牛羊肥硕,牧畜健壮。
  自然而然的,汉匈之间几乎每年一次的‘攻防大战’,在草原难得迎来丰年的时节,变成了边墙百姓交还生活物资的盛会。
  于边墙附近游荡的匈奴牧民,不乏有带着牛犊羊羔,来马邑换取粮米布匹的;长城内的汉室百姓,也有不少人冒险踏出长城,来着马邑换得个把牛羊,为家中增添‘不动产’。
  在这样的鱼龙混杂之下,一支从大幕以北远来,暂住于马邑的人马,就显得没那么扎眼了。
  “主人,汉人怎还不做答复?”
  “再拖下去,待草原雪峰,主人便无从归得幕北啊!”
  听着身旁奴仆略带些焦急的疑问,韩颓当下意识一滞,旋即有些不自在到:“吾部即归汉,莫再以主仆相称。”
  虽然生于草原,长于草原,但韩颓当心中,对于从未去过的汉地,有着一种莫名的向往。
  即便撇开主观情感,韩王部如今的客观状况,也使得南归汉室,成为了唯一的选择。
  而奴仆的询问,韩颓当却并没有作答——虽然出于对匈奴习俗的鄙视,韩颓当不大愿意以主仆相称,但自小养成的习惯,使得韩颓当潜意识中,还是将奴仆看做牲畜而已。
  而牲畜的疑惑,是不需要回答的。
  ……
  “贵使久等;时汉地幅员辽阔,书信传送殊为不易啊……”
  刚进入庭院,秦牧那健壮有力的身影,伴随着一阵爽朗的笑声,出现在了韩颓当视野之中。
  对于秦牧话语中的傲娇,韩颓当却并没多言。
  ——若换了往日,碰到一个汉人夸汉地怎么怎么好,那韩颓当即便向往,也会碍于单于庭而‘面折廷争’。
  但现在,韩王部都在和汉室沟通回归事宜了,韩颓当就没维护匈奴人的必要了。
  “自吾至马邑,此人便全掌交谋事,其位当尊……
  恰恰相反,对于即将回归汉室,并怀揣远大抱负的韩颓当而言,一个位高权重,且‘似乎深受汉天子信重’的汉人,绝对是一个应当拉拢乃至于奉承的对象。
  “将军言重,言重……”
  转眼间,韩颓当便换上了一副略有些自卑的笑容。
  看着韩颓当这般模样,秦牧却是暗地里稍放下心来:如此,当非诈降……
  思虑着,秦牧便稍侧过身,将小道让出:“贵使请。”
  “将军请。”
  ……
  在客堂分别落座,韩颓当稍客套两句,便将话题引向了正轨。
  “韩王之所请,不知陛下作何答复?”
  对于韩颓当而言,无论汉地多么富饶繁华,做汉人有多么幸福,也终归只是一个虚无的幻想而已。
  韩颓当最在意的是:韩王部回归汉室之后,能得到怎样的待遇。
  甚至在考虑待遇之前,韩颓当首先担心的,就是韩王部回归汉室之后,会不会因为父亲当年判汉降匈,而受汉室制裁。
  所以,汉天子对此事的答复,对韩颓当在内的整个韩王部而言,都至关重要。
  见韩颓当开门见山,秦牧也就不再绕弯子了:“召外使至此,确为此事。”
  “韩王率部归汉一事,陛下已然应允!”
  言罢,秦牧便将目光悄然撒向韩颓当面庞之上,见韩颓当并没有流露出兴奋或者激动后,只得无奈一笑。
  “然个中详情,陛下另有交代,好使韩王知晓。”
  听到这了,韩颓当才露出‘这才对’的表情,面色稍一正:“将军但言。”
  看着韩颓当做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秦牧暗道一声‘胡人果狡诈’,便将长安朝堂的指示,以尽量通俗的话语说与韩颓当。
  “其一者,还请贵使转告韩王:自先韩王逃居幕北,汉家异姓而王者多反;太祖高皇帝以后,吾汉室再无异姓而王者。”
  面不改色的忽略长沙王一脉的特殊情况,秦牧便正色道:“韩王归汉,则当去王号;陛下许韩王以彻侯之位,食邑襄城千五百户。”
  闻言,韩颓当虽面色不改,但暗地里却是点了点头。
  虽然韩王部远居幕北,与汉室联络不多,但对于汉室内部诸侯叛乱这种事,还是有基本的了解。
  ——汉室只要有诸侯叛乱,在消息传到长安之前,很有可能会先传到草原!
  等叛乱进入白热化阶段,此事在草原也就人尽皆知了。
  对于汉室不再容忍异姓诸侯王一事,韩颓当自是知晓;之所以还提出这个要求,实际上是为了试探汉室的诚意。
  如果汉室眼睛都不眨,就允诺韩昭回归汉室后仍为韩王,那韩王部,只怕是死都不敢回汉室了。
  对于这个要求被驳回,韩颓当早有心理准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8/5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