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帝成长计划(校对)第2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6/530

  言辞含糊之间,那最后一樽酒,刘弘却是怎么都没端到嘴边。
  见此状况,刘郢客手举酒樽,喝也不是,不喝也不是……
  正当刘郢客纠结于怎么办时,刘弘又似诈尸般一抬头,看了刘郢客一眼,复又将手撑上刘郢客的肩膀。
  “宗正不知……”
  “朕坐天下……可谓身……身心俱疲……”
  此话一出,可把刘郢客吓了一大跳!
  “陛下承太祖高皇帝之托,以看顾天下元元,自是辛劳……”
  四平八稳的一语,却只惹得刘弘连连摆手。
  “非也……非也……”
  “朕临天下……朕之亲族却不帮吾……”
  说着,刘弘‘费力’的抬起头,似是稍打起了精神,又像一个钻入牛角尖的少年:“悼惠王,吾父长仲也!”
  “其诸子,吾之堂仲也!”
  “朕临天下,朕之堂仲不助朕,反以兵为乱,此何道理?”
  神经质般说完这几句话,刘弘的脖颈,又回到了方才那犹如断裂的状态;头颅就像是没有脖颈支撑,只在刘弘肩上晃来晃去。
  “宗正不知……宗正不知……”
  就在刘弘沉溺于自己的绝世演技之事,殿外却传来一道急促的脚步声。
  没等刘弘发出‘酒鬼的怒吼’,王忠便已出现在殿门处,与那宫外交谈两句,便快步走入宫内。
  看着刘弘遍布血丝的眼眸,再看看一旁的刘郢客,王忠纠结片刻,终是开口。
  “陛下,方才传来消息,楚王……”
  “楚王薨……”
  
第0252章
岂曰无衣
  “查!”
  “尽遣斥骑,务必查清,齐军今于何处!!!”
  睢阳大营内,年逾六十的大将军灌婴,正怒火冲天的下达着军令。
  帐内,将官们都是面色复杂的相互一对视,终是不知该如何劝说灌婴。
  ——齐王大军,居然在睢阳十数万中央军眼皮子底下,消失了!
  更让将官们感到忧心忡忡的,是齐军何时离开睢阳城下,根本没有人知道。
  至于被齐军留在营内的那千余老弱,更是只说:齐王只令吾等日日加灶,其余诸事,吾等一无所知……
  若非前日,灌婴突然下令要夜袭齐营,提前派了斥候打探,只怕至今,睢阳城内的灌婴大军,都还要被齐营内那数万道炊烟所迷惑……
  “大将军,末将以为,齐军之所欲,当不过两处。”
  就见一位青年将官稍站出身,对着灌婴一拜。
  “嗯?”
  听见这话的一瞬间,灌婴便已经从齐军走失的愤怒情绪中清醒过来,片刻之后,就已得到了相同的结论。
  “可是荥阳、丰沛?”
  那小将稍点点头,复带些担忧道:“此二者,可谓皆不可失啊……”
  “荥阳负敖仓之重,失则天下乱;丰沛更乃国朝龙兴之所,失,更或置陛下于不孝之地……”
  实际上,根本不用等这小将分析,作为汉初开国功臣中的翘楚,灌婴的专业能力,自然是水准线以上。
  灌婴甚至已经隐约猜到,这两个足以搅乱天下的选择之间,齐军会选择哪一个了……
  “即刻遣人往荥阳、丰沛,谓淮阳守、隆虑侯:贼或将至,须枕戈以待!”
  言罢,灌婴便来到帐内堪舆前,手指从睢阳以东起,顺着睢阳以北划了一圈,最终在睢阳以西的三角之上重重一点。
  “荥阳!”
  笃定的道出一语,灌婴便回过头:“丰沛距睢阳虽不过三百余里,然得隆虑大军驻之,贼刘氏,当勿往。”
  “且贼粮寡,军卒空腹之时久矣;或西绕睢阳,直击荥阳!”
  “荥阳今守军不过万五,俱乃淮阳郡兵,其战力堪忧;且荥阳负敖仓之重,贼破,则军粮之缺自解。”
  说着,灌婴便笃定的来到帐中央,对诸将官稍一点头。
  “着前军即刻西出睢阳,将兵三万,奔赴荥阳!”
  “沿途但有齐贼大军过境之迹,速速回禀!”
  待一位中年将官领命离去,灌婴又回过头:“中军、后军留睢阳,须时刻警戒;万不可叫齐贼偷城。”
  其实,叛军大费周折,凭借‘减卒加灶’的手段逃离睢阳城外,要说其是想使睢阳城放松警惕,好更轻松的攻取荥阳,灌婴是不怎么相信的。
  但事关江山社稷(前途未来),灌婴出于保守起见,还是决定将所有可能性都考虑进去。
  “喏!末将等即刻往城墙,以备城防之事!”…
  又有二位将官领命离去,灌婴稍一沉吟,复又道:“左军遣一部校尉出城,沿睢阳之北沿途查探齐贼之踪迹。”
  “谨记!万莫分兵!一俟有警,即刻烽火传信;左军见烽火而尽出。”
  言罢,灌婴终于将目光,撒在了那个统领右军的青年将领身上。
  “请将军整军待发,以候丰沛之报;贼现于丰沛,则右军即刻启程,奔袭丰沛以为援。”
  “喏。”
  见那小将拱手领命,正要离去,灌婴便略有些尴尬的开口问道:“至睢阳数旬,某惭愧,竟未知将军名讳?”
  只见那小将略有些羞涩的挠了挠头,旋即似是反应过来什么般一肃。
  “将军言重,末将孙卬(áng),乃北地人氏……”
  ……
  在灌婴于梁国境内,疯狂查探齐军踪迹之时,汉室版图极南,同样有一个人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
  “王使可曾归来?”
  南越首都,番禺城。
  刚于去年满六十的南越王赵佗,正在王宫内焦躁的走来走去,不时发出急迫的询问声。
  自汉室的齐王发动叛乱,已经在长沙一带半死不活的周灶大军北撤,已经过去了将近三个月。
  但赵佗还没来得及松口气,就有另一只极其陌生的部队,接替离开的周灶大军,出现在了长沙国境内。
  当查明那支部队,乃是长安儿皇帝派来,就赵佗称帝一事讨要说法的‘淮南国军’时,整个南越朝堂,可谓是啼笑皆非。
  ——就连长安中央军,都在这南方的湿瘴之下失去战斗力,小皇帝居然又派了个诸侯王来?
  这汉室,只怕是吃枣药丸!
  但没过多久,南越君臣就笑不出来了……
  与之前那支自关中长途奔袭而来,十分不适应南方其后的北方军队所不同,这支陌生的诸侯国军,似乎完全不受南方湿瘴气候的影响!
  南越政权,之所以能在汉室鼎立之后,在这大汉版图角落屹立之际,其最大的倚靠,便是险峻的地貌,以及恶劣的气候。
  北方军队南下征讨,必然会现在南方的恶劣气候面前折三成战斗力;若想攻下已经毁道自封的长沙-南越边境防线,更需要付出巨大的伤亡,方有可能踏上岭南之土。
  但同样作为自关中而来,在这岭南之地侥幸存活下来的北方人,赵佗心里很清楚:这支诸侯国军,根本就不是什么北方部队!
  随后查探得来的消息,更是让赵佗感到一丝绝望……
  ——这汉室的淮阳国,居然就在长沙东北方向,紧邻长沙国!
  而且相较于异姓而王的长沙国,这淮阳国,乃货真价实的刘氏宗亲镇守!
  在这支诸侯国军到来之前,长沙国可谓是战战兢兢,唯恐南越哪一天提兵北上,就要拿长沙国开刀;但现在,换做是南越上下,因这支陌生的诸侯国军而感到恐惧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6/5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