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帝成长计划(校对)第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530

  甚至就连宫廷士卒都知道,那句话是陈平说的了!
  也就是刘弘现在手上无权,不然光这一条,陈平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就因为他一句话,未央宫门现在都不设防了!
  这还不算居心叵测,图谋不轨?
  ……
  心烦意乱间来到少府,陈平径直走向书房,丝毫不理会身后谄媚的少府监。
  少府监见此也只能挥挥手,令门前的众人各自散去。
  跟上陈平的脚步走进书房,就见陈平从案上拿起几只竹简,正查阅。
  少府监心一慌,忐忑不安的开口道:“丞相……”
  陈平却是头都不抬的问道:“今少府存金何许?钱几何?”
  沉吟片刻,少府监轻声答道:“禀丞相,这几日……”
  “嗯?”
  陈平猛一抬头,冷眼瞪了少府监一眼,又将目光收回手中的竹简上:“这几日,发生了什么?”
  见此,少府监恍然大悟般,轻扇着自己的嘴角:“下官口误,口误。”
  “这几日,下官遵丞相之令,清查少府账目……”
  见陈平微点了点头,少府监继而道:“今少府存金三万余金,钱五万万;一应账目,尽数焚毁于前时之乱……”
  闻言,陈平手中的竹简险些跌落!
  金三万余,钱五万万……
  还不到之前库存量的十分之一!
  要知道吕后光是从前后三任赵王手中,就得金至少二十余万,铜钱数十万万!
  而那些钱,之前尽数存放在少府!
  “唉……”
  揪心的摇着头,陈平从案前站起,将手中竹简扔到少府监手上。
  “这等东西,万莫要留。”
  少府监赶忙应诺,将竹简藏入怀中,躬立一侧。
  过了许久,见陈平不开,少府监只好面色纠结道:“那位派了人来……”
  “嗯……”陈平略作沉吟,问道:“现在何处?”
  “下官已命人拿下,正囚于柴房中。”
  陈平闻言点了点头,目光撒向窗外:“且先囚之,待过几日再做打算。”
  “喏……”
  
第0032章
南北两军
  此时的刘弘,对少府发生的事一无所知。
  大概午时左右醒来后,刘弘在秦牧的协助下套了件皮甲,头上戴顶青铜盔,将白蛇剑系在腰间,便由秦牧架着御辇出了宫。
  戎装出行,自是要前往军营;但并不是横门外的北军大营,而是……
  安门外的南军大营!
  如果刘弘没记错的话,长安南北两军中,原本负责宫廷卫戎的,正是南军。
  这也是南、北两军的称呼由来:用一条线将长安城分为南北两半,就可以发现,城南几乎全被长乐、未央两宫,以及两宫之间的九卿衙门、高庙所占据。
  也正是由于两宫位于城南,所以负责宫廷禁卫的军队就被长安百姓称为南军;而负责长安十二城门、以及维护城北闺里治安的军队,则被称为北军。
  久而久之,南、北军的说法就流传了下来,并成为两军的正式名称。
  从这个角度看,南军理应比北军更加精锐,更值得老刘家的信任——不然刘邦也不会令南军守卫皇宫,而让北军去充当城门卒了。
  但这支刘邦生前最为信任的部队,却在前时之乱中遭受了巨大打击,并在之后的历史中逐渐销声匿迹。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南军在诸吕之乱中,站错了队。
  或者说,以陈平、周勃等人为首的诸侯勋臣集团的角度来说,南军站错了队。
  吕后驾崩前,将南军交到了吕产手中,北军交到了吕禄手中,意图以此确保自己死后,吕氏还能掌控局面
  理想很美满,现实却相当的悲惨。
  周勃通过软禁曲周侯俪商,逼迫俪商之子、吕禄至交好友俪寄,替他骗得吕禄手中的北军兵符①,随后进入北军大营,靠着‘个人魅力’策反了北军!
  而后,又驱使北军同吕产手中的南军厮杀,并最终彻底扫除了吕氏势力。
  这样一来,帮吕产对抗周勃的南军,自然就面临被报复、抹黑甚至清算的下场——就如同刘弘的原主一样,要不是刘弘穿越,可怜的刘盈都要被周勃抹黑成不孕不育了!
  但在刘弘看来,南北两军谁是谁非这个问题,就像那个‘世界上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一样,根本说不清。
  北军出于对刘氏的忠心,左袒而击吕氏,这有错吗?
  那南军作为皇宫禁卫,在发现有人意图攻打皇宫时,拼死守护皇宫,又何罪之有?
  在刘弘看来,南军甚至比北军还要值得尊重——作为后世人,刘弘潜意识里就更认可纪律性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军队。
  像北军这种被别人吼一嗓子,就嗷嗷叫着攻打皇宫的军队,刘弘心底其实是相当鄙视的。
  原本的历史中,北军之所以政治正确,是因为刘恒登基了——如果没有北军,周勃就无法打入皇宫,更无法以‘非惠帝子’的借口逼杀后少帝,文帝登基就无从说起。
  所以,与其说历史上的北军是刘氏臂膀,倒不如说是文帝刘恒的从龙之臣。
  ——屁股决定脑袋,不外如是。
  同样的原因,在皇帝由历史上刘恒变成了刘弘之后,北军第一次‘刘氏左袒’的性质就变了:帮朝臣攻打皇宫,意欲何为?
  而在原本的历史上,因为‘顽固不灵’而被归为吕党的南军,则变成了誓死守卫皇宫,为刘弘抛头颅,洒热血的忠臣!
  诚然,在陈平周勃都被归类为‘国之柱石’的现在,北军的正义性‘毋庸置疑’,但刘弘却不能坐视南军被归为吕党。
  ——还是那句话,北军这么有‘主见’的军队,刘弘不要!
  虽然刘弘带领北军上演第二次‘刘氏左袒’,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这支军队真的是被周勃蛊惑,但光从历史上周勃有能力策反北军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周勃在北军将士心中威望甚高!
  因为当时周勃手上只有兵符,却没有皇帝诏命!
  高祖皇帝制:凡五十人以上的军队调动,都必须有调兵虎符和皇帝诏命双重确认,否则按谋逆论处!
  周勃只凭皆一块兵符,就成功策反了北军,这意味着,北军是在知道此事谋反的前提下,依旧追随周勃去攻打未央宫的!
  起码负责查验兵符、诏书的高层军官,知道自己此举是在谋反!
  也就是说,只要周勃愿意,就完全可以第二次、第三次乃至于第无数次以‘刘氏’为虎皮,煽动北军造反!
  后世有一位伟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
  刘弘深以为然。
  南军就不一样了,根据历史记载,南军在整个事件中只做了一件事——守卫皇宫。
  再刨除掉太史公为尊者讳,以及二次创作的部分,情况就显而易见了:南军,很有可能自始至终都站在了后少帝这边!
  至于南军是由于吕产在宫中,才受命守卫皇宫的说法,则无疑漏洞百出:按照周勃、陈平串联诸侯大臣时的说法,吕产都要造反了,那他又何必命令南军护卫皇宫呢?
  直接让南军把自己的府邸围起来,或者带着南军跑掉不就好了?
  这么一想,无疑是另一种可能大些:吕产虽然有权调动南军,却无法让南军丢下后少帝,跟随自己!
  所以,深知南军不可能离开未央宫墙的吕产才跑入宫内,借着后少帝的光,试图在南军的护卫下保全自身。
  而这,也是刘弘今天前往南军大营的原因:为自己真正的忠臣加油打气,并为其正名!
  至于当初逃出宫时,刘弘为什么去北军大营,而不直接去找南军……
  刘弘视野中所看见的场景,就是当时刘弘选择北军的原因。
  ——南军大营,此刻已经是一个巨大的俘虏集中营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5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