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帝成长计划(校对)第2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6/530

  而现在,赵佗掌控下的南越境内,光是人口过千的大部族,就有至少三十个!
  至于人口过万的几大部族,更是在南越朝堂之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倒不是说,赵佗无法完全掌控南越朝堂,只是要想出征,南越军队就必须要得到本地越人的帮助。
  因为只有这些时代生存于此的人,才能准确的辨别出热带雨林中的方向,判断出哪里有沼泽,什么时候会有瘴气。
  除此之外,本地部族贡献的战斗力,也同样是赵佗所不可或缺的。
  ——奉秦始皇帝之命,带到这岭南的五十万军民,早已在攻下岭南之时折损过半……
  即便是如今,初代秦卒、秦民也都已大半逝去;留下的,都是生于越、长于越,甚至其母亲本就是越人的‘移民二代’。
  对于这样的文化融合,赵佗并不太过于担心;但初代秦卒的老去,和没成长起来的二代们,让赵佗不得不依仗本地部族的势力,来完成自己的野望。
  本地部族会不会出兵?出多少兵?
  赵佗不知道。
  即便是在来到岭南数十年过后的今天,赵佗仍旧无法完全理解那些本地部族的思维。
  即便是如今,初代秦卒、秦民也都已大半逝去;留下的,都是生于越、长于越,甚至其母亲本就是越人的‘移民二代’。
  对于这样的文化融合,赵佗并不太过于担心;但初代秦卒的老去,和没成长起来的二代们,让赵佗不得不依仗本地部族的势力,来完成自己的野望。
  本地部族会不会出兵?出多少兵?
  赵佗不知道。
  即便是在来到岭南数十年过后的今天,赵佗仍旧无法完全理解那些本地部族的思维。
  
第0228章
宫战前夕
  虽然太后张嫣下令,将丞相陈平送到太医属衙‘好生诊治’,但最终,陈平还是得以全身而退,平安走出长乐宫。
  太医属衙,隶属奉常名下,其办公地点与奉常一样,位于长乐宫内。
  陈平在长乐宫内,被太后下令送往太医属衙,按道理来说,是不可能走得出长乐宫的。
  但事实却是:张嫣,急了……
  作为太后,张嫣在理论上确实有‘将某个臣子精神病’的权力——非但张嫣有,刘弘也同样有。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陈平,并非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臣子。
  撇开开国功臣、四朝老臣、太祖皇帝亲命的丞相之外,陈平此时的一个身份,使得除天子刘弘之外,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动陈平。
  其实就连天子刘弘,也很难用寻常的手段,撼动陈平在汉室中枢的崇高地位。
  ——监国丞相!
  陈平以太祖皇帝亲任之丞相的身份,先后履任于孝惠一朝、先帝一朝,及致现在,陈平做刘弘的丞相,也已有五年。
  陈平已经做了十一年汉相,且大多数时间内,天子都未加冠;即未成人。
  除了孝惠皇帝最后两年之外,无论是先帝那四年,还是当今刘弘这五年,陈平实际上都具备理论上的‘监国权’。
  道理很简单:天子年幼,丞相尊先皇遗诏,代为涉政;待天子加冠,复行还政之事。
  孝惠皇帝刘盈十五岁登基,丞相曹参做了五年监国丞相;先皇登基,右相王陵做了四年监国丞相。
  待等当今刘弘继位,左相陈平实际上也开始了监国丞相的生涯。
  看上去,监国丞相也没什么不同?
  ——此三者,之所以与寻常丞相没什么不同,其主要原因在于:吕后尚在!
  曹参敢对孝惠刘盈一顿狂喷,却不敢对高太后吕雉有丝毫不恭;王陵仅仅是反对吕太后遍封诸吕为王,就失去了自己的丞相之位。
  在吕太后病逝之前,陈平甚至做了足足四年泥塑雕像,任由吕氏爪牙将朝局搅得天翻地覆,而无从阻止。
  实际上,监国丞相的权力,远非此三人的经历所展现这般悲惨。
  史料记载中,华夏第一位监国丞相,便是秦庄襄王的丞相:吕不韦。
  自秦昭襄王年七十五而薨,秦国在短短四年之内,连续死去了三位王:为王五十五年的昭襄王,在位三天而病逝的孝文王,以及秦始皇帝生父,在位三年而病逝的秦庄襄王:嬴异人。
  待庄襄王薨,公子政以十三岁的年纪继位,受命辅佐小嬴政的丞相吕不韦,便被庄襄王加以监国之权。
  吕不韦的监国丞相,做的无疑比曹参等同行幸福得多:改相国为相邦,天子尊以为仲父,朝野上下俱掌于吕不韦之手。
  无论民生内政,还是对外征讨,吕不韦在那段权倾天下的时日里都可一言而决,完全不需要请示年未及弱冠的小秦王嬴政。
  就连关乎秦国国运,对秦最终统一天下奠定了内部基础的郑国渠水利工程,吕不韦都不曾告会秦王政,而是直接开凿。
  要知道吕不韦为秦相邦,为秦王仲父之时,秦廷亦有太后尊于甘泉宫中!
  而且正是嬴政生母,赵太后!
  从这便能看出,监国丞相,究竟是怎样的滔天权柄了——几乎可以被称之为有实无名的帝王!
  要想结束监国丞相涉政的局面,只有两种办法:其一,待天子加冠成人,监国丞相自然就失去了涉政的法理基础。
  其二,便是如吕不韦那般,被牵连于谋逆那般滔天的罪名,最终落马。
  陈平的监国丞相生涯,实际上刚开始不到半年——吕后病逝,诛吕授首那一刻开始,陈平才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监国丞相。
  在那之前,无论是陈平、王陵亦或是曹参,都无法对吕太后的命令有任何不满;身为监国丞相的王陵,不过是就遍封诸王的事呛了吕后几句,就被明升暗降成了皇帝太傅。
  盖因为吕后,非但是开国皇帝刘邦的正妻,在刘邦图谋天下的过程中,吕氏一族同样出力颇多;吕太后本人,也对刘邦的事业起到了不少决定性的作用。
  再加上孝惠皇帝刘盈驾崩后,实际上已经成为‘太皇太后’,具备毋庸置疑的废立之权的吕雉,已经不再是监国丞相所能抗衡。
  反观现在,天子刘弘仍旧未加冠成人,长乐宫中也并非是‘太皇太后’这种没人敢惹的老菩萨,而仅仅是年不过二十余岁的太后张嫣而已。
  这种情况下,身为高祖功臣,且肩负监国丞相之权的陈平,几乎是全天下唯一一个,可以对太后的命令有质疑的人——说是太后,也不过是孝惠皇后而已;在高祖皇帝时,顶多不过是太子妃。
  简而言之,监国丞相,可以算是古华夏政治体系之中,唯一一个游离于君臣上下秩序之外的职务;在皇帝未成人之前,其政治地位在皇帝之上,与太后近乎持平,仅次于太皇太后。
  虽则在礼法秩序上,陈平仍旧需要以臣子之理拜会天子刘弘、太后张嫣,但在具体的行政操作之上,陈平几乎没有上禀的必要。
  具体到现在,被太后指责为‘神智昏聩’的陈平,也完全不会因此而被真的关押于太医属衙——监国丞相政治地位与太后持平,就使得太后对陈平的职责,只能属于‘意见分歧’。
  虽说从礼法角度上,陈平作为臣子,还是应当尽量遵从太后的命令,但时至今日,这般局面之下,陈平也同样没有太大的必要,去遵从张嫣的命令了……
  “代王大军,今在何处?”
  一声沉闷的询问声,引得陈平身旁的武士赶忙一拱手:“昨日内史上报:代王大军方过甘泉,然代王先锋已至梨园左近……”
  闻言,陈平微微点了点头,旋即在武士的追随之下,从长乐宫西宫门的侧门走出,背负双手,注视着仍旧等候在外的朝臣百官。
  “诸公且回府以待,邀贴片刻便至;今日晚间,老夫于府中设宴,以谢诸位今日之义举。”
  言罢,陈平拱手稍一拜,便在武士的陪同下走向自己的马车。
  ——最多不过三日,代王就要抵达长安了!
  在经历过上一次‘迟则生变’的真实经历之后,代王此番入京,必然会在第一时间入宫继位,坐实自身的皇位法统!
  代王继位一事,几乎是不可阻挡,无从更改。
  既然代王登基的事已成定数,那张嫣的太后生涯,也就没几天日子了……
  ——即便代王刘恒为高皇帝血脉,也无法解释自己究竟是如何成为天子的!
  盖因为早在太祖高皇帝驾崩之时,汉室嫡脉就已经被确定:嫡长子刘盈,即孝惠皇帝一脉。
  在此时皇帝父死子替,兄终弟及的传承规则之下,作为孝惠皇帝胞弟,刘恒唯一能做出的解释,便只有一个:孝惠皇帝无子,绝嗣;代王以孝惠昆季之身,尊兄终弟及的规则,继承大统。
  既如此,当今刘弘,便逃不过一个‘伪帝吕弘’的结局;孝惠诸子,只怕也会被杀死在深宫之中——最起码,也是幽静一生。
  如此一来,作为孝惠皇后的张嫣,虽然不大可能被废黜杀害,但也绝无可能继续安居长乐——为了坐实自身的皇位合法性,代王必然会尊代王太后为太后,以居长乐。
  至于张嫣,最好的结局也不过是在某座偏僻的宫殿中孤独终老,天下不会有任何一个人记得,深宫中还住着一位太后,乃孝惠皇帝正妻。
  今日,陈平特地前来长乐,实际上并非是‘求’张嫣颁布侧立诏书,将刘恒扶上皇位——陈平,是给了张嫣一个雍容华贵,永享太平的机会。
  只要张嫣颁布策命,将代王刘恒立为天子,那刘恒无论是出于人伦还是道德,都无法将张嫣扔到某座深宫。
  最大的可能性,就是长乐宫会有两位太后同时存在。
  只可惜,张嫣义正言辞的拒绝,将自己未来的生活全部葬送……
  而陈平,也只是失去了一个以和平手段,谋求‘扶立新帝’功劳的机会而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6/5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