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帝成长计划(校对)第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530

  在刘长被一个县一个县接力押送的过程中,每一个想给刘长送饭的官吏,在看到那张封条时都没敢撕开,只能任由刘长饿死在囚车之上。
  等刘长死后,文帝刘恒才‘哀哭’着站出来,沉痛的斥责了押送军卒,并尽数赐死。
  可即便是如此完美的演技,刘恒也依旧没能瞒天过海——刘长尸首尚温,长安便流传起这样一则童谣:一尺布尚可缝兄弟二人不相容
  刘恒又只好着急忙慌跑出来宣布:淮南王死,朕甚哀之;尽封淮南王四子为候……
  没过多久,刘恒又担心天下百姓以为自己是图谋淮南国,就将城阳王刘喜移封为淮南王,以证明自己不是馋刘长的封国;赐刘长谥号‘厉’,史称淮南厉王;并为刘长建造了诸侯陵园。
  足足过了八年之后,刘长的幼子意外病死,那则童谣再一次喧嚣至上,刘恒无可奈何之下,只好又让刘喜重新做回城阳王,并将淮南国一分为三,封刘长还活着的三个儿子分别为诸侯王……
  这还是刘恒掌权之后!
  刘长还只是刘恒的弟弟!
  就更别提现在只是个傀儡的刘弘,去治罪宗室长辈刘兴居了。
  所以,刘弘只能将刘兴居交由奉常刘不疑‘教导’、‘劝诫’。
  当然,刘弘也不是以德报怨的圣母;即便没有明言治罪,也隐晦的提醒了一下刘不疑:如果东牟侯实在顽固不灵,那奉常也不要太过勉强了
  嗯,从刘不疑当时惊骇的目光来看,应该是明白刘弘地意思了。
  ……
  还没到宣室殿,秦牧便前来禀告:代王请见。
  略一思考后,刘弘便让秦牧去召刘恒至宣室殿。
  好巧不巧,刘恒前脚刚坐下,奉常刘不疑后脚便赶到了宣室殿。
  实际上,九卿衙门基本都离皇宫不远;如少府、卫尉、郎中令等九卿部门的主衙,更是就在未央宫内。
  心中一动,刘弘制止了慌忙起身,打算到侧殿回避的刘恒,令其在一侧旁听。
  随着刘不疑最后一句‘东牟侯油盐不进,仍口出狂言以污陛下’的话音落下,刘恒的心顿时提到了嗓子眼。
  刘弘则是微微瞥了一眼刘恒,人畜无害的对刘不疑笑道:“东牟侯既不听奉常劝诫,便由高祖皇帝替朕管教东牟侯吧……”
  刘不疑此举,大致是不想脏了羽毛,将皮球踢回到了刘弘脚下。
  想到此处,刘弘语气陡然一冷:“送东牟侯至高庙,于祖宗神主前思过。”
  刘弘轻描淡写般的话语,顿时令秦牧的工作量剧增——过不了几天,东牟侯国也将不复存在了,不出意外,秦牧还是得上门‘搜查’一番……
  原因很简单:高庙日常的祭祀和维护,依旧是由刘不疑的奉常衙门负责。
  这都过去了一天一夜,刘兴居还活着,刘不疑已经很失职了!
  如果再让刘兴居活着走出高庙,那刘不疑就得替刘兴居,去刘邦的神主牌前面壁思过了……
  ……
  PS:刘兴居和夏侯婴是直接动手弑君者,他俩要是活下来,那太不合理了。
  九卿衙门的所在地我忘了是在什么书上看到过,总之是正经史书。少府、卫尉、郎中令三个衙门在未央宫内;奉常和宗正则是在长乐宫内;廷尉在武库附近,两宫之间;治粟内史根据历史上‘晁错私损高庙围墙,被申屠嘉逮住’来看,应该是在长安城最南,两宫之间,紧邻高庙;高庙则有门直通未央宫内。太仆和典客……惭愧惭愧,我给忘记了,又没有找到相关文献。
  如果有大佬对相关知识有所涉及,佐吏恭闻教诲。
  
第0027章
互飙演技
  目送吓得腿脚直哆嗦的刘不疑离去,刘弘再度换上那副和煦的笑容,拉着刘恒坐了下来。
  此时的刘恒,情况也没比刘不疑好到哪里去。
  现在他心里只四个字——圣心难测!
  刘恒亲眼所见,奉常刘不疑进来之前,刘弘还满面春风,结果刚一听到刘兴居这个人名,面色便彻底黑了下去!
  至于让刘兴居去高庙‘面壁思过’,刘恒略一思考,再结合刘不疑的反应,心中也猜到了个七七八八。
  也因此,刘恒昨晚才放回肚子里的心,再度悬了起来。
  看着刘恒这幅惶恐的模样,刘弘却丝毫不敢掉以轻心——光是在原本的历史上被谥为‘文’,刘恒就配的上刘弘如此小心翼翼!
  就更不用说,西汉末年起义军打入长安,连刘邦的高陵都挖的七零八碎,却对刘恒的霸陵秋毫无犯,掩面而退……
  若非实在无人可选,刘弘就算马上再喝下一杯毒酒,也不想让刘恒有任何一丝反击的可能性!
  但在如今的局面下,刘弘只能是一边提防着,一边继续利用刘恒。
  对现在的刘弘而言,刘恒就是把双刃剑!
  用好了,足以劈断前路所有荆棘;用不好,也能让刘弘片刻间身首异处。
  方才让刘恒留下旁听,就是刘弘对刘恒的试探和敲打——早在宿醉醒来时,刘弘便已经知道刘兴居还活着了。
  如若不然,早在昨晚宫宴时,身为宗室的刘不疑就应该带着‘礼物’赴宴,把‘东牟侯薨’的消息带给刘弘助兴了。
  再不济,也会借着昨晚夜黑风高弄死刘兴居,并在今天天一亮,就将消息送到未央宫。
  该敲打也敲打了,再继续下去,老恒就该被吓坏了。
  拍了拍刘恒的手以作安抚,刘弘便亲切的问候道:“王叔久未入京,此朝长安,可还习惯?”
  自惠帝末年,吕后正式掌权之后,刘恒便再也没有来过长安了。
  惠帝死后,狙击手吕雉开始点杀刘氏诸侯王,刘恒更是生怕被吕后弄死,绞尽脑汁、无中生病,誓死不近长安半步。
  如果不是陈平周勃许诺他皇位,这次他也不可能到长安来。
  但听着刘弘的话,刘恒却是眼前一亮!
  ——汉制,诸侯王每三年入京朝贡一次,除此之外,若非皇帝传召,诸侯王不得擅离封地,违者以谋逆论处!
  这也是刘恒一直以来担心的:在自己被陈平周勃放弃了的情况下,刘弘会不会以‘擅离封地’为由,治他的罪?
  可听刘弘话里的意思,分明是有替他擦屁股的意思——朝长安,那就是刘弘传召刘恒入长安,擅离封地的罪名自是无从说起。
  但越是这样,刘恒心里就越捉摸不定:扪心自问,如果自己是皇帝,刘恒觉得自己不可能放过任何一个窥伺皇位的诸侯王。
  而眼前这位,虽年远不及弱冠,但从夏侯婴、刘兴居的下场来看,怎么看都不像心胸宽广的主!
  可刘弘依旧这么做了,究竟是有何图谋?
  想不明白,刘恒只好暂且放下疑虑。
  “承蒙陛下挂怀,臣此朝长安,沐圣恩雨露甘泽,便是陈年旧疾,亦是好了大半……”
  情况不明,先坐实自己‘朝长安’的事实总是没错的。
  果不其然,刘弘闻言顿时畅笑起来,方才脸上还挂着的那丝郁结早已不见踪影。
  “哈哈哈哈……王叔习惯便好,便好。”
  说着,刘弘微微拭了下眼角的泪——还有什么事,能比被历史上的汉文帝拍马屁更爽?
  如果真的有,那就是被秦始皇拍马屁!
  在精神上得到满足的同时,刘弘对刘恒的评价更是上升了一个台阶:刘恒,天生就是做皇帝的料!
  光是这厚脸皮,和足以以假乱真的演技,即便放在后世事业单位,刘恒也绝对是个有前途的人。
  ——要知道此时的‘厚黑’,还不完全是贬义词。
  想当初,刘邦上门提亲,想要迎娶豪族贵女吕雉时,刘邦的丈母娘就非常责备老吕头①:怎么可以把我们娇滴滴的女儿,嫁给这么一个流氓懒汉呢?
  老吕头怒道:妇道人家果然是头发长见识短!
  你看那刘邦,穿那么一身破烂就敢上门,脸皮多厚?
  脸皮这么厚的一个人,他不坐天下,谁坐天下?
  也难怪,历史上陈平周勃严防死守,也是没能阻止刘恒成为‘汉太宗孝文皇帝’:不是陈平周勃不给力,实在是刘恒尽得乃父刘邦真传,深讳厚黑之要。
  见刘弘只笑不语,刘恒沉默片刻,便开口试探道:“陛下,臣幼子武……当何时遣入宫?”
  说着,刘恒微低着头,装作不经意的打量着刘弘的脸色。
  刘弘却是摆了摆手:“此事不急,倒是王叔今日入宫,所为者何?”
  却见刘恒赶忙起身,深深俯首:“昨日宫宴,陛下言及之事……臣愚钝,不明圣意,还请陛下提点一二……”
  闻言,刘弘淡笑着看向刘恒,心里暗赞一声:聪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5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