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帝成长计划(校对)第1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9/530

  假设最终,刘弘以一种令人匪夷所思的方式获得胜利,那代王刘恒,齐王刘则或许还能在囚笼中度过终生,但朱虚侯刘章,则必将成为陈平、周勃的陪葬品!
  也正因为如此,灌婴此时的心情远比半年前,‘迎接’齐王刘襄大军时要郑重得多。
  ——在这种进退皆死的状况下,刘章绝对不会坐以待毙!
  而刘章最终做和选择,灌婴所能想象到的,便只有……
  扶立齐王!
  如果刘章真的决定做一个‘扶保之臣’,那这次战争,就复杂多了……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灌婴也已在前日,刘章大军抵达睢阳城外,于城外二十里处安营扎寨之时,就派人接洽刘章,探探口风。
  最终结果,让灌婴顿时紧张了起来,原本装摸做样的防线布置,也一时之间紧凑了起来。
  ——刘章居然说要严格遵守丞相的密令,绝对不在睢阳城外发生战斗;待等关中传来消息,再同灌婴大军一起近逼长安!
  这几乎等于坐实了灌婴的猜测:刘章的计划,只怕是火中取栗,在陈平和刘弘地斗争中,伺机赢得将齐王刘则扶上大位,甚至是自己坐上大位的可能!
  从这个角度来看,刘章确实有可能如他所言那样,在关中传出确切消息之前,与灌婴在睢阳一线‘和平发育’,装出一副‘对峙的态势。
  但等到关中传出消息时,刘章只怕就将一百八十度转变态度,争取以这盘棋的第三方棋手入场!
  早在出征前,灌婴就早已和陈平达成一致:哪怕关中事成,灌婴在此次战争中的任务,也依旧是保证齐地叛军无法进入关中!
  灌婴很确定,对此,
  ……
  来到王宫之外,刘恒的视野中却出现白余头系丧带的士卒。
  在这群士卒最前方,则是刘恒曾有一面之缘的卫尉丞,卫尉虫达之婿,假以时日必当为军方巨擘的青年俊杰:秦牧。
  而在秦牧身后,一具陈年老木所制成的棺木悄然趴在地上。
  “奉圣天子谕,下官等特送代王太子亡躯归故土,万望代王节哀。”
  见刘恒出现的声音,秦牧那标志性的大嗓门,顿时响彻代王宫正门外;闻声,那百余军卒亦是稍一躬身:“代王节哀。”
  见此,刘恒满是惊诧的回过头,就见寝殿正门处,薄太后正淡然而立;即便距离百余步远,刘恒都仿佛清晰地看见母亲脸上,那古井无波的淡然面色。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正当刘恒因为这意料之外的场面而纠结不定之时,就见秦牧满带着庄重走上石阶,来到刘恒面前。
  “还请代王寻一僻静之处,陛下于代王另有交代!”
  上半身稍前倾,以最快的速度将这句‘耳语’说出口,秦牧便恢复正常模样,深深一拜:“代王太子之事,下官深以为憾……”
  看着秦牧这幅模样,刘恒稍明白过来状况;又见秦牧目光晦暗的瞥了眼身后,刘恒终于反应过来。
  “诸位劳苦,还请入宫暂歇……”
  闻言,秦牧心中长松一口气,回过身,招呼扶柩的几位士卒入内,旋即朗声道:“原地驻息!”
  待等其余士卒在代王宫外有序围成一个小圈,盘腿坐下,几名外围的士卒自发充当哨位之后,秦牧方才又面向刘恒:“谢代王。”
  ……
  “敢请将军指教,陛下究竟是何交代?”
  一座僻静的书房之内,刘恒面色严肃的看着眼前的秦牧,目光中的惊喜也缓缓散去。
  ——方才,秦牧带着那几位扶柩的士卒进入王宫内,刘恒特地提前准备的‘灵堂’之后,便在刘恒惊骇的目光下,将那俱棺木给推开来。
  刘恒困惑上前,就见儿子刘启正躺在棺木之内,面色一片惨白。
  待等秦牧上前,对着儿子低声说了些什么后,片刻之前还一副‘死人相’的刘启,竟然立刻睁开眼,看到刘恒的目光,才试探着从棺木中坐起!
  直到那一刻,刘恒的心才终于落地……
  虽然最终,刘启还是在秦牧的建议之下,暂时躺回了棺木之中,并且在未来一段时日里,都要在棺木中度过,但这足以令刘恒喜极而泣,从而答应下秦牧带来的一切指令了!
  闻言,秦牧丝毫不做犹豫,从怀中取出一支泥封的竹筒,将其呈到刘恒面前。
  接过竹筒,捏碎泥封,将竹筒内的一片木板取出,看着上面写着的‘代王节哀’数字,刘恒困惑的抬起头,望向秦牧。
  秦牧却仿佛对此早有预料,结果那细长的木板,从边沿处一掰,又将木板交还于刘恒之手。
  而在木板的缺角内,刘恒清晰地看见一张白绢,正藏在木板之内。
  ——代王叔一见如故……
  ……
  在秦牧抵达晋阳城内的代王宫时,遥远的睢阳,也终于迎来了一支注定要出现在这里的部队:齐王大军!
  虽说是齐王大军,但朝堂对此却已有了大抵定性:此次叛乱,是以朱虚侯刘章为首的悼惠王诸子,裹挟年不过十数岁的齐王,‘挟齐王以令齐军’发动的。
  若不出意外,叛乱最终被镇压,那么,被叛军统领刘章宣传为首倡者的齐王刘则,并不会因为此次叛乱而受到什么影响,而是继续做诸侯王。
  ——说破了天,最差的结果也不过是削个几县封土罢了。
  但对其余人而言,事情就没这么简单了。
  朱虚侯刘章,光是其‘哀王手足’的身份,便足以被画上‘不忠’的政治成色;再加上大约半年前,刘章因少府物资外流一事而险些‘谋逆’,更使得刘章彻底没有了退路。
  对刘章而言,此次叛乱,必须要成功!
  一旦失败,那刘章的结局便会注定;如果最终一定要有人死,那个人必然是刘章。
  至于悼惠王子中的其余十个庶子,则没太出现在朝堂视野之中——那帮黄口小儿,年纪最小的才十岁出头!
  
第0208章
代王起兵
  随着夏五月逐渐接近尾声,长安城内的氛围也逐渐趋于诡异。
  先后有数万青壮随灌婴大军,以及在京勋贵彻侯出征,使得长安城逐渐冷清起来;大量壮年男子外出,也使得长安左近的田亩大片荒废。
  原本应该在三月末开始的春耕,也因悼惠王诸子起兵叛乱而延后到四月;长安左近,乃至于整个关中,几乎都将家中的壮年劳动力送上了睢阳、荥阳一线,家种田亩,就只能交由留守的妇女,以及老幼打理。
  根据内史的估算,整个关中都将因此次叛乱而受到影响,今岁粮产很有可能会直接下降一半!
  这还算好的——关中虽然失去了大半壮年劳动力,但社会秩序依旧有条不紊,春耕虽晚了些,但也还勉强进行着;田亩虽可能减产,但也还不到绝收的地步。
  真正受影响的,还得是关东。
  叛军抵达睢阳也以过去近十日,而叛军自齐地赶赴睢阳的路线,以及沿途经过,也已被送到了朝堂之上。
  且先不提叛军从齐都临淄赶往梁都睢阳,超过三千里的路程,竟然只花了近五十天,光是关东地方官府送上来的关于‘今岁田亩耕种状况’的调查表,就足以让长安朝堂为之咬牙切齿。
  淮阳、楚地以南的南方,可以说完全没有收到此次叛乱的影响,但根据地方官的推测,今岁粮税也有可能不足正常状况的七成。
  至于叛军沿途‘经过’的郡县,那才是让人为之瞠目结舌,对关东地方官府的节操抱以极大的鄙视。
  最让朝堂为之不齿的,当属河东。
  叛军自临淄出发,直奔梁都睢阳,整个路途顺畅无阻不说,几乎就没怎么踏上河东。
  但在河东郡守的上报中,河东却在此次‘抵挡叛军’的过程中损失惨重!
  根据河东的说法,叛军自河东以南经过之时,最近距离河东不过数十里,河东上下赶忙派出了地方部队,以避免叛军攻入河东。
  而恰恰就是将郡兵派出防守,使得河东的治安每况愈下。
  但让人忍俊不禁的是:因郡兵外出而得到‘活动空间’的河东郡不法分子,既没有去杀人越货,也没有为非作歹,欺男霸女,而是趁着郡尉领兵在位的天赐良机,莽足了劲儿踩坏农民伯伯的庄稼!
  而对于河东这么明显的谎报,未央宫内端坐的天子所做出的评价,也已经传出禁中,成为了长安百姓茶前饭后的谈资。
  据说圣天子拿到河东郡的奏报之后,直接将之定性为:碰瓷!
  随着事件发酵,‘碰瓷’一词之解,也已逐渐被各方高人所解读。
  ——碰瓷者,乃以未有之事,而诈人之财货;如甲有珠玉,递之与乙,乙接而观之,不喜,乃还之;甲得珠玉而言其物已损,责乙偿其所失,得财而复以此腌臜之道行骗于人,当称之曰‘碰瓷’。
  得知‘碰瓷’一词正确解释的长安百姓再回过头,细一琢磨河东郡之所为,顿时露出一种‘哦……’的表情。
  河东之事虽在长安引起了不小的物论,但出于战事舆论需求,朝堂并未对河东之事做出明确的答复;但所有人都知道,等到战争结束之后,无论结果如何,河东郡上下恐怕都逃不过一劫。
  除了河东出现这么一桩笑谈之外,其他地方则都相对正常,或者说,沉寂的有些不太正常了……
  匈奴使团自长安出发半月余,此时也应当出了雁门,踏上了幕南草原;但匈奴人就好像是因为和亲之事而脾性大变——汉室内乱爆发接近两个月,边关却连一封‘匈奴似有异动’的消息都没有传回。
  荥阳一线在淮阳郡守申屠嘉率郡兵入住,并陆续得到自长安出征的彻侯勋贵支援后,其局势愈发趋于平稳;而淮阳守申屠嘉也以圣天子慧眼如炬,提前授予的天子节而成功镇压住彻侯勋贵,稳稳把守着荥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9/5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