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帝成长计划(校对)第1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4/530

  民间工商业蓬勃发展,对国家或许有利有弊;但诸侯割据势力财源广进,对长安中央而言却绝非什么好消息。
  历史上参与吴楚之乱的七个诸侯国,军事实力最强的当属吴国,地理位置最具战略意义的当为赵国,最佳猪队友则为楚国。
  至于其余四国,则都是齐悼惠王一脉的诸侯王!
  济南国、淄川国、胶西国、胶东国,或许听上去关联不大;但只要打开高皇帝年间的汉室域堪舆,就不难发现与现在相比,足足大了一圈的齐国境内,便有济南郡、淄川郡、胶西郡、胶东郡存在。
  就连琅琊王刘泽的封地,在几十年前的官方文档中,也是以‘齐国琅琊郡’的名称出现。
  光从这便能看出,在景帝一朝,齐王一系已经靠着工商业红利,发展到了怎样强大的地步——吴楚反也罢了,好歹算诸侯‘国’,齐悼惠王一系的这几个,说是诸侯‘郡’也不为过!
  能凭着一郡甚至半郡的国土,悍然跟随吴王刘濞的号召起兵造反,便足以证明文帝刘恒在《许民弛山泽令》中废除关税,是多么愚蠢的一个选择了。
  在汉立方二十余年,战火平息甚至不到二十年的如今,齐国自是没有原本的历史上那般富庶。
  而齐都临淄,也还远没有发展成那个‘繁胜长安’的繁盛昌邑。
  此时的临淄,也顶多比代都晋阳好那么一些——偶有家世显赫,或略有薄财者兴建的高门大宅之外,作为一国都城的临淄,也同样是一片片矮小破旧的房屋,衬托出城东齐王宫的富丽堂皇。
  作为被刘邦封给长子的封地,齐国最开始有十数郡,七十余座城;即便是在原本的历史上,先后将城阳、济南、济北、胶东、胶西、琅琊、淄川七郡割出,也依旧还能保有广川、河间、南海等郡。
  疆域如此广阔的诸侯国,其王宫自也是非凡——撇开忌讳逾制而刻意控制的规模不谈,光论气势,齐王宫即便比不上未央,也无压力碾压天下大多数诸侯王的王宫。
  就是在这座富丽堂皇的王宫之中,齐悼惠王刘肥与后宫嫔妃合力,生下了三嫡十庶共十三子。
  长子刘襄,已在不久前得到了朝堂赐予的盖棺定论:蚤孤短折曰哀,恭仁短折曰哀;齐王襄早未知人事,体恭质仁,功未施;当谥之以哀。
  次子东牟侯刘兴居更惨——非但被祖父刘邦的一道天雷,硬生生劈死在了太庙之内,就连封国都被废黜,谥号更是无从说起。
  嫡子中仅剩的朱虚侯刘章,此时正戎装戒备于刘襄之子刘则左右,保护其周全,等待朝廷正式的‘继位许可诏书’送达。
  而剩下十人则无一或缺,俱都聚集于齐王宫外不远处的一座豪宅之内,面色各异的传看着那封由关中传来的书信。
  “这……”
  最后一人看完之后,满带着惊骇的表情,将那封写有滔天大事的捐书,递回坐于上首的男子手中。
  那男子却已是从惊骇中缓过神来,目光深邃着环视着堂内中。
  即便勉强维持住一副相对淡然的神色,男子却怎么都没能抑制住不断发抖的手指。
  “丞相所言,诸位以为如何?”
  以一副毫无感情的语调说出这句话,男子将不听话的右手收回案下,不着痕迹的打量着弟弟们的神色。
  殿内坐着的十人之中,除了年纪最大的男子年二十出头外,其余众人脸上的青涩皆未褪尽。
  东席末座,甚至还坐着一个十几岁的少年郎,满目无神的看着眼前的地板发呆——正是方才最后一个观阅书信,并交给男子的刘肥幼子刘雄渠无疑!
  坐于上首的男子,其身份已呼之欲出——齐悼惠王刘肥庶长子:刘罢军。
  疆域如此广阔的诸侯国,其王宫自也是非凡——撇开忌讳逾制而刻意控制的规模不谈,光论气势,齐王宫即便比不上未央,也无压力碾压天下大多数诸侯王的王宫。
  就是在这座富丽堂皇的王宫之中,齐悼惠王刘肥与后宫嫔妃合力,生下了三嫡十庶共十三子。
  长子刘襄,已在不久前得到了朝堂赐予的盖棺定论:蚤孤短折曰哀,恭仁短折曰哀;齐王襄早未知人事,体恭质仁,功未施;当谥之以哀。
  次子东牟侯刘兴居更惨——非但被祖父刘邦的一道天雷,硬生生劈死在了太庙之内,就连封国都被废黜,谥号更是无从说起。
  嫡子中仅剩的朱虚侯刘章,此时正戎装戒备于刘襄之子刘则左右,保护其周全,等待朝廷正式的‘继位许可诏书’送达。
  而剩下十人则无一或缺,俱都聚集于齐王宫外不远处的一座豪宅之内,面色各异的传看着那封由关中传来得书信。
  “这……”
  最后一人看完之后,满带着惊骇的表情,将那封写有滔天大事的捐书,递回坐于上首的男子手中。
  那男子却已是从惊骇中缓过神来,目光深邃着环视着堂内中。
  即便勉强维持住一副相对淡然的神色,男子却怎么都没能抑制住不断发抖的手指。
  “丞相所言,诸位以为如何?”
  以一副毫无感情的语调说出这句话,男子将不听话的右手
  
第0189章
一触即发
  汉纪元吕后九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春天的气息刚覆盖至关中,还没等长安百姓反应过来时,未央宫内便再度传出一则轰动性的消息:年不过十四岁的天子,硬生生给某个不知名的朝臣气晕了!
  传说朝臣百官无一例外,皆在太后所居永寿殿外跪了大半天——从早晨天刚亮,只跪到黄昏时分,才各自回到了家中。
  甚至有传闻:三公九卿一级的巨头,就有好几个跪晕在了永寿殿外!
  事发当天,朝臣百官还没从永寿殿外的广场站起时,长安城内就已经有了一股奇怪的物论:陛下自幼体弱,如今身体又接连出现问题,很有可能命不久矣!
  再加上陛下无子,孝惠诸子又大都未壮……
  一日之间,长安高门之间可谓暗流涌动——各地诸侯王在长安城的远近亲戚表兄弟们,纷纷做出一副‘再论至尊大位之归属’的驾驶出来。
  如此劲爆的消息传出,长安百姓可谓是拍案叫绝,吃瓜吃的酣畅淋漓。
  百姓的八卦欲得到满足了,可勋贵们的连瓜都还没切好,第二天一大早,长乐宫内传出的消息,便在暗流涌动的勋贵朝臣心头泼上了一盆冷水。
  ——丞相年老体弱,无以辅政,然念丞相劳苦功高,不当罢;其令辟阳侯审食其(shěnyìjī)暂代左相之务,丞相陈平迁右相!
  消息传出,长安庙堂可谓惊骇欲绝!
  ——辟阳侯审食其,乃自沛县追随高皇帝的老臣,楚汉争霸时期,吕后不幸落入项羽之手时,审食其便伺候于吕后左右。
  而后高皇帝登基,立汉国祚,便开始对继承人刘盈愈发感到不满,认为其‘不类己’,便筹谋废黜刘盈太子之位,封幼子刘如意为太子。
  事态最严峻的时候,吕后有足足数月未曾见到高皇帝之面;刘邦连续数月都临幸刘如意之生母戚夫人。
  深感独子储位不保的吕后慌忙找来身边的心腹审食其,询问对策,审食其最终建议吕后:留侯张良,陛下曾亲赞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今家上储位有急,留侯或当可助皇后一臂之力。
  最终,张良果然如审食其所言那般,不愿意看到久经战乱的天下,因为高皇帝刘邦一句‘此子不类吾’而再度陷入动荡?旋即帮助吕后请来商山四皓?为储君刘盈撑腰。
  刘邦见久召而未得的四位老者来到长安,顿时喜出望外?对四人礼待有加?后问四人下山出世之故,方得到那个改变心意?认同刘盈为继承人的讯息。
  ——陛下威压海内,拯天下元元于缥缈?此诚旷世之壮举!更幸者?乃太子聪慧仁孝,家国有后,此诚苍生黎庶之万幸。
  有了这四个隐居方外的老家伙拍出一手彩虹屁,顺便夸赞并认可了时为储君的惠帝刘盈?刘邦方改变心意?正是封刘如意为赵王,并在之后不久令年不过十岁的刘如意就国。
  自那时起,无论是恩主吕后,还是后来的皇帝刘盈,都对审食其的功劳谨记于心。
  在位八年之后?惠帝驾崩,前少帝刘恭即皇帝位?朝权尽归吕后之手时,审食其对惠帝刘盈的‘扶保之功’?终于迎来了回报。
  ——按照高皇帝刘邦遗命,曹参死后?王陵和曹参合力接过丞相大位?由王陵任右相?主掌国政;陈平为左相,在王陵身旁辅佐并学习,准便将来接王陵的班。
  但在惠帝刘盈驾崩之后,吕后再也忍受不了不识相的王陵,遂明升暗降,以‘皇帝年幼’为由,任右相王陵为皇帝太傅,教导皇帝。
  空出来的右相之位,自是由左相陈平递补了上去,而陈平留下的左相大位,便恍恍惚惚间落到了审食其的头上。
  与陈平为左相期间的‘辅佐or学习’所不同,审食其为左相八载,几乎从未过问丞相府的事务,而是将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了抢夺郎中令的职权之上——监探禁中。
  若将汉初的各势力粗略划分为‘丰沛元勋’‘开国功勋’‘吕氏爪牙’来划分,审食其属于绝对意义的吕氏一党,并稍微沾点丰沛元勋的成份。
  这样的政治成分,无论是在高皇帝时,还是惠帝朝,亦或是吕后执掌朝政的过去八年,无疑都算得上出色。
  但在诸侯大臣诛灭诸吕之后,审食其的左相之位,便被朝堂共议定性为‘乱命’,旋即罢黜。
  虽然最终,吕后在当今刘弘的操作之下,从‘吕氏’的泥潭中抽搐了身,但审食其却如同被尊为太后之前的张嫣般,近乎被世界遗忘。
  而现在,天子刘弘被气晕在朝堂之上,太后雷霆震怒,罚跪群臣的背景下,审食其‘官复原职’任左相,‘辅佐’右相陈平的深层含义,可谓耐人寻味。
  ——审食其,可是吕后最为宠幸的亲密心腹!
  而当今太后张嫣与吕后之间,无论是外祖孙的关系,还是更为直接的婆媳关系,都注定审食其在吕后辞世的现在,默然属于太后阵营。
  这意味着什么,汉家朝臣再熟悉不过了——受尊为太后,移居长乐宫不过旬月的张嫣,已经开始向汉家朝堂伸出了自己的触手。
  对此,朝堂却挑不出丝毫的错:汉律明文规定的两宫制,天下无人不知的以孝治国之国策,再加上吕后曾做出的榜样,注定了‘太后涉政’,将成为汉室的日常。
  除此之外,朝臣百官也不难看出,太后和皇帝刘弘之间的联系有多么坚固。
  ——自昨日午时前后,皇帝刘弘走进永寿殿,便再也没有走出!
  起码在黄昏降临,朝臣百官被长乐宫大长秋李信一句‘太后请诸公且回’时,刘弘依旧在永寿殿内!
  虽然不知道刘弘跟太后聊了些什么,但从中午一直待到深夜,要说审食其官复原职之事没有皇帝刘弘的意思,怎么都说不过去。
  而这,无疑是一个十分明显的信号——对丞相陈平及其党羽,刘弘最后一丝耐心已经消耗殆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4/5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