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帝成长计划(校对)第1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5/530

  这样的年纪,别说在平均年龄不到三十的草原上了,即便是在中原,也已经算得上是步入老年。
  而在自己即将亡故之际,四十三岁的儿子所忌惮,所防备的,则是冒顿的亲弟弟,如今五十高龄的匈奴右贤王。
  这让冒顿不由感到一丝神伤,又为之纠结不已。
  时至今日,倔强一生的冒顿终于意识到:自己当年弑父夺位,为匈奴埋下了多么重大的隐患。
  就如同现在,身为单于的自己即将回归撑犁天的怀抱,而身为左贤王的儿子和右贤王弟弟,却要因此反目成仇,为了单于之位沦落到不死不休的境地。
  冒顿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应该如何,才能避免二人之间的自相残杀。
  ——即便身为右贤王的弟弟完全没有觊觎单于之位,儿子恐怕也无法放心!
  同样的道理:哪怕儿子不打算弄死身为右贤王的叔叔,右贤王也未必愿意将命运交到别人的手中。
  “稽粥。”
  悠然一声传唤,将中年人呼唤到了身边,冒顿便由中年人扶着,坐回了帐中的卧榻之上。
  长出一口气,勉强压制住几欲扭曲的表情,冒顿语气中已满是萧瑟。
  “韩王,顿见过了。”
  “那个消息,不是韩王传到汉人手中的。”
  下意识举起面前的骨质茶碗,冒顿终究是没有喝下去。
  “现在的传言,也未必不是真的;大匈奴内部,或许真的有人为汉人皇帝通风报信。”
  “这件事,必须要查清楚!”
  “否则今后,大匈奴还要在这条毒蛇身上吃亏……”
  气喘吁吁地做下交代,冒顿便费力的侧躺下来,缓缓闭上了眼睛。
  “将那四个万骑召回来吧。”
  “右贤王到龙城之后,顿亲自跟右贤王说。”
  看着父亲萧瑟的面庞,稽粥满是伤感的在卧榻边蹲了下来,目光中满是坦然。
  “撑犁孤涂放心,只要叔叔没有祸乱之意,稽粥便不会容不下叔叔。”
  闻言,冒顿费力的睁开沉重的眼皮,凝望着稽粥的眼眸深处,终是露出一丝微不可见的笑容。
  “顿信稽粥。”
  言罢,冒顿再度合上已有些耸拉的眼皮。
  “让须卜呼各告诉长城内的使团:佯装出一副顿确实即将死去的模样,无论汉皇帝说什么,都不要做出太大反应。”
  稽粥闻言顿时一愣,诧异片刻,面上便涌现出一片了然:“您的意志。”
  顺着稽粥退去时被掀开的毡帘,冒顿看向帐外的几缕青草,目光中迸发出无穷的锐气。
  “汉人小皇帝,可胆敢确信顿果真即将逝去?”
  “呵呵呵呵呵呵……”
  ……
  PS:1.四个万骑,为什么是三万余人呢?
  这是因为匈奴的军事编制之‘万骑’,并非是一万个骑兵的意思,而是象征意义的‘大集群’,‘万’只是广泛意义上形容‘多’而已。
  正常情况下,匈奴别部,即被征服后作为跑回使用的部族军队,一个万骑满编为四千人;而白羊、折兰等单于庭高度信任,但本质上也并非单于本部的部族军队,一个万骑满编为六千人。
  只有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这四者,被称为匈奴‘四大国’,属于单于庭本部,或者说匈奴本部的万骑,一个万骑满编为八千人。
  即便是直属于单于的单于庭军队,也不会有万骑具备‘一万人’的编制,最高只有八千。
  而稽粥作为冒顿时期的匈奴左贤王,便具备匈奴军制当中规格最高的编制:八千人为满编万骑,这样一来,四个万骑便是三万二千人。
  2.关于匈奴部族与汉室边界的走私贸易,基本在所有涉及西汉的史册都有不同程度的描写;而匈奴单于庭,乃至于单于本人对汉匈走私贸易的态度,有一件事可以作为重要佐证:马邑之谋。
  马邑之谋中,汉室商人聂壹以一个‘贱业商贾’的身份,居然引来身为匈奴单于的军臣轻率大军十万至马邑,甚至差一点被包围在武州塞内,光从此事便足以看出,匈奴高层对汉匈之间得走私贸易,是十分看重的。
  
第0182章
阴谋诞生
  在刘弘盘算着如何解决掉诛弘集团的时候,作为集团领导者,陈平周勃亦是琢磨着如何扳倒刘弘。
  当然,不是从南越问题的角度。
  ——被吕后派去讨伐南越的周灶大军,早就已经被朝堂淡忘了!
  若非周灶借柴武之手,向刘弘表达‘欲班师回朝’的渴求,就连身为皇帝的刘弘,都差点忘了有一支部队正在外讨伐……
  陈平在过去这段时间抱病,却也不是另有图谋——陈平,是真的病倒了。
  或许外界还对陈平的身体状况众说纷纭,但周勃很清楚:自开春之后,陈平便染上了风寒。
  匈奴使团到来前后的那几日,陈平甚至连续好几天高烧不退!
  放在后世,陈平也不过是季节性的感冒发烧而已,算不得什么大病。
  但在这物质匮乏,就连后世为人所鄙视的中医,都还没有完全从巫术中分离出来,建立起辩证体系的西元前,随便一个类似呼吸道感染的疾病,就足以夺走人类脆弱的生命。
  ——在这个时代,别说抗生素了,就连效果微弱的桂枝汤,都被宫廷御医视作绝世技巧,传男不出女,传内不传外!
  再加上能用于治疗的药方、药品种类本就不多,就使得寻常人头疼发热,根本就看不起医生。
  家里有点钱的,请个乡村巫医,运气好点,能碰到确实懂点医术的,还能去采些草药吃下去;运气不好,就只能让人家在病榻边跳大神。
  至于那些身无余财,属于绝对贫困的百姓,更是只能全靠身体免疫力扛过去;顶天了不过是借些油脂骨骼,熬汤食用聊作营养补充。
  陈平从这一次的风寒中熬过来,有一半功劳在年轻时锻炼出的强壮身体;另一半功劳,就是上苍眷顾?运气爆棚……
  不过经历此次‘大病’之后?陈平也已隐隐意识到了什么;对于和刘弘之间的政治斗争,陈平也有些沉不住气了。
  ——在匈奴使团抵达雁门之外?叩关请见时?陈平便鬼使神差的托勉强还能支使的动的典客卿,给匈奴使团带个信。
  倒也不是什么卖国求荣的关键信息?只一句:汉相陈平,敬问贵使无恙。
  之后刘弘尊立太后?更是让陈平放下了最后一丝侥幸?向还在半路的匈奴使团提出了‘武装驻扎’的要求。
  陈平心里很明白,只要刘弘还想在皇位之上做一天,就必然不可能接受如此丧权辱国的要求;陈平亦未曾想过为了私仇,而让高皇帝刘邦打下的汉室江山被胡虏占据。
  说来?陈平此举还是借鉴了小皇帝刘弘故智。
  ——冬十二月?小皇帝被软禁未央宫,便起衣带血诏一封,交由当时的禁中侍郎,如今位居九卿副职的卫尉丞秦牧带出去,召那支披着神秘面纱的边军入京勤王。
  当是时?小皇帝便做下了三重安排。
  第一重,自是最浅显层面的王忠:王忠装死?来混淆视线。
  第二重,也是陈平周勃曾经以为看透的真相:假意出城安葬王忠的秦牧?出城之后取马直奔箫关,将陈平周勃的视线完全拉到了箫关外的陇右、北地?乃至于上郡。
  过去了这么久?陈平也早已意识到了飞狐军出现在关中的过程:小皇帝的第三重安排?让谒者汲忡藏身棺低,轻装简行,直奔飞狐迳!
  即便是双方已经不死不休的如今,陈平也为小皇帝这手计中计感到钦佩。
  不过,战国时诸子百家留下的传统,在汉室也同样适用——你的办法很棒,但现在是我的了。
  陈平,也要回敬一出计中计,让小皇帝意识到,在汉初全靠实力立身的功勋,没有一个好相与的!
  表面上看上去,陈平是要借助匈奴人之手,让小皇帝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逼迫刘弘‘一致对外’,而后再做筹谋。
  但这最浅显的一层,陈平从未期望小皇帝能相信——撇开恩怨不论,光从小皇帝目前为止的表现来看,汉室起码迎来了一位‘守成之主’。
  这还只是下限而已。
  至于上限,陈平已经不愿意去想了……
  第二层,便是周勃目前为止所能看到的层面:以此举让小皇帝感到压力,从而在对匈奴的外交之中放下政治错误,政治威望受到打击。
  说实话,陈平也曾对此抱有侥幸——年不过十四的小皇帝,在面对外族军事威胁的情况下,未必不会犯下一些‘年轻人’都会犯下的错误:胆怯。
  但不出意外的,刘弘地表现再一次让陈平‘失望’了。
  从周勃的口述中,陈平甚至产生了一个荒诞的念头:若当年冒顿传书吕后,极尽羞辱之辞时,小皇帝若在,只怕在季布说出‘哙可斩也’之前,小皇帝就能喊出一句‘布可杀也’!
  小皇帝非但没有如陈平所期待的那样露怯,亦或是本能的做出‘日后再说’这种和稀泥的举动,甚至反将了匈奴一军!
  ——陈平到现在都没想明白,小皇帝到底从何得知,匈奴单于冒顿即将亡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5/5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