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帝成长计划(校对)第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530

  顾不上周勃吃人般的凶狠目光,老奉常满面正色道:“太仆臣婴私损礼制,目无君上,当以大不敬论处!”
  闻言,刘弘心里早已乐开了花,面色却是略显慌乱道:“奉常所言当真?”
  老奉承深深一拜:“陛下明察……”
  就在所有人都伸长脖子,等待着刘弘对夏侯婴的处置结果时,刘弘却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自语道:“如此便是大不敬啊……”
  刘弘说话得音量或许不高,但这座未央宫的修建者,可是单单因修建了长安两宫的功绩就封了候的!
  作为君臣廷议的场所,其督造的未央宫前殿扩音效果自是没的说,刘弘的‘低语’声无比清晰的传到了殿内每个人耳中。
  就见刘弘突然一拍脑袋,如同一个顽劣的稚童般,手指向右侧宗室的座位,玩兴十足道:“那东牟侯昨日在朕之侧排矢气,岂不也是大不敬?”
  老奉常闻言,嘴角狠狠一抽搐,沉声道:“若果真如此,那臣还要劾东牟侯君前失仪……”
  排矢气,其实就是后世所谓的放屁……
  刘弘玩闹般的话语,却让殿内众臣感到千钧之锤悬于头顶,脊背被这虚无的巨锤压得深深下弯。
  刘兴居在刘弘身边放屁?
  这根本就是刘弘在放屁!!!
  刘弘昨日深夜才转醒,随后便是郎中令曹岩前去把脉开药,刘弘昨天根本见都没见到刘兴居!
  但刘弘此举非但没有引起朝臣的不满,反而让朝臣心中对刘弘产生了深深地恐惧。
  大家伙都是沉浮宦海数十年的老油条了,又如何看不出,刘弘意欲何为?
  若是细细回想,甚至可以发现,刘弘自步入殿内开始,开口说的每一句话都环环相扣,目的性极强!
  王陵的出现,让刘弘成功地将吕太后从‘谋逆’的深渊中拉出,使其自身得以保全孝道。
  随后隐隐透露出赏赐的意图,则是在收买了大部分朝臣,将朝臣分化为两个阵营的同时,为随后的清算埋下了种子。
  刘弘之后的意图也非常明显——就是要以欲加之罪,整治前些天‘劝谏’他‘退位让贤’的夏侯婴和刘兴居。
  说夏侯婴‘未尽本职’倒也罢了,称刘兴居‘排矢气’,简直跟后世领导因为‘左脚先迈过门槛’而开除员工有的一拼!
  看着殿内近乎完全底下的数百颗头颅,刘弘心中大定——事情总算是了结了,起码暂时了结了。
  但刘弘知道,朝臣现在对他是完完全全的恐惧,而不是敬畏。
  敬畏敬畏,敬者,谦恭也;畏者,俱怖也。
  哪怕不明白这个道理,刘弘也知道即便是教训小孩,打一下屁股也得给颗糖吃。
  沉默的看着二人被殿门处的武士解下冠带、押解下去,刘弘便开始发糖果了。
  “宣诏吧。”
  说着,刘弘将一卷白绢递到了王忠手上,再由王忠送到一直在御阶下默然而立得汲忡手上。
  汲忡则是恭敬的接过王忠手上的白绢,向御阶之上郑重一拜,便回过身,将手中的绢布缓缓摊开。
  “朕闻,夫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太皇太后归天,朕甚哀之;其令:天下郡国百石以上者,戴孝半旬;百姓民三日……”
  “贼子吕禄、吕产窃居高位,意图谋反,按律当族,不得以金赎罪……”
  “与乱臣合流、为贼子张目,秩千石、爵关内侯以上者,皆同罪;余者当斩,许以金、爵赎罪……”
  “凡有功之将士,皆按律赏以钱粮,赐爵二级;死王事之忠烈,萌其一子为郎;无后嗣者,其父祖长亲置于上林苑,朕亲养之,所需钱粮皆自内库钱出……”
  “秩六百石、及爵少上造以上者,赏赐另议”
  随着汲忡一个长长的脱音,刘弘发放给朝臣的糖果内容宣读完毕。
  音落,殿内众臣才一同起身,向御阶上的刘弘拜道:“臣等谢陛下隆恩”
  放眼望去,百官的面色却和刘弘想象中的不太一样;很少有人流露出欣喜,反倒是一种……
  如释重负的表情?
  没等刘弘想明白其中缘由,一道熟悉且让人憎恶的声音便从御阶之下传来。
  “陛下,臣以为不妥。”
  勉强保持住脸上温和的笑容,刘弘语气平和的冲御阶下道:“太尉以为,何处不妥?”
  只见周勃直起身,目光中已尽是决然;昂首向刘弘‘教训’道:“高祖皇帝制,凡天子诏书,其上皆当印有天子玺及丞相印;今陛下擅颁乱命,置高庙、先帝何?”
  此处的先帝,指的当然不是前少帝刘恭,而是刘弘地便宜老爹——惠帝刘盈。
  听到周勃这句话,刘弘脸上的笑意才深达眼底,不再那么僵硬。
  “将诏书递与太尉一观。”
  轻飘飘说出口,刘弘那张阴柔稚嫩的脸庞淡笑着,望向御阶之下。
  汲忡得令,迈着极有规律的步伐来到周勃面前,微微躬身,将手中白绢双手托到了周勃面前。
  周勃摊开白绢,看都不看上面的内容一眼,目光直接洒向末尾的红印处。
  只见周勃呆愣片刻,手中诏书便滑落在地;缓缓转过头,匪夷所思的目光望向右侧的陈平,满脸不敢置信。
  而陈平依旧如几天前那样,如泥塑雕像般木然跪坐于百官之首,研究着指甲缝里的污泥……
  ……
  PS:陈平有谋,而无断,是太史公司马迁对陈平的评价,作者本着最大限度还原历史人物人设的目的,沿用了史记对陈平性格的记载;但作为一个政治人物,陈平再怎么容易犹豫,再怎么不善于做决断,也是有一定限度的,能在汉初坐上实权宰相的位置,就说明其各方面综合素质都在水准线以上。
  而且佐吏自诩是一个东施效颦的伪考据党,是十分排斥降智光环的,所以在我眼中历史上的陈平,和本书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一致。
  诏书那段,并不是作者写不出一份排版正确的西汉初年诏书,而是担心大家骂我水字数……
  西汉初期的诏书,基本都是上千字甚至数千字,其中有至少七成是在引经据典,为诏书正文所颁布的决定寻找理论依据,什么尚书、周易里的句子,但凡有一点沾上关系就都会往里搬;要我写我肯定写的出来,但看着可能长达七百多字的纯文言文,大家肯定也不爽,所以我就通过文中这种跳跃缩略,简洁交代的方式,在保证内容有古韵的前提下,尽量以大家能看懂的行文写出了这封有无数省略号的诏书。
  望诸君理解。
  
第0017章
流氓手段(一)
  赶忙制止了还要继续弹劾周勃‘不敬圣训’的老奉常刘不疑,刘弘赶在周勃反应过来前,匆忙下令退朝,拉着老太傅王陵逃也似的离开了未央宫前殿。
  ——迟则生变!
  不能怪刘弘用这种近乎耍流氓的办法,实在是原主留下的局面,太糟糕了……
  朝臣中,但凡有资格在刘弘这个皇帝面前,自发站出来发表言论的,几乎全都是周勃的人!
  朝中三公,太尉是周勃自己,陈平是他的同谋,御史大夫曹窋是他的马仔!
  九卿就更恐怖了——如今,长安九卿衙门还有主官掌事的,只有四个;九卿中的其余五位,全部因为与吕氏有牵连而被乱刀砍死,尸骨无存!
  余下四人中,负责为刘弘驾马的太仆,是逼杀原主的‘操刀手’夏侯婴;负责刘弘日常生活的郎中令曹岩,是周勃派来监视刘弘地眼目……
  就连在朝议中没什么存在感的典客刘揭,也是在《史记》记载中,帮助周勃骗得吕禄手中的调兵虎符,从而使周勃得以顺利进入北军的关键人物!
  仅剩的奉常刘不疑,虽然看上去是被刘弘逼到了他的阵营,但哪怕他老人家全心全意彻底倒向刘弘,也对局面没有任何帮助。
  ——奉常,就是后世的太常,主掌祭祀礼仪,对现在的刘弘毫无用处!
  无可奈何之下,刘弘苦思冥想,最终想出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昨天送走曹岩之后,刘弘将刚打算出宫门回去休息的秦牧召回,交给了他两个任务。
  一,连夜赶往未央厩,将夏侯婴预留在未央厩监的身份信息抹除!
  未央厩作为内厩之一,专门负责饲养皇帝御辇所用的马匹,以及停放御辇;夏侯婴身为太仆,必然会在上早朝之前前往未央厩,套马驾车前去接刘弘上朝。
  虽然未央厩理论上归属于主持马政的太仆名下,但因为其专门负责皇帝的职权特殊性,就不可避免地牵扯上了‘礼’。
  所以,未央厩实际上是在太仆主管,奉常监督的模式下运作的。
  也就是说,太仆的官吏只负责养马、套车,以供太仆卿在皇帝需要时前来取车,前往寝宫接皇帝;奉常的官吏则是站在一旁,严格监督未央厩里发生的一切是否合乎礼制。
  而奉常,又是西汉官场出了名的高危部门!
  刘邦的庙碎了块瓦,负责看管的奉常官员得砍头;惠帝的衣冠起了线头,负责养护的奉常官员得砍头;甚至于在祭祀中,某个蜡烛被风吹灭了,负责祭祀的所有奉常官员也都得没命!
  更恐怖的是:当以上某一种或类似的情况出现时,身为主管的奉常卿也会被牵连!
  在这种事关皇室宗族礼法的事情上受牵连,即便是身为九卿,奉常也往往逃脱不了‘羞愧自尽’的下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5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