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帝成长计划(校对)第1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0/530

  武人最好的结局,就应该是死在冲锋的道路上,马革裹尸而还!
  胆怯自尽,又有何脸面敢自诩为丈夫?
  想到这里,刘弘就有些焦躁起来——南军,不光在现实意义上,能够成为刘弘掌握的枪杆子,从象征意义上,南军也是老刘家的牌面!
  光是南军以‘故丰沛军改建’这一点,就足以刘弘义无反顾的付出一切,来保证南军的存留。
  但有些问题,并不是刘弘想改变,就能改变的……
  南军此时最大的问题,就是军心,就是信念!
  刘弘重整南军最困难的一点,也同样是为南军重新竖立信念。
  如果南军是一支边军,或某地郡兵;乃至于说是一支刚成立的新军,刘弘都不会如此为难。
  因为信念的竖立,必须要遵从一个前提:新竖立的信念,必须在能够掩盖南军将士原有信念的同时,不与原有信念相矛盾。
  就好像一个人原本的信念是保护家人,那给这个人树立一个‘保家卫国’的新信念,就不存在什么难度。
  但南军将士原本的信念,或者说信仰,实在是太高大了……
  太祖亲兵!
  刘氏臂膀!
  沛县子弟!
  禁中宫卫!
  这一连串单个拎出来,都足以成为一支部队军魂的标志,同时印在了南军将士的血液中!
  拥有如此多的光环加成,南军才能才诸吕之乱中,发挥出那般令人惊叹的战斗力,以及顽强的毅力。
  但与此同时,这种集万千荣耀于一身的部队,其气盛时能有多强大,崩溃时就能多彻底……
  往日的荣光,随着周勃一句‘吕氏逆贼’‘贼子帮凶’而烟消云散,一直以来引以为傲的信仰轰然崩塌,南军将士心中的信仰彻底破碎!
  在这种情况下,刘弘要想重整南军,首先要做的,就是拿出一个比‘从龙功臣’更远大,更宏伟的志向出来,激励南军重拾军心,重新具备战斗力。
  说来容易,正要具体操作,其难度,丝毫不比周勃授首,陈平告老来的简单;即便是早有腹稿,事无巨细的安排妥当,刘弘此时心中的把握也不足五成。
  但即便只有一成把握,刘弘都要试试看——沛县子弟这种天然友好的政治血液,刘弘再也找不到第二个!
  如是想着,刘弘便下定了决心,不再为失败带来的负面结果而纠结。
  “此,便是朕之肱骨,国之栋梁了吗!!!”
  一声沙哑的嘶吼自校场东侧的点将台响起,校场内的南军将士木然望去,就见一道略有些矮小单薄,腰杆却陡然直立的身影。
  ‘陛下啊……’
  靠前一些的军卒当中,已经有几人认出了刘弘。
  但饶是如此,那几人眼中的绝望却依旧如故,丝毫没有因为刘弘地出现而改变。
  至于更靠后的军卒们,更是连刘弘地脸都没看清。
  一声厉喝,却连南营将士得注意力都没能吸引到自己身上,刘弘心中涌现出深深地挫败感,对成功的把握更小了些。
  “唉,罢了……”
  “冒险一试吧!”
  向柴武交代一句‘除飞狐将士外,任何人不得靠近南营附近百步’后,刘弘嘴唇一抿,面色逐渐涨红起来,呼吸也渐渐粗重。
  “尔等可知,朕这数十日,是何遭遇邪?!!”
  “尔等可知,朕险亡于贼子之手,而亡社稷邪?!!”
  听闻刘弘突如其来的暴呵,已走下点将台的柴武也是脚下一滑,险些摔了下去!
  “怪不得不让人靠近南营……”
  刘弘却是没管柴武的腹诽,猛然拔剑,将点将台上的擂鼓愤然劈成两半!
  “陷朕于如此田地,尔等还有何面目,苟活于世!!!”
  
第0130章
思维引导
  “因尔等之故,朕遭贼子囚于宫中月余!”
  “因尔等之故,飞狐都尉方不得不弃北墙于不顾,跋山涉水,至关中护驾!”
  “因尔等之故,朕连亲母都不敢尊为太后!”
  “说!尔等还有何颜面,于朕前如此作态?!!”
  满含着暴怒,将早已打好的腹稿一吐而出,刘弘胸膛剧烈起伏着,目带凶光扫视着校场。
  ——蛇蝎之毒,非虎狼之药不能解!
  南军的状况,已经到了非如此不能挽回的地步了。
  如今唯一的希望,就是刘弘通过这种手段,将南军将士心中原有的信念主动击碎,试图以此唤起将士们心中的廉耻心。
  刘弘能做的,也只有这么多了。
  至于究竟能不能有效,还是看南军将士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这也是让刘弘反复纠结,始终下不定决心的原因:究竟是要拼着彻底击散南军人心的风险,行此险招,还是放弃现有的南军士卒,放任其走向毁灭……
  如果刘弘放弃,那即便南军将士重得自由,顶天了也不过是浑浑噩噩度过一生;更大的概率,则是在某一个昏暗的黑夜,找根结实的麻绳,在黑暗处了解自己的生命。
  但在刘弘心里,英雄部队,不应该是那般凄凉的下场!
  如是想着,刘弘的心又硬了一分,回忆着方才从将官簿中看来的名字,向点将台左侧的方向吼道:“杜延年!”
  话音刚落,一颗垂丧的头颅猛然抬起,两颗昏暗无神的眼眸陡然一亮。
  确定目标方位,刘弘便直勾勾盯着那军卒的双眼,恨其不争道:“尔如此作态,可对得起故长水校尉麾下,杜队率杜老大人?!”
  “可还有脸,称自己乃杜氏子?!!”
  言罢,刘弘不顾杜延年逐渐恢复血色的面庞,转过头,向另一个方向吼道:“吴彭祖!”
  “汝可对得起尔亡兄百般托请,将尔送入南军邪?!!”
  直到此时,校场内的将士们的目光中才渐渐带上了一丝活力——莫非陛下,真的将吾等的姓氏家往都谨记于心?
  看着局势向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刘弘稍松一口气,面上却依旧满是愤恨,高昂起头,望向距离点将台最远的那一片人群。
  “审去病!”
  “汝真当躲在队列之末,便可免此羞辱,可使审中郎免沾污名邪?!!”
  费劲全力的一声吼喝之后,刘弘暗自咽着唾沫,稍稍按捺着喉咙处的刺痛,看着队伍最后,被缓缓回过头的南军将士集体注视的一道身影。
  这几个人,刘弘当然是不认识的;更别提对他们父祖的事迹了然于心了。
  但谁让刘弘是穿越者呢?
  ——此时校场之上的七百六十一人,看上去是杂乱排列,根本没有规律;但南军将士若是有心观察,就会发现:身边站着的,都是在原南军三校尉时,和自己身处同一个校尉部的同袍!
  这一切,当然不是巧合;而是柴武在刘弘授意之下,将南军残存的将士们按原来的校尉部,在校场上按‘品’字形集中列队的缘故。
  如此一来,刘弘要做的就很简单了——确认点将台左边、右边,以及远端的三个模糊方队,分别是原南军中的哪个校尉部,然后从将官簿上,分别记下每一个校尉部中略有些人望的人名,并大概扫一眼家族背景。
  南军将士
  们眼前,就呈现出了这样一个假象:陛下随便揪出一个将士,就能叫出其名讳,以及父祖的功绩……
  一时间,刘弘方才厉声喝骂的话语,一句句重复出现在南军将士们的脑海之中;与之前不同的是,这一次,绝大多数士卒心中,都汹涌出如海水般无尽的羞耻。
  ——因为吾等之罪,陛下居然受了这么大的苦!
  看着校场中,目光逐渐恢复生气,或羞愧、或自责,甚至隐隐有些羞愤,刘弘终于安下心来。
  ——还有希望!
  在南军将士们反应过来前因后果,从而生出‘唯一死方可谢罪’的想法之前,刘弘赶忙抢先道:“尔等可知,尔等之罪者何?”
  刘弘再一声厉喝,南军将士们终于将目光集中在了刘弘身上,目光中满带着不安。
  “尔等唯一的罪,便是于长安城外,败于北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0/5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