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校对)第726部分在线阅读
一开始动了创办民营银行心思的时候,刘勇好的的确确是想搞个可以贷款给民营企业的银行出来,造福社会的帮带民企发展的。
但是对于一个商人来说,抛去利益谈理想,那绝对是耍流氓。
别的例子不举,单说美帝良心想。
当初柳传知老先生跟IBM等一众国外强敌竞争国内市场的时候咋想咋做的?
老先生当初跟杨元庆是这么说的:“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承不承认,实际上已经充当了民族计算机工业的旗手,至少也要拼命一把,就算就算牺牲了,也要慷慨就义。”
面对记者“我中国完全没有自己的民族工业,说到底又会怎么样呢?”的问题,老先生是这么回答的:“这是一场生死攸关的民族保卫战,输了没有什么怎么样,任人宰割罢了。”
面对电子工业部采购部门领导的时候,老先生则是这么说的:“我有两个要求;一是关注我们,当我们做的好事,为我们叫好。二是希望你们制定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行业采购政策。在性价比相同的前提下,优先购买国产商品。”
要说当初柳传知初心是坏的,那肯定是冤枉他。
但是在日后的发展之中,面对巨大的利益,理想算个蛋?
对吧?
初心这个东西,在钱的面前有时候很脆弱。
这一次到沪市来这么一趟,刘勇好想的是找到一些投资人,把民生银行办起来。
但是另一方面,希望集团一分为四之后,刘勇好的大半身家都投在银行这个新事业之中,作为发起人,他想的,自然是获得最大的话语权。
刘勇好知道李宪有钱,也确实想拉拢李宪到民生这个体系之中。但是,若是李宪投的太多......就很尴尬。
“咳、”见李宪说的无比认真,刘勇好立刻坐正了身子,轻咳一声道:“李董,情况是这样的。现在筹备工作组正在跟银监会和人民银行那面沟通,或许这三十个亿的帽子,也可以往下调一调。嗯......不过单一股东占股太高,这个这个,联合会那边可能.....不太好说话。不过李董,你...到底能拿出多少钱来?”
哈哈、
看着刘勇好笑的跟便秘一样,李宪忍不住摇了摇头。
作为一个从后面回来的人,李宪并不知道有关于民生银行筹备过程中的细节。
但是这并不妨碍他知道另一些信息。
比如,民生银行在日后的经营管理方式,以及......它的性质!
李宪也不是个雏儿了,刘勇好前后态度的转变,加上他已知的信息,不难猜测出其想法。
不就是一个控股权嘛!
不存在的!
民生银行后来是个什么情况?
刘永好及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民生银行A股78.74亿股,占A股的26.64%总股本的21.59%,是民生银行的真正第一大股东。安邦保险集团及安邦人寿、安邦财产、和谐健康保险及安邦资产管理(香港)合计持有民生银行A股61.27亿股,占A股的20.73%;H股3.816亿股,占H股的5.5%合计65.09亿股,占股本的17.84%,为第二大股东。
成立之初,董事长,行长由工商联推举,但是随后就变成了国家指派,银监会掌管。民营资本有收益权,无经营权。
这怎么说?
明面是民营银行,但是走的还是国营银行的路子啊!
股权结构为民营资本,同时银行由民营企业自主要求建立,政府只负责审核资格及运营监管。董事长,行长,所有高管人员完全由董事会推举产生的,机制上自主运营,不受政府干预的。这才叫民营银行。
等到民生银行这叫什么?这就叫伪民营银行。
这事儿放在任何国家都是完全不可以理解的一个,但是在中国却又如此的合情合理。归根结底,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的特殊国情和经济形态。
而另一方面也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民办银行实在是乱子多多。
完全自主的民营银行,为了追求更高的利益,金融投机倒把造成金融过度,形成恶意竞争的事例数不胜数。
最近的例子就是俄罗斯。
在1991年前后,开放金融业,由于采取的是休克疗法,在全面开放金融的同时没有建立起规范的市场准入机制。结果造成金融投机盛行一下子冒出很多银行,短短两年也就导致了严重的金融危机和卢布货币崩溃。
而除了这些之外,包括特权集团操控银行,内部人控制,关联企业贷款等理论上完全存在的弊端,让对金融和经济施政方针一向谨慎的政府完全撒手,无异于说是痴人说梦。
包括现在的刘勇好,为了自己的话事权忧心忡忡,在李宪看来,这特么都是上头的行为。
金融领域你个民营企业家还想有话语权?
哼哼。
想太多。
所以不存在的东西,争个毛啊?
不过话说回来,其实这不是坏事。
说实在的,要是不知道民生银行之后的发展,李宪这还真不想投了呢。
政府介入监管,虽然丧失掉了民营银行应该有的高利润,但是也彻底的撇出了高风险。
自己这钱投进去,那妥妥的是一个长线,而且利润是越来越高的投资。
这多保险?
一想到自己如果入住民生,以后就算是啥也不干了,自己儿子上学上不好,自己也能说一句“老师不好意思,我儿子不用太努力,我们家银行里有股份。”......
特有逼格有木有?
想到这儿,李宪呵呵一笑,起身拍了拍刘勇好的肩膀。
“刘总,说实在的。办这个银行啊,我有兴趣。但是兴趣不大,主要是通过以往的咱们俩的接触,以及身边朋友对你的风评,我就觉得你人特靠谱!”
见刘勇好想起身,李宪一把将他按了下去:“真的!所以既然你老哥找到我头上来了,民生我投了!五个亿!”
想了想,李宪伸出了五个手指头。
嗯。
自己现在能拿出来的,也就这么多了。
而且在他想来,民生这边能接受自己的,大概其也就这么多了。
现在筹集了不到十个亿,自己入股五个亿,百分之三十。再多,怕是牵动的方方面面神经紧张了。
“李董、这......”
一听说这五个亿,刘勇好面色一下就不好了。
招来了狼啊!
“唉、”李宪见他急了,又拍了拍他肩膀,笑道:“刘总听我说完,咱们话放在这儿,这五个亿我得在一个季度之内凑齐。不过你放心,一分钱不会少。不过我得声明一点啊,这钱我投是投了,但是我可不乐意当官不乐意管事儿。董事会给我留个股东的位置就好,其他的一切权利......我交给你代行。如何?”
“这!”
李宪按不住刘勇好了,激动之下,刘勇好霍然起身,一把就拉住了李宪的双手。
“李董,你说真的?”
“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李董......大气啊!谢谢!实在是太谢谢了!”
看着刘勇好眼中泛出的泪花,李宪觉得自己特高尚。
这大度,啧!
自己都被自己感动到了呢。
第845章
传真风波
刘勇好求的是什么,李宪太清楚了。
按说,自己一个在工商联一点根基都没有,而且在中国商业,甚至是民营企业家圈子的分量都只能说是“适中”的家伙,在民生银行里面争取百分之三十的股份,无疑是等同于痴人说梦。
虽然现在大多数人都觉得民营银行是一个空中楼阁,是一股不知道往南吹还是往北吹的大风,因此大部分的人都处于观望阶段。
但是李宪心里更加清楚,他现在所处的,是个什么年代。
什么年代?
这是个为了追寻更广阔的未来,四个兄弟可以把家里的自行车和手表都能当了,凑齐一千块钱开饲料厂,最终拼出来一个千亿家族财富的时代!
这是个乡干部带着六个农民集资四千块钱干事情,把一个小作坊做成销售额上百亿,生产产品销量占据世界国际市场十分之一,拥有四十多家海外企业的商业帝国的时代。
这是个一个穷小子就凭火车上一个老表吹牛逼察觉商机,用罐头换飞机豪赚一个亿的时代。
这是个冰箱厂厂长,认准了一门生意有搞头,在国家都不发放生产目录,全国都没有配套产业链条的情况下,靠着“汽车不过就是三个沙发四个轮儿”的信念,就敢造汽车,还他妈成了的年代。